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改良套入式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45例)及对照组(44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套入式胰肠吻合,对照组采用其他法胰肠吻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及术后胰瘘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7±0.92)h,术中失血量为(432.61±205.38)ml,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为(19.91±2.41)个。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62±1.19)h,术中失血量为(481.38±142.67)ml,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为(18.44±6.15)个。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发生B级胰瘘10例(22.2%), C级胰瘘4例(8.9%),术后胰瘘发生率为31.1%;对照组发生B级胰瘘18例(40.9%), C级胰瘘12例(27.3%),术后胰瘘发生率为68.2%。改良组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ctomy,PD)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7年2月-2006年10月完成的108例P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瘘发生率为13.9%,胰瘘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胰瘘组(66.7%vs.20.4%,P=0.001;33.3%vs 7.5%,P=0.012),十二指肠肿瘤及手术时间长是胰瘘发生的高危因素,而胰管引流、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术后预防性应用奥曲肽是胰瘘的保护因素.结论 胰瘘仍是目前PD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PD集中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进行,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胰管引流、术后预防性应用奥曲肽可减少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胰腺损伤行手术治疗的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胰瘘的诊断标准分为胰瘘组与无胰瘘组,并对围术期可能与胰瘘有关的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讨胰腺损伤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9例患者术后发生胰瘘24例,发生率40.7%,其中胰外瘘18例,胰腺假性囊肿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伤后至手术时间、淀粉酶变化增高趋势、胰腺损伤级别3个因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3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中,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保留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中的因素为伤后至手术时(OR=6.654),胰腺损伤级别(OR=8.393),术后引流液淀粉酶变化呈增高趋势(OR=12.883)。结论:伤后至手术时间≥12 h,胰腺损伤级别为Ⅲ级或Ⅲ级以上,术后淀粉酶值变化呈增高趋势是胰腺外伤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其切除范围广泛,手术操作复杂,所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60%。其中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是胰瘘。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一个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0%左右,其病死率在20%以上。该并发症发生的预防和治疗对降低whipple术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近二十年来我院施行的45例whipple术,术后有5例患者发生了胰瘘,其发生率为11%。现将该5例胰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胰瘘、出血是PD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PD术后胰瘘、出血,一直是外科临床的棘手难题。本文结合1例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壶腹癌患者治疗成功的护理经验,探讨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卓雅  何伟明  林智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15-341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体会。方法对6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20例,发生率为30.8%;常见并发症有胰瘘、胆瘘、出血和腹腔感染等;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有胰瘘、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胰瘘、胆瘘、出血和腹腔感染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后密切的护理观察和积极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胰管不置支撑引流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48例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例。A组采用胰管内置引流管,B组采用胰管内未置引流管,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出现胰瘘2例(4.2%,2/48),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1例;12例出现胃排空障碍(25.0%,12/48);胰腺残端出血2例(4.2%,2/48)。两组患者的胰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胃吻合术中不置胰管引流管对胰瘘的发生无影响,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9年12月施行PD的65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1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4.6%,并发症主要有胰瘘3例,肺部感染、胆瘘、胃排空障碍、切口裂开各2例,粘连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胃肠吻合口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真菌感染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PD围术期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97年2月至2011年6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3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生胰瘘5例,胰瘘发生率仅为1.4%,且均为少量胰瘘,经过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后在10d或1月得到控制。6例术后5~8d并发胆瘘,经过引流自愈,3例术后3~7d切口感染,均经换药治疗而愈合,3例于术后6~9d切口开裂,二次手术行切口减张缝合后痊愈,5例于术后5~15d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套入捆绑式肠胰吻合,手术时间短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波  梁振  朱百鹏  高标 《安徽医药》2012,16(8):1116-1117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 Duodenectiomy,PD)后胰液外引流方式在降低PD术后并发症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非选择性的施行的1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式为在Child术式的基础上,胰管和T管外引流,引流的胰管经T管穿出。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均无胰瘘发生,无死亡病例。拔除胰管引流管的时间为术后3周左右。结论经T管胰液外引流在避免胰瘘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方面可能确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出血的原因与处理办法.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至2012年收治的26例PD术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PD术后出血病例中,早期出血8例,迟发性出血18例;胰腺断端出血14例,腹腔出血12例;轻度8例,重度18例;18例经再次手术治疗;12例经介入止血治疗,14例内镜止血治疗;1例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24例治愈.结论 及时果断的再手术是处理PD术后并发出血的一个重要手段.精细熟练的操作、严密吻合、彻底止血、有效预防胰瘘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术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成功率已获得极大提高。但由于PD操作复杂,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其中胰瘘是PD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尽管学者们为减少胰瘘的发生采取了众多预防措施,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9年12月施行PD的65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1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4.6%,并发症主要有胰瘘3例,肺部感染、胆瘘、胃排空障碍、切口裂开各2例,粘连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胃肠吻合口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真菌感染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PD围术期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严重胰瘘将患者分为严重胰瘘组(n=24例)与非严重胰瘘组(n=436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早期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预测胃癌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的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的截断值, 并比较不同淀粉酶分组的胰瘘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脾切除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预测严重胰瘘发生的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D-AMY)截断值分别为2 156 IU/L、596 IU/L,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胃癌术后第1、3天, 高淀粉酶组胰瘘发生率为26.2%(16/61), 明显高于低淀粉酶组的0.8%(3/33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 P < 0.05)。多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及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死亡率已经降至5%以下[1-3]。尽管如此,PD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却依然居高不下,文献报道在30%~50%[4],其中胰瘘的发生率在15%~25%[5],继发于胰瘘的脓毒症、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探索胰瘘发生的原因,寻找可靠的手段预防胰瘘的发生依然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近年文献报道不同胰肠吻合技术对预防胰瘘的效果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行PD病例141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白蛋白和手术失血量与术后胰瘘无明显关系,而胰腺质地、黄疸和手术时间与胰瘘发生有关.结论:胰腺质地、黄疸和手术时间是影响PD后胰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辛同令  丁婷 《中国医药》2012,7(1):108-10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十二指肠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及良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5%~35%,主要包括胰瘘、胆瘘等.胰瘘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 ~25%,术后胰瘘的病死率为50%.胰腺残端的处理在预防术后胰瘘的发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胰胃嵌入式吻合有效地防止了术后胰瘘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胰瘘(PF)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更好的防治胰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患者100例,并对RF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胰瘘发生率为16.0%;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胆红素、上腹部手术史、术中出血量、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胰管内引流等与PF发生相关(P<0.05),性别、年龄、白蛋白、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方式等与RF发生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胆红素、胰腺质地(较软)、胰管直径(≤3mm)、术中出血量(>1L)是RF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PF的发生与胆红素、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和术中出血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病死率已经降至3%以下[1],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高达11%~65%[2-3].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愈合不良、胰瘘、胃排空延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PPH)相对少见,但危险性较大.由于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临床很难确定完善的诊断和治疗常规,迫切需要标准化治疗方案.笔者回顾性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中PPH的临床特点、发展过程及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成功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壶腹周围癌和十二指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1],但由于手术复杂,并发症很高,其中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20%[2]。我科2006年3月至2012年1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致腹腔出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去甲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对疗效进行观察比较,去甲肾上腺素进行腹腔冲洗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致腹腔出血的疗效明显,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3例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22例,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