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4月~2010年7月,6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均采用胸正中切口,55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6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死亡2例,均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是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体外循环下及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8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I临床资料。应用体外循环47例(体外组),非体外循环35例(非体外组),对手术方法、主要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医院内死亡2例,其中体外组1例,术后第14天死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非体外组1例,术后第3天死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余80例顺利出院,1例复发心绞痛,药物治疗有效,疗效满意。结论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2 5例冠心病病人92 %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1 0例左室射血分数 ( EF)≤ 45 % ,其中 4例 <30 %。所有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 ,CCS ~ 级。 1 0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 ,余为低温体外循环 ( CPB)下手术。 1 4例采用左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搭桥 ,余均为大隐静脉桥 ,人均搭桥 3.0 8支。同期行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 TMLR) 3例。结果 :2 5例 CABG临床效果良好 ,无手术死亡。术后 96%的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CABG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5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11月,我院对56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左主干病变4例,单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6例.全部胸骨正中切口,42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17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乳内动脉搭桥26根,大隐静脉搭桥128根,人均搭桥2.8支.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患者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2~48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病人,妥善围手术期管理,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不断提高外科操作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HK—心脏稳定器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12例冠心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采用胸正中切口,8例病人使用国产HK—心脏稳定器,3例病人使用进口CTS心脏稳定器,1例病人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1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病人心绞痛症状全部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国产HK—心脏稳定器可靠性好,使用方便,能完全满足手术者要求,可以代替进口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对于危重冠心病患者进行不同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的103例危重冠心病患者中,均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针对他们的治疗分为3组。有42例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31例进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播冠脉搭桥,其余30例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经过治疗,分析3组患者进行搭桥手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冠脉搭桥组术后死亡1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死亡3例。非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组和体外循环心脏停搏组搭桥支数分别为(2.81±0.70)、(3.75±0.45)和(3.26±0.40)。3组患者在搭桥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前要明确患者的心肌状况,减少手术创伤,根君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搭桥方式,这是对危重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间断温血灌注心肌保护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间断温血灌注心肌保护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结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482例完成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方法、并发症、死亡原因以及围手术期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内死亡10例(2%)。随访3~7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间断温血灌注心肌保护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芮志良  俞珊  万峰 《北京医学》2001,23(6):335-337
目的 总结4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运用。方法 46例病人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4例,双支病变11例,三支病变31例。手术在常温全麻下进行,采用前胸正中切口显露心脏。7例搭桥1-2根,39例搭桥3-6根,平均每例搭桥3.5根。结果 46例全部治愈出院。ICU平均治疗时间20.6小时,术后平均住院13.3天。术后随访,心绞痛明显缓解,心功能得到改善。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的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搭桥术。方法对52例冠心病病人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在全麻、常温、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其中双支血管病变12例,三支血管病变40例;平均每例搭桥2.7支。结果全组死亡1例,其余病人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可行,且可减少输血,减轻手术创伤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17例患者中男92例 ,女 2 5例 ;年龄 3 8~ 78岁 ,平均 64 .5岁 ;3支血管病变 79例 ,2支病变 3 1例 ,单支病变 7例 ;左主干病变 15例 ;曾行支架术者 12例。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75例 ,非体外循环下 42例。均经胸骨正中切口 ,平均搭桥 3 .1支 ( 1~ 6支 )。心肌保护采用冷血含钾停搏液。体外循环时间 ( 12 0± 3 1)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75± 2 7)min。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时间 ( 15 8± 2 6)min。结果 死亡 2例。