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53基因是人类肿瘤中突变率最高的抑癌基因。通过对p53基因的结构、生物学活性及其相关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和p53的多种功能的研究,如调节转录、稳定基因组、抑制细胞周期进展、促进凋亡、抑制血管形成等,表明p53对基因治疗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治疗是从肿瘤发病机制的角度进行的,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因而在肿瘤的防治中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53、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以探讨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术后联合放疗±化疗的NSCLC病例共56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术后病理标本中p53、bcl 2的表达,分析二者在NSCL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凋亡的关系.结果:p53阳性表达率55.36%(31/56),bcl-2阳性表达率53.57%(30/56).p53,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二者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bcl-2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p53、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可能提示bcl-2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可能与p53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中p53与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72例NSCLC组织及10例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进行p53蛋白与PCNA的检测。结果:p53蛋白与PCNA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42/72),91.7%(66/72);PCNA强阳性表达率为58.3%(42/72);p53阳性表达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均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组织大小、淋巴转移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与PC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与分化程度及有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21、p53和c-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07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存档石蜡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21、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21、p53、c-erbB-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p21与p5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45,P<0.01)。207例NSCLC组织标本中,p21、p53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1%、38.16%和32.85%,其中低、中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21和p53阳性表达率在有吸烟史、中央型和鳞癌患者中较高;c-erbB-2阳性表达率在女性、无吸烟史、周围型和腺癌患者中较高(P<0.05)。肿瘤组织中p21、p53和c-erbB-2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 p21、p53和c-erbB-2可能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瓜和DNA双链直接测序方法对3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进行p53基因外显子5,6,7,8序列分析。结果:15例突变,总突变率为40.54%。分别为237,243位密码子突变各1例,285位密码子突变2例,273位密码子突变的7例,另有4例标本同时存在第252和254位两个密码子突变为TTC,这种突变方式尚未见报道。存在突变的15例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73、p63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93例NSCLCp73、p63和p53的表达并对其与年龄、性别、吸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53、p63和p73在正常肺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25%和12.5%,在NSCL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54.8%和71%,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63表达阳性率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肺鳞癌组织p63随分化程度降低表达增强(P〈0.05)。结论:p53、p63和p73均参与了NSCLC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可作为了解NSCLC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21、p53和c-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07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存档石蜡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21、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p21、p53、c-erbB-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p21与p5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45,P<0.01)。207例NSCLC组织标本中,p21、p53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1%、38.16%和32.85%,其中低、中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21和p53阳性表达率在有吸烟史、中央型和鳞癌患者中较高;c-erbB-2阳性表达率在女性、无吸烟史、周围型和腺癌患者中较高(P<0.05)。肿瘤组织中p21、p53和c-erbB-2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 p21、p53和c-erbB-2可能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可作为判断NSCLC患者预后的参考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CA125,CEA的监测,探讨在维吾尔族、汉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之间其表达是否有差异性.方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来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1例,其中维吾尔族50例,汉族51例,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CA125及CEA的水平,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的汉族及维吾尔族健康者各50例进行比较.结果 (1)汉族、维吾尔族健康组CA125、CEA与同民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CA125、CEA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汉族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组CA125、CEA与维吾尔族同期别非小细胞肺癌组CA125、CEA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与维吾尔族晚期肺鳞癌组、肺非鳞癌组CA125、CEA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CA125和CEA在汉族、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与同民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均有差异;(2)CA125和CEA在汉族与维吾尔族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血清中的表达均无差异;(3)CA125和CEA在汉族与维吾尔族晚期肺鳞癌、肺非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均无差异;(4)血清CA125及CEA监测简便、易行,容易普及,便于在新疆各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以期建立更为实用简便的化疗敏感性预测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手术NSCLC患者癌组织和PBL中突变p53蛋白的表达,并以健康人PBL中突变p53蛋白表达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p53蛋白在癌组织、NSCLC患者PBL和健康人PBL中的表达分别为63.26%(31/49)、59.18%(29/49)和5%(1/20),其中癌组织的p53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PBL的表达呈正相关,20例健康人PBL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NSCLC患者(P<0.01).p53的表达在NSCLC不同临床病理类型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NSCLC患者PBL中p53蛋白表达可间接反应癌组织的p53蛋白表达状况.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53蛋白异常表达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53蛋白表达与对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Meta分析DerSimonian-Laird分析模型对有关NSCLC中p53蛋白表达与对铂类化疗敏感性的文献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 人选16篇文献共1070例患者,p53阳性患者539例,p53阳性率50.4%.铂类化疗有效患者414例,合并有效率38.7%.异质性检验显示x2=47.57,P<0.0001,文献具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DerSimonian-Laird法进行分析,合并优势比(OR)为1.37,95%可信区间0.84~2.24.结论 NSCLC中p53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并不明显优于p53蛋白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和p53 的表达水平,探
讨其对患者预后(生存率)判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
中的Ki67 和p53 表达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Ki67 和p53 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i67 阳性细胞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较弱的相关性(r =-0.200,
P =0.030),p53 阳性细胞率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无相关性(r =0.003,P =0.050)。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Ki67 和p53 共表达以及原发肿瘤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TNM)分期对患者生存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0)。当Ki67 和p53 均低表达时,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 ~ 5 年生存率均高于平均水平。预后影响因
素Cox 回归分析表明,TNM 分期越低,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越长,死亡风险越低。结论 TNM 分期是影响肺癌
预后的指标,TNM 分期越高,患者死亡风险越大。Ki67 和p53 均低表达时,中位生存时间及1 ~ 5 年生存率
均高于平均水平,提示Ki67 和p53 联合检测可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3.
