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并比较针刺心肌打孔 (TNP)与激光心肌打孔 (TMLR)对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肌缺血面积、心肌坏死面积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探讨TNP心肌血运重建术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杂种犬 12只 ,随机等分为单纯心肌缺血 (SMI)组、TNP组和TMLR组 ,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后 ,分别进行针刺(TNP组 )和激光 (TMLR组 )打孔。 2周后 ,采用伊文蓝 四氮唑双重染色法测定心肌缺血和心肌坏死面积 ,并通过免疫组化Ⅷ因子抗原染色法观察心肌血管密度。结果 :TNP组和TMLR组术后与SMI组相比心肌缺血面积明显缩小 ,心肌血管密度明显增加 ,但前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TNP组和TMLR组术后心肌坏死面积相比较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TNP能获得TMLR相同的近期效果。在心肌血运重建术中 ,TNP不仅简单易行 ,而且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经心肌激光打孔血运重建术(TMLR)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外科新方法,其麻醉也具有与其它心血管手术不同的特点。本文报告了14例TMLR麻醉处理的初步体会。加大麻醉前用药量,术中控制芬太尼和肌松药的用量,以镇静药为主控制麻醉深度,灵活运用心血管活性药物以及全面的监测对维护病人心功能,减少围术期心梗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30例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TMLR)治疗重症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对冠心病患者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经左侧第五肋间做前外侧切口进胸,在食管超声探头(TEE)监测下施术,平均打孔(31.4±4.9)个(26~42个),通畅率96%。全组无心腔内腱索、瓣膜和传导组织损伤。术后死亡3例,存活27例,平均随访(7.4±6.1)个月(1~18个月),心绞痛缓解两级和两级以上者26例(96.3%),3~6个月时心脏核素检查显示打孔区域心肌灌注由(42±18)%升至(53±22)%(P<0.01),未打孔区域无明显变化。结论TMLR术能有效缓减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为重症冠心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4.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是一种新近开展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而且病变弥漫不能进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晚期冠心病患者。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可明显缓解病人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本文就其作用机制的几种假说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PMR)治疗晚期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MR治疗10例晚期CHD患者,以Seldinger法经右股动脉将激光导管送入左心室腔内,将激光器调节为2脉冲/串,心电同步于T波易损期前3Oms,在透视指导下对缺血左室壁打孔,深度6mm,每个心室壁打孔9~12个。结果:10例男性CHD患者的年龄为(65.2±5.7)岁,心绞痛级别为(3.4±0.5)级,连用(4.3±1.8)种抗心绞痛药物效果不好,左室壁最大舒张期厚度(11.2±0.9)mm,平均打孔(16.7±3.4)个。随访(6.4±3.7)个月,10例患者的心绞痛级别下降为(2.2±0.3)级(P<0.05),运动耐量由[(327.4±62.8)s增加至(498.6±81.7)s,(P<0.05)],抗心绞痛药物使用种类由[(4.3±1.8)种减少至(3.2±0.4)种,P<0.05],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心肌显像缺血明显改善,无并发症。结论:PMR治疗晚期严重心绞痛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损害心功能,没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但对CHD患者远期疗效和病死率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任立杰  李志 《山东医药》1998,38(3):13-14
对22例冠心病患者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治疗,在食管超声探头(TEE)监测下施术。本组共打孔646个,未通39个,通畅率为93.9%。术后死亡2例,存活20例。随访1 ̄15个月,心绞痛缓解Ⅱ级和Ⅱ级以上19例(95%)。结果显示,TMLR术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供血,对冠心病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近年冬眠心肌概念的扩展、发生机制及形态学变化、临床表现、外科和介入血运重建术治疗效果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近冬眠心肌概念的扩展,发生机制及形态学变化,临床表现,外科和介入血运重建术治疗效果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激光心肌打孔血运重建术 (PMR)是利用激光在需要打孔的心室壁 (心壁的分区方法为前壁、侧壁、后壁、下壁、隔面和心尖部 )从心内膜向心肌层打出 3~ 6 mm深 ,直径 1~ 2mm,间隔 1~ 2 cm的小孔。通过这些小孔直接为心肌供血 ,同时数周内刺激小孔周围的毛细血管增生 ,由这些新生血管与冠脉血管间直接交通形成循环作用 [1~ 3]。我院自 1998- 0 6~ 1999- 0 7,对 15例严重反复发作心绞痛患者行 PMR,为了观察其疗效 ,进行了术前、术后心绞痛变化的观察 ,并与指尖脉搏图、心电图对比。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纳入标准 :1临床确诊冠心病心绞…  相似文献   

10.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ransmyocardiallaserrevasculariza tionTMLR)是 90年代初在临床上兴起的一种治疗晚期弥漫性冠脉病变的新方法 ,它是应用激光光束在缺血心肌上造成与心室腔相通的孔道 ,来改善缺血心肌的血供。 1981年Mir hoseini[1 ] 首次利用CO2 激光在犬心左室壁打孔获得成功。激光照射到生物组织后可被组织吸收 ,反射 ,发散或传导 ;对心肌的生物效应受激光波长 ,能量 ,密度 ,辐射时间及组织吸收等特点的影响 ,并由此引起生物组织的不同反应。对该技术产生的心肌组织学改变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停跳冠状动脉 (冠脉 )搭桥术结合经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 (OPCAB/TML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10例多支冠脉有严重病变患者做OPCAB ,而对无法搭桥的心肌缺血区施以TMLR。结果 无手术死亡及重要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 (18 1± 5 )个月 ,8例心绞痛完全消失 ,平均心绞痛分级由术前的 3 2± 0 8,减至 0 2± 0 4。所有病人均无需再服用硝酸酯类药 ,亦无因心脏事件而再住院者。EF由术前平均 5 3 2 %增加到 6 5 4 % ,左室壁运动计分也由术前的 13 95± 3 34降低至术后的 11 74± 1 34。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OPCAB/TMLR是安全、有效的 ,对心肾功能欠佳的严重冠心病人较为可行 ,如非特殊情况 ,TMLR一般不宜作为冠心病的独立疗法 ,最好是将其作为搭桥术的辅助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冠脉介入和搭桥手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当血管发生弥漫性病变、桥血管再闭塞等情况时,上述治疗都难以实现完全血运重建.