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背景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主要健康问题,环境气象条件变化是其重要触发因素。目的 评价石家庄环境舒适度对儿童哮喘日门诊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2015年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哮喘门诊的患儿资料,2012-2015年石家庄的日平均气温(T)、相对湿度(RH)、风速(F)、气压(AP)、降水(R)由河北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2013-2015年PM2.5、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资料由河北省环保局提供。通过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环境舒适度与儿童哮喘日门诊人数的时间序列关系。采用平滑样条函数控制年变化、季节效应、节假日效应,消除F、AP和大气污染物PM2.5、SO2、NO2浓度对儿童哮喘的混杂影响,计算相对于舒适等级,其他冷热不舒适等级对儿童哮喘门诊人数的相对危险度(RR)及95%可信区间(95%CI)。根据赤池信息量(AIC)最小准则,确定入选各因子的自由度(df)及最佳滞后时间。结果 入选哮喘患儿38 429人次;儿童哮喘日均门诊人数(28.2±18.1)人次,冬季较多,夏季较少;冬夏气温相差悬殊;2013-2015年大气污染监测显示冬季PM2.5浓度较高,其次是秋季。相对于舒适,体感寒冷对男、女、0~6岁儿童哮喘门诊人数增加的风险均居于第一位。极热不舒适对儿童哮喘门诊人数增加的RR(95%CI)为1.01(0.91,1.12),其他热不舒适未发现风险增加。冷不舒适对儿童哮喘门诊人数影响在滞后3 d效应值最大。热不舒适对儿童哮喘门诊人数影响在滞后3 d效应值最大。结论 舒适度等级对儿童哮喘日门诊人数有影响,以冷不舒适等级效应为主,热不舒适等级效应为辅,根据气象部门舒适度预报,可对儿童哮喘的防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慢性支气管炎中寒邪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寒邪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找出两者间的数量级关系.方法.对1997~2000年4年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4年的气象资料应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济南地区寒邪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结果.月平均气温,月极端最低气温、月平均气压与寒邪显著相关,其中前两者成负相关,后者成正相关.结论.寒邪主要与温度相关的气象指标相关性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对儿童哮喘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儿童50例(支气管哮喘组)及正常健康儿童4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支气管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及正常儿童的FeNO及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FeNO与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无论在急性发作期或临床缓解期,其FeNO值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而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FeNO值较临床缓解期也显著升高( 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肺功能指标较临床缓解期及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而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FEV1%恢复至正常水平,但FEF25%、FEF50%、FEF75%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05);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其FeNO值与肺功能指标FEV1%、FEF25%、FEF50%、FEF75%间均无关( P>0.05)。结论 FeNO的测定能够准确反映气道炎症的发生,对于儿童哮喘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运气理论中对岁运、主气六气与疾病发病相关的认识,通过对脑梗死住院数据的分析,探讨其理论的科学性,并探索脑梗死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2年脑梗死住院数据,共3832例,计算不同运气时段脑梗死住院人数占同时段住院总人数的构成比,分析脑梗死住院人数构成比在不同运、气时段的差异;并将每年24节气住院数据与同节气及前一节气气象因子做相关性研究.结果 脑梗死的住院构成比,在不同天干岁运时段,以水运不及之辛年最高;在不同主气六气时段,以三之气最高.脑梗死发病与同节气的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和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同时前一节气的平均气温、平均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低云量亦与脑梗死发病有关.结论 脑梗死的发病在不同的天干岁运、主气六气时段中有一定差异性,脑梗死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岛市区儿童哮喘发作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统计青岛市区2000~2004年445例哮喘病儿的哮喘发作时间及同期的月平均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圆分布分析儿童哮喘发作的季节规律;直线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气象因素与儿童哮喘发作之间的关系。结果青岛市区儿童哮喘发作以冬季为高峰,男、女病儿平均角分别在1、12月份(P<0.05)。儿童哮喘多于高气压、低气温、低湿度的气象条件下发作(r=-0.320~0.435,P<0.05)。结论气象因素是青岛市区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因素,在儿童哮喘发作的预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其发病的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阳  朱永杰 《广东医学》2021,42(3):269-273
