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HS)治疗酒精性肝病(AIJD)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A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GHS治疗。治疗30d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酞转移酶(GGT)和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GGT、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GHS治疗ALD具有改善患者肝功能和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观晓辉  范碧惠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619-1620,1628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管理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胰岛素抵抗(IR)以及病情的变化。方法84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服用熊去氧胆酸,疗程24周,对干预组同时实施生活方式管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体重指数(BMI)、腰围(W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氨酶(GGT)等水平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干预前,两组间BMI、WI、TG、TC、HDL-C、ALT、AST、GGT、HOMA—IR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4周后,干预组总有效率(7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P〈0.05),干预组干预后上述指标显著下降(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ALIT、AST、GGT显著下降(P〈0.05),但BMI、WI、TG、TC、HDL—C及HOMA—I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管理能改善IR,促进NASH患者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胡智敏 《西部医学》2005,17(6):645-646
目的了解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在肝病检测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对124例肝病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ADA、ALT、AST、GGT的联合检测.结果急性肝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A有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A有显著性差异(P<0.01);ADA的阳性检出率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分别为92.3、87.5、63.6和38.5%.结论ADA的检测联合ALT、AST、GGT以及AST/ALT比值对肝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相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表达和肝损伤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30min组、再灌注60min组、再灌注24h组、再灌注72h组共5组;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时相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肝组织中不同是相ICAM-1分子的表达。结果: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在再灌注30min升高显著(P<0.05),再灌注60min组达高峰(P<0.01),再灌注24h、72h组血清ALT和AST水平降至正常水平;再灌注后不同时相ICAM-1分子表达水平与血清ALT和AS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CAM-1分子参与肝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其表达的强弱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未治疗高血压门诊患者肝脏酶谱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00例怀疑有高血压但至少2周未进行降压治疗的患者,利用UNEXEF38仪器进行无创性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检测,并计算校正血管直径的FMD(FMDc)。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7600-020测定血清肝脏酶谱水平,包括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结果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血清GGT、ALP和ALT水平与FMD及FMDc均显著负相关(r值为-0.17--0.12,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GT和ALP水平每增加2.7倍,FMD分别降低0.50%和1.05%(均P〈0.05),FMDc分别降低0.53%和1.07%(均P〈0.05)。在调整了混杂因素以后,血清ALT水平与两种FMD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肝脏酶谱中,血清GGT和ALP水平升高是FMD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LT水平与FMD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蜂胶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蜂胶组各10只。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用56%红星二锅头灌胃,蜂胶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蜂胶1.0g·kg^-1·d^-1灌胃,共12w。12w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1)血清ALT、AST水平:模型组的AST、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蜂胶组的AST、AL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2)肝组织SOD、MDA水平:模型组SO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蜂胶组SOD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蜂胶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蜂胶能通过增强肝组织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肝酶谱(ALT、AST、GGT、ALP)在手足口病患儿肝损害时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8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并同时检测8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AIJT、AST及AL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GT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ALT、AST及ALP明显高于正常小儿,说明手足口病患儿存在肝脏损害,早期检测血清肝酶谱对手足口病的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在各类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160例肝病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DA、ALT、AST和GGT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各种肝病患者ADA、ALT、AST和GG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ADA的阳性检出率在肝癌,肝硬化,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分别为76.7%,94.7%,83.3%和55.0%。ALT和GGT在各种肝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均〈0.01)。AST在肝癌有明显升高(P〈0.05),在肝硬化,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中有显著升高(P均〈0.01),其阳性检出率均在80%以上。急性肝炎时,ALT和AST阳性检出率达到100%。结论血清ADA与ALT、AST、GGT联合检测是协助诊断肝脏疾病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功能、血脂变化与中毒程度的关系。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4例,轻、中、重度毒各18例,中毒24h内抽取静脉血,采用7600日立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轻、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清中碱性磷酸酯酶(AKP)、谷氨酰转移酶(GG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前白蛋白(PA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结果:随着中毒程度加重血清TBIL、ALT、AST明显升高(P〈0.01),PAB、TC、TG明显降低(P〈0.01),重度中毒组变化最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LB、AKP、GGT随中毒程度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对早期有效护肝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柴胡疏肝散用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以及胆红素(bilirubin,TBIL)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以及TBIL的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柴胡疏肝散能够使患者的ALT、AST以及TBIL水平显著降低,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病痛减轻,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山东省立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75例治疗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63例AML患者进行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和8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清.