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及膀胱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肾脏占位性病变及16例膀胱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分析其灌注特点,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24例肾脏占位性病变中,14例为肾透明细胞癌,其造影表现多样,4例肾囊肿,造影剂进入后内部未见明显增强,3例肾错构瘤造影表现为慢进慢退,回声呈等或低增强表现,3例肾柱肥大则造影增强模式与正常肾实质基本一致,其中2例造影表现同进慢退,提示肾错构瘤,与病理诊断不符,24例肾脏肿瘤与术后病理、CT 及随访结果符合率91.7%(22/24)。16例膀胱占位性病变中19个病灶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造影提示恶性,其中12个造影表现为快进快退高增强,7个表现为同进同退等增强,与术后病理符合率100%(19/19)。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实时观察肾脏、膀胱肿瘤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为其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肾脏良恶性肿瘤超声造影(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特点,探讨相对超声造影参数在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7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行CEUS检查,获取TIC曲线和多个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 Peak)、达峰时间( Tp)、曲线下面积( AUC)及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 MTT),比较相对造影参数在肾脏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结果恶性肿瘤的相对Peak和相对AUC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相对MTT短于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对Tp在良恶性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分析能够提供更多的血流灌注特征,可为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膀胱小隆起性病变是指超声检测显示直径≤2.0cm以下,膀胱壁呈局部增厚或隆起的组织病变的统称,包括膀胱良、恶性肿瘤,腺性膀胱炎。膀胱的肿瘤占泌尿系肿瘤的首位,发病率逐年上升,若能早期发现,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膀胱镜检病理检查证实的114例膀胱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表现,探讨不同类型的膀胱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及其早期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尤其是甲状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143例甲状腺肿块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①单发结节型28例.超声诊断正确率57.1%;②多发结节型56例,超声诊断正确率69.6%;③弥漫结节型59例,超声诊断正确率96.6%。超声造影检查对单发可疑恶性结节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78.6%,对其他类型的诊断准确率提高不明显。结论甲状腺肿块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极低回声、均匀低回声实性肿块,无明显包膜、声晕,内有微小钙化且无囊性变的,诊断为恶性肿块可能性大,超声造影对提高单发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樊勇  苏宏伟 《医学综述》2013,19(7):1332-133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再肾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阳原县人民医院B超室检查,并行超声引导性穿刺活检或手术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确诊为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47例,对其行SonoVue超声造影检查,并运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储存的动态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恶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快速增强、快速减退,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慢速增强、慢速减退。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峰值时间低于良性病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中峰值强度、曲线尖度以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肾脏占位性病变,有助于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对5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声像图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例乳腺肿瘤中,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34例,良、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5%(21/22)、91.2%(31/34)。结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有一定差异,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有泌尿系症状的55例患者,行泌尿系常规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及排泄期尿路造影,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种泌尿系重建图像.结果肾脏、输尿管、膀胱全部显示为39例,仅肾脏显示为4例,双侧肾脏和一侧输尿管及膀胱显示为12例.泌尿系结石病变为41例,泌尿系肿瘤性病变为10例,泌尿系先天性病变为2例,肾结核1例,肾梗死1例,其诊断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很高临床诊断价值,在临床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光银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0):1215-1217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应用于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收集37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对其进行Sono Vue实时超声造影检查,主要观察灌注过程以及回声变化,并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动态造影灌注图像,超声造影结果显示有25例为恶性病灶,12例为良性病灶,所有病例均经CT、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强化程度:良恶性肿瘤高于肾皮质和低于肾皮质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等于肾皮质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肾脏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峰值时间较良性肿瘤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峰值强度、曲线尖度以及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均<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应用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其鉴别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乔锋利  王辉 《吉林医学》2010,(25):4317-4318
目的:探讨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常见疾病中的诊断及使用价值,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彩色能量多普勒(CDEI)对肾脏、输尿管、膀胱常见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方法:通过对225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证实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CDE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CDFI、CDEI诊断,肾囊肿65例,肾积水52例,肾、输尿管、膀胱结石43例,肾输尿管膀胱良、恶性肿瘤48例,肾结核17例。结论:CDFI、CDFI对泌尿系统的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肺周围性病变及胸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肺周围性病变及胸腺肿瘤患者52个病灶(良性组22例,恶性组30例)术前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肿瘤超声造影的特征,应用SonoLiver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肿瘤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取造影剂到达病灶时间(AT)、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IMAX)、上升支斜率(RS)、下降支斜率(D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灌注特点不同,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中RT、IMAX、RS、DS良恶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肺周围性病变及胸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KUB)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临床考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做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的同时行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并行3D尿路造影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8例中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核4例,输尿管肿瘤9例,膀胱癌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畸形7例(包括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例,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其他病灶压迫输尿管6例,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合用,图像好,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有诊断价值,对炎症性病变鉴别诊断有帮助,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痛苦少、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泌尿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存在的局限性。方法对6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超声造影检查中,胆囊癌的超声造影依据类型不同,呈多样性改变,其准确率为79.31%;局限性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主要表现是囊壁与周围胆囊壁呈现等增强或略高增强,与周围胆囊壁界限清楚,延迟期呈等增强或略低增强,准确率为60.00%;胆囊息肉主要表现为动脉期及延迟期始终与胆囊壁呈同步等增强或略高于胆囊壁,准确率为75.76%。结论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对部分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13.