目的研究SOCS3基因rs9914220和rs496917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4例哮喘儿童(哮喘组),74例健康对照儿童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7、IL-10、IL-17和IL-33的水平;检测受试者肺功能指标;全血基因组DNA抽提及检测SOCS3基因rs9914220和rs4969170位点多态性。结果哮喘组男73例,女51例,平均年龄(7.8±2.4)岁,对照组男39例,女35例,平均年龄(7.4±1.8)岁,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外周血中炎症因子IL-4、IL-7、IL-17和IL-33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哮喘组rs9914220和rs4969170位点CC和TT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630,P=0.018;2=6.886,P=0.009)。CT基因与哮喘的发生呈负相关,CT基因为预防哮喘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检测有助于儿童哮喘的诊断,SOCS3基因rs9914220和rs4969170位点CT基因型为预防儿童哮喘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对广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尝试建立脑卒中发病的气象预报方程.方法:收集2006年8月1 日至2007年10月22日广州市每日呼叫"120"指挥中心救治的脑卒中发病资料数据,及广州市每日气象数据,以脑卒中发病人数作为因变量,以气象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分别考察每日、每周脑卒中发病人数与同期气象因素的关系,找出相关的关键气象因素,建立发病预报方程.结果:1.广州市脑卒中发病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一天中以上午8至12时因脑卒中发病呼叫120人数较多,尤其是上午10时左右为高峰.2.广州市脑卒中的发病有季节性差异.冬春季(12月-5月)相对高发,夏秋季(8月-11月)相对低发.3.广州市脑卒中的日发病人数与当天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露点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日平均气压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98、-0.272、-0.311、-0.273、-0.287、0.268).4.广州市脑卒中周发病人数与气象因素有更高的相关性.5.广州市脑卒中日发病人数的回归方程(预测方程)为:Y日=(19.815-0.230×日最低气温)×1.00008n(n为距离2006年8月1日的天数).6.广州市脑卒中周发病人数的回归方程(预测方程)为:Y周=(141.451-1.760×日最低气温)×1.00057n(n为距离2006年8月1日的周数,日最低气温为周中位数).结论:广州市脑卒中发病有季节性和昼夜变化规律;气象因子中日最低气温与脑卒中发病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8.
选择乌鲁木齐市的几个工业区和阿勒泰地区进行了儿童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摸清了两地区儿童哮喘的发病情况,患病率分别为0.94%和0.49%,为今后我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我们还收集了近6年来乌鲁木齐市地区的气象资料,对气象因素与哮喘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洲加蓬弗朗斯维尔市疟疾、高血压、脑卒中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弗朗斯维尔市中加友谊医院和阿弥撒医院2017—2018年门诊收治的6 224例疟疾、高血压和脑卒中患者及同期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等气象资料。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气象因素、疟疾、高血压、脑卒中在旱季雨季的分布规律,Spearman相关分析气象因素与疟疾、高血压、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雨季疟疾和脑卒中月门诊量显著多于旱季(疟疾t=-8.4,P<0.001;脑卒中t=-4.6,P<0.001);疟疾月门诊量与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有雾天数呈正相关(r=0.587、0.744、0.715,均P<0.01),与气压呈负相关(r=-0.705,P<0.001)。脑卒中月门诊人数与月平均气温(r=0.570,P=0.004)、最大湿度(r=0.519,P=0.011)和降水量(r=0.722,P<0.001)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r=-0.700,P=0.011)。高血压月门诊人数在旱季和雨季无差异,且与气象因素均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气象因素是弗朗斯维尔市疟疾、脑卒中的发病的影响因素,在雨季气象条件下疟疾、脑卒中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0.