基于细胞水平的"分子血管搭桥术"通过注射心肌外源性促血管生长因子,诱导内皮细胞出芽和侧支循环重建.现就促血管蛋白因子给药的各种路径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测量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R)后的 QT离散度 (QTd)和心率校正 QT离散度 (QTcd)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访记录单纯行 TMR的 14例患者术前 1d、术后 1周 ,1,3,6月及 1年的心电图 ,同时观察症状缓解和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 :患者术后 QTd、QTcd明显下降 ,3月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44 .4± 2 0 .5 ms;47.0± 19.1m s) ,6月后 QTd,QTcd似有轻度升高 ,但统计学检测尚无明显差异。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 ,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TMR术后 QTd,QTcd明显减少与症状缓解和心功能改善相一致 ,可将 QTd,QTcd作为 TMR术后疗效观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超声微泡造影观测钬激光心肌激光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心肌超声微泡造影探讨激光心肌再血管化的机制及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部分钳闭犬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钬激光在缺血区进行心肌激光再血管化,并在缺血前、缺血后及激光打孔后取左室短轴切面进行超声微泡造影。结果:缺血后心肌超声微泡声学密度较缺血前明显降低(P<0.001),心肌激光再血管化后,缺血区超声微泡声学密度较缺血时明显升高(P<0.001),接近正常心肌超声微泡声学密度(P>0.05),激光再血管化区心肌超声微泡较正常心肌提前显像。结论:心肌激光再血管化可即刻明显缓解心肌缺血,使缺血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心肌超声微泡造影可作为观测和评价心肌激光再血管化的可靠手段,钬激光心肌再血管化的中远期效果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病因。无瓣膜性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中,心力衰竭最常见由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导致,伴有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目前认为血运重建可以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同时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患者血运重建风险高。现对左心室功能障碍的冠心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介绍Hybrid技术在复杂冠心病中运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进展,对其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When a "culprit lesion" can be identified in a patient with unstable angina, it may be possible to achieve clinical improvement with 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We analyzed actuarial survival free of an event (severe angina,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or death) at 6, 12, 18, and 24 months in 83 patients with multi-vessel disease and unstable angina who had undergone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revascularization was complete in 31 patients and incomplete in 52. Event-free survival in 85 patients with single-vessel disease and unstable angina who had undergone successful PTCA also was analyzed. Event-free survival at 24 months was worse in the multivessel disease patients than in the single-vessel disease patients (62% vs 85%; P = 0.001). Multivessel disease patients with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had the same event-free survival as those with 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63% vs 61%; P NS). Diagnostic angiograms revealed thrombus or an irregular ulcerated lesion in 42 of the multivessel disease patients. The event-free survival of these 42 patients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multivessel disease patients as a whole (64% vs 60%; P NS). We conclude that in patients with multivessel disease and unstable angina the event-free survival after PTCA is poorer than in patients with single-vessel disease and unstable angina. In the former patients, event-free survival does not necessarily depend on the completeness of revascularization.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ho have intra-coronary thrombus or an irregular ulcerated lesion resembles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ho lack these findings. (J Interven Cardiol: 1988:1: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总结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建立辨证标准,分析其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17个省市45家医院的105位相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建立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常见证型,并建立辨证标准,分析其实用性和可行性。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105份,回收10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103份问卷有效,有效率98.10%。根据证型常见度,将累积百分率≥80%且变异系数≤0.45者作为血管重建术后的主要证型(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将累积百分率≥80%且变异系数≤0.45者的症状作为支持该证型诊断的要素;以百分比反映专家对该问卷的认可度。结论通过对103名心血管病专业中医专家的经验总结,为血管重建术后主要证型的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