采用PNP-XTO-POD偶联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采用速率法测定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检测健康对照组与AML组血清ADA水平,比较AML治疗前后ADA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ADA最佳截点,并将AML治疗前患者分为低ADA组(ADA<13.50 U/L)和高ADA组(ADA≥13.50 U/L),分析两组间年龄、性别、AST、ALT和GGT差异.结果 AML组患者ADA水平[15.30(9.50,31.30)U/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45(7.05,11.3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ML组治疗后ADA水平[10.70(8.10,14.90)U/L]显著低于AML治疗前[14.70(9.60,26.7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ROC曲线,将AML治疗前患者分为高ADA组(ADA≥13.50 U/L)和低ADA组(ADA<13.50 U/L),其中高ADA组中AST、ALT及GGT水平显著高于低ADA组(AST Z=-3.102,P=0.002;ALT Z=-2.046,P=0.041;GGT Z=-2.794,P=0.005).结论 ADA检测可以作为AML患者的一项常规辅助检查,对AML的疾病诊断及评估病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检测在鉴别原发性肝癌(HCC)及肝内胆管癌(ICC)中的应用。方法:对98例HCC患者和125例ICC患者血清ALT、AST、GGT、ALP、TBIL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ICC组患者的ALT、AST、GGT、ALP、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HCC组(PPPP结论:ALT、AST、GGT、ALP、TBIL在ICC组均有明显升高,对HCC及IC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蔡木发  吴显劲  吕俊廷 《吉林医学》2011,32(13):2507-250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与浕-L-岩澡糖苷酶(AF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9例乙肝患者血清,检测其HBV-DNA,根据其HBV-DNA载量不同分为1组(<5.0×102copies/ml)、2组(5.0×102copies/ml~5.0×105 copies/ml)、3组(>5.0×105copies/ml),每组63例,正常对照组63例;同时分别检测AFU、ALT、AST、GGT,对其结果进行分析,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AFU、ALT、AST、GGT检测采用速率法。结果:各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组AFU、ALT、AST、GGT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统计结果分别为AFU(F=10.548,P<0.05)、ALT(F=25.646,P<0.05)、AST(F=23.396,P<0.05)、GGT(F=16.425,P<0.05);1组AFU与ALT、AST、GGT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2组AFU与ALT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AFU与AST、GGT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3组AFU与AST之间无相关性(P>0.05),但AFU与ALT、GGT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乙肝患者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AFU、ALT、AST、GGT,更有助于观察肝脏的损害程度及预测肝炎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酶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6年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收治的828例T2DM患者病例资料,记录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数值。将所有T2DM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及正常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肝酶水平,分析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比较肝酶正常组与异常组各代谢指标,以及肝酶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代谢综合征组血清ALT、AST、GGT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与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增高相关(OR=3.154,95%CI=2.087~4.768),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肝酶升高,GGT水平的升高与代谢综合征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多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李庆琳  叶跃红  唐波 《重庆医学》2007,36(10):907-909
目的了解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α-岩藻糖苷酶(AFU)、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ASTm)、腺苷脱氨酶(ADA)、亮氨酸氨基肽酶(LAP)6项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且分析筛选了多指标联合检测用于肝病诊断。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56例各种肝病和43例正常人血清的6项指标进行检测,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时ALT、ASTm、AST、LAP均显著增高,其AUC分别为0.863、0.897、0.714、0.879;慢性肝炎重度时ALT、AST、ASTm显著升高,其AUC分别为0.875、0.895、0.786;肝硬化时ADA、AST均显著升高,其AUC分别为0.896、0.850;肝癌时ASTm、ADA、LAP、AFU均显著升高,其AUC分别为0.679、0.888、0.723、0.844。结论联合检测ASTm、LAP、AFU、ALT可以很好地诊断急性肝炎;联合ADA、AFU可以很好地诊断肝癌;联合ADA、AST可以很好地诊断肝硬化;联合AST、LAP、ADA和ALT可以很好地诊断慢性肝炎重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清肝酶与胆汁酸(bile acid, BA)的变化,探索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影响肝酶水平的因素。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700例,根据肝酶是否升高分为肝酶升高组(187例)和肝酶正常组(513例),再将所有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氨酰胺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 GGT)分别按三等分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及ALT、GGT三等分组间BA水平差异,分析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GGT与BA的相关性及肝酶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肝酶升高组较肝酶正常组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甘胆酸(glycocholic acid, CG)升高(P<0.05);随着ALT或GGT的升高,TBA、CG逐渐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BA、CG与ALT、AST、GGT均呈正相关,且不受年龄、病程、BMI、腹围及糖脂代谢等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餐后2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BG)是T2DM患者肝酶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中BA水平与肝酶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余倩  乔虹 《中级医刊》2014,(12):36-38
目的:探讨血清肝酶与2型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空腹血糖受损患者(IFG组)各300例,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水平。结果 T2DM 组 ALT、AST、GGT、FBG、TG、LDL-C 水平明显高于 IFG 组(P<0.05);AST、ALT、GGT三分位分为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组,高水平组年龄、舒张压、FBG、TG、LDL-C水平与低水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AST、ALT、GGT均与FBG、TG、LDL-C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FBG、TG、LDL-C 水平与 ALT 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肝酶AST、ALT、GGT升高与T2DM、IFG关系密切,FBG、TG、LDL-C水平与ALT水平间呈正相关,提示ALT升高与T2DM、IFG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66例ALL患儿HD-MTX治疗的临床资料,检测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型将患儿分为野生型(CC)和突变型(CT+TT),比较2组患儿经HD-MTX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肝功能指标PA、ALT、AST、AST/ALT、TP、ALB、LDH、GGT、TBIL、CHE以及48 h、72 h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MTHFR C677T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高(P<0.05),其中血清AST、ALT、CHE含量异常的患儿比例显著升高(P<0.05),其他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不同基因型患儿HD-MTX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型48 h、72 h血药浓度均升高(P<0.05)。结论:MTHFR C677T突变型患儿HD-MTX治疗后,血清AST、ALT、CHE含量异常的患儿比例较高,检测MTHFR C677T基因型对预测HD-MTX治疗后肝功能异常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