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抗凝治疗朱秉智,李清泉,房士琦,陈广明我们自1978年12月至1991年11月,共施行人工心脏瓣膜替换术120例,术后均予以抗凝治疗。现将术后住院期间使用华法林(warfarin)抗凝治疗、及其监测资料记录完整的80例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方法,以及抗凝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随访56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妊娠、分娩期抗凝治疗情况.结果 56例(61例次)妊娠全程均口服华法林行抗凝治疗,42例用国产华法林(3.02±0.85)mg/日,14例用进口华法林(2.84±0.57)mg/日,国际标准比值(INR)均值为1. 67±0.58.所有孕妇均无严重出血及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仅11例次有一般性出血现象.本组足月妊娠47例,早产7例,自然流产6例,死产(畸胎)1例;低体重儿6例.新生儿均无畸形发生.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妊娠全程服用较小剂量华法林(<5 mg/日)行低强度抗凝治疗(INR=1.5~2.0)对孕妇安全、方便,且胎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 of low-intensity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the pregnant women who had received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ant, and the effects of warfarin on the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fetus.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nvolved 56 pregnant women( 61 pregnancies)who had received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Their pregnant status, delivery, and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were observed and followed-up between May 1986 and November 2009 a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Results All patients took oral anticoagulant (warfarin) throughout pregnancy. The dose of domestic warfarin was ( 3.02 ± 0.85 ) mg/d ( in 42 cases), and the dose of imported warfarin was (2.84 ± 0.57 )mg/d (in 14 cases). The mean INR value of 401 samples from patients was 1.67 ±0.58. No thromboembolism or major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occurred. Minor bleeding occurred in 11 pregnancies. Forty-seven patients had term delivery, 7 had premature birth, 6 had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1 had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 Six newborns were born with low birth weight (2.3 ± 0. 5 ) kg, and no abnormal fetus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low-intensity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with warfarin (at a dose of less than 5 mg/d) and a INR target of 1.5 to 2.0 was safe and convenient for the pregnant women,who had received mechanical heart valve replacement. The abnormalities rate of fetus was low.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的调整策略及年龄、性别、体重与华法林抗凝剂量、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在2006年9月到2008奶奶9月施行192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例因过量服用华法林出现颅内出血死亡,1例过量出现严重皮下出血及鼻出血,1例出现腔隙性脑梗,2例单用华法林效果不佳,合用拜阿司匹林后INR可调整到目标范围;其余患者效果较好,无严重出血及血栓形成。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维持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关;抗凝治疗维持INR在1.8~2.5较为适宜,不增加出血及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低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行华法林抗凝的患者212例,按INR值分为低强度抗凝组(A组) 98例,其中男50例、女48例,平均年龄(58.4±6.5) 岁。INR在1.5~2.0;标准抗凝组 (B组) 114例,其中男58例、女56例,平均年龄(57.3±5.1)岁。INR维持在2.0~3.0。 结果 两组均无血栓形成并发症发生。A组无出血。B组总体出血不良反应发生5例 (发生率4.39%),其中牙龈出血3例 (发生率2.63%),鼻出血1例 (发生率0.88%),消化道出血1例 (发生率0.88%)。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 vs. 4.39%,P<0.05)。 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维持INR在1.5~2.0之间是安全有效的,不增加出血及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6.
