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具备气流控制和温湿度检测功能的微环境密闭舱室用于生物气溶胶检测研究。方法利用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动调节阀、管道高效过滤器和真空泵组成控制系统,解决气流流向控制、温度补偿技术、压力控制和气溶胶均匀分布技术。利用Fluent 软件对该密闭舱室气溶胶浓度分布状况进行数值模拟,并测试不同位置的气溶胶浓度。结果该微环境密闭舱室由一个气密舱和一个控制柜组成,控制柜采用单片机控制,并为气密舱提供送风、排风和温湿度调控,设有单独排风模式和自循环送排风模式,且舱内保持着负压状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微环境密闭舱室内生成气溶胶5 min后,气溶胶粒子分布于整个舱室,底部气流可到达舱室上方,舱室内气溶胶浓度分布基本一致。结论该微环境密闭舱室以负压状态运行,能够避免生物气溶胶泄露,气溶胶浓度分布比较均匀,适用于进行生物气溶胶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狭窄及支架置入术后气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收集20例气管狭窄并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狭窄气道支架置入前后进行气流动力学模拟,记录感兴趣区气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例气管狭窄均为恶性狭窄,病因为肿瘤压迫及侵犯。其中狭窄程度>50%者18例;狭窄部位以气管中段为主,为10例;狭窄范围以节段型为主,为15例;狭窄形态以偏心性为主,为17例。气管狭窄处支架置入后管腔截面积为(2.03±0.32)cm2,大于置入前管腔截面积(0.96±0.18)cm2;气管支架置入前狭窄处流速为(1764±1484)cm/s,大于支架置入后管腔内流速(688±434)cm/s;支架置入前左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分别为(308±209)cm/s、(359±255)ml/s,均小于右主支气管入口处流速(464±246)cm/s及流量(526±283)ml/s,均P<0.05。气管支架置入后左右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狭窄气流动力学参数以狭窄处出现气流高流速为特点,同时气管狭窄会对左右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产生一定影响。气管支架置入后能显著增加狭窄处管腔面积,降低狭窄处高流速使气流平顺,并使两侧支气管气流分布均匀。气管狭窄支架置入前后的气流动力学参数模拟对该症病理生理学研究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地面条件下研究、评估载人航天飞行中密闭舱内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通风和换热特性.方法 在实验室密闭舱内构建一个温湿度控制系统,测量舱内不同剖面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分析重力和失重条件下该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效能.结果 全面评估了构建的温湿度控制系统重力和失重务件下的温度、湿度控制能力,系统分析了重力和失重条件下的气流分布状态,证明它满足空间站的使用要求.结论 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作为密闭舱内温湿度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辅助手段,用于任意重力条件下的密闭舱布局设计和大气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微重力下工位送风对乘员工作区空气品质的影响,为载人航天器座舱通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为评价工位送风的性能,首先提出了工位送风评价指标--工位区空气新鲜度比,然后采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以双侧送风为背景空调,分析了不同工位送风量和出风速度对舱内乘员工位区空气品质的影响.结果 得出了不同工位送风量和出风速度下的CO2浓度、空气龄、工位区空气新鲜度比和工位区风速分布情况,以及有无工位送风下工位区的空气品质的比较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工位送风利用小风量就可以达到局部环境与较大风量相当,符合航天器轻量化的要求,故在航天器内增加工位送风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模拟结果表示,在相同总风量下加大工位送风量后,工位区的几项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在工位风量一定的情况下,CO2浓度、空气龄和新鲜度比随风速提高改善并不明显,不过工位区风速会有明显提高,有助于改善沉闷感.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8~ 9月 ,我们在东海海区进行了一次 80~ 119m氦氧常规 Bounce潜水训练 ,现将本次潜水医学保障实施情况介绍如下。一、现场条件、潜水设备及潜水员1.现场水文气象 :天气多云到阴 ;气温 2 4~ 30℃ ,海底水温 16~ 19℃ ;风力 1~ 2级 ,阵风 3~ 4级 ;浪高 0 .5~ 1.0m;涌高中等。水流 :30~ 6 0 m深度段水流速度 0 .31~ 0 .82m/ s,70~ 119m深度段流速则为 0 .10~ 0 .36 m/ s。2 .潜水设备 :采用购自英国近海海洋工程公司引进的2 0 0 m甲板居住舱 -潜水钟饱和潜水设备系统 (DCC- SCC)。(1) DCC为双舱三门式结构 ,工作压 2 .…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种具有方柱群微小流道结构的电解水制氧槽流道内单相流场分布特性和制氧槽结构对流场分布的影响.方法 采用低雷诺数湍流模型描述了电解制氧槽方柱群微小流道流场分布特性,并通过与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试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结果 得到了不同流量下微小尺寸方柱群流道内流场分布图.结论 各流道中流量分配不均,槽内流场流速量级为10~m/s,柱群区内的流动呈现层流特性,现有入口流道形式对流量分配的均匀性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保障模拟480 m氦氧饱和-493 m巡回潜水实验的顺利进行,检验饱和潜水设备保障方案.方法 4名潜水员利用500 m饱和潜水系统和KMB18(B)潜水装具,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大深度饱和-巡回潜水.实验前通过维修、调试设备,使其处于备便状态.实验中按照设备保障方案,控制舱内环境压力、氧(O2)分压、二氧化碳( CO2)分压及温湿度参数,保障潜水员完成水下巡潜作业及日常饮食起居,确保潜水员按时、顺利、安全出舱.结果 经过82 h加压后,达到的饱和深度为480 m,4名潜水员在此深度下停留49.6h,达到巡潜最大深度493m;减压时间约302.4 h,高压暴露总时间为434 h.加压过程和饱和逗留期间维持O2分压35 ~45 kPa,减压时维持O2分压48~52 kPa,减压至12 m后,维持O2浓度21% ~23%;CO2分压一般限制在0.5 kPa以内.相对湿度60%~80%;居住舱内温度29~32℃.结论 潜水员出舱后身体状况良好,感觉舱内环境控制比较舒适,设备保障结果与预想方案吻合,设备保障方案成功.  相似文献   

8.
