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置入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科手术单肺通气的麻醉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2年完成的202例胸科手术患者,均采用纤支镜定位引导置入支气管阻塞器或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麻醉,总结围麻醉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结果 61例胸科患者采用支气管阻塞器单肺通气,141例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所有患者均顺利插管,经纤支镜定位均取得良好的单肺通气效果,满足手术中单肺通气需要。使用支气管阻塞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分别有11例(18%)和43例(30%),术后咽痛声嘶分别有28例(46%)和112例(79%),支气管阻塞器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率均低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肺通气患者(P〈0.05)。结论充分准备的护理配合有助于麻醉医师建立胸科患者单肺通气麻醉,纤支镜的准备与使用是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双管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66例双管插管单肺通气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其中9例使用双腔管通气失败,改单腔管通气。57例均在双腔管单肺通气下完成麻醉。结果2例出现肺水肿,66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双腔管的优点:在胸外科技术时,能使术侧肺(或患肺)与健侧肺的通气完全分开,在胸外科麻醉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纵隔肿物的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VATS下诊治纵隔肿物74例,全部采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小儿用单腔气管插管。结论51例在纯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小切口18例,改标准开胸5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乳糜胸1例,及时处理后痊愈,无其它围术期主要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VATS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在纵隔肿物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预防并发症,术中操作困难或肿物呈侵润性生长,应适当扩大切口,必要时转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VATS)的麻醉管理特点,观察VATS围术期呼吸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支气管内静脉全麻或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单肺通气(OLV),有创连续动脉压(AP)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进行VATS麻醉管理,重点防治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结果术中发生低氧血症16例,经纯氧吸入、通气肺加PEEP(5~10cmH2O)、萎陷肺CPAP(5~10cmH2O)或HFJV改善;拔管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1例,重新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改善。结论良好的单肺通气隔离是VATS成功的基础,预防和及时治疗术中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VATS成功的关键,要注意肺功能低下者拔管后可能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术中OLV时纯氧吸入、通气侧肺PEEP、萎陷侧肺CPAP,有助于提高SaO2改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AVTS)在胸部疾病诊治的体会。方法使用德国产电视成像系统及其他成套内镜器械,采用气管双腔管插管单侧肺通气麻醉246例,局部麻醉胸腔探查10例。肺大泡用内镜缝合切割器(Endo-GIA)切除43例,内镜切割缝合器和缝扎相结合肺大泡切除术28例,肺大泡单纯丝线缝合结扎9例,肺大疱单纯结扎18例,肺错构瘤切除9例,结核瘤切除18例,肺转移癌切除22例。肺叶切除术12例等手术治疗。全组手术中辅以5~8cm小切口15例。结果手术时间67.8min,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漏气时间长、包裹性积液。结论VATS适应证不断扩大,许多常规剖胸手术均可用VATS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cd thoracic surgery,VATS)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全组患者均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IPPV)。用芬太尼、力蒙欣、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加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单肺通气时(Olv)时,采用IPPV加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通气,并调整通气参数。全程监测SpO2、ECG、BP、P、中心静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及吸入麻醉药浓度。结果全组病例双腔支气管插管初始到位良好,改变体位后调整率为40%。38例患者术中36例肺萎陷满意,手术野显露良好。2例经患侧负压吸引后达到萎陷满意,患者SpO2维持在95%以上,无麻醉手术死亡。术中改小切口开胸手术5例.气胸复发1例,复胀性肺水肿1例。结论电视胸睦镜手术的麻醉关键是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要到位.双肺分隔要确切,患侧肺萎陷要满意。单肺通气时通气模式为IPPV加PEEP,并及时调整通气参数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肺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1例老年患者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麻醉后双肺通气、单肺通气5min、单肺通气45min和恢复双肺通气后患者通气指标(Paw、QS/QT和Vd/Vt)以及血气分析(PO2、PCO2和pH)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单肺通气后Paw和QS/QT显著上升,且高于手术前和手术后双肺通气时(P〈0.05),单肺通气5min时患者PO2出现降低,低于麻醉后的其他时间点(P〈0.05),单肺通气5minPCO2升高,高于麻醉后的其他时间点(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单肺通气,对患者肺内分流和动脉氧合影响较小,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单月宏  龚如岱 《江苏医药》1997,23(3):193-193
