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关节软骨的生物愈合与再生的研究成为了关节外科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当代促进关节软骨愈合与再生的一些措施与存在的问题予以综述。1 调动软骨细胞内在愈合潜能促进软骨愈合1 1 软骨下骨钻孔、磨蚀或微骨折 软骨细胞生存于一种无血运的环境 ,软骨表层的损伤通常不能愈合。借助关节表面软骨至软骨下骨的钻孔、磨蚀或微骨折来刺激软骨愈合的目的旨在从骨髓中获得多潜能的骨髓干细胞及生长因子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分化和软骨缺损的修复。但这些方法是否确实有效尚有争议。Fridman等[1] 用磨蚀术治疗 11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 ,…  相似文献   

2.
目前,骨科领域关节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促进骨和软骨组织再生的研究发展很快.有多种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可被利用作为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如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1]、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2]、皮肤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3]、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4]、关节滑膜细胞[5]、骨骼肌细胞[6]等.本文就近年来国际上应用骨骼肌来源的细胞修复骨和软骨缺损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颜面部皮损切除后创面的美容修复新方法.方法 选择42例71个颜面部皮损,用环形刀将皮损完整切除,切除后创面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涂抹透明质酸软膏辅助创面组织再生和修复,每天3次,直至小创面愈合.观察创面再生自愈时间并评价其远期效果.结果 42例71个颜面部皮损创面均顺利治愈,仅遗留微小瘢痕.经统计分析,5 mm×5 mm面积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5d,15 mm× 15 mm面积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5 d.12个月后随访35例63个皮损治疗区,瘢痕面积比原皮损面积缩小50%左右,与正常皮肤颜色接近,基本与皮面相平.结论 颜面部皮损切除后小创面再生自愈疗法能减少瘢痕形成,方法简单,不增加额外手术损伤,是一种有效的面部皮损修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引导骨再生及相关因子在骨缺损中复合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虹  黄剑奇 《中国骨伤》2002,15(2):124-126
骨组织是以再生方式完成损伤修复 (骨折愈合等 )的少数组织之一 ,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适用于骨再生过程即引导性骨再生 (guidedboneregeneration ,GBR)。所谓骨引导再生(GBR)是采用生物隔膜技术阻止上皮和纤维组织长入骨创区 ,保证理想的骨再生愈合空间 ,保护骨组织细胞增殖修复 ,促进骨创区良好快捷地愈合。目前 ,国内外对GBR膜以及骨诱导因子或者复合材料报道纷呈 ,但尚未见有复合应用的系统介绍 ,笔者就此综述如下。1 GBR技术1 1 GBR适用范围 适于脑外科、骨科、胸外科的组织及器官替代[1] ,长段…  相似文献   

5.
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目前受欢迎的术式,影响其疗效的最主要环节为术后早期腱-骨界面愈合.不良愈合如瘢痕组织形成、骨隧道扩大可能是术后腱-骨界面连接不牢固的原因之一.如何促使术后腱-骨界面连接并形成近似生理性止点成为众多研究者的共同目标.多数研究发现,移植物周围早期炎症反应所形成的瘢痕组织、缓慢有限的骨长入、缺乏足够数量祖细胞、缺乏协调组织再生的信号分子等可能是腱-骨界面不能有效愈合的原因.调控炎症、促进骨长入、干细胞应用、细胞生长因子应用以及相关物理疗法、组织工程等综合方法等,或可成为促进腱-骨界面愈合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节软骨愈合和再生研究的现代进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关节面损伤的恢复根据关节面 (包括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 )损伤的生物学恢复进行研究 ,即可发现要想达到关节面恢复可提出两种可能。一种方法是增强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自身愈合能力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软骨细胞、软骨原细胞或具有生长新软骨能力的组织移植 ,再生新的关节面 ,即关节面生物学重建。下面就这两种方法分别加以讨论。3 1 增强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内在愈合能力的治疗 传统促进损伤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内在愈合能力的方法 ,主要靠来自骨髓穿过软骨下骨的髓内多极细胞 (pluripotentialcell)或通过力学的、电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关节移植在手外科应用的可行性,为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相关的实验基础与临床经验.方法 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我们在异体关节移植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就关节移植的免疫学、组织学、低温生物学、骨端的固定与骨愈合、关节软骨的保护与再生进行实验研究与临床探讨.结果 实验研究证实骨组织、骨膜组织、骨髓组织均有免疫原性,其中以骨髓组织为主.