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德章  母其文  陈世孝 《西部医学》2012,24(12):2408-2410
目的探讨蜡泪样骨病的X线表现特征及X线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确诊为蜡泪样骨病的患者,采用患侧与对应的正常侧肢体摄片对比分析,总结其X线表现特征。结果蜡泪样骨病患者的增生骨质像蜡烛燃烧融化时蜡油的堆积和流注,也可呈象牙样致密影或/和斑点、泪滴样改变,其X线表现具有典型性。结论 X线检查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对蜡泪样骨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蜡泪样骨病为一罕见骨质硬化性疾病 ,全身多发者更少见 ,我院首次发现一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2 1岁 ,因右足外伤来急诊 ,既往体健。局部X线检查未见外伤性改变 ,但发现多骨硬化 ,行全身X线检查结果如下 :右肩胛骨、右锁骨、右肱骨、右尺桡骨、右腕掌指骨的大部分骨骼以及双侧髂骨、耻骨、双下肢长管状骨及双足多数骨骼均见程度不等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髓腔变窄 (图 1,图 2 )。颅面骨、肋骨、脊椎骨以及左上肢各骨未见异常。心肺膈及全身软组织未见异常X线征象。病理 :(右锁骨 )增生骨组织。诊断 :全身多发性蜡泪样骨病。讨论 :…  相似文献   

3.
跖骨蜡泪样骨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泪样骨病又称肢骨纹状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常发生于长管状骨、短管状骨及短骨,扁骨少见.现将我院所遇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蜡泪样骨病为一种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属发育不良性骨病中骨硬化症的一种,又名肢骨纹状增生症、单侧象牙性骨质增生症、单肢流波状骨质增生症、流动性骨硬化症、单肢性硬化骨炎、绒形骨硬化症等.1928年由Leri首先报道了本病,故又称Leri病.本科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蜡泪样骨病又称骨纹状肥大症、流波状骨硬化症等,系一罕见的骨质硬化性疾病。最近我们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0岁。右下肢不适伴隐痛三年。近期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遂来我院检查。查体:右大腿皮肤稍紧,颜色无异常,触压大腿外缘有较硬骨突起,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正常。X线右股骨外侧骨皮质增厚明显,外缘呈波浪状,密度象牙质骨,局部髓腔变窄。范围向下至膝关节附近,胫腓骨未见累及。向上至股骨大转子,越过髋关节累及髂骨前缘。对侧肢体正常。  相似文献   

6.
蜡泪样骨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泪样骨病 (melorheostosis)是一种少见的骨质增生硬化性疾病 ,1 92 2年首次由 Leri和 Joanny报道。因增生骨质沿骨皮质内或外流柱 ,形如融化的蜡烛而得名。近十年来我科共诊断 1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者 1 4例 ,男 8例 ,女 6例 ,年龄 1 4~ 46岁 ,平均 2 8岁 ,其  相似文献   

7.
蜡泪样骨病为一种少见骨病,多侵犯身体一侧骨质好发于四肢的长骨,最常见于下肢,脊柱、颅骨、肋骨和骨盆骨也可受累。我院遇1例,并经10年随访观察,现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特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34岁,10年前以右前臂疼痛,软组织肿胀,活动或疲劳时疼痛加重为主诉来我院就诊,体检  相似文献   

8.
蜡泪样骨病是目前临床和影像学上较为罕见的骨骼疾病,本文所述虽属个案病例,但因其在X线影像学上表现较为典型,如数骨同时受累,呈单侧性跳跃式分布,特别是左腓骨病变呈典型的蜡油样滴注状,左坐骨结节内下方软组织内可见骨质沉着改变,但是全身诸关节未受病变累及,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56-158
蜡泪样骨病(Melorheostosis)是一种罕见起病原因不明的骨质硬化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万左右,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特征,随着病情进展主要表现为受累肢体的慢性疼痛,活动时加重,且年龄越大疼痛越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受累肢体的感觉异常、关节挛缩、僵硬、畸形等。该疾病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一般愈后较好。此病发病较低,临床对此病认识不足,漏诊及误诊率较高。本文通过对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熟悉蜡泪样骨病的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蜡油样骨病的临床及X线影像表现。方法回顾2例蜡油样骨病患者的临床及X线影像学资料,选取1990-2012年国内文献报道有X线检查且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蜡油样骨病病例48例,总计50例病例作统计分析。结果蜡油样骨病少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年龄11-40岁多见,病变均表现为不规则骨质硬化,骨质硬化形态如蜡油样向下滴注状改变,病变以四肢管状骨多见、右侧肢体多于左侧肢体、下肢多于上肢、皮质及皮质内多于皮质外,周围软组织及关节受累少见。结论蜡油样骨病具有比较典型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探讨普通血液透析(HD)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骨转运指标的影响及其在肾性骨病诊断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60例由血液透析导致肾性骨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30例,行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分别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骨病、骨肿瘤的安全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骨病、骨肿瘤患者行CT引导下骨介入性穿刺活检术,每例常规取样3~4次,对8例囊性或有明显液化、坏死区的病灶加用细针抽吸,穿刺样本即送病检,对手术病例进行手术前后临床、影像学、病理结果对比,手术确诊后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结果:活检取样成功率为100.0%,病理检查确诊率为94.7%.检出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3例;骨转移瘤8例;感染性骨病5例.结论:CT引导下骨穿刺活检是一项安全、准确和有效的方法,并发症极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骆静  蔡杰  张双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4):109-109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无自觉症状,于我院体检。查体:患侧前臂较对侧粗,无压痛,余(-)。进一步摄片检查示:右侧肩胛骨可见团片样骨质密度增高,右肱骨全段及右桡骨全段骨皮质区不规则骨硬化,无骨小梁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好似蜡油自上而下流注,部分骨髓腔消失,右腕骨及第一、二掌指骨亦示累及。余骨未见异常,见图1、2。诊断:右上肢蜡油样骨病。  相似文献   

