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贾中伟  陆琼  黄先国 《安徽医药》2009,13(11):1391-1392
目的按新空腹血糖受损切点标准,分析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清中血脂的结果。方法对该院的体检人群进行空腹血糖、血脂的检测,并根据FBG水平分为A组FBG〈5.6mmol.L^-1,B组FBG≥5.6 mmol.L^-1且FBG〈6.1 mmol.L^-1,C组FBG≥6.1 mmol.L^-1同时FBG〈7.0 mmol.L^-1,其中B组为新增人群。结果新标准中新增的IFG患者(5.6≤血糖〈6.1)血清中TC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G均值要高于对照组,且P值达到了0.079;旧标准定义的IFG患者(6.1≤血糖〈7.0)血清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定义的IFG患者(5.6≤血糖〈7.0)血清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TG,对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有必要监测血脂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张亚婷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08-2010
目的 了解糖代谢正常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的特点,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对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影响.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406例健康体检者FPG,以FPG< 5.6 mmol/L为正常,≥5.6~7.0 mmol/L为IFG.以被观察者在4年前是否存在NAFLD作动态观察4年是否出现IFG及出现的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 无NAFLD者四年间IFG发生率为14.1%,而存在NAFLD者IFG的发生率为38.9%.4年间每年IFG出现的人群的比例是6.65%、1.72% 、5.91% 、3.69%,总共占到所有体检者的17.98%,而是否会出现空腹血糖增高的人群与4年前是否存在NAFLD有关.结论 体检人群IFG的发生与四年前是否存在NAFLD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艳梅  于建成  胥柯  崔世维 《河北医药》2010,32(22):3168-3169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体检的811例人群为研究对象:NGT组(FPG<5.6 mmol/L)、NIFG组(5.6≤FPG<6.1 mmol/L)、IFG组(6.1≤FPG<7.0 mmol/L).测定3组人群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探讨FPG水平与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 FPG≥5.6 mmol时,TC、TG、LDL-C等与FPG呈正相关,其中TG和FPG的相关系数最大,HDL-C与FPG呈反相关.NIFG组和IFG组TG、TC、LDL-C均高于NGT组,HDL-C低于NGT组(P〈0.05).结论 血脂升高与血糖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腹型肥胖及预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指标之一,降低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切点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的情况及其与血脂、血压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的1093例人群中空腹血糖(FG)浓度≥6.1 mmol/L且<7.0 mmol/L的40例为高血糖组;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FG <6.1 mmol/L的40例为健康对照组.记录身高、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受检者进行双侧颈动脉斑块测量,用酶法测定血糖、血脂;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IFG的检出率为3.66%.高血糖组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及斑块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TG[(2.31±1.73) mmol/L,(1.52±0.58) mmol/L,P =0.009]、LDL-C[ (3.23±1.02) mmol/L,(2.80±0.64)mmol/L,P =0.025]、hs-CRP[(5.51±4.26) g/L,(2.77 ±2.23) g/L,P=0.001]、斑块有无(12/28,1/39,P=0.001).结论 IFG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TG、hs-CRP水平增高可能是IFG人群致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者中不同血糖水平人群颈动脉硬化差异程度、临床及代谢特征变化,探讨动脉硬化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62例受检者,除外结缔组织疾病、瓣膜性心脏病后,完善颈动脉彩超,同时进行血糖分层,探讨血糖分层,尤其是空腹血糖受损对血压、血脂、血尿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共检出2型糖尿病35例(6.23%);空腹血糖受损51例(9.07%).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AS)检出175例(31.14%);粥样斑块形成96例(17.08%);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79例(14.06%);糖尿病(DM)、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颈AS检出率较血糖正常组显著升高,分别为17 (48.57%)、28 (54.90%) vs 130 (27.31%).DM组与血糖正常组相比较,IMT值增厚明显,年龄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下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升高(P<0.01);IFG组同血糖正常组相比较,其IMT值增厚、年龄、收缩压有差异.而IFG组和DM组相比较,IMT厚度、年龄无明显差异.结论 IFG及DM人群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显著增高,随着血糖水平升高,IMT相应增厚;血糖、高血压、年龄、性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空腹血糖受损等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健康管理,进行颈动脉彩超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两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方法:对3828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空腹血糖≥5.6mmol/L者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据不同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分析负荷后2h血糖代谢情况。结果:在以空腹血糖为6.1mmol/L为切点诊断的245例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为41.22%,女性(25.71%)高于男性(15.51%);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20.82%,女性(11.84%)高于男性(8.98%)。在以空腹血糖为5.6mmol/L为切点诊断的627例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糖耐量减低的患病率为37.00%,女性(23.76%)高于男性(13.23%);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3.88%,女性(9.52%)高于男性(4.63%)。结论:以空腹血糖为5.6mmol/L和6.1mmol/L为切点诊断的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代谢异常率分别为50.88%和62.04%,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180例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测定这些患者的血糖水平,按照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将其分为3个组:A组FPG<5.6 mmol/L,B组5.6≤FPG<7.0 mmol/L,C组FPG≥7.0 mmol/L,对3组之间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脉血管粥样硬化的程度来进行对比。结果 3个组中患者FPG水平随着逐渐升高,其在年龄差异、血脂水平、高血压状态、冠心病的患病率,及三支病变发生率也在逐渐升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高血压情况、血脂水平及其患病率,还有三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比B、C组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和患病率,还有三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FG是CHD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工作中要力将患者FPG水平控制在5.6 mmol/L以下,这样患者得冠心病的概率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本研究通过观察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不同阶段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对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早期肾损伤的价值,并观察糖代谢异常各组间肾脏损伤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符合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的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9例,男性113例,女性86例,年龄(60±12)岁,病程510年。所有入选者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40/90 mmHg(1 mmHg=0.133 kPa)],除外血压控制不稳定者。所有入选者行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依据血糖水平分组:A组: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FPG)<5.6 mmol/L且OGTT 2 h PG<7.8 mmol/L]组(n=58);B组:空腹血糖受损(IFG)(5.6 mmol/L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受损者(IGT)胰岛素抵抗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不同。方法参照2003年ADA专家委员会建议标准,选择正常糖耐量者(NGT)51例,空腹血糖受损者30例,糖耐量受损者27例。测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及OGTT5点血糖值及胰岛素值。采用HOMA-IR评价IR,HBCI、△I30/△G30、MBCI分别评价基础状态下及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校正年龄、性别、BMI后,IFG、IGT组HOMA-IR均明显高于NGT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HOMA-IR与IFG组比较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等因素后,IFG组HBCI较IGT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MBCI较IFG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I30/△G30与IFG组比较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与