经低温冷冻处理后可以降低组织的免疫原性,移植后供体与自体骨可很好愈合.移植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影响关节的营养与再生.在临床应用9例,中早期的结果是理性的,但一年以上的病例随访发现关节软骨发生退变,远期结果不甚理想.结论 实验研究与临床探索证实了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采用深低温冷冻处理异体关节移植,解决了关节骨移植免疫排斥的问题,骨端的可靠的内固定可以加速骨愈合并利于软骨的演变与再生,但随后软骨的退变与调控仍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引导性组织再生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个生物学概念。即在创伤修复中,不同的组织细胞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利用物理屏障(通常为膜)来阻止其它组织细胞长入,保护所需组织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组织修复的目的。许多实验应用这一概念进行骨再生研究,如对各种形状骨缺损的修复。派生出来的骨再生技术已运用于牙槽嵴加高、口腔种植体失败的挽救等临床治疗中。对其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烧伤或慢性难愈性创面等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缺失,治疗中常遇到创面愈合缓慢,自体皮源不足,皮肤附件破坏,以及皮肤替代物的性能较差等问题,导致皮肤创面愈合后质量较差.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与皮肤及其附件,以及皮肤创面愈合关系密切,能够促进创面愈合、促进皮肤附件再生、改善皮肤替代物的性能、提高皮肤再生质量.本文对FGF提高皮肤再生质量的应用及其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膜引导性骨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缺损的修复依赖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骨受损后不同组织细胞向缺损处迁移和再生速度不同,来自周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迁移较成骨潜能细胞快,这是导致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导性骨再生是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有机结合的新概念,通过在骨缺损处放置膜,作为一种机械屏障,可将周围结缔组织阻挡于缺损外,产生特殊的再生空间,使骨生成细胞优先生长,产生新骨,达到促进骨性愈合的目的.该文就此技术的概念、原理、机制、目前应用情况及今后发展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搬运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骨搬运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骨搬运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29例,男23例,女6例;年龄18~53岁,平均30岁;骨缺损5~16cm,平均7.5cm.术前均摄双侧肢体等条件X线片,测量并记录骨缺损的长度,对于合并软组织缺损者在清创前后分别记录创面缺损面积.均在截骨术后10~14d开始骨搬运,每天4~6次,每次1/6~1/4mm.记录术后骨痂牵拉时间、骨痂直径率(CDR)、骨愈合时间、支架固定时间及活动功能情况,分析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随访18~31个月,平均24个月.18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在骨搬运过程中,因牵拉皮肤导致不适而行皮肤切开调整:15例为一次,10例为两次,4例为三次.骨搬运时间45~158d,平均76.2d.根据CDR值及时调整牵拉速度,22例CDR≥85%,5例80%≤CDR<85%,2例CDR<80%.骨愈合时间5~14个月,平均8.7个月.外固定支架携带时间6~18个月,平均10.1个月.根据Paley等方法评价骨搬运结果及功能.骨搬运结果评价:优25例,良4例;功能评价:优15例,良10,可4例,优良率86.2%.结论 应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进行骨搬运是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骨搬运的起始速率为1mm/d,后根据CDR值及时调整,如CDR>85%,可加快为1.2mm/d;如CDR<80%,可减缓为0.5mm/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掌指关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有血运的第二跖趾关节复合趾伸肌腱、皮肤的组织瓣,通过关节重建,移植修复16例掌指关节背侧复合伸肌腱皮肤缺损.结果 16例全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15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因皮瓣切取过小,术后侧背方小面积皮肤缺损,经游离植皮后二期愈合.14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X线片显示:骨结合部愈合良好,未见关节退化.结论 跖趾关节复合组织瓣移植是修复掌指关节背侧复合组织缺损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关节软骨是一种光滑、无血管、无神经结构的粘弹性组织[1],其覆盖骨端并参与维持关节的运动,抑制运动负荷下的关节疼痛和炎症。软骨结构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再生能力极差,最终会导致骨性关节炎等退行性疾病[2]。早期关节软骨损伤可选择非手术治疗,如关节内注射药物及细胞治疗,但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并不能逆转缺损部位软骨的持续退化。  相似文献   

14.
