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宝娟 《吉林医学》2013,(34):7135-7136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2005年9月2012年9月乳腺外科门诊接诊的17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采取保守治疗21例,其中1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9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进行手术治疗;158例手术中采取脓肿进行切开引流48例,肿块切除术91例,瘘管切开扩大引流术9例,瘘管及周围组织切除术10例;术后随访32012年9月乳腺外科门诊接诊的17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采取保守治疗21例,其中1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9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进行手术治疗;158例手术中采取脓肿进行切开引流48例,肿块切除术91例,瘘管切开扩大引流术9例,瘘管及周围组织切除术10例;术后随访36个月131例术后痊愈,27例复发,复发率17.06%。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将脓肿及肿块周围扩张导管、炎症组织切除,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2.
非哺乳期复发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探讨:附68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玉珠  姚其远 《上海医学》1994,17(10):569-571
非哺乳期复发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乳房脓肿、乳房肿块和慢性瘘管。B超、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最具诊断价值。作者认为对乳房脓肿作单纯切开引流常致复发及瘘管形成。有复发者应争取于静止期将所有病变组织及导管广泛切除。表现为炎性肿块者,单用药物治疗常导致复发。只要炎症局限良好,即使有中央脓肿形成,仍应作肿块及周围病变组织和导管切除术。慢性瘘管者,可作瘘管切开、扩大引流,或搔刮术。若能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其中13例因合并急性感染形成脓肿,施行局部切开引流术,6例形成瘘管施行手术切除瘘管及周围部分组织,2例行乳房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86例患者中复发4例,均施行再次手术切除而痊愈.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存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细胞学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2002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5例GM临床、细胞学检查等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肿块切除术5例,病变乳腺区段切除术9例,1例行脓肿切开置管引流术,配合中药内服。结果确诊必须依靠术后病理。病变以小叶为中心呈多灶性分布,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可见微脓肿。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8a,无局部复发。结论 GM细胞学的诊断,还需与其他疾病鉴别,直接行GM扩大切除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英  董树枫 《浙江实用医学》2014,(2):119+129-119
目的总结2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行抗感染治疗,其中7例同时予中医治疗,脓肿缩小均不明显,24例无明显大脓肿形成者改行乳房脓肿切除,1例脓肿较大者多次手术切开愈合困难,患者坚决要求行乳房单纯切除术。1例术后复发,再次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换药治疗2个月后治愈。病理报告提示:乳腺肉芽肿性慢性炎症。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需要与乳腺癌、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脂肪样坏死相鉴别;可行药物、手术或结合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形成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2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均给予脓肿切开引流,病灶清除、病变导管切除等外科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一次性治愈,2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愈合.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以及病灶彻底清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沈叶  蔡国琨 《重庆医学》2008,37(4):423-424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7月~2007年3月本院外科收治的8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对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结果本病的病因不明,乳腺导管的扩张和阻塞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B超、细针穿刺学检查和病理检查最具有诊断价值,临床上可分为急性脓肿型、肿块型、瘘管型。急性脓肿应及早切开引流并适度搔刮避免复发,肿块型应作肿块及其周围病变组织和导管的切除,慢性瘘管者可作瘘管切开扩大引流或彻底切除瘘管周围扩张导管,对于经久不愈的瘘管者,才考虑单纯乳房切除术。结论本病症状多变,病因复杂,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困难,其处理不当易反复发作。治疗原则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手术的最终目标是切除或切开病变的乳腺导管,以期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1995年3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60例乳腺导管疾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手术病人中乳管局部切除术36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3例,切开引流再次手术5例,瘘管切开、扩大搔刮术、完整切除瘘管及周围炎性肉芽组织3例,皮下乳腺切除术3例,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复发。结论 对临床上乳腺导管疾病的不同类型应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浆细胞性乳腺炎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多样,以乳房肿块多见,辅助检查特征性表现不多。本组13例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30例行手术,其中病变乳腺小叶切除术20例,病灶局部楔形切除术4例,乳房单纯切除术2例,脓肿切开引流术3例,慢性窦道及瘘管切除术1例。