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比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与心肌梗死溶栓疗法 (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危险分层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急诊入院的ACS患者416例,对其分别进行GRACE和TIMI危险评分,以评分差异分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发病后30d和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与危险评分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种评分系统对发病30d和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识别能力。 结果两种评分系统对发病30d内和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ACS患者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ACE和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上具有一致性,TIMI危险评分更适用于急诊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冠脉造影(C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因胸痛而疑诊为ACS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并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AG)、心电图(ECG)检查。以S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其对ACS诊断的准确性。结果7例MSCT与SAG均排除冠脉狭窄病变。64层螺旋CT、ECG诊断中重度冠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96.0%、88.0%;特异度为87.5%、37.5%;阳性预测值为96.0%、81.5%;阴性预测值为87.5%、50.0%。18例含有斑块,其中11例含软斑块,并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术。结论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并对内科介入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3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PO水平。结果ACS组血清MPO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患者(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PO水平在ACS中有增高,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MPO对ACS的诊断、筛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升高是否反映动脉炎症的存在;MMP-9能否预测该病的严重程度。方法:选择ACS患者67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A)46例,UA患者TIMI危险积分≥3分者24例,≤2分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稳定性心绞痛(SA)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法)检测MMP-9。比较各组间MMP-9含量差异,并将UA患者的MMP-9与TIMI危险积分进行比较。比较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轻、中、重度血管病变者MMP-9含量差别。结果:UA和AMI组血清MMP-9含量较SA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在UA中,MMP-9含量在TIMI危险积分≥3分者较≤2分者显著增高,MMP-9含量与TIMI危险积分呈正相关(r=0.722.P〈0.001);在ACS患者中,冠脉造影中、重度血管病变者血中MMP-9含量较轻度病变者显著增高,MMP-9含量与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651,P〈0.001)。结论:①在ACS发生、发展和病情恶化中,炎症起重要作用,MMP-9可作为新的炎症标志物。②MMP-9高低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斑块不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尤其针对aVR导联ST段改变的特点,探讨其对ACS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0例AC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冠脉造影结果和心电ST改变,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50例患者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冠脉动脉狭窄〈50%者与冠脉动脉狭窄〉50%者更易出现心电图改变(P〈0.05)。狭窄部位近端、远端、近端+远端病变组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电图初步判定ACS病变血管对病人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B)、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TNI)、C反应蛋白(CRP)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组,39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4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组比较FB、BNP、TNI、CR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FB、BNP、TNI、CR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单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Gensini评分≥20分组高于Gensini评分〈20分组(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组高于未发生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FB、BNP、TNI及CRP浓度有助于ACS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我院137例ACS患者采用独立因素与多因素对其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患者中死亡21例(15.33%),室:速/室颤30例(21.90%),心力衰竭18例(13.14%),再梗3例(2.19%),梗死后心绞痛9例(6.57%)。性别、年龄、糖尿病史、梗死部位、室速/室颤、心脏泵功能及TnT各项间相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糖尿病史、梗死部位、室速/室颤、心脏泵功能、TnT是ACS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与血运重建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测预后的价值及对血运重建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09年3月连续住院的ACS患者共380例,对其进行GRACE危险评分,以评分差异分组,分为高危组(≥100分)和低危组(〈100分),分析不同组别中患者6个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血运重建比例。结果:随着GRACE危险评分分值的增加,6个月终点事件发生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亦呈增加的趋势。需要接受血运重建的比例增加。依据GRACE评分进行的危险分层与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显著相关(P〈0.05),能更好地预测高危患者。结论:GRACE危险评分是一种快速和适用范围较广的评价心血管危险的方法,可以用来进行临床预测并指导患者的早期干预,且对冠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晓园  彭鹏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4):2253-2254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15例发病≤6h的ACS患者急诊入院即刻使用CardioDetect试剂盒进行HFABP的定性检测。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HFABP的检测灵敏度为84.7%,特异度为85.7%,阳性似然比为5.932,阴性似然比为0.178,符合率为85.2%,Kappa值为0.704;在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中HFABP的检测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55.3%,阳性似然比为2.240,阴性似然比为0,符合率为60.0%,Kappa值为0.205。结论HFABP的定性检测对早期诊断ACS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廖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85-186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4年11月~2008年11月诊治的50例急诊胸痛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消化系统胸痛24例(48%).呼吸系统胸痛10例(20%),颈性胸痛6例(12%),带状疱疹4例(8%),功能性胸痛4例(8%),肋间神经痛2例(4%)。结论:提高对非心源性胸痛的认识,加强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快速床旁定量测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ACS患者,其中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同时做dThI定量及CK-MB测定,进行各组间比较分析.结果:AMI组cTnI、CK-MB明显高于UAP组及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01).UAP组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CK-MB无显著差异(P〉0.05);UAPⅢ级的cTnI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01).结论:cTnI床旁快速定量测定方便、省时,对ACS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出现无复流(no-reflow)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0年7月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68例,观察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可能原因、处理结果和出院转归。结果68例患者中,发生无复流现象6例(8.82%),其中1例于术后24h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5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胸闷,TIMI血流1~2级,经冠状动脉内单独或联合注射硝酸甘油、维拉帕米、替罗非班处理后,TIMI血流恢复到3级,症状缓解,住院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最终好转出院。