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给予中医五行音乐的角音结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角音对患者血压的影响及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方法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2级住院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病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角音辅助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2组降压疗效比较,试验组有效率92.6%,对照组有效率82.1%,2组比较P<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有效率92.6%,对照组有效率71.4%,2组比较P<0.05。结论角音配合常规降压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其降压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降压药治疗,且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降压药综合治疗高血压病后的疗效并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将通过穴位埋线+降压药、单纯穴位埋线及单纯降压药有效治疗后的71例高血压病患者纳入统计分析,比较患者血浆内皮素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值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穴位埋线+降压药组总有效率91. 67%(显效率45. 8%),降压药组有效率70. 83%(显效率20. 8%),穴位埋线组有效率65. 22%(显效率17. 4%),穴位埋线+降压药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单纯穴位埋线组与降压药组。穴位埋线+降压药组治疗后的血浆内皮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1),单纯穴位埋线组与单纯降压药组治疗后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也均能降低(P 0. 05);穴位埋线+降压药组血浆内皮素降低水平与单纯埋线组及单纯降压药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降压药对高血压病血压值降低并保持正常具有显著疗效,可能与调节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背俞穴埋线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埋线,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应用汉密尔顿(HAMD)量表(17项)、中医证候量表和睡眠积分量表进行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均能显著减少HAMD量表、中医证候量表及睡眠积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HAMD量表、中医证候量表和睡眠积分量表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埋线能全面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其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胆囊结石缓解期合并胆囊收缩功能不全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效性临床试验设计,将70例胆囊结石缓解期合并胆囊收缩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本人意愿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疗法(主穴为:右侧日月、胆俞、阳陵泉),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胆囊排空指数(GBEF%)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完成试验者63例,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0例。②治疗组GBEF%有效率为63.64%、对照组为36.67%,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57.58%、对照组为33.33%,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右上腹痛、右上腹压痛、上腹饱胀、大便情况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右上腹痛、右上腹部压痛、上腹饱胀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可有效改善胆囊结石缓解期合并胆囊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与牛磺熊去氧胆酸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并协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需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选用涌泉、太冲、曲池穴,以中药离子导入牛膝、吴茱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降压效果更优(P<0.05)。 结论: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可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 关键词: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老年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刺激足三里、脾俞、太冲穴位对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wistar成年雄性大鼠24只,适应性游泳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埋线组、电针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与其他组一样负载游泳,不做任何处置)外,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脾俞穴和太冲穴,隔日1次,持续以频率15 Hz、电流2 mA的连续波电刺激10 min,共7次;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方法刺激足三里穴、脾俞穴和太冲穴,于实验的第2、7、13天实施。实验第15天记录末次力竭运动的游泳时间数值。并在行为学观察结束后,计算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结果 (1)负载游泳试验:实验第15天,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游泳时间较针刺前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穴位埋线组、电针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实验第15天,穴位埋线组和电针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穴位埋线组与电针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能够有效地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及抗疲劳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穴位埋线与电针治疗相比在治疗运动性疲劳上同样有效,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服血府逐瘀汤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血瘀逐瘀汤中药汤剂口服,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口服。结果:从中医症状积分上比较,试验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血瘀逐瘀汤口服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确切,证候效果较单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穴位埋线耳穴帖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堪宝 《中原医刊》2003,30(15):4-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及穴位帖压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0例,足三里、中脘、太冲穴埋线治疗,结合耳穴帖压法,治疗4周。对照组30例口服西沙必利治疗4周。以上腹胀、嗳气、恶心、早饱、厌食、上腹痛6项主症为观察指标,记录症状积分、积分差值等,治疗结束后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减少差值,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加耳穴贴压法具有调节胃肠的运动功能,比西沙必利能更好地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辨治郁热内蕴证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我院收治的郁热内蕴证高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内外合治。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测量治疗前后体温,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显著,有效率93%较对照组患者74.4%明显升高;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且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儿用药后6 h、12 h、24 h的体温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6h后2组患儿体温差异不显著(P0.05),而12 h、24 h后2组患儿的体温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平均退热起效时间及完全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味、穴位贴敷辨治郁热内蕴型小儿高热疗效肯定,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体温,促进高热的消退,是中医内外合治儿科急症的突出体现,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加用芪七连胶囊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8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安慰剂组64例。两组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口服芪七连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观察组降压疗效显效26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安慰剂组显效18例,有效3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降压疗效优于安慰剂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10例,有效2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2.96%;安慰剂组显效0例,有效24例,无效40例,总有效率为37.50%;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加用芪七连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疗效优于单纯降压药治疗,且能改善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及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患有抑郁症的血液透析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玫瑰解郁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84.9%,对照组有效率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玫瑰解郁汤联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腰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腰腿痹通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腰六俞穴位埋线导引术配合口服腰腿痹通胶囊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两组采取相同穴位:肾俞、气海俞、大肠俞。治疗前后均进行TNF-α、NO含量检测,并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明显降低,且接近常值水平,NO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六俞穴位埋线结合导引术和腰腿痹通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TNF-α及NO恢复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局部供血情况,缓解局部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采用简单数字的随机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细胞因子子(Hs-CRP、IL-8、TNF-α)水平、症候积分(咳嗽、咯痰、胸膈满闷)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地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漆晓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134-135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针灸与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症患者87例,采取随机配对原则,分为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组30例,穴位埋线对照组29例,针灸对照组28例。2个疗程后,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治疗方法对体质指数、腰臀比与脂肪百分比三种肥胖指标的影响。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均具有显著疗效,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穴位埋线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针灸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肥胖指标均明显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其治疗效果优于穴位埋线及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调脂药辛伐他汀联合降压药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26例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按入院随机号分为两组,每组各11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血脂及动态血压检查,记录24h平均收缩压及平均舒张压变化,并计算其均数标准差和24h动态脉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动态血压值及其稳定性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24h动态缩小脉压(24hPP)及收缩压变异率(SBPV)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压变异率(DBPV)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且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收缩压标准差(24hS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脂药联合降压药可进一步提高血压的平稳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法的降压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SHR)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埋线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测定血浆ET、NO生化指标。结果给药45 d后测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埋线组能够降低血浆ET的含量(P〈0.05),同时能明显提高NO水平(P〈0.01)。结论穴位埋线法能降低血浆ET的含量,提高NO浓度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使用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估采用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4级分法,观察组0级22例,1~3级23例(占51.11%),对照组0级10例,1~3级43例(占81.13%),观察组术后72 h镇痛药使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镇痛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并可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腰背肌增强训练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腰间盘突出患者下腰痛的疗效.方法 46例非急性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治疗组(腰背肌增强训练和穴位埋线)和对照组(穴位埋线).在治疗前、治疗4、8周后分别对以上2组患者采用下腰痛评分系统(JOA)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SA)进行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在4、8周后JOA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4、8周后的JOA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VSA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背肌增强训练结合穴位埋线能显著缓解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腰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双氯芬酸钾片治疗痔瘘术后疼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应运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疼痛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双氯芬酸钾片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瘘术后疼痛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针刺加穴位敷贴与尼群地平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符合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人群,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单纯选用穴位敷贴加针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抗高血压药物(尼群地平)治疗。治疗后每月随访1次,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2、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敷贴在控制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上,对改善临床症状、降压、降血脂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