结论:本病临床表现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外科手术是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对于急性期、年龄30岁以下或55岁以上、病程短于3周者,可先行抗炎、局部理疗、乳管冲洗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低位复杂性肛瘘和瘘管性脓肿复发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9例低位复杂性肛瘘和瘘管性脓肿改良术后复发的患者,并采用全层切开、支管部分缝合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复发原因有内口遗漏、支管处理不当及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等.29例平均手术时间60min,伤口平均愈合时间25d,随访6个月~6年无复发.结论 内口处理不当是复发的主要原因.全层切开、支管部分缝合是处理低位复杂性肛瘘及瘘管性脓肿改良术后复发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诊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9月~2008年9月98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湿热敷、通乳排奶、脓肿穿刺排脓或脓肿切开引流等。结果:6例经穿刺排脓后治愈,24例经脓肿切开引流后治愈,其他患者经早期通乳排奶后治愈且无并发症。结论:乳腺炎的早期诊治非常关键,早期局部湿热敷、通乳排奶,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乳腺炎并乳房脓肿的手术治疗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10-12 ~2013-12间在某院手术治疗的急性乳腺炎并乳房脓肿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切开引流治疗,治愈15例,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切开引流,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80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手术17例,择期手术63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57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加T管引流术17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加T管引流术6例;全组病人均完成手术,术中无死亡;治愈78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为急诊手术后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手术并发症10例,经对症治疗治愈。住院9-34天,平均(13.9±4.5)天。结论:老年人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必须针对老年人胆道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精心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采取得当的术式,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肖剑 《中国现代医生》2012,(27):140-141
目的探讨一期切开根治术治疗新生儿肛周脓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5例新生儿肛周脓肿行一期切开根治术,28例新生儿肛周脓肿行单纯切开引流术。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25例患儿行脓肿一期切开根治术均治愈,治愈率100%。肛周脓肿一期切开根治术比传统的单纯切开引流术治愈率高,复发率和成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切开根治术治疗新生儿肛周脓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漏的发生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9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21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管切口漏胆13例,其中4例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自愈,9例联合内镜乳头切开和鼻胆管引流治愈。术后T管早期滑脱4例和常规拔T管4例均导致胆汁性腹膜炎,经再次手术置T管和腹腔引流管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切口漏胆、术后T管早期滑脱和T管瘘道形成不全是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及观察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排脓、脓腔冲洗、局部抗生素注射、手法按摩排乳等方法相结合治疗,具有不开刀、避免传统的治疗方法切开引流、愈后不留疤痕、微创、痛苦小、治疗时间短、愈后乳房组织平软、无硬结等优点。结果86例化脓性乳腺炎(脓腔形成)患者均治愈,并能够正常哺乳,同时避免乳腺切开引流给哺乳期患者造成的痛苦。结论此方法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治愈率100%,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乳糜胸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近14年收治乳糜胸18例。其中平均乳糜量超过6500ml者16例,低于2500ml者2例。采用剖胸低位胸导管结扎或缝扎手术16例,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结果:剖胸手术的16例中有15例及胸腔闭式引流的2例一次性治愈,1例剖胸手术病人术后复发,经二次剖胸后方治愈,全组病人随访3个月-1年,乳摩胸未见复发。结论:乳摩胸若每日量超过1000ml者,应尽早行剖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性不典型肾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8例多重耐药菌性不典型肾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2例误诊为急腹症,2例误诊为腰大肌结核性脓肿,4例误诊为腹膜后肿瘤,10例诊断为肾周脓肿,13例并发脓毒血症。所有患者脓液培养为多重耐药菌感染,行肾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血糖控制满意,18例治愈出院。结论多重耐药菌性肾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症状常不典型,易致误诊,控制血糖、尽早选用敏感抗菌素、早诊断及早期行肾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徐其锋 《中外医疗》2016,(18):39-40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特点,相关因素以及诊治措施。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5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措施。结果52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中有生育史者44例,积乳史者32例,产后未哺乳者6例,先天性乳头凹陷者9例;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为多灶性,经过手术切除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发病可能与其乳汁淤积有关,治疗肉芽乳腺炎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