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紫外线和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外线辐射通过多条信号传导途径和热休克转录因子诱导皮肤细胞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紫外线也通过诱导热休克蛋白磷酸化、转位以发挥其适应性保护功能。热休克蛋白能抑制紫外线诱导的细胞凋亡和皮肤炎症反应。热休克蛋白在紫外线诱导的皮肤肿瘤中的不同表达表明其和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紫外线辐射所致皮肤细胞分子伴侣蛋白质组整体变化规律。方法分别提取30mJ/cm2UVB照射前后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和10J/cm2UVA照射前后成纤维细胞的总蛋白,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离,经Imaging Master 2D软件分析以发现差异表达蛋白,并对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分析,测定其肽质量指纹图谱,在网上蛋白质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蛋白。采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对部分质谱鉴定的差异蛋白做进一步验证。结果获得良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图像分析显示在紫外线辐射前后很多蛋白质发生差异表达,对差异表达的部分蛋白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经Mascot软件检索人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后,在UVB辐射后角质形成细胞中鉴定出3个表达显著增加的分子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70KDa 9B、热休克蛋白60KDa和PHB;在UVA辐射后成纤维细胞中鉴定出4个表达显著增加的分子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70KDa A5、热休克蛋白70KDa9B、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PHB。Western免疫印迹法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对这些蛋白的功能和与紫外线辐射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紫外线辐射可以诱导皮肤细胞分子伴侣蛋白质组发生改变,而这些蛋白的变化可能与皮肤细胞应对紫外线辐射并清除其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 70在皮肤癌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点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SABC),用特异性热休克蛋白 70单抗、 p53蛋白单抗、 PCNA单抗检测热休克蛋白 70、 PCNA、 p53蛋白在皮肤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热休克蛋白 70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癌细胞核内有异常增高表达,其中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阳性与阴性标本的 PC10指数差异有显著性,而 p53蛋白阳性率未见明显差异。鳞状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 70表达在Ⅰ~Ⅱ 和Ⅳ级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热休克蛋白 70在皮肤癌中存在异常增高的核表达,并与细胞的增殖程度和病理分级有关,提示其可能参与肿瘤生长,其在皮肤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和与临床预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高度保守并在皮肤中丰富表达,在体内应激时起着分子护卫作用,维持蛋白正常合成,并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使类固醇激素发挥作用,它对于热耐受的诱导和由紫外线造成的损伤的预防和修复十分必要,同时与免疫反主尖密切相关,并参与皮肤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蛋白高度保守并在皮肤中丰富表达,在体内应激时起着分子护卫作用,维持蛋白正常合成,并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使类固醇激素发挥作用,它对于热耐受的诱导和由紫外线造成的损伤的预防和修复十分必要,同时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并参与皮肤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皮肤肿瘤     
20 0 11857 热休克蛋白 70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宋辉(同济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 )…∥中华皮肤科杂志 .- 2 0 0 0 ,33( 4 ) .- 2 38~ 2 39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 SABC) ,用特异性蛋白 70单抗、p53蛋白单抗、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单抗检测热休克蛋白 70、PCNA、p53蛋白在皮肤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发现热休克蛋白70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细胞核内有异常增高表达 ,而 p53蛋白阳性率两者未见明显差异。鳞状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 70表达在 ~ 和 级间差异有…  相似文献   

7.
夏天中午阳光直接照射15~20 min后,人体皮肤的温度可提高到40℃以上,这种热量会显著地加大紫外线所致的皮肤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与紫外线作用相似,热可以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而降解真皮细胞外基质,热也可调节弹性蛋白和微纤维蛋白的合成,改变真皮的蛋白结构:热可诱导皮肤的血管形成和炎性细胞浸润,热还可诱导活性氧产生,导致氧化性DNA损伤,这些均促进了皮肤的过早老化.该文对皮肤老化过程中热应激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热休克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所有原核和真核细胞内,在环境应激作用下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可对细胞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大多数热休克蛋白为分子伴侣,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蛋白质代谢,包括促进蛋白质折叠、跨膜运输和错误蛋白多肽的降解及调控等.人皮肤中的热休克蛋白表达与表皮分化、光防护和某些皮肤疾病密切相关.概述热休克蛋白在正常皮肤、光损伤状态下以及某些炎性皮肤病中的表达情况及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在皮肤癌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点及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用特异性热休克蛋白70单抗、p53蛋白单抗、PCNA单抗检测热休克蛋白70、PCNA、p53蛋白在皮肤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热休克蛋白70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癌细胞核内有异常增高表达,其中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阳性与阴性标本  相似文献   

10.
热休克蛋白70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休克蛋白是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多因素诱导合成,在生理和应激状态下起重要作用的一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7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重要成员且在种属间有高度结构保守性,因此被外源性热休克蛋白70激活的、具自身免疫性的T细胞及抗体,可能与自身热休克蛋白70发生交叉免疫反应,从而诱导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动物模型中热休克蛋白70高表达及热休克蛋白70自身抗体的升高进一步提示热休克蛋白70可能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1.
