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梁小锦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86-418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医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遵医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遵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遵医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此次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自我概念的认同、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生活质量,合并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对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出院自我护理指导,出院后进行随访,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结果通过自我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下降,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进行自我护理指导,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随访路径对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依据临床路径模式制订随访路径手册,干预组以此手册为指导进行运动锻炼、学习及随访;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指导和随访.干预前、干预后第6周、第3个月和第6个月采用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行为水平和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逐步升高趋势(P<0.01).结论 应用随访路径进行心脏康复随访,有助于强化患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训练的依从性,促进和维持自我护理行为的建立,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按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呼吸、体温、心率、神志等)、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合理安排饮食及住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半年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和生活方式量表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结果2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 P﹤0.05),观察组护理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2组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高于干预前( 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康复护理流程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日显著少于对照组;1个月6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君娜  李文静  王静 《吉林医学》2010,31(17):2738-2739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心脏病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整个人群寿命的延长,CHF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1]。CHF症状复杂、发病率高、再住院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了负担。我院于2007年2月~2008年12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9.
程艳艳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2):106-109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庭支持程度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存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将其分为良好组(MLHFQ≥120分,81例)与不良组(MLHFQ<120分,1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MLHFQ评分、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SCHFI)量表和家庭支持自评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rom family,PSS-Fa)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及合并基础疾病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组患者的MLHFQ、SCHFI、PSS-Fa评分均显著高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CHFI评分降低、PSS-Fa评分降低、文化程度低、心功能分级高及合并基础疾病多均是影响CHF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F患者的家庭支持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均有待提升,加强CHF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家庭支持程度,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丽珍  罗堃  张鹏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404-140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回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延续到患者出院后6个月。于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卫生服务利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门诊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卫生服务次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家庭医疗服务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采用家庭医疗服务模式。采用Lee氏心衰积分对患者干预后心衰疗效进行评估。应用心肺运动实验和6分钟步行测试(6MWT)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评估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和再入院率。结果 经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pVO2、% pVO2和VO2无氧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MNA评分、Hb和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心衰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医疗服务模式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管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患者心衰症状和心肺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48-15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60岁)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治疗。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Kanlijian (KLJ) on exercise tolerance, quality of life and frequency of heart failure aggrav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Methods: Sixty CHF patients differentiated as sufferring from the syndrome of Xin-Shen Yang deficiency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randomly assigned at the ratio of 2: 1 into the KLJ group (n = 39) and the control group(n = 21).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of Western medicine, but to those in the KLJ group, KLJ was medicated additionally one dose daily with 24 wks as one therapeutic course. The efficacy on TCM syndrome and changes of scores on TCM syndrome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The indexes, including 6-minute walking distance (6MWD), quality of life (QOL, accessed by LHFQ scoring), NYHA grade, hemodynamic indexes and reducing/withdrawal rate of diuretic and digox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Also the frequency of re-admission due to aggravation of heart failure in one year’s time were observed.Results: (1) The efficacy on TCM syndrome, improvement on scores of TCM syndrome, therapeutic effects on 6MWD, QOL, and NYHA grade in the KLJ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 Hemodynamic indexes after treatment, 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 (LVFS) and E peak/A peak (E/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il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KLJ group, but with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 control group. (3) The reducing/withdrawal rate of diuretic and digoxin in the KLJ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4) The 1-year frequency of re-admiss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KLJ group.Conclusio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KLJ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conventional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HF patients’ exercise tolerance, quality of life and cardiac function, reduce the dosage of diuretic and digoxin needed, and decrease the re-admission frequency due to aggravation of heart failure. Supported by the Item of Shanghai Municipal Ministry of Health on Standard for Quality Controling of Single Disease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后对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方法  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心内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干预周期12周,应用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HFI)及明尼苏达心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MLHFQ)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随访半年,对再入院率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维持=9.363,P < 0.001;t管理=11.896,P < 0.001;t信心=7.453,P < 0.001;),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总分=-4.152,P < 0.001;t躯体=-4.025,P < 0.001;t情绪=-2.929,P=0.004;t其他=-2.680,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为8.33%(5/60),对照组为31.67%(19/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8,P=0.001)。  结论  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48-153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LVEF、6MWT、生活质量MLHFQ各项评分包括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及SAS、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6MWT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LVEF、6MWT分别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MLHFQ各项评分包括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MLHFQ各项评分包括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症状分别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从而促进疾病的及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北京市3家综合医院符合条件的134名Ⅱ~Ⅳ级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实施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的生命质量及背景情况调查.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LHFQ综合得分为(45.81±18.49)分,身体领域为(34.96±20.88)分,情绪领域为(56.12±25.89)分.亚组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女性患者;扩张性心肌症和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生命质量低于冠心病和风湿性瓣膜病引起的心力衰竭;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低于Ⅱ级患者,但Ⅲ、Ⅳ级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质量偏低,尤其是身体领域;不同人口学特征、生活背景及临床指标的患者生命质量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扶芳藤合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扶芳藤合剂,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心率变化,记录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MLHF)。结果:观察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Lee氏心衰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MWT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扶芳藤合剂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133-13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1例患者拒绝服药,其服药依从率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服药依从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明显改善,其中干预组患者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及情绪、症状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6min步行运动实验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Ⅱ~Ⅲ级,随机分为训练组、对照组。训练组进行6min步行运动实验, 2次 /d。两组同时进行心衰患者生存质量 (HRQOL)变化的横断面的SF 36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心理的 8项指标均有提高 (P<0. 05),而训练组更为明显。HRQOL的正常判断值为 290分,其敏感性 81%,特异性 70%。结论 6min步行运动实验简单可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及生理功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