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梳理分析近10年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医外治法的相关文献,总结常用的外治法主要有推拿、针刺、拔罐、刺血,穴位敷贴、灌肠及其他疗法,探讨和分析各种外治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小儿临床常见病以及多发病,如果失治误治就会出现恶化、死亡等严重后果。与此同时,咳嗽患儿使家长手足无措,对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与精神负担。冬春季节是小儿咳嗽的高发季,患儿数目的急剧增多会影响社会公共生活,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小儿咳嗽的方法,为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对药物的依赖性,中医外治法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尤以推拿、刺血、贴敷、灌肠疗法为临床所常用,且疗效突出,易为患儿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4.
正颈椎病和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关系密切~([1])。自20世纪70年代,陆续有"颈椎性血压异常"的文献报道~([2-3]),颈椎病变可以引发血压异常的观点逐渐为学界接受。这种伴随颈椎病发生并随着颈部病变纠正而恢复正常的血压现象被称为"颈性高血压"。疾病早期患者的血压常呈波动性升高,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且易复发,主要以乳房疼痛及增生性肿块为临床表现,因乳房疼痛本身的主观性,再加上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各方面压力的增加,因此日益影响着女性的身心健康。西医方面,又称为乳腺结构不良,多是由于乳腺主质和间质在增生和复旧不全中,引起的乳腺结构在数量上和形态上的异常。中医方面,多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或肾气亏损,冲任失调相关,对应其治法:多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通络散结为主。中医外治法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在人体皮肤、官窍、腧穴等特定位置或局部病变部位施于不同药物或方法,因其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简、便、廉、验的特点,是治疗乳腺增生症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现将近些年中医外治法在乳腺增生症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数学者认为,颈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颈椎退行性变引起支配心脑的植物神经受刺激、脊前动脉缺血、脑干及高脊髓内的网状结构缺血等因素有关,中医采用中药、推拿、针灸、拔罐、针刀及穴位注射等法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五年来中医外治法干预亚健康的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阐述中医外治法对亚健康状态的临床干预进展,为今后研究中医外治法干预亚健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颈部位于头颅和胸椎之间。颈部中容纳了丰富的神经及血管组织。1957年Tadow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强调了骨赘形成对椎动脉的压迫。1998年张氏和孙氏总结1998年及之前的中外学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椎一基底动脉系缺血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重要原因,其病因可能是椎动脉直接受压和梗阻或是支配椎动脉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丛受刺激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张氏和孙氏指出:“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刺激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导致本病发生的论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枕部或/及肩部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致的以同侧头痛为主的综合征[1]。该病发作时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针刀、推拿手法、单纯牵引三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皮肤溃疡(CSU)又称难治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疾病,CSU从肉体和精神上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90年代前,尽管医护人员尝试使用多种治疗慢性溃疡的方法.但临床疗效甚微.在过去十年中.随着冶疗技术的进展和新的护理模式的出现.终于使人类对于慢性溃疡性伤口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这种慢性溃疡伤口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1.
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最常见的、最痛苦的症状之一,约有60%~80%的进展期肿瘤患者会出现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际上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治疗来控制癌性疼痛,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导致许多患者不能耐受,迫使治疗终止。中医外治法可有效降低镇痛治疗所导致的毒副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现就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现代医学通过规范的药物干预,已取得一定疗效,为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寻求其他辅助疗法已成当务之急.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越来越被...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性不孕是导致女性不孕的最常见因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无子""断绪""症瘕"等范畴,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胞脉不通。中医外治法作为中医特色的疗法之一,直达病所,弥补了其他疗法的不足,配合中医内治法或西医疗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综述了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各种主要方法,包括中药灌肠法、中药贴敷法、针灸法、中药离子导入法、宫腔注药法,表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中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对106例颈性眩晕患者分成神经阻滞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分析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3 个月至1 年的随访和对疗效的研究,发现两种治疗方法治疗颈性眩晕均有疗效,但以神经阻滞组疗效好。神经阻滞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结论 神经阻滞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与治疗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这些几年,中医治疗方法已经在骨折当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胫排骨骨折中应用的更加广泛,中医治疗也大大加快了骨折的愈合时间,相比其他骨折来说,单纯胫骨骨折、排骨骨折及胫排骨双骨折经常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在骨折康复治疗中也被很多人所使用,效果都比较好一些。本文主要对胫腓骨骨折临床进展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颈性失眠病理特点和中医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近年来国内外颈性失眠的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分析颈性失眠的特点和治疗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近20年来颈性失眠的相关实验研究和中医治疗文献,并进行评述.结论:颈性失眠病理机制,普遍认为与疼痛、椎动脉病变、交感神经受损有关,中医是治疗颈性失眠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心脑血流量,调节交感神经张力,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恢复颈椎的稳定性是中医治疗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查阅、整理,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及其他治法三方面进行概述,并分析中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总结中医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的独特优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方法和疗效评价标准尚不够规范和完善,且在药效学和作用机制研究方面涉及较少,还需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应用针刀医学对颈椎病引发的高血压及并发症(眩晕、耳鸣、难听、阵发性晕厥、关顶沉重、视物模糊)理论,施以朱汉章针刀闭合性手术疗法、手法整复、配合药物:复方丹参、红花、三磷腺苷、康定可通病变部位注射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全部患者轻体症、颈椎X线征、测量上肢血压四次确定检查诊断,治疗效果表明:8例均有效,占100%;7例治愈,占88%;1例有效占12%  相似文献   

20.
颈性血压异常是指与脊柱相关的血压异常(高血压或低血压),多发生于颈椎.目的 讨论中医治疗颈性血压异常.方法 通过病人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本病一般采用手法治疗、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性治疗方法,但少数个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由于血压异常与颈椎病有关,故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