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各级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全省卫生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996年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省疟疾疫情1996年比1995年下降了46.4%,已连续二年没有发生局部暴发,绝大部分地区疟疾发病率在1/万以下,无10/万以上的县市。现将1996年疟疾防治与疫情分析如下:1发病情况1.1发病率的消长全省对个市辖属101个县(市),全年当地居民报告疟疾2530例,全部为间日疟,年发病率为0.37/万,比1995年下降了46.4%。疟疾病例数占法定报告传染发病总数的3.4%。无疟疾病例死亡。全省大部分县、市的疟疾发病都有显著减少,全省除…  相似文献   

2.
南海市1988-1994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南海市原为疟疾的高发区,1953-1965年疟疾年平均发病2625例,年平均发病率47.22/万。1965年春进行大规模的抗疟行动,对16892名有疟史进行抗复发冶疗,使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1966~1975年,年平均发病78例,年平均发病率1.10/万,1976年~1983年,疟疾发病率几乎是零。然而近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大量外省民工进入我市,伴随着疟疾传染源的输入,近年来疟疾发病率逐年回升。现将1988-1994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常州市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间日疟非稳定流行区。辖金坛、溧阳2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区,辖区人口335万。1961年和1973年曾有2次爆发流行。1961年疟疾发病率高达1268.72/万。此后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的发病率逐年下降,在1987~1999年间,经考核各辖市区达到基本控制,至2000年疟疾的发病率已降至0.03/万。但我市疟疾传染源、传播媒介依然存在,人群抗体水平低下,在其他社会因素的作用下,曾于2001年出现过  相似文献   

4.
以三级防治网为载体巩固和发展灭疟成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市原属疟疾高度流行区.解放初期发病率为558.22/万(1953年),原虫率为32.28%~67.50%,脾肿率达31.00%以上:经过多年的不断防治,1989年疟疾发病率降到0.005/万.全市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3—1994年辖区有60.00%以上的县(市)达到部颁消灭疟疾际准。此后全市疟疾防治工作进入净化监测阶段.近10年来.疟疾防治工作受到大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流动人员频繁,基层经费投入短缺和寄防队伍不稳定.成为影响灭疟工作的突出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巩固和发展灭疟成果.是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探索疟疾防治长效运行机制.使全市疟疾防治工作惯性运转.灭疟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老河口市地处江汉平原与南阳盆地结合部,系中华接蚊为唯一传疟媒介的非稳定性间日疟流行区。通过40余年的疟疾防治,全市疟疾发病率已达1/万以下。为探讨疟疾发病长期趋势,摸清疟疾流行规律,科学指导灭疟后期的疟防工作,现对全市1951~1994年疟疾发病时态变化的特征、规律作一分析。材料与方法1951~1994年疟疾发病资料来自市卫生防疫站疫情年(月)报表,人口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游程检验等统计方法按杨树勤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统计学》进行。结果一、长期趋势我市1951~1994年共发生疟疾774435例,年均发病率为522.529历…  相似文献   

6.
骆源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91-2793
上海市金山区历史上曾是疟疾高发地区,流行虫种为间日疟。解放后经过积极的疟疾防治工作,发病率逐年下降,从1980年起疟疾发病率均控制在1/万以下,1986年经上海市卫生局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疟疾防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疟疾防治措施需要重新定位思考与调整。为了解上海市金山区近年来疟疾流行形势,进一步完善疟疾防治措施,现将金山区2000—2009年疟疾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南海市原为疟疾的高发区.1953~1965年疟疾年平均发病2625例,年平均发病率47.22/万。1965年春进行大规模的抗疟行动,对16892名有疟史者进行抗复发冶疗,使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1966~1975年,年平均发病78例,年平均发病率玉.10/万,1976年~1983年,疟疾发病率几乎是零。然而近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大量外省民工进入我市,伴随着疟疾传染源的输入,近年来疟疾发病率逐年回升。现将1988~1994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如下:基本情况南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北端,东经113”09’,北纬23”03’,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ZI…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四川省攀枝花市疟疾防治历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疟疾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50—2014年疟疾防治资料,对不同年代发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攀枝花市疟疾疫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为严重,1965年盐边县疟疾发病率为841.2/10万;米易县655.9/10万。经防治发病率逐步下降。到1989年该市已连续10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2005年出现最后1例内源性疟疾病例。2000—2010年由到疟区务工人员引发138例输入性病例,2007年发病率达1.86/10万。2014年初通过省级验收,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结论攀枝花市2014年初已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但发生外来疟疾疫情的风险将持续存在。流动人口疟疾防控是工作重点,应持续开展蚊媒监测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登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为非稳定性疟区。在1965年和1971年曾出现两次疟疾流行,发病率高达69.56/10万和101.69/10万。1980~2003年共发病85例。为探讨灭疟后期胶东半岛地区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制措施效果,现将85例疟疾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市自1971年疟疾暴发流行以来,经过十多年大力防治,发病率稳步下降,至1983年已降至1/万以下。从我市目前的自然条件和其它情况来看,疟防工作应采取什么措施比较适宜,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对我市近15年的疟疾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中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流行病学资料的初步分析一、发病率回升快,容易形成暴发流行,经大力防治,降至常年的发病水平,需要时间长。我市自1954~83年疟疾发病率波动颇大,曾出现四次流行高峰,其发病率为55年470.86/10万,60年480.25/10万、64年437.25/10万,1971年发病率最高为973.22/10万,1983年发病率最低,为8.47/10万(图1)。最低年与最高年发  相似文献   