蒋田  徐尔冬  周如海  顾九妹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05-106,1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进行CEUS检查,分析其表现及时间一强度曲线(TIC)部分参数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放化疗前测量肿瘤大小的范围13.2~98.3mm。,浸润深度(18.9±10.5)mm,7例见阴道侵犯,1例见膀胱侵犯。放化疗后9例肿块完全消退,17例部分消退,2例无变化;浸润深度(9.7±7.8)mm,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阴道侵犯完全消退;1例膀胱侵犯未见明显变化。TIC参数在治疗后表现为显影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增强时间(△T)延长,增强强度(EI)及单位时间强度变化(k)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EUS可以为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SBLs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尿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的286例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ESBLs的检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BLs组和非ESBLs组的入住ICU、住院天数、尿管留置、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泌尿系统手术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尿管留置(OR=1.936)、免疫抑制剂(OR=1.824)、使用三代头孢菌素(OR=2.129)是ESBLs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有尿管留置、免疫抑制剂、使用三代头孢菌素等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尽量减少尿管留置等侵入性操作,控制三代头孢菌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达到预防和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TUR 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的手术经验。方法女性膀胱颈纤维化致膀胱出口梗阻病例28例,患者年龄52~7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术前评估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最大尿流率为4.2~15.2 mL/ s,平均尿流率(7.5±3.1)mL/ s。所有病例均行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截石位5~7点部位)。术后从尿动力学和临床症状两方面进行评价。结果26例患者拔管后下尿路症状明显改善,2例因长期尿潴留膀胱顺应性差延迟1个月拔管,拔管后排尿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为13.6~24.8 mL/ s,平均尿流率(14.3±4.1)mL/ s(P 〈0.01),膀胱残余量为0~30 mL。未出现尿失禁及尿道阴道瘘,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1年。结论经尿道膀胱颈内切开能有效地治疗因女性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下尿路症状。术前应当明确诊断,膀胱镜检及尿动力学评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起脊髓发育不良患者上尿路损毁的危险因素,并评估膀胱扩大术对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依据上尿路损毁的标准将150例患者分为有或无上尿路损毁2组,对年龄、性别、病程、既往脊柱手术史、膀胱管理方式、影像尿动力学参数是否与上尿路损毁有关进行研究。然后,从中筛选出曾行膀胱扩大术的37例患者,通过比较手术前后肾功能(以血肌酐值代表)、肾积水和输尿管扩张、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来评估膀胱扩大术的疗效。结果脊髓发育不良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中膀胱顺应性降低(79.3%)最为常见,并且是上尿路损毁的主要危险因素(P =0.001,OR =2.802,95% CI:1.510~5.199)。膀胱扩大术不仅能改善膀胱顺应性(P =0.000),还能增大膀胱容量(P =0.000)、降低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0.008),进而改善肾功能(P =0.000)、肾积水(94.2%)、输尿管扩张(94.0%)和膀胱输尿管反流(94.1%)。结论脊髓发育不良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中膀胱顺应性降低最为常见,并且是上尿路损毁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膀胱扩大术能阻止、甚至改善或逆转上尿路损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某院泌尿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04年1月~2013年11月医院电子病案系统中泌尿道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和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泌尿道恶性肿瘤患者男性比例高,60岁以上为该病的高危人群,发病部位以膀胱为主,尤以膀胱侧壁多发.在60岁以上的患者,男女的发生部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充分做好中老年人泌尿道肿瘤保健知识宣传,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院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在鉴别诊断肾实质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30日~2010年4月30日期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肾实质性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EUS与CE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增强强度、增强均匀度、假包膜征、增强消退时间,比较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CEUS明显增强42例,肿瘤可见假包膜征31例,呈快进慢出39例,与CE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灵敏度(97.87%)、准确度(92.59%)显著高于CECT(80.85%、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在肾实质性肿瘤增强强度、假包膜征、增强消退等方面与CECT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CEUS对肾癌的诊断敏感度与准确度显著高于CE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核基质蛋白22(NMP22)测定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酶标记法(ELISA)检测28例初发性膀胱癌,10例复发性膀胱癌和20例对照组尿中NMP22水平。初发性膀胱癌组中有10例患者在术后5~7d再次检测其尿NMP22。结果:初发性膀胱癌组尿NMP22的中位数为27.1149IU/mL,复发性膀胱癌组为13.001IU/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574IU/mL(P〈0.001);初发性膀胱癌患者尿NMP22随肿瘤病理分级的递增而升高。lO例初发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测尿NMP22,结果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尿NMP22作为膀胱癌的肿瘤标记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原频率的关系。方法对具有HLA分型的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的107例患者进行HLA抗原频率分析。107例肾移植术后肿瘤患者分为4组,肾盂输尿管癌组,42例;膀胱肿瘤组,19例;其他泌尿系肿瘤组,14例;其他非泌尿系肿瘤组,32例。肾移植术后未发生恶性肿瘤的肾移植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共计1131例。结果在107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中,泌尿系统肿瘤75例,占肾移植术后发生恶性肿瘤患者的70.09%(75/107)。肾盂输尿管恶性肿瘤组HLA-A30、其他泌尿恶性肿瘤组的HLA-A32抗原频率与肾移植术后未发生恶性肿瘤的肾移植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泌尿系肿瘤组中 HLA-B62与肾移植术后未发生恶性肿瘤的肾移植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LA- DR 抗原频率中,未发现与 HLA 相关的 HLA-DR 抗原,HLA-DR1在膀胱癌和其他泌尿癌中均未出现, HLA-DR17、DR10在肾盂癌和其他泌尿系癌中均未出现。在HLA-DQ抗原频率中,膀胱癌组HLA-DQ9的抗原频率与未发生恶性肿瘤的肾移植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些HLA抗原与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