结论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可明显增加术中处理难度和风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提高对无复流现象的认识,及时恰当的处理,可显著改善冠脉血流,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增强CT检查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方法定义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II评分≥8分为SAP,用RIFLE标准诊断AKI。结果收集到84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增强CT者54例。增强CT组和未进行增强CT组AKI发生率分别为59.3%和40.0%(P=0.090)。在APACHEⅡ评分≥15分的亚组中,进行增强CT(25例)和非增强CT(19例)的患者发生AKI的比例分别为68.4%和24.0%(P:0.003)。经APACHEII评分校正后,增强CT检查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247,95%可信区间1.195~1.387)。在APACHEII评分≥15分的患者中,进行增强CT检查使发生AKI风险显著增加(OR值4.293,95%可信区间3.101~5.087)。结论增强CT可能是SAP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尤其是病情严重的个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负荷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并接受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2例,分为试验组(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PCI)42例和对照组(静脉负荷替罗非班+PCI)50例。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30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输血等的发生。结果试验组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各级TIMI血流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PCI术后即刻达TIMI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30min达到TIMI3级血流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h、4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66%(P〈0.05)。两组间所有出血相关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改善术后心肌灌注,降低心血管事件,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及时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于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诊治的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ACS的183例患者进行CAG检查,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结果:CAG证实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为22.4%。初发劳累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恶化劳累性、自发性和混合性心绞痛以多支病变为主(P〈0.05)。142例有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ACS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和干预组(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随访6个月,药物治疗组死亡为11.5%,再次出现ACS为61.1%。干预组分别为6.4%、2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临床诊断ACS患者及时进行CAG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及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情况下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探讨BNP在AC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快速检测法检测35例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24h血浆BNP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水平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ACS患者PCI前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及冠状动脉评分(Gensini积分)间的关系。结果:ACS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却明显下降(P=0.027);PCI术前、术后血浆BNP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均较不稳定心绞痛组高;血浆BNP水平,PCI前LVEF〈50%的明显高于LVEF≥50%患者(P〈0.001),且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0.88,P〈0.001),但与Gensini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12,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与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介入治疗可使ACS患者血浆BNP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测110例ACS患者入院时的RDW并进行标准GRACE风险评分,观察RDW和GRACE风险评分对其30d心血管疾病(CV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110例ACS患者RDW值为(13.75±0.83),死亡者RDW值(14.81±0.94)明显高于幸存者(13.15±0.7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GRACE评分与CVD病死率密切相关(HR=1.006,P〈0.01)。多变量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RDW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82,P〈0.01)。将RDW作为单一危险因素加入GRACE风险评分中,RDW是独立于GRACE风险评分中其他各项指标的CVD高危预警指标。GRACE风险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RDW的AUC为0.843,GRACE风险评分联合RDW的4UC为0.925。结论RDW水平和GRACE风险评分对30dCVD病死率具有相似的预测价值.GRACE风险评分联合RDW可提高对ACS30dCV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Clifford  J.  Swap  John  T.  Nagurney  任景怡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7,26(4):233-239
背景:胸痛病史、体格检查、冠状动脉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危险因素的确定以及初始心电图为临床医生可迅速获得的信息,有助于明确胸疼患者罹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可能性。然而,对于胸痛病史的应用价值以及其中最有用的要素,目前资料仍然存在争议。 目的:明确胸痛病史中最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胸痛患者是否发生ACS的要素。 证据采集:使用特定的关键词和医学主题词检索1970年至2005年9月期间的MEDLINE和Ovid。查阅检出文章的参考文献以及当前的心脏病学教科书。 证据综合:降低ACS或AMI可能性的胸痛特征包括胸痛为刺痛、胸膜痛、随体位变化、触诊时可重复出现(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s,LRs],0.2—0.3)。与之相反,胸痛放射至一侧肩部、双侧肩部、上臂或者劳力时诱发(LRs,2.3—4.7)ACS的可能性增加。胸痛病史本身未被证实为有效的预测工具,不足以减少临床对某些诊断性检查的需求。综合胸痛病史要素以及其他最初可获取的信息(例如CAD病史)临床可明确某些特定的可安全出院而无需进一步评估的患者,但是这种建议的合理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结论:尽管胸痛病史的某些要素与ACS或AMI可能性增加或降低相关,但是这些要素单独或联合使用均不能作为判断患者可安全出院且无需进一步诊断性检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确诊率,改善预后。方法选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确诊APE病例47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发病年限分为2组,比较两组的确诊时间及预后。结果APE患者极易误诊,首诊误诊情况依次为心力衰竭10例(21.3%),肺部感染8例(17.0%),急性冠脉综合征(ACS)7例(14.9%),脑梗死2例(4.3%),漏诊1例(2.1%),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早期确诊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APE可并发于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筛选,可提高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心脏评分法(HEART)及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湖北省十堰市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378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6周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3例和非MACE组3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观察3种评分方法对MACE的预测效能,Kaplan-Meier法计算发生MACE的累积风险函数。结果 MACE组年龄、高血压病史、GRACE评分、HEART评分、TIMI评分、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高于非MACE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低于非MACE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GRACE评分、HEART评分、TIMI评分是急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均P?<0.05)。 HEART评分预测MACE的AUC为0.915(95% CI:0.882,0.941),高于GRACE评分的AUC [0.709(95% CI:0.660,0.754]和TIMI评分的AUC [0.778(95% CI:0.733,0.819)],其特异性94.8%,敏感性75.8%。生存分析显示,HEART高分组MACE发生风险高于中分组和低分组(P?<0.05)。结论 HEART评分是急性胸痛患者危险分层和预测MACE发生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