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保证人工瓣膜功能正常、防止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我院1995年10月至1999年11月,对43例心脏瓣膜病病人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抗凝治疗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患者口服抗凝剂华法令后抗凝指导,观察术后康复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年收治的98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口服抗凝剂华法令的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具体药物用法、用药期间的饮食、对出院患者相应的愈后康复指导等。结果 9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出院后,1例患者发生脑出血,经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心脏瓣膜机械瓣置换术后,因为人造瓣膜作为异物置入心脏,易形成血栓引起栓塞,需要掌握适当的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巩固术后疗效与病人安全的保证.我科通过对<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指导,发现合适的抗凝治疗,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妊娠妇女全程使用华法令抗凝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随访1998年4月至2010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3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妊娠阶段抗凝治疗的情况,年龄19~38岁(26.4±3.8岁)。103例机械瓣置换患者整个妊娠期均采用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其中国产华法令用量为3.30±0.43 mg/d(87例),进口华法令用量为2.90±1.05 mg/d(16例)。结果 103例患者妊娠期间均无严重栓塞并发症,发生腹腔自发性出血1例;宫内死胎4例;出生的新生儿中发生胎儿畸形5例,其中21-三体综合征1例,脑积水4例;ABO血型不合溶血1例,低体重新生儿6例;其余新生儿未见异常,体重正常;所有产妇无产后大出血。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妇女在妊娠期间,单一服用小剂量华法令(〈5 mg/d)为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监测的方法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及华法林浓度等指标,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动态监测65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病人血浆凝血酶原、华法林血药浓度、凝血因子VII活性、国际标准比值(INR)、口服华法林剂量及临床并发症情况.比较出血组与对照组间各种抗凝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1)出血组血浆凝血酶原浓度(81.45±41.27)?mg/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55±31.58)?mg/L(P<0.01),华法林血药浓度(546.93±148.18)?ng/ml则明显高于对照组(399.47±107.28)?ng/ml(P<0.05);两组间INR值、VII因子活性及口服华法林剂量差异均不明显(P>0.05);(2)动态观察华法林血药浓度及血浆凝血酶原值稳定性较INR值好;(3)血浆凝血酶原浓度与华法林血药浓度(r=-0.849;P<0.01)以及INR值与VII因子活性(r=-0.781;P<0.01)明显相关.结论定量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浓度及华法林血药浓度有助于准确进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令的安全剂量及抗凝期间的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0年10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132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27~78岁;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随访3个月~10年,分析华法令应用情况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40±96)min,体外循环时间(112±5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23)min。全组术后出现皮肤紫癜2例,死亡2例。随访117例,随访率90%(117/130),随访期间月经期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4例,血尿3例,反复鼻衄或牙龈出血共4例,消化道出血1例,脑出血1例,下肢栓塞1例,脑梗死1例,均治愈或好转。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正确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及时监测,注意各种干扰因素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面对面健康教育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终身抗凝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人手一册健康教育手册及检测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理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登记本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由抗凝教育小组对患者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包括组建抗凝小组,住院期间分时段向患者讲解健康教育手册上的内容,出院后患者复查时由小组成员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干预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知识掌握调查表及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评价表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抗凝知识掌握情况、抗凝治疗依从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NR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面对面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3年3~10月在福建省协和医院心脏外科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134例,其中男51例、女83例,平均年龄(49.8±10.4)岁,按纳入先后顺序交叉分为药师干预组及非干预组,每组各67例。比较抗凝初期两组患者抗凝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首次达到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时间[(7.1±3.3)d vs.(10.5±5.0)d,P=0.000]、住院期间INR在目标范围内(46.3%±18.8%vs.19.0%±16.2%,P=0.000)、抗凝不足(47.5%±19.5%vs.71.2%±22.9%,P=0.000)及抗凝过量的时间比例(5.3%±8.2%vs.9.9%±16.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9±6.6)d vs.(18.1±7.0)d,P=0.137]。干预组轻度出血4例(6.0%),无严重并发症。非干预组患者7例(10.4%)轻度出血,2例患者在术后并发脑卒中,1例并发轻度肺栓塞,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4.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的抗凝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首次达到治疗窗的时间,提高住院期间患者INR的达标率,降低患者发生血栓和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对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抗凝治疗尚无统一认识。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关节置换患者19例。术前3天采用LMWH替代治疗。术后出现出血倾向时停用LMWH并输入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同时给予夹闭引流,患肢加压包扎等对症治疗。术后鼓励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拔出引流后离床活动,并辅以下肢静脉泵和下肢弹力袜治疗。术后7 d开始加用术前用量的华法林,术后10 d左右停用LMWH。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计算平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评价术后出血和血栓情况。结果:19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30~520 ml,平均(347±81)ml;术后引流量为480~820 ml,平均(607±103)ml。19例患者术后INR平均值为2.16±0.43。术后无一例出现重度出血,11例出现轻度出血,给予相应治疗后好转。无一例出现血栓征象。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使用LMWH替代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出现出血症状后及时停药、输入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以及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术侧肢体加压包扎、夹闭引流可及时有效控制出血。术后鼓励早期功能锻炼、应用下肢静脉泵和抗血栓袜可协助预防血栓行成,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对178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7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治愈出院。结论体外循环手术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师、机组人员、护士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这一复杂、高难度的手术。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细心的观察是护士顺利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护理配合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患者妊娠、分娩有一定的危险性。我院从1996年8月以来,共收治了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近分娩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由于我们实施了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患者恢复良好,母婴平安。出院后随访,母婴健康,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6年8月~2001年8月共收治了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近分娩期的患者。9例患者置换的均为机械瓣,需终 相似文献
19.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董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6,12(4):246-249
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抗凝治疗董力综述黄旭中审校心脏瓣膜替换术后需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发生。但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及栓塞是换瓣术后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占所有换瓣术后并发症的75%[2]。因此,正确地掌握抗凝治疗是决定换瓣术后生存率高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