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RMNS)促醒疗法对健康人脑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将RMNS促醒治疗模式作为任务刺激,采用Block实验设计,给予受试者30 s刺激-30 s休息共重复6次,并同步采用大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进行成像扫描。使用SPM 1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时将同一受试者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的脑功能成像互为对照,分析其脑区激活情况。 结果 fMRI检查显示,RMNS促醒治疗模式下健康人脑正激活区主要集中在左侧初级运动皮质(M1)、皮质运动前区(PMC),双侧初级体感皮质(S1)、双侧次级体感皮质(S2)及左侧岛叶。与静息态相比,RMNS促醒刺激模式下上述激活脑区BOLD信号强度变化较大,T>5.84,P<0.05(FWE校正)。 结论 右侧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治疗能通过激活右手运动及感觉功能相关脑区,兴奋局部大脑皮质,产生一定促醒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套适合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在采用药物、理疗及运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营养调理、刺激性康复护理及家庭康复疗法等。结果16例患者意识恢复占72.7%,其中4例患者生活能够完全自理,12例生活能够基本自理,获得了较满意的康复效果。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持之以恒的综合促醒康复护理,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宇  陈贞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640-2640
目的 探讨一套适合持续性植物状态患的促醒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在采用药物、理疗及运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护理、营养调理、刺激性康复护理及家庭康复疗法等。结果 16例患意识恢复占72.7%,其中4例患生活能够完全自理,12例生活能够基本自理,获得了较满意的康复效果。结论 采用针对性的持之以恒的综合促醒康复护理,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的意识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促醒康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方法。方法27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分为不同年龄段,均采用药物、声光电刺激及运动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2~5个月。按持续性植物状态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患者的病程与年龄段与康复疗效有关,10~30岁年龄段及发病3个月内的治疗效果最显著。结论系统地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率,且年龄愈小发病时间越短,康复效果愈好,大部分植物状态患者有康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重度昏迷患者早期促醒的疗效。方法将76例重度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38例,行必要的药物治疗、针灸、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治疗、康复治疗;治疗组38例,除行上述治疗外辅以高压氧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分别进行GSC评分1次。结果治疗30 d后GCS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0.89±2.12)分vs(8.12±4.78)分,P〈0.01],治疗组患者早期促醒有显效。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度昏迷患者早期促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各种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长期昏迷的患者逐年递增[1],有关昏迷促醒的临床研究虽不断深入,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就其促醒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简述如下。1昏迷与持续性植物状态区别与联系昏迷,即意识丧失,是脑上行激活系统或大脑皮质由于结构和/或生理损伤引起的严重而持续的功能障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红瑛  范建中 《中国康复》2002,17(4):205-206
目的:探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方法。方法:36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分为不同年龄段,均采用药物、高压氧、声光电刺激及运动训练等综合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2-5个月。按持续性植物状态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不同年龄段取得不同的疗效,5-29岁年龄段的治疗效果最显著。结论:系统地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率,且年龄愈小康复效果愈好,大部分植物状态患者有康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手术促醒效果及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促醒效果及术后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促醒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多维康复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能改善术后促醒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中神经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7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震  周岱  何怀 《中华理疗杂志》1999,22(5):272-274
