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施行时机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 头位单胎健康足月初产妇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与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根据产妇意愿,当产妇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宫口开大<3 cm)不能耐受产痛时,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在产妇宫颈口开大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1)镇痛效果;(2)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3)宫颈口扩张速度、缩宫素使用情况、剖宫产率、产后2h出血量;(4)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羊水粪染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宫颈口扩张速度、产后2h出血量、缩宫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羊水粪染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产妇意愿在潜伏期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降低产妇疼痛感,对总产程及母婴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连续泵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应用于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228例为镇痛组,设同期相同条件的产妇180例为对照组,镇痛组产妇给予布比卡因125 mg和芬太尼0.2 mg经硬膜外泵注至胎儿顺利娩出停药。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硬膜外连续泵注对产妇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镇痛效果好;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镇痛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连续泵注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是较安全理想的无痛分娩方法,镇痛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娩痛是产妇痛苦的一关 ,是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问题 ,连续硬膜外阻滞下的分娩镇痛方法采用低浓度的布比卡因芬太尼合剂镇痛效果好 ,不受时间限制 ,不影响宫缩和产力 ,对产妇胎儿无副作用。在目前是一种比较安全和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孕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症状.结果: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第一产程时间要比研究组长(P<0.05);两组在第二、三产程时间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孕足月的产妇来说,采用连续硬膜外阻麻醉方法,不仅能减少产妇的疼痛程度,而且还能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第一产程不同时段施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对产程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3例无妊娠合并症、骨盆内测量无异常、要求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分成观察组3组:A组,临产后宫口开大〈1cm;B组,宫口≥1cm且≤2cm者;C组,宫口〉2cm且〈4cm。D组(对照组),同期分娩,条件与观察组相当,未行分娩镇痛者100例。分别记录产程时限,自然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监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B组、C组剖官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其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总产程短于其它3组;A组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其缩宫素使用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临产后,宫口开大≥1cm进行分娩镇痛,对分娩过程及分娩结局均无不良影响,既能有效地缩短产程,又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阻滞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回春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1,12(1):10-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分娩的痛苦。硬膜外阻滞镇痛能有效地减轻分娩的痛苦,对母儿的影响各国的报道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赵文杰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6)
目的:深入研究无痛分娩中行连续硬膜外阻滞的有效性.方法:以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进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为对象,随机抽选120例进行分组,常规组60例接受自然分娩,分析组60例则接受无痛分娩,观察2组分娩情况.结果:常规组60例产后2h出血量(210.35±18.75)ml,分析组60例是(186.79±22.68)ml,且2组疼痛程度、新生儿评分以及产程时间等对照,(P<0.05).结论:对于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在予以连续硬膜外阻滞的基础上,合理用药小剂量芬太尼以及低浓度罗哌卡因可降低出血量,改善疼痛程度,同时还能改善新生儿评分以及产程时间,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将35例镇痛分娩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条件相同正常分娩的35例初产妇进行对照,比较两组的产程进展及产程中产妇的基本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速度明显加快,产妇的自我感觉舒适度明显提高。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能明显促进产程进展,对母婴的影响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孕妇分娩镇痛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选择无痛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在其分娩过程中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随机选择同期未行分娩镇痛产妇,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作用显著,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静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76-77
目的:观察持续性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产科及内科重大并发症初产妇410例,其中自愿要求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210例作为干预组,另选同期传统方法分娩200例为对照组,未使用药物止痛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产痛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等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分娩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胎儿情况及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镇痛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产程,增加顺产率,安全可靠,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实施中的临床疗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8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产妇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对比分析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程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5.12%,疼痛程度为0级314例(76.59%),对照组0级38例(9.27%),2组0级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178,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及分娩顺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胎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症状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达到无痛分娩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椎管神经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及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待分娩的初产妇80例。其中观察组40例,临产后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非分娩镇痛组(对照组)40例,临产后不行椎管神经阻滞麻醉,两组均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并给予相应的处理。结果:两组产妇年龄、孕周、身高、头盆评分、体质指数、潜伏期疼痛等级、血压、心率及胎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产妇与非分娩镇痛组相比,疼痛程度、血压、心率、剖宫产率明显降低(P<0.05),器械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方法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显著降低剖产率,对产程及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行镇痛分娩396例临床病例,比较腰硬联合麻醉(联合组)和硬膜外麻醉(硬外组)麻醉后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方面的情况;并分析麻醉后在催产素使用、发热、产后尿潴留率等副作用及中转剖宫产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硬外组(t=27.00,P<0.05),两组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各时间点(5min、10min、30min、60min、90min)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41、0.71、1.46、1.54、1.75,均P>0.05).两组三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t值分别是1.02、0.44、1.05、1.46、1.85、1.56,均P>0.05)均无影响.两组麻醉后催产素使用、产时发热、产后尿潴留等副作用和中转剖宫产的几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是0.00、0.10、0.08、0.05,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起效更快,麻醉后不增加催产素使用、产时发热、产后尿潴留率等副作用的发生几率.因此腰硬联合麻醉可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5.