热休克蛋白是广泛存在生物界,多因素诱导合成,在生理和应激状态下起重要作用的一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70热休克蛋白家族重要成员且在种属间有高度结构保守性,因此被外源性热休克蛋白70激活的,具自身免疫性的T细胞及抗体,可能与自身热休克蛋白70发生交叉免疫反应,从而诱导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动物模型中热休克蛋白70高表达及热休克蛋白70自身抗体的升高进一步提示热休克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紫外线辐射所致皮肤细胞骨架蛋白质组整体变化规律.方法:分别提取30 mJ/cm2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前后角质形成细胞HaCaT株和10 J/cm2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前后成纤维细胞的总蛋白,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离经Imaging Master 2D软件分析双向电泳图谱以发现差异表达蛋白,并对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胶内酶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分析,测定其肽质量指纹图谱.在网上蛋白质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蛋白.结果:获得良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图像分析显示在紫外线辐射前后很多蛋白质发生差异表达,对差异表达的部分蛋白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经Mascot软件检索人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后,鉴定出7个涉及皮肤细胞骨架的蛋白质:微管蛋白α2和微管蛋白β5,角蛋白1 K7、角蛋白K8、角蛋白K13、角蛋白K18和角蛋白K19.对它们的功能和与紫外线辐射的可能天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紫外线辐射可以诱导皮肤细胞骨架蛋白质组发生改变,而这些骨架蛋白的变化不仅与皮肤细胞应对紫外线辐射并清除其损伤密切相关,还可能进一步参与紫外线诱导的细胞凋亡及细胞癌变.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抑制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臭氧层损耗,使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紫外线不但引起皮肤晒黑、红斑、色素沉着及光老化等急慢性皮肤损伤,而且通过影响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形成、损伤DNA、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合成与释放细胞因子、影响尿刊酸代谢、神经内分泌等途径抑制皮肤免疫系统,最终发生皮肤肿瘤。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反应、高温早已用于医学治疗,近代的研究发现热诱导合成的特殊蛋白——热休克蛋白在防止细胞的损伤和日光的自然防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热休克蛋白(HSPs)按其分子量分为HSP70、HSP90和HSP20三族.HSP70是最能保存,最有特征性的应激蛋白,在42℃即有合成.HSPs的首要功能是诱导对热的耐受.细胞如预先接触合成HSPs的温度,就能抵抗随后的致死温度.HSP70与蛋白质的跨膜易位有关.在ATP依赖反应中,HSP70与不折叠的蛋白结合,并能矫正蛋白折叠.HSPs与不折叠或非正常折叠的蛋白质相结合可能参与防止蛋白质的聚集.HSPs不仅防止细胞热损伤,在防止其他损伤(如氧化损伤)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一种配体激活转录因子。作为重要的环境受体,AHR是环境因素与人体的桥梁,参与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如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介导炎症过程。AHR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不但参与环境污染诱导的皮肤肿瘤,最近发现可能还参与紫外线诱导皮肤肿瘤。AHR可能是皮肤肿瘤有效的防治靶点。本文概述目前与AHR相关皮肤肿瘤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近年的研究表明,直接受到紫外线辐射的细胞可以通过信号转导引起临近细胞的损伤,称为紫外线诱导的旁观者效应。这些旁观者效应包括氧化应激反应,基因突变,基因组不稳定,凋亡,炎症反应,免疫抑制,甚至肿瘤病变等。紫外线辐射诱导的旁观者效应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本文从紫外线诱导皮肤细胞发生旁观者效应的表现,旁观者效应的发生机制,如氧化应激状态、受照细胞分泌可溶性扩散因子、细胞缝隙连接胞间通讯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长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微囊泡的生成及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剂量中长波紫外线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透射电镜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鉴定所获得的微囊泡,BCA法测定微囊泡蛋白的含量;将紫外线辐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共孵育,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使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中长波紫外线辐射皮肤成纤维细胞促进微囊泡的生成和释放。紫外线辐射后的微囊泡直径多数在20~200nm之间,表面蛋白Alix,tsg101及CD9表达阳性。紫外线辐射后生成的微囊泡可导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倒置显微镜下出现较多的细胞碎片,细胞体积变大,过度伸展,并使细胞增殖率降低。结论中长波紫外线辐射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微囊泡,后者是介导紫外线辐射旁效应的主要介质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许多研究证明紫外线照射引起局部和系统性免疫学改变,包括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迟缓性过敏反应的抑制,皮肤移植存活期延长,肿瘤易感状态的诱导,也观察到 T 抑制细胞活性增加,NK 活性降低。紫外线能影响 DNA 分子的抗原性,表皮内抗原提呈细胞功能。紫外线诱导角朊细胞释放 IL-1、IL-3、IL-6、GMCSF、TNF、小鼠角朊细胞可释放免疫抑制介质,前列腺素,顺式尿刊酸。紫外线还可调节表皮细胞表面 ICAM-1等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中波紫外线对人角质形成细胞iNOS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对体外培养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HKC)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作用,探讨紫外线引起皮肤细胞急性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C,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照射后不同时间细胞内iNOS的水平。结果HKC经UVB照射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到细胞膜胞浆侧有iNOS,蛋白印迹法检测到细胞提取总蛋白中分子量为130kDa的蛋白条带可以被抗iNOS多克隆抗体所识别,二者结果相符合。结论UVB照射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KC在胞浆内产生iNOS,iNOS蛋白的表达可能与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紫外线诱导产生的活性氧簇在光免疫抑制、皮肤肿瘤、光老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紫外线辐射对皮肤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具有复杂的影响,紫外线可适应性上调皮肤内抗氧化防御系统,但急性和长期的紫外线暴露也可下调抗氧化防御系统,从而影响活性氧簇的产生。表、真皮内许多成分和光敏性药物也参与或影响着紫外线诱导的活性氧簇产生抗氧化剂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