自1994年8月至1995年Ic月,我科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1例,与开胸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ZI例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8~69岁,平均34.7岁。病变位于左侧14例,右侧7例。首次发作2例,其余均有反复发作史。二、手术: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健侧单肺通气,术例胸壁行三个ZOmm切口(其中一个于术华时置闭式引流管),置人器械,在电视监视下电灼分离粘连,自上而下仔细检查肺表面。根据大癌的位置、数目及大小分别行肺大疮套扎、嵌钉、切除17例,肺楔形切除2…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手术(VAT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肺组织无挤压、牵拉损伤,肺功能损害小等优点,可为部分高龄心肺功能差而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提供外科治疗的机会。另一方面,VATS需采用双腔导管插管施行单侧肺通气,因此对麻醉提出较高的要求。我院自2003年至2007年以来已施行60例胸腔镜手术,临床效果较好,现就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潮气量双肺通气用于人工气胸下胸腔镜辅助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30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下进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干(T2-T4)切断术。根据气管插管和通气方式的不同分为单腔气管插管低潮气量双肺通气组(A组)和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组(B组),每组15例。根据手术进程,依次在手术开始前(T1),左侧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时(T2),左侧膨肺后(T3),右侧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时(T4),右侧膨肺后(T5),麻醉结束后(T6),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手术进行时的肺塌陷情况、低潮气量通气时间,以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果手术期间两组患者MAP、HR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SpO2始终维持在97%-100%。T3, T5时A组PetCO2较T1时有明显升高(P〈0.01),并显著高于B组(P〈0.01)。A组手术操作时肺轻度塌陷,手术视野暴露充分,低潮气量通气时间平均为7.4 min,最长时间15 min。B组患者均成功完成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有3例因导管位置欠佳,致肺塌陷不理想,影响手术操作。术后第1天A组患者声音嘶哑、咳嗽、咽喉痛的发生率较B组略低。结论人工气胸下胸腔镜辅助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中应用单腔气管插管低潮气量双肺通气的麻醉方法具有插管快速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刘远征  陈欢 《江西医药》2023,(5):592-594
目的 探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氧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时需单肺通气的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单肺通气后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氧合指数、炎性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双肺通气10 min时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肺通气10 min时、手术结束前氧合指数均低于麻醉插管后双肺通气10 min时,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炎性反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单肺通气60 min,观察组炎性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肺通气患者中使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能够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改善患者氧和指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血流动力学,是否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通气/血流异常。方法单肺通气下食管癌根治术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后注射0.9%生理盐水10 mL,实验组麻醉诱导后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输入)。观察两组术中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气道分压、氧分压;观察术前、插管前、插管后、插管后15 min、切皮时、进胸、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双肺通气15 min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观察术前、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时间点的氧和指数。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氧和指数在术前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和指数在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机制可能就是减轻了单肺通气引起急性肺损伤。 HR、MAP在插管前、插管后、插管后15 min、切皮时、进胸、单肺通气60 min、单肺通气90 min、双肺通气15 min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肺通气中,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氧和指数增加,有助于改善单肺通气时的肺通气/血流异常。  相似文献   

13.