目的 对于持续性植物状态(PVS) 的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的方法,我们应用正中神经刺激(MNS)对7 例颅脑损伤后PVS促醒治疗,旨在探索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7 例PVS患者应用国产低频诊疗仪行低频脉冲电刺激,刺激电极置于双侧腕关节掌面正中神经点,刺激前后检测脑电图(EEG)、脑干诱发电位(BAEP) 。结果 3 例意识恢复,4 例无变化,患者EEG、BAEP 均缺乏特异性,但BAEP的改善与临床的好转是一致的。结论 本组病例尚少,但可看出MNS对PVS的促醒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是非常有前景的意识障碍促醒治疗技术。近年来,非侵入式神经调控对意识障碍促醒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本文对经颅电刺激(tES)、经颅磁刺激(TMS)、经颅聚焦超声刺激(tFUS)、正中神经电刺激(MNS)、经皮迷走神经电刺激(TVNS)、三叉神经电刺激(TNS)等几种非侵入式神经调控技术的促醒机制、治疗效果、刺激参数、刺激靶点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总结4例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康复护理对策。重点预防并发症,进行营养调理,并通过视觉刺激、听觉刺激、嗅觉刺激、发音刺激、味觉刺激、家庭支持性护理等措施进行促醒。通过个体化的护理,促进了4例患者意识的恢复,阻止了病情的恶化。认为控制各种并发症、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是延长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促进功能恢复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意识障碍患者长期处于缺乏刺激输入的重症监护室(ICU)会导致意识恢复缓慢,而有效的促醒技术是影响患者早期康复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对感觉刺激在ICU意识障碍患者促醒应用中的作用机制、实施程序、阻滞因素及保障策略进行综述,提出ICU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感觉刺激需要注重安全评估,鼓励家属协同参与,规范家属培训支持,构建优化方案,以及健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中药、音乐光电刺激、高压氧、体外反搏等系统,促醒治疗及针灸、按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植物状态(vegetativestate)患者181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部分患者生活自理,能参与社会生活,达到了全面康复的目的。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6年7月—2001年12月共收治植物状态患者181例,均符合1996年南京会议制定的我国植物状态诊断标准[1];根据植物状态的功能量表评分皆<6分。其中男139例,女42例,年龄3.5—83岁,平均(42.17±5.21)岁;入院时植物状态持续时间最短者13天,最长者5年2个月,平均(140.45±16.70)天,其中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促醒康复方法对持续植物状态(PVS)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疗养院开展促醒治疗的意义。方法 19例PVS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针灸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神经功能重建治疗、前庭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1年。按PVS评分标准、GCS评分、CRS-R、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19例PVS患者中,初步脱离植物状态9人,完全脱离植物状态6人,治疗总有效率为78.95%,促醒率31.58%。结论采用综合促醒康复治疗效果明显,适合在疗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葛东明  王正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768-768,封3
颅脑损伤可造成大脑半球严重广泛损伤、皮层功能丧失、昏迷或无意识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观察比较,刺激性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促醒护理干预对脑损害后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 将76例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促醒护理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康复治疗护理进行,促醒护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促醒护理.结果 促醒护理组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促醒护理干预对昏迷患者的促醒有明显疗效,加快苏醒过程,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重症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儿神经电生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重症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儿3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8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促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促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2组患儿均在人院时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  相似文献   

18.
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康复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植物状态(PVS)患者除了药物、运动康复手段外,还加强基础护理、营养调理、刺激性康复护理、家庭支持等,并对其苏醒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及时进行评估和记录。结果:10 例恢复意识,苏醒前后起ADL评分均明显提高,8 例生活基本能自理。在PVS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预防并发症和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是促醒康复的根本;有重点地进行刺激性康复护理,以改变大脑皮质的抑制状态;同时注重家庭参与是促醒康复的补充形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家庭背景等情况探索一套适合PVS的促醒康复护理,对其意识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促醒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62例PVS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VS促醒疗法.按照PVS量表评分分别对PVS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46.7%(P〈0.001).结论 PVS促醒疗法可显著改善PVS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清醒.  相似文献   

20.
持续性植物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在脑外科、神经科及康复科等科室中 ,常可见到持续性植物状态 (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 ,PVS)的患者。据粗略估计 ,我国PVS患者约 7— 10万[1] 。此类患者死亡率高、致残严重且缺乏有效治疗 ,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由于目前对PVS的认识尚未统一 ,其诊断、评定及治疗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严重残疾所引起的社会及医学伦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定义1972年 ,Jennet和Plum首先提出PVS ,并用来描述严重脑损伤患者表现出的无意识功能而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