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病位辨证在外感热病辨治中的地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位是疾病发生的部位或场所,是正邪相争的具体位置。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都属于外感热病的病位辨证体系。病位辨证是中医诊治外感热病临床辨证的关键。对疾病病位的判定决定了相应的治则和方药。病位辨别准确,方药运用精当,则疗效显著。病位辨证是判定病势发展、转归的依据,是决定外感热病治疗法则和治疗禁忌的基础,是扶正、祛邪,阻断病势发展的前提,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保证。应重视病位辨证,遵循中医理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略论中医辨病论治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谢建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3)
1 辨病论治源远流长纵观中医学术发展史,辨病早于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内经》是公认的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除基本理论外,涉及的病名就有300多个,其中专论临床各种疾病,并把各种疾病分门别类冠于不同篇名的就有“寒热病”、“水肿”、“热病”等,并分 相似文献
5.
辨证中医治病疗效是肯定的,是以治本求原,其中辨证是关键,为中医所长。辨证的过程就是诊断过程,关键是辨什么证,有准确的“证”才能合理治疗,在中医文献或教材里,出现“证”字之处很多,所指内容各异。归纳起来不过4个方面:①指症状:认为古代“证”同症是证候的组成部分,如发热咳嗽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7.
杨硕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6):11-12
本文通过对吴文尧导师在门诊教授时的话语整理,按照六经辨证与方证辨证相结合来诊治疾病,揭示了老中医专家吴文尧教授对中医病位深入的理解。典型病例部分,列举了吴文尧教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治疗经验。启示学者应认真学习、整理、总结和继承老一辈中医学家的临床经验,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10.
沈永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17-17
脾胃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向为医家所重视.现根据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关于《脾胃论》的理论,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就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学习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伤寒杂病论》察鼻辨病特色浅述王恒照王艳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关键词伤寒杂病论中医诊断望诊1.鼻中干燥,衄至先兆征诸自然,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推诸人身,其病欲作,亦必有先兆外见。故鉴此,仲景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与《素问·热论篇》以及《灵枢·百... 相似文献
13.
14.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相当于中医学中"消渴"、"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脾肾亏虚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之本,瘀血阻络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之标,且贯穿于糖尿病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5.
16.
17.
择时服药是以中医时辰学说为指导 ,通过选择最佳时间用药 ,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 ,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复常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 ,临床上对中医的服药时间不太重视而且相当刻板 ,不分疾病种类、病情轻重缓急 ,均按每日 1剂 ,水煎 ,上、下午各服 1次的模式进行 ,而且对用药后护理也重视不够 ,均有碍于提高临床疗效。为此 ,笔者就如何确定服药时间以及服药应配合的恰当护理 ,作一疏理。1 中医服药时间的确定 中医时辰学说与现代时间医学都认为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 ,有着很强的时间节律性。《灵枢·营养卫生会》…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