王娇  刘越  官景得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07-2209
目的:探讨躁狂症发病人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法:分别按月统计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躁狂症发病人数与各气象因子数据,建立数学模式。结果:躁狂症发病人数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数、气压、风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躁狂症发病人数与各气象因子的变化是密不可分的,气象因子是诱发躁狂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空气污染对广州市居民脑卒中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10月22日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每日脑卒中发病资料数据和同期广东省气象局每日广州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数据(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以脑卒中发病人数作为因变量,以污染物的浓度作为自变量,对其分别按日和周发病资料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广州市脑卒中的日发病人数与当天的二氧化氮(r=0.122,P〈0.05)、可吸入颗粒物(r=0.1,P〈0.05)呈正相关与二氧化硫没有相关性(P〉0.05),广州市脑卒中周发病人数与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不相关(P〉0.05).结论:广州地区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的浓度与脑卒中发病人数呈低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气候因素对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1年广州市的气候及某医院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数据,应用单因素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检验气候因素与各肠道病毒报告例数之间的关联,并应用亚组分析探索影响的滞后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周平均气温、湿度和露点与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周报告例数存在正相关性,气压成负相关(P〈0.05)。控制其他气候因素后,湿度、气温分别与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例数有显著性联系,且亚组分析证实与2~3周后的例数关联最强(P〈0.05)。结论气候因素,尤其湿度、气温可影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在高热高湿度的季节,预防控制措施更可减少感染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与长沙市某儿童医院肺炎住院人数的关联性。方法:以长沙市某儿童医院2013年12 月至2015年12月因肺炎住院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长沙市区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逐日气象数据及大气污染数据,利 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Poisson回归模型,探讨长沙市区大气污染与该儿童医院肺炎住院人数的关联性。结果:研究 期间长沙市大气污染各指标中,PM2.5,PM10浓度均超出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SO2浓度超出国家一级标准;PM2.5, PM10,SO2 3种污染物浓度的改变与儿童肺炎住院人数改变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O2影响最大, PM2.5,PM10次之。大气污染对男童肺炎住院人数的影响与对总住院人数的影响基本一致(P<0.05),对女童住院人数的 影响在各模型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2,PM2.5及PM10浓度与该儿童医院肺炎住院人数呈正相关,且对 男童的影响较女童大。  相似文献   

14.
詹璐  谢小平  万朝敏 《西部医学》2009,21(9):1521-1523
目的了解德阳市人民医院地震前后同期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方法对2007年5月~2007年11月及2008年同期该院患喘息性疾病的住院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地震后患喘息性疾病的住院儿童患病率较地震前同期无明显差异,哮喘患儿的复发率有差异。结论地震后不规范吸入激素治疗,震后空气中S02增高,化学性消毒药水刺激是造成哮喘惠儿完全控制后复发的主要因素,医生应加强健康指导及哮喘病人的管理来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及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昆山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登记2009年1月~2012年12月昆山市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5 160例,收集同期昆山市的气象资料,包括每个月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总雨量、总日照、风速、露点等。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气象因素和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夏季高发,其次是春季,冬季明显减少。手足口病每个月的发病趋势与气温及露点的变化趋势相似,但与气压的变化趋势相反。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昆山市手足口病发病趋势与昆山市的气温和露点呈正相关(r0,P0.05),与气压呈负相关(r0,P0.05),而与相对湿度、总雨量、总日照、风速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昆山市手足口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密切相关,深入探讨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流行的关系,对建立疾病气象预警系统以及采取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芜湖市小儿急性肠套叠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肠套叠患儿的相关资料,记录其发病时间;收集同期气象数据,包括每日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对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由SPSS 23.0完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评估气象因素对肠套叠发病人数的影响,由R 3.4.3统计软件的mgcv完成。结果气象因素对小儿肠套叠发病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气象因素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昼夜温差、相对湿度、平均气压、降水量、风速。发病前3 d内的气温变化和日气温较差与急性肠套叠发病相关。结论推测气温、空气湿度、气压等气象条件可能对急性肠套叠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加重住院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有效控制哮喘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及江津区人民医院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儿共193例,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资料进行分析。随机选择门诊随访3个月,接受正规维持治疗的无哮喘发作慢性持续期维持控制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呼吸道感染为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第一独立危险因素,占85.5%(165/193)。未规范使用控制性药物者达71.5%(138/193),包括既往未诊断哮喘102例和已诊断哮喘但未用药的36例,与维持控制治疗组未规范用药(21/110,19.1%)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哮喘急性发作第二重要因素。各种过敏原诱发哮喘急性发作也较常见,占9.3%(18/193)。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在急性发作组与维持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为重庆地区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次为未及时诊断哮喘、未正规使用哮喘控制药物,各种过敏原诱发哮喘急性发作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向荣  许昱  欧劲 《中国医药导报》2014,(15):109-113,123
目的 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 了解空气污染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Springer、Elsevier、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查找关于空气污染对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影响的文献.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对各研究结果 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Cross-Sectional。Meta分析结果 显示空气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颗粒物浓度增大与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之间相关[(OR=1.12,95%CI1.03-1.22)、(OR=1.26,95%CI0.92-1.72)、(OR=1.09,95%CI1.02~1.17)和(OR=1.03,95%CI1.01-1.04)]。结论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和空气质量有关,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