徐冠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5):632-633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对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德州市妇幼保健院经阴试产的初产妇628例,其中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252例为观察组,未接受无痛分娩的37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和社会因素剖宫产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χ2=430.18,P<0.01),观察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 vs 59.72%,χ2=14.56,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5.73±1.01h vs 7.90±1.38h,t=19.757,P<0.05).结论 开展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可显著减轻疼痛、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口腔无痛局部麻醉仪在儿童牙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无痛口腔局部麻醉仪在儿童牙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0 0例患者分成两组 ,试验组采用 Thewand口腔无痛局麻仪注射麻醉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推针管式注射法。注射后由患者本人用口头叙述法 (VRS)评价注射疼痛程度和麻醉效果 ,医生评价患者的恐惧程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 VRS值经 t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经χ2 检验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两组注射恐惧感及焦虑症经χ2 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无痛口腔局部麻醉仪能有效地减轻注射中的疼痛 ,降低注射恐惧感及焦虑症 ,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特别适用于儿童牙科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咽部表面麻醉在中深度镇静麻醉下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150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人室后试验组患者予以1%丁卡因喷雾咽喉部3次,以患者出现口咽部麻木感为佳;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咽喉部喷雾。所有患者静脉推注1.0mg咪达唑仑,随后静脉滴注芬太尼0.05mg,药物起效后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至中重度镇静(BIS:55~65)后给予镜检。操作过程中如有体动反应或BIS〉70,追加丙泊酚0.3—0.5mg/kg。观察各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记录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59例、良15例、差1例,对照组分别为53例、19例、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麻醉前、进镜时及退镜后SpO2、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躁动、呛咳、呼吸抑制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者表面麻醉后,咽部不适37例、恶心24例、紧张恐惧4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中深度镇静麻醉复合咽部表面麻醉不能减轻胃镜检查操作中的不良反应,反而增加术前患者不适感和恶心呕吐,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8.
张锦华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67-67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无明显头盆不称,无妊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施行导乐陪伴及硬膜外麻醉镇痛,记录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所有产妇镇痛效果良好,阴道自然分娩率高,总产程缩短,新生儿窒息率低,无不良反应。结论:导乐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可显著减轻产时疼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但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对母婴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新产程模式管理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长春市妇产医院自愿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单胎初产足月妊娠产妇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观察组产妇应用改良新产程模式管理无痛分娩,对照组产妇应用新产程模式管理产程无痛分娩。观察两种产程管理模式管理产程对母婴结局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潜伏期、加速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新产程模式管理的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产程时限明显缩短,阴道助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比例明显降低,因此改良新产程模式管理产程,可有效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川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CSEA)的甲胎、初产、足月、无其他合并症的产妇213例作为试验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进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产妇21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指征、胎儿冉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膜残留、尿潴留情况。结果镇痛后A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缩短(P〈0.05),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三产程和总产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与非镇痛比较可使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缩短,不影响总产程,不增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儿率,对母婴均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