尘肺患者全肺大容量灌洗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静脉复合麻醉在全肺大容量灌洗中的应用。方法60例0^+~Ⅱ期尘肺患者在双腔支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术中左侧单肺通气,右侧用温生理盐水(37℃)灌洗,1周后同法行左肺灌洗术。结果60例双腔支气管静脉麻醉、灌洗顺利,监测生命征平稳,PaO2和SpO2在单肺通气至灌洗结束(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自觉症状均较前明显好转。结论尘肺患者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采用双腔支气管静脉复合麻醉,只要麻醉操作、管理正确,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8例小儿湿肺患者行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至2010两年来住院的28例小儿湿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骨科手术后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后的血氧饱和度(Sa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手术1h后,观察组的PETCO2显著低于对照组,t=11.07,P〈0.001;SaO2的差异没有显著性,t=1.04,P=0.309。术中吸痰30s后,观察组患儿的PETCO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16.03,P〈0.001;Sa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P=0.048〈0.05。结论对小儿湿肺患者骨科手术行双肺通气对患儿呼吸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SPN患者进行VATS下肺叶楔形切除并送冰冻病理诊断。若为良性病变则终止手术;若为恶性肿瘤则VATS辅助小切口下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良性SPN7例,转移性SPN2例,均在VATS下行肺叶楔形切除术,原发恶性SPN29例,其中27例在VATS辅助小切口下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2例患者因高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行VATS下肺叶楔形切除术。所有病例均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术中冰冻报告与术后病理符合率达100%。结论 VATS应用于SPN的诊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和并发症,VATS下肺叶楔形切除术可能代替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成为诊治SPN的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单肺通气早期阶段呼吸末CO2差异(ETCO2)与最低PaO2值的关联。方法:36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P组(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n=18)和S组(给予七氟烷维持麻醉,n=18)两组。在FiO2=0.9时,测量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后5min、15min、30min和45min的动脉血气以及单肺通气前和后5min ETCO2值。结果:单肺通气中每组最低PaO2值(x)与初始ETCO2差异(y)有显著负相关性(P组;y=-0.0203x+7.2571,r2=0.5351;S组;y=-0.0257x+7.3158,r2=0.6129)。组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早期阶段ETCO2差异与单肺通气中损害的氧合功能相关。因此在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单肺通气中最低PaO2值是一个简单、方便的预测氧合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邢珍  朱红霞  董跃华  任炜  王丽  张振明  赵永泉 《河北医药》2009,31(23):3202-3204
目的观察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对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科手术患者38例,ASAⅠ~Ⅱ级。其中左肺癌行左肺叶或左全肺切除术18例(L组,n=t8),食管中、下段癌行根治术20例(E组,11=20),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微量泵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1·h^-1,间断静脉滴注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单肺通气参数设定为: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5次/min,吸:呼=1:2,吸入氧浓度100%。侧卧位后记录右肺通气气道压,分别于麻醉前(入室未吸氧),双肺通气15min,单肺通气20min,单肺通气60min桡动脉、中心静脉抽血测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与双腔通气时比较,单肺通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下降,气道压明显升高,2组肺内分流明显增高。与E组患者比,L组患者在单肺通气20min时气道压明显增高(P〈0.05)、在单肺通气20min、60min时肺内分流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使气道高反应患者气道压增高,肺内分流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丰新民  李进 《医药导报》2011,30(11):1449-145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单肺通气下行食道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34例术中实施单肺通气的择期食道癌手术患者,麻醉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在气管插管前给予0.9%氯化钠溶液1 mL静脉注射;治疗组18例,在气管插管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2 mg&#8226;kg 1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动脉血气变化,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中性粒细胞。结果与气管插管后相比,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在单肺通气时均下降(P<0.05);治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在单肺通气1 h、手术结束、术后6 h、术后24 h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二醛、中性粒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够有效地抑制单肺通气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沈丽娟  裴家理 《江苏医药》2013,39(9):1097-1098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体会.方法 接受电视胸腔镜下肺手术患者20例.病变包括支气管扩张4例、肺大泡3例和肺肿瘤13例.采用支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插入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F35-39);其中,左侧双腔管13例,右侧7例.结果 单肺通气时间1.5-2h.术中BP、HR均维持在术前基础值的20%以内.SpO2双肺通气期间维持在69%,单肺维持在94%以上.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对机体内环境干扰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节省医疗费用等优点.其麻醉管理的难度在于单肺通气时维持良好的氧合.需要确保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准确、单肺通气充分,并加强生命指征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复合呼气末正压(PEEP)与正常潮气量单肺通气对肺癌手术患者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复合PEEP组(L组)和正常潮气量单肺通气组(N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时(T1)、单肺通气60 min时(T2)、单肺通气90 min时(T3)、术毕双肺通气60 min时(T4)、术后1 d(T5)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与T1比较,两组各时点血浆TNF-α, IL-6, IL-8及IL-10水平均持续升高(P〈0.05);L组TNF-α, IL-6, IL-8在T2、T3、T4、T5时间点均明显低于N组(P〈0.05);L组血浆IL-10在T2、T3、T4、T5时间点明显高于N 组(P〈0.05)。结论与正常潮气量单肺通气相比,采用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复合呼气末正压可明显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肺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