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3AK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D3AK细胞介导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卵巢癌细胞株(A2780)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CD3AK+A2780,对照组采用LAK+A2780,分别共育24h并于作用前和作用后每4h收集一次上清液以检测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育前,后上清液中均有TNF-α和IFN-γ分泌,但共育后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共育前(P<0.01),且同一效靶比的实验组TNF-α和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3AK细胞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2.
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对大肠癌Fas配体表达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细胞因子对大肠癌细胞 Fas配体 (Fas L )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 Western印迹法测定了两种细胞因子 (1× 10 6 U / L TNF-α或 IFN-γ)处理后大肠癌细胞 Fas L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所检测的 6株大肠癌细胞全部表达 Fas L蛋白 ;TNF-α和 IFN-γ处理 DL D- 1细胞 10 h,显著上调其 Fas L蛋白的表达水平 ;TNF-α和 IFN-γ以及 PMA +离子霉素 (ionomycin)处理 SW6 2 0细胞 10 h,也显著上调 SW6 2 0细胞的 Fas L蛋白表达水平。 TNF-α和 PMA +离子霉素处理SW6 2 0细胞 48h进一步增加 SW6 2 0的 Fas L 蛋白表达 ,IFN- γ处理 SM6 2 0则表达增加不明显。结论 :TNF- α和 IFN- γ等细胞因子具有上调某些大肠癌细胞 Fas L 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抗原呈递细胞 (APCs)在软下疳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将树突状细胞 (DCs)和巨噬细胞 (MQs)与流感嗜血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及其纯化抗原脂寡糖 (LOS)、细胞致死性肿胀毒素 (HdCDT)共育 ,测定它们的吞噬活性及6、2 4h时前炎症细胞因子TNF α、IL 1 β、IL 6、IL 8的分泌情况 ;将抗原作用后的细胞与自体CD4 + T淋巴细胞共育 ,测定T淋巴细胞增生及 48h细胞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IFN γ、IL 4、IL 1 3的水平。结果 :约 6%~ 2 7%的DCs和 1 4%~ 2 6%的MQs吞噬杜克雷嗜血杆菌的不同菌株及无荚膜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杜克雷菌的不同菌株诱导DCs、MQs分泌大量的TNF α、IL 6、IL 8(P <0 .0 5 ) ;LOS诱导的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细菌低 5 0 %~ 67% ;HdCDT不诱导任何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2种细菌作用后的DCs、MQs能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IFN γ ,并诱导产生相似的T淋巴细胞增生 ,HdCDT无此作用。提示 :杜克雷菌能影响APCs活化T细胞的能力 ,并有助于Th1型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方法 :应用亲和素 -生物素放大的夹心法 (AB- EL ISA)检测 2 8例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 2、5、10 (IL- 2、IL- 5、IL- 10 )、γ干扰素(IFN- γ)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的水平 ,同时检测 2 0例正常对照者的 5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2 8例患者 IL-5、IL- 10和 TNF- α脱毒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脱毒后水平有所回落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IL- 2、IFN- γ脱毒前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脱毒后水平虽明显升高 ,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结论 :海洛因可抑制患者 Th1细胞功能而促进 Th2细胞功能 ,降低患者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γIL - 2及抗 CD3m c Ab γIL - 2对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的免疫表型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间接玫瑰花结法实验测定 2 3例脐血 MNC表面的分化抗原 ,EL 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 6 (IL - 6 )、白介素 - 8(IL - 8)。结果 :经γIL - 2及抗 CD3mc Ab γIL - 2激活的脐血 MNC其分化抗原发生明显变化。 1、两组与未活化相比 :CD3 、CD8 、CD16 、CD5 6 、CD19 、CD2 3 、HL A- DR↑ ,其表达 CD2 5亦均增加 ,但抗 CD3mc Ab γIL- 2激活组 >γIL- 2组 (P<0 .0 1) ,CD45 RA 均明显下降 ,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CD34 无明显改变。 2、经抗 CD3m c Ab γIL- 2激活的 MNC,细胞集落增加 ,但 γIL- 2组无此作用。 3、细胞因子的改变 ,无论经 γIL- 2还是抗 CD3m c Ab γIL- 2激活的脐血 MNC上清液 ,其 IL- 6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TNF- α,IL- 8亦明显增高 ,但抗 CD3m c Ab组 >γIL- 2组 (P<0 .0 1)。结论 :脐血抗 CD3激活的杀伤细胞 (CD3AK)比 γIL- 2激活的L AK毒性作用更强 ,更有利于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前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慢性再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14例正常对照组和14例慢性再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个月后外周血CD3+细胞、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中IFN-γ,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 慢性再障患者血浆中及CD3+细胞内、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10个月后,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能下调慢性再障患者CD3+,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表达,降低血浆IFN-γ,TNF-α的水平,对慢性再障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脂多糖 (LPS) 直接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HPMVEC)后细胞骨架的改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 HPMVEC生长至80 %以上融合时,加入LPS 以 500 ng/mL浓度刺激细胞分别至 0、4、6、8 h,经鬼笔环肽染色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PMVEC细胞骨架的变化.至预定时相点离心收集培养液上清液,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TNF-α、IFN-γ mRNA的表达,采用 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PS 刺激培养后,8 h组细胞开始出现细胞骨架改变;4 h组TNF-α、IFN-γ mRNA表达与0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TNF-α、IFN-γ mRNA表达高于0 h组(P<0.05),8 h组TNF-α、IFN-γ表达高于0 h组(P<0.05);4 h 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与0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 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0 h组(P<0.05),8 h组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高于0 h组(P<0.05).结论 细菌致病因子LPS能直接刺激HPMVEC使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使促炎因子TNF-α和IFN-γ分泌升高,参与肺损伤.这可能是LPS发挥其毒性作用诱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CD3AK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 CD3AK细胞与人卵巢癌细胞株 A2 780 共育 2 4h,然后分别涂片和制成超薄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特点。结果 :在光镜下 ,可见 CD3AK细胞聚积于靶细胞周围 ,并粘附于靶细胞膜上 ,可见肿瘤细胞核固缩 ,细胞体积变小 ,细胞质均质红染 ;电镜下 ,可见凋亡的肿瘤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 ,染色质沿皱缩的核膜下聚积成新月状 ,细胞质起泡等典型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CD3AK细胞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h1和Th2极化改变及相应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26例ITP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CD4+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上述单个核细胞培养16 h后上清液中的IFN-γ、IL-4表达水平.结果 FCM检测显示ITP患儿治疗后Th1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增多,而Th2细胞比例在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ELISA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增高,而Th2分泌的细胞因子IL-4水平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激素治疗后Th1/Th2细胞极化改变及Th1分泌的IFN-γ增加与ITP治疗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前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慢性再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14例正常对照组和14例慢性再障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月后外周血CD3+细胞、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检测血浆中IFN-γ、TNF-α的分泌水平。 结果 慢性再障患者血浆中及CD3+细胞内、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治疗10月后, 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以树突状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能下调慢性再障患者CD3+ 、CD8+细胞内IFN-γ、TNF-α的表达,降低血浆IFN-γ、TNF-α的水平,对慢性再障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