3.0T MR快速电影相位对比序列测量液体流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建立稳态流体模型,对3.0T MR快速电影相位对比(Fast CINE phase contrast,Fast CINE PC)序列测量液体流速的各种外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直径为3.0 mm的医用塑料管固定在水模中,塑料管的一端连接高压注射器,高压注射器以不同流速向管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管的另一端连入量筒.将流体模型置于头部8通道线圈中心.应用3.0T MR Fast CINE PC序列扫描,扫描层面垂直于管腔长轴.在不同流速、不同倾斜角度、不同感兴趣区大小、不同层面及管腔内不同点对流速进行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流速与真实流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管腔在各个方向有无角度,测量流速与实际流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大小感兴趣区测量流速与感兴趣区大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99(P<0.000 1).不同大小感兴趣区测量流量与感兴趣区大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8(P<0.000 1).不同层面流速与实际流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内不同点流速与实际流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确进行层面定位、准确选择感兴趣区及窗宽窗位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在MSCT三维重组图像及MRI图像上的形态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为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211例患者进行CT三维图像重组,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7例行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硬膜囊和椎间管的关系等.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Th2~L5,出现率较高的椎体有Th11、Th12及L1、L5,达78.7%.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长度均值较大的节段男性为Th1l、Th12,女性为Thu、Th12、L1和L5,最大均值均位于Th12,分别为(4.64±1.18)mm和(4.94±1.96)mm.胸段及部分上腰段的椎板下棘95 %为长条状,相对窄基底,位于黄韧带的外侧缘,尖端指向下方,有275个(89%)椎板下棘压迫硬膜囊,有15个(5%)椎板下棘压迫椎间管.下腰段的椎板下棘87%为较宽基底的锥状,尖端指向前外下方,常常超过黄韧带的范围,有122个(91%)椎板下棘压迫椎间管,有12个(9%)椎板下棘压迫硬膜囊.结论:脊椎64层MSCT矢状面、冠状面三维重组能清楚显示椎板下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的毗邻关系;脊椎MRI扫描则能显示椎板下棘对硬膜囊的压迫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椎板下棘的正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评价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对ACR-156模拟病灶的显示能力及辐射剂量优化方案初探.方法:采用有机玻璃板及ACR-156模型组合模拟4种压迫体模厚度,同一压迫下,先自动曝光控制获得FFDM、DBT的摄影管电压及管电流,后保持与自动曝光相同管电压,手动曝光管电流值,分别...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洁净实验室经紫外线照射45min后,开启空气净化系统30min,用平板沉降法测定洁净实验室及净化工作台内净化空气沉降菌数。细菌在37℃培养24h,霉菌在25℃培养72h,以两种菌每平板菌落平均值(cfu/P)之和作为测点净化空气沉降菌数。结果表明,3台净化工作台各经7次测定,cfu/P<1,细胞实验室经8次测定,cfu/P=2.9,病毒实验室经7次测定,cfu/P=2.5,均符合法规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17.
Air in the esophagus is frequently visible on chest radiographs of patients who have undergone laryngectomy (15/30; 50%). It is more frequently seen in those who successfully use esophageal speech (11/18; 61%) than in those who do not (4/12; 33%). The esophagus may be dilated, totally air filled, and contain an air-fluid level. A discussion of the physiology of esophageal speech and a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air are presented. An air esophagram in patients using esophageal speech after laryngectomy in the absence of symptoms of an obstructing lesion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bnormal.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