11.
海盐县原属疟疾流行区,中华按蚊为该地唯一的传疟媒介,1962年年平均发病率为45.995/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0%以上,流行疟种以间日疟为主。经过几十年持续的以根治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1987年经浙江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自1988年起进入疟疾监测巩固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时常有输入性疟疾发生。特别是国际化的劳务输出,非流行疟种的输入严重威胁海盐县的疟疾防治成果。2009年4月4日发生输入性恶性疟1例,现将病例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沂市辖12个县区、250个乡镇,总人口1000余万,属问日疟非稳定性疟区,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经多年防治,至1987年全市疟疾发病率以县为单位已连续3年降至1/万以下,没有超过5/万的乡镇。1988年经卫生部专家考核,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部颁标准。此后,临沂市疟防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完善监测体系,进一步净化疫源地,彻底阻断疟疾传播的“消灭疟疾”阶段。现对1989~2001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徐洪舟  周凯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04-1805
目的分析十堰市疟疾流行现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十堰市1995--2006年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年间十堰市疟疾发病259人,年均发病率在0.32/10万~0.92/10万之间;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患病年龄主要为15~44岁,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民工为主,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当地发病较少。结论发病率保持了稳定下降趋势;发病率受外来流动人121的影响较大,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效果显著;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做好疫情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鞍山市近十余年来疟疾流行概况,总结疟疾防治经验。巩固疟防成果。方法 对马鞍山市1985~1999年疟疾发病、蚊媒状况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市疟疾发病率由1985年的204/10万下降到1999年的0.6/10万,疟疾发病由本市传染病发病顺位的第2位降到第10位以后。结论 疟疾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主动监测,及时处理疫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五通桥区1987~1997年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报告如下:l疟疾流行概况五通桥区位于)I怖边缘,面积474.03Km’,年平均气温17.4C,年降雨量1390.06mm’,适宜媒介按蚊革生繁殖和疟疾流行。流行病学调查共发现按蚊11种,属嗜人按蚊和中华接蚊兼有的复媒介区,其季节消长与疟疾发病变化相一致。据记载建国后发生4次间日疟及恶性疟大流行:第一次1951~!954年发病率1915.59/10万,第二次1956年发病率3941.56/10万,第三次1963年发病率818.59/10万,第四次1975年发病率936.11/10万,曾有10年流行一次规律。自1987年开始加强疟…  相似文献   

16.
吴镜楚 《职业与健康》2007,23(8):631-631
无锡锡山区是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疾疫区,历史上不断有爆发流行。上世纪60和70年代发病人数达数10万,发病率最高为4124.13/万。经过多年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止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发病人数逐年减少,截止1984年全区发病率已降至1/万以下,1986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巩固疟防成果,1987年起在全区开展监测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湖北省疟疾流行态势,巩固其防治成果。方法收集1994--2007年湖北省疟疾疫情,分析疟疾流行现状和变化规律。结果疟疾发病例数从1994年的4527例下降至2007年的1769例,下降了60.92%,但14年间疟疾疫情出现不断的波动起伏,时有局部暴发点出现,中华按蚊疟区平均年发病率0.13/万,嗜人按蚊疟区平均年发病率1.991万,80%以上的疟疾病例集中在占全省总人口26.37%的嗜人按蚊疟区。结论湖北省疟区分布及流行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嗜人按蚊疟区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个旧市疟疾原虫率及媒介按蚊调查杨克宽个旧市位于红河州州府所在地,与金平、元阳、蒙自、河口等县市接壤,并以红河沿崖接壤中心为主要疟区,1978年局部地区疟疾爆发流行年发病率为13.8/万,经防治后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5/万以下,现将当地疟疾原虫率及媒介按...  相似文献   

19.
宁明县灭疟后期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周一夫韦光武农朝敏宁明县是广西有名的高发疟区,是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疾流行区[1]。1953年疟疾发病率高达1907.4/万,经过近40年的综合防治,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下降。1990年后已控制在1/万以下,1991年起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上海市长宁区疟疾防治历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53—2014年上海市长宁区疟疾疫情资料及消除疟疾工作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长宁区20世纪60年代初期曾有疟疾的暴发流行,年发病率超过了1 000/10万,其中1962年发病率更是高达1 768.79/10万,1966年疟疾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的疫情比较平稳,疟疾的年发病率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1982年达到了基本消灭的标准(年发病率低于10/10万),1996年以来疟疾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10万以下。2008年出现最后1例本地疟疾病例。结论 62年来的防治经验为消除疟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影响疟疾发生的自然因素并没有完全改变,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是今后疟防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