随访中除 4例出现心绞痛症状、需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外 ,其余心绞痛症状均消失 ,心功能显著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提高围术期处理水平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总结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 :3例病人均采用正中开胸 ,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血管全部用自身大隐静脉。 2例搭 3支桥 ,1例搭 4支桥。结果 :术后 3例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行PCI术治疗冠心痛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68例经PCI治疗的冠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368例患者中,9.2%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5.7%出现心绞痛,4.9%出现血管并发症,经积极对症处理与护理病情均得到改善,康复出院.结论 对行PCI术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浅谈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 .[病例报告 ]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为 5 6岁 ;其中 2例为 3支冠状动脉病变 ,1例为 4支冠状动脉病变 .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3 6% ,65 % ,75 % ;心绞痛病史为 1个月~ 2年 .均在正中开胸 ,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血管全部用自身大隐静脉 .2例搭 3支桥 ,1例搭 4支桥 .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术后 3例心绞痛症状均完全消失 ,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病例 .[讨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4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桥血管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14例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所有患者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开胸,浅低温全身麻醉.其中13例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共移植血管61支,人均2.5支;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5例,室壁瘤切除术1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个月~3年,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结论:CABG是冠心病患者较为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慎重选择病例、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医疗条件决定手术方式、恰当选择移植血管及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29-134
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11年后再发心绞痛给予原冠脉血管的介入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的治疗效果。②方法 148例CAD病人,体外循环下行旁路移置术(CABG)62例,非体外循环下行旁路移置术(OPCAB)86例。③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3例,8例病人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145例病人术后康复出院。④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是治疗CAD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技术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行非体外循环旁路移置术和全动脉化旁路移置术。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主要分支狭窄≥75 %的 42例冠心病患者 ,依据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伴或不伴侧支循环两组。统计分析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室壁瘤的发生率 ;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左室射血分数 ,1 2导同步心电图测定QTc离散度。结果 :伴与不伴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但无侧支循环患者乳头肌功能失调、室壁瘤的发生率较高 (P <0 .0 1 ) ,左室射血分数低 ,QTc离散度增加。结论 :侧支循环的建立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时行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体外循环(ECC)中的心肌保护策略。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96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瓣膜手术及CABG ECC中的心肌保护经验。ECC中及时的心脏减压,维持适当的灌注压,并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顺行灌注(顺灌)、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逆灌)、左右冠状动脉窦直视灌注(直视灌)、血管桥灌注(桥灌)多种方法结合,4∶1冷血(15~20℃)停搏液灌注-冷血(10~15℃)半钾停搏液维持-开放主动脉前温血(30~32℃)灌注的方式进行心肌保护。96例患者中单纯二尖瓣成形(MVP)+CABG 2例;二尖瓣置换(MVR)+CABG 18例(同期行血栓清除5例);MVR合并三尖瓣成形(TVP)+CABG 20例(同期行左房血栓、右房血栓清除各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CABG 24例(同期行瓦氏窦瘤修补1例,行室壁瘤切除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DVR)+CABG 20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3例);双瓣膜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DVR+TVP)+CABG 8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3例);双瓣膜置换合并三尖瓣置换(DVR+TVR)+CABG 1例;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术+CABG3例。结果 ECC时间101~360 min,阻断主动脉时间67~241 min。全组96例患者自动复跳58例,自动复跳率60.4%。死亡5例,死亡率5.21%。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ECC中及时心脏减压,维持适当的灌注压;针对手术方式,选择多种灌注方法可以较好的保护心肌,提高自动复跳率,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血流动力学规律,为临床冠心病围术期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3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4组,组1行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室壁瘤切除,组2行CABG,组3行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组4行激光心肌打孔(TMLR);10例瓣膜病患者(组5)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就比较各组血管紧张素Ⅱ(AGII)和醛固酮(ALD)水平。结果:AGII:组内:组1、2主动脉开放时及术后3、6、24h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3、4术后无明显升高(P〉0.05),组5阻断前、主动脉开放时、术后3h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术后3h明显高于组3、4(P〈0.05)。ALD:组内:组1、2及5主动脉开放时、术后3h显著高于术前(P〈0.05);组间:组2开放时、术后3h显著高于组3、4(P〈0.05),组5高于其它各组各时间点(P〈0.05)。结论:冠心病围术期R气AS活性明显低于瓣膜病组,术后早期RAAS活性升高。CABG患者RAAS升高更为明显,但24h以内恢复正常。非体外循环下搭桥和激光心肌打孔患者,心功能恢复快,全身反应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