膜引导性组织再生是利用膜技术阻挡周围组织长入缺损处,为缺损愈合创造理想环境,从而达到促进组织愈合的目的,目前已处在临床应用阶段。近年来膜引导性组织再生在长管骨、颅面骨和种植体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其机理也有了较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损伤组织的修复,包涵着一系列比较复杂的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的动态过程:主要是上皮细胞的再生和纤维性结缔组织的形成。修复异常,如疤痕过度增生或收缩(食道狭窄、肌键周围粘连或烧伤疤痕),即出现病理现象。本文就缝合的皮肤创口和伴有组织缺损的开放伤口的愈合过程,以及影响损伤的各种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时荣  张瑾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6):1738-1741
浅II度烧伤、浅表裂伤和皮肤磨削术等真皮乳头层损伤时,汗腺和毛囊-皮脂腺等皮肤附属器与表皮一起完全再生。较深的皮肤缺损如深II度烧伤、皮下剥离和皮肤溃疡等真皮深层组织丢失或破坏瘢痕愈合,皮肤附属器不能完全重建,无法分泌汗液和皮脂,造成体温调节、皮肤屏障和保护等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伤员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关皮肤附属器与创面愈合关系的研究以及诱导较深创面汗腺再生等研究已经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骨折后冷藏原始骨血肿的骨再生潜能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新西兰兔股骨、胫骨上制造骨缺损模型 ,3d后取出骨血肿并 4℃冷藏 ,3d后冷藏的原始骨血肿回置到实验组骨缺损区 ,定期摄X线片和取出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从 2、 4、 6周均见明显骨痂形成和骨膜反应 ,组织学观察可见有成骨样细胞形成。结论 冷藏的原始骨血肿仍有很好的骨再生潜能 ,可促进骨折、骨缺损区骨愈合。骨折行手术治疗尤其是闭合性骨折行手术治疗时 ,应考虑到原始骨血肿丢失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术中注意保存部分原始骨血肿可能有利于骨折、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AT2R)在创面肉芽组织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影响新血管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打孔器在小鼠背部制成直径6.0 m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24只C57BL/6J小鼠分成两组(n=12):PD123319处理组腹腔注射特异性AT2R阻断剂PD123319(10 mg·kg-1·d-1),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创面形成后第3、5、7、和14天取创面组织标本,每个时间点3只小鼠.另有6只作为正常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肉芽组织和新血管形成的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小鼠皮肤与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AT2R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小鼠皮肤AT2R在整个表皮层均有阳性表达,在真皮层,AT2R主在微血管内皮细胞,皮肤附件如毛囊、汗腺、皮脂腺有阳性表达.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局部组织AT2R产生逐渐增加,第7天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的面积分别为(9.37±0.53)mm2和(7.15±0.42)mm2,PD123319处理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分别为(11.51±0.98)mm2和(9.32±0.67)mm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23319可随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肉芽组织中VEGFR1的表达和血管形成的组织学评分,在第7天达到峰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然后均逐渐下降.结论:在创面愈合过程中,AT2R可能参与创面的愈合及其后期的塑性改建,并通过调节VEGFR1水平影响肉芽组织中微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组织工程技术和引导性骨再生技术相结合修复长骨节段性缺损。方法 兔 2 7只 ,动物模型均为桡骨 1 2cm节段性骨 骨膜缺损 ,分成 3组 ,A组 :利用体外构建的细胞 材料复合物膜修复 ;B组 :利用单纯的膜材料进行修复 ;C组 :断端不作任何处置作空白对照。分别观察 3、 6、 12周后进行X线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的骨愈合优于B组 ,在 12周时已经完成骨缺损的修复 ,B组在术后 12周仍处于塑形改建之中 ;C组 12周形成典型的骨不连。结论 将组织工程的技术与引导性骨再生技术相结合 ,可以比单纯的引导性骨再生更好地修复长骨节段性缺损。  相似文献   

20.
原始骨血肿的骨再生潜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骨折后冷藏原始骨血肿的骨再生潜能和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在新西兰兔股骨、胫骨上制造骨缺损模型,3d后取出骨血肿并4℃冷藏.3d后冷藏的原始骨血肿回置到实验组骨缺损区,定期摄X线片和取出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从2、4、6周均见明显骨痂形成和骨膜反应,组织学观察可见有成骨样细胞形成。结论 冷藏的原始骨血肿仍有很好的骨再生潜能,可促进骨折、骨缺损区骨愈合。骨折行手术治疗尤其是闭合性骨折行手术治疗时,应考虑到原始骨血肿丢失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术中注意保存部分原始骨血肿可能有利于骨折、骨缺损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