14.
蜡泪样骨病是一种罕见的骨骼疾病,发病率为1/100万左右。我院曾遇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良性骨病变DR、CT侵袭征象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良性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出现侵袭征象的疾病例数,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良恶性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以出现骨髓及周围软组织水肿为主;骨样骨瘤,1例出现骨髓及周围软组织水肿,1例出现骨皮质的中断及病理骨折,1例出现不连续骨膜反应。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以出现骨皮质的中断及病理骨折为主;疲劳骨折以出现不连续骨膜反应多见。骨结核以出现类似瘤骨的软组织内钙化或残余骨为主。不典型骨髓炎以出现不连续骨膜反应为主。DR检查对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与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定性诊断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统计分析,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和CT检查均可有效显示良性骨病变的侵袭征象,但侵袭征象多种多样,临床需综合多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讨论临床上MRI对于创伤性骨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165例,经X线平片及CT检查结果表现为正常但高度怀疑有骨损伤的创伤骨科患者的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与分析。结果其中95例患者出现有不同程度的骨折、70例患者发现有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等病理变化。结论 MRI的使用为临床骨创伤的正确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避免了单纯凭借X线平片检查做出诊断所产生的误诊和漏诊等。  相似文献   

17.
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检测骨代谢标志物,虽然不象测定骨密度的物理诊断方法那样,可以诊断代谢性骨病引起的骨质疏松症(OP),但它可以及时动态地反映正在进行的骨重建状况,对代谢性骨病的早期诊断、预测骨丢失和监测药物疗效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表明,没有一种代谢性骨病能通过骨转换生化指标的特殊改变而得以确诊,代谢性骨病的诊断不能仅以骨转换生化指标为依据。然而,骨转换生化指标可快速、灵敏和及时地反映骨的转换率,对代谢性骨病的诊断又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新一代的骨转换标志物更为敏感和特异,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监测骨流失速度、骨折风险程度和药物反应监测,目前主要应用在以下诸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多排螺旋CT对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肝脏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排螺旋CT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包括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CT诊断肝脏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价值。结果肝转移癌典型例数为44(95.65%),原发性肝癌典型例数为55(78.57%),肝囊肿典型例数为12(70.59%),肝血管瘤典型例数为28(90.32%),局灶结节性增生典型例数为6(85.71%)。结论多排螺旋CT在肝脏几种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强 《大家健康》2016,(1):111-1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对侧血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因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形成对侧血肿的18例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行二次开颅手术 ,在再次手术术中发现存在对侧颅骨骨折17例 ;其中15例术前CT已明确对侧骨折.术后6个月按 GOS 评定预后:5例死亡 ,6例植物生存 ,5例重残 ,2例中残 ,良好0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 ,术前CT提示存在对侧颅骨骨折的 ,应考虑到术中或术后新发对侧血肿可能 ,应立即复查头颅CT明确诊断.去骨瓣减压术后新发对侧血肿的早期诊断及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是治疗的关键 ,并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骨转移肿瘤显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1例可疑转移性骨病变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均行全身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同机图像融合,所有患者结果均通过CT、MRI和病理检查、随访等方式确诊。将平面显像和SPECT/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81例患者骨转移55例,201处骨转移灶;良性骨病变26例,42处病灶。全身骨显像及同机图像融合对骨转移病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7.3%、100%,对良性骨病变病例的符合率分别为61.5%、96.2%。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排除了SPECT平面显像中的10处放射性污染及12处骨外软组织显影造成的假阳性病灶以及14处良性骨病变,另外,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新诊断出肿瘤骨转移病灶51处。同机图像融合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平面骨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99mTc-MDP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可对肿瘤骨转移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并同时提供功能与解剖断层图像,在肿瘤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平面骨显像中一些可疑的患者,尤其是可疑的骨病变部位均应使用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