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谢平  袁利  刘峰 《河北医学》2014,(4):562-566
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腔出血、伤口感染和腹膜粘连等并发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 P 均<0.05)。随访2年内,A组腹膜炎发生率为15%,高于B组的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08)。B组无出口隧道感染和渗漏等并发症发生,而A组各有1例发生( P 均<0.01)。 A组有3例导管移位和2例引流不畅发生,而B组没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发生导管移位率、引流不畅率显著降低,是改善腹膜透析置管手术风险和减少并发症的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置管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否影响休整期腹膜炎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腹膜透析患者53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63.9±12.83)岁。根据腹透置管术后的封管方式分为两组,A组33例,术后给予腹透液500ml冲洗腹腔,并应用20mg肝素加200ml腹透液中灌注腹腔封管。B组20例,术后以相同的方法冲洗腹腔后,应用20mg肝素加头孢唑啉1.0g加200ml腹透液中灌注腹腔,如头孢唑啉过敏者应用庆大霉素4万U。腹膜透析时观察腹膜透出液的性质、透明度等,对可疑患者立即留取存腹4h腹膜透出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并同时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A组33例中发生腹膜炎6例,占18%,B组20例中发生腹膜炎1例,占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腹腔应用抗生素对于预防休整期腹膜炎是否有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中老年尿毒症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与开腹腹膜透析置管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4月-2016年4月间,浙江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共86例中老年(年龄 ≥ 45岁)尿毒症患者接受了腹透导管置入手术。其中54例接受了开腹置管术(A组),32例接受了改良腹腔镜下置管术(B组)。回顾性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 结果 2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3.6±10.9)岁及(57.7±8.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但2组患者性别比例、原发病、合并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既往腹部手术史比例分别为1.9%(1/54)及18.8%(6/32),P=0.018;2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95±7.10)d及(8.93±4.03)d(P=0.001),2组患者术后腹透导管移位发生比例分别为16.7%(9/54)及0.0%(0/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2组患者5年腹膜透析管技术生存率分别为66.2%及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 结论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管置管术后导管移位等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适合既往腹部手术史的中老年尿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延长腹直肌内段的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和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漂管率。方法 2004年1月—2010年3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置鹅颈直管术的患者68例,其中采用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36例为A组,采用延长腹直肌内段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患者32例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术后1年内腹膜透析导管的漂管率。结果 A组36例患者中有6例(16.7%)发生漂管,B组32例患者中均未发生漂管,两组漂管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相比,延长腹直肌内段的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能有效减少导管的漂管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可视化经侧入路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麻醉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纳入2016年08月~2017年8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拟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阻滞组和局部麻醉组,每组各2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观察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两组患者VAS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追加麻醉药品用量、术后使用止痛药物的患者数量、手术医生麻醉满意度、患者手术满意度,记录麻醉不良反应及结局指标的发生情况。结果 TAP阻滞组在术中各观察点VAS评分及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局部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阻滞组术中使用罗哌卡因注射液总量上明显低于局部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阻滞组在手术医生麻醉满意度及术后患者手术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局部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结局指标上,TAP阻滞组优于局部浸润麻醉组(P<005)。结论 可视化经侧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中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套管针引导的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2012年6月至2016年1月住院行腹膜透析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套管针引导的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38例(A组),接受传统开腹式腹膜透析置管术29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中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后住院日、术后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日短于B组,总住院费用少于B组,术中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费用、术后第1天切口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腹腔渗血、切口渗漏、术后1 a导管漂移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a腹膜炎、隧道炎、疝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管针引导的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效果显著,可降低术中、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相关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和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 PICC 置管术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4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 组(40例,传统 PICC 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A 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 PICC 置管术相比,传统 PICC 置管术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较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17-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腹膜透析的60例尿毒症患者,其中30例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设为腹腔镜组,30例行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和机体炎症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术后3 d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癌抗原125(CA125)、白细胞(WBC)计数和引流不畅、导管移位、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开腹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开腹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行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疼痛轻微、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国乙  赵金文  卢海源  周敏 《安徽医学》2022,43(9):1042-1045
目的 对比经导丝引导(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腹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膜透析置管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对照组行常规开腹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及机体应激指标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水平]水平。结果 观察组手术置管时间少于对照组,手术费用、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内腹膜炎、外导管口感染、引流不畅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E、ACTH及Cor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较传统开腹置管术,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减小术后疼痛反应,降低术后应激性创伤风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王玉 《安徽医学》2014,(2):222-22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A组,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B组为27.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残留率与复发率分别为5.0%、15.0%;B组分别为2.53%、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术前1 d和术后1、3、5、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CRP水平,观察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肠动力恢复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  相似文献   

12.
李大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4,(13):135-137,140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术式在行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A组给予手辅助腹腔镜术式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安全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A组的术中所需时间更短(P〈0.05);但出血量较大(P〈0.05);两组中转开腹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相关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手辅助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手辅助腹腔镜术式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可同时具有开腹术式和全腹腔镜术式的优点,是治疗结直肠癌的较为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84例病理诊断为肺癌且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VATS)、系统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2组,A组158例为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B组626例为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性别、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B组,术前并发症所占比例较B组明显增多,且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量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组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行VATS手术≥50例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行VATS手术<50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组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高龄、术前有并发症、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住院时间长及医师手术经验均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前并发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者经验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类型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两者的实用性与优缺点,为临床护理人员选用适宜的导管提供依据。方法将需要插管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使用型号均为4Fr三向瓣膜式的PICC和无瓣膜末端开口式的PICC,观察两组PICC的使用情况,对比两组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导管自然流速大于乙组(P〈0.05);两种导管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的堵管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P〈0.01),甲组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高于乙组(P〈0.05),感染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两种导管在临床使用中各有优缺点。护士应在PICC术前充分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输液时间的长短、导管的特点,合理选用导管类型。  相似文献   

15.
何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35):146-147,149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问顾分析49例行开放手术和33例行内镜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内镜手术组患者术巾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手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平均引流量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短暂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手术可安全地运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可兼顾美容效果,但应选择合适病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凤 《河北医学》2011,17(3):384-386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影响.方法:入选247例患者,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并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差异。方法将68例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38髋,A组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B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老年患者术后近期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髋Harris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B组Harris评分为(87.6±2.3)分,显著高于A组的(72.4±3.3)分,且B组优良率(84.2%)高于A组(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治疗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具有各自特点,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出血少,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髋功能强,临床应根据患者需求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猪尾式引流管和一次性带针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初次诊断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随机分为猪尾式引流管组(n=30)和一次性带针胸腔引流管组(n=30),两组按不同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猪尾式引流管组患者初次复张成功率、引流管停留时间与一次性带针胸腔引流管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并发症(胸膜反应、复张性肺水肿、引流管堵塞、脱管、皮下气肿、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猪尾式引流管行胸腔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肯定,安全,操作简便,患者耐受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A组46例患者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组42例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A组疗效优于B组(P<0.01)。A组、B组两组间影像学效果接近(P>0.05)。A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B组评分(P<0.01)。A组生活质量较B组改善很明显(P<0.01)。A组并发症轻于B组。结论微创经皮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