p53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耐药性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3例未经化疗的NSCLC组织进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观察细胞分别对紫杉醇、阿霉素、顺铂+吉西他滨3种用药方案的耐药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并将p53表达情况与化疗耐药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3例中,22例(51.16%)对紫杉醇耐药,23例(53.49%)对阿霉素耐药,13例(30.23%)对顺铂+吉西他滨耐药,9例(20.93%)对3种用药均敏感,13例(30.23%)对3种用药均耐药。43例NSCLC p53蛋白阳性表达33例,阳性表达率76.74%,此表达与3种用药方案耐药性成正相关(P<0.05),且在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5),但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53蛋白在NSCLC细胞中过表达参与并介导了NSCLC化疗耐药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变化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7例NSCLC患者采用NP(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观察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变化。结果化疗后CEA、CA50、CA125水平显著下降(P<0.05);化疗有效者和肺腺癌患者化疗后CEA、CA50、CA125水平显著下降(P<0.05);鳞癌患者化疗后CA50、CA125显著下降(P<0.05)。结论肿瘤标记物CEA、CA50、CA125的水平变化有助于NSCLC化疗后的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17-5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利用数据库分析miR-17-5p在NSCLC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60例NSCLC患者和6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miR-17-5p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分析miR-17-5p、CEA、CYFRA21-1和CA125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数据库和临床分析发现,miR-17-5p在NSCLC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要比低表达患者差。通过AUC曲线测量的miR-17-5p诊断准确性为0.746,大于CEA、CYFRA21-1和CA125。临床分析发现,血清miR-17-5p高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相关。 结论血清miR-17-5p可作为潜在的NSCLC诊断和预后评价的分子标志物。NSCLC患者血清miR-17-5p表达升高,且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突变与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6蛋白最初是从各种肿瘤病毒转化的细胞中鉴定出的一种CDK4相关蛋白l’]。p]6基因被发现后,已有一些文献『‘-’]对其在肺癌中出现的基因缺失和突变进行了报道,但关于原发性肺癌中p16基因的突变和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相结合的研究目前还少见报道。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中p14ARF和mt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4ARF和mt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肺组织、18例癌旁组织和98例NSCLC组织标本中p14ARF和mtp53的表达。结果(1)在正常肺组织、癌旁组织和NSCLC中p14AR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83.3%、55.1%,mt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4.4%、79.6%;p14ARF蛋白和mtp5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14AR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浸润无关(P>0.05),而与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1);mt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化程度(P<0.01)及有无脉管浸润(P<0.05)有关,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2)在NSCLC中,pl4ARF与mtp53蛋白共表达为36.7%,一致性为38.8%,二者表达呈负相关(r=-0.3553,P<0.001)。结论p14ARF表达下调及mtp53表达上调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p14ARF和mtp53有助于判断NSCLC的分级和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TTG,c-myc和p53的表达及其与NSCLC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60例NSCLC标本及27例正常肺组织中PTTG,c-myc和p53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细胞中PTTG,c-myc和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G和c-myc在不同分化程度肺癌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是否转移PTTG和c-myc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G与c-myc,PTTG与p53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c-myc与p53阳性表达率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TTG,c-myc和p53在NSCLC中有较高表达,有可能作为评估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P53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端酶活性表达和P53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PCR-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S-P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端粒酶活性高低,P53蛋白表达均与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测定NSCLC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P53蛋白表达对探讨NSCLC发生、发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