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2003年7月~ 2004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86例,分析不同部位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标本共354份.结果 共检出159株菌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2.33%.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69.18%)和泌尿道(26.42%).分离的菌株对5-氟脲嘧啶、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均<10%,而对氟康唑耐药率则较高.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5-氟脲嘧啶、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低,而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临床真菌感染病原分析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云龙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719-720
目的探求临床真菌病原学分类,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院临床真菌感染状况,并对从临床分离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行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年共收集58例真菌感染患者标本,其中确诊为假丝酵母菌47例,占81.0%,其次为新型隐球菌2例,占3.4%,曲霉菌1例,占1.7%,其余为其他真菌。结论假丝酵母菌仍然是医院内真菌感染主要病原真菌,假丝酵母菌中最常见者是白假丝酵母菌,氟康唑是治疗假丝酵母菌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情况、相关因素、菌株分布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的2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VAP患者126例,其中真菌感染27例,占21.4%;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9例)、曲霉菌属(8例)、其次为毛霉菌属(4例);氟康唑为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效率80%。结论:VAP患者中真菌感染有所升高,真菌感染患者预后较差,应早期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11年1~12月送检的l466份尿液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26株真菌,检出率为8.59%,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37.3%、28.57%、24.6%,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100%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优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是23.02%、34.13%、30.63%。结论: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减少真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真菌培养结果.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真菌感染以尿路感染为主占感染患者的52.94%;其次为肺部及上呼吸道感染占27.05%;而感染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本研究共培养出21株,占所有菌株的41.35%;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占22.35%.所有患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进行综合治疗,疗程7 ~30 d,痊愈好转48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与年龄、性别、血糖浓度、抗菌药物不合理及基础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进行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的检出率和耐药性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2003年7月~2004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86例,分析不同部位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标本共354份。结果共检出159株菌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2.33%。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69.18%)和泌尿道(26.42%)。分离的菌株对5-氟脲嘧啶、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耐药性均<10%,而对氟康唑耐药率则较高。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5-氟脲嘧啶、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对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低,而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ICU患者的各部位标本,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9.09%。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8%)和泌尿道(20%)。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6%,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高达36.4%。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性较低,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会市中医院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7月-2007年12月收住内科的经微生物检查证实65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内科病房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8%)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93.8%)、低蛋白血症(60.0%)、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41.5%)及合并糖尿病是主要易患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组织病理学和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4.6%)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率91.6%。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外,积极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熊瑛  曾飞鹏  杨翠华  柴宝  金丽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7):840-840,850
目的了解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特点,为医院真菌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连续4年发生的医院真菌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年间院内共培养出244株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0.08%,热带假丝酵母菌占9.02%,光滑假丝酵母菌占4.92%,3种菌株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的抗药性1.17%~68.18%。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主要的致病菌为念珠菌。分离菌株对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很高。结论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病例近年呈上升趋势。白念珠菌仍是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生应根据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合理选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崔敏  张真路 《医学与社会》2005,18(12):24-25
目的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状况、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对184例医院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医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64.1%、热带假丝酵母菌13.0%、光滑假丝酵母菌10.3%为主;CCU、ICU、术后病房呼吸系统感染率较高,感染率分别为30.4%、27.7%、25.5%,其中冠心病患者感染率40.2%最高;危险因素为广谱抗生素广泛运用、留置导尿管、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及切开、手术治疗、住院时间长等;真菌感染对两性霉素、制霉菌素、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对酮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结论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重视消除诱发因素,合理运用抗生素,早期诊断和治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谭荣芬 《实用全科医学》2014,(2):254-254,285
目的分析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妇科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38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接种培养并予以药敏(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等)试验。结果38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共检出白假丝酵母菌248株(64.4%)、热带假丝酵母菌75株(19.5%)、光滑假丝酵母菌35株(9.1%)、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5株(3.9%)、克柔假丝酵母菌12株(3.1%),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菌株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牢明显高于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结论针对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积极送检阴道分泌物标本,根据实验室结果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治疗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当前综合重症加强病房(综合ICU)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特性、分布,为临床治疗及减少真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真菌培养阳性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从患者年龄、病种、部位、菌种分布、易患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综合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7.64%;其中痰液检出率最高67.45%,其次尿液占9.90%;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属占94.34%,是感染主要菌属,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1.89%,是感染主要菌种;易患因素主要有病情危重且复杂、应用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长期使用激素、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等。结论:综合ICU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值得注意的是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属引起的感染正在逐年增加,应重视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患者假丝酵母菌检测及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各类激素的广泛应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不断出现,真菌感染者随之增多。抗真菌药物的频繁使用使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女性生殖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是常见病、多发病,尽管我国对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实行了诊治规范,但目前对其诊断治疗措施尚不理想,复发率高并出现了耐药菌株。为了解阴道炎患者假丝酵母菌感染状况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假丝酵母菌提供科学依据,我院于2007年1~12月对临床分离的假丝酵母菌进行了鉴定和药敏实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内真菌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ICU患者的各部位标本,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9.09%。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8%)和泌尿道(20%)。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6%,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高达36.4%。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性较低,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1200例疑似泌尿系感染中分离的124株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真菌6种124株.主要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占36.3%,其次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占29.8%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7.4%.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氟康唑、伏立康唑对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耐药率均<25%.结论 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可作为泌尿系真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氟康唑和伏立康唑也是治疗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8年1~12月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02株下呼吸道真菌中以酵母菌属为主,占97.6%.含量高低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62.5%),近平滑酵母菌(11.2%),光滑酵母菌(9.5%),热带酵母菌(7.5%),克柔酵母菌(5.2%).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结论 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白假丝酵母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及抗真菌药物的疗效,以期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79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影像学、真菌学特征、抗真菌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抗真菌的疗效。结果:13例(16.5%)患者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40例(50.6%)患者有侵入性操作史,61例 (77.2 %)使用过1~6种广谱抗生素。73例(92.4%)患者有发热,96.2%的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感染部位以肺部(31.6%)、肠道(26.2%)和口腔(14%)多见。70.9%患者可查到真菌,以白色念珠菌(40.9%)和曲霉菌(21.1%)为主。40%真菌性肺炎患者肺部CT可表现相对特异性的晕轮征和新月征。伏立康唑治疗IFI有效率明显高于氟康唑(71.4% vs. 39.0%,P<0.05)。伏立康唑治疗肺部曲霉菌感染12例,有效8例,死亡4例,有效率66.7%。结论:大多数CSH患者并发IFI有高危因素。感染部位以肺部和肠道常见,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最为常见。伏立康唑的疗效好于氟康唑,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并发IFI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永城市妇幼保健院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60例患儿,研究患儿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患儿共检出51例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检出率较高,与其他真菌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年龄、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是引发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年龄,尽早进行抗真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180株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省人民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1年10月临床分离的深部真菌180株,用血平板、沙保罗培养基培养、分离,法国生物梅里埃ID 32C酵母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ATB FUNGUS 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有5种,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32.1%,其他依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6.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占11.2%,光滑假丝酵母菌占7.1%,法式假丝酵母菌占5.9%;药敏结果显示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敏感率达85.7%以上.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引起,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有较高的体外敏感性,对氟康唑、依曲康唑、伏立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临床医生必须重视深部真菌的检出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谢述 《中外医疗》2013,(33):97-97,99
目的通过临床上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食用氟康唑片进行真菌感染使用,探讨该方法对于真菌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其中治疗组患者加以口服氟康唑片辅以治疗,共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以及感染的真菌构成类型。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出现肺部真菌感染3例,感染率7.5%,对照组患者出现真菌感染8例,感染率20.0%,两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真菌感染中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以及曲霉菌属为主。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辅以氟康唑片加以抗感染治疗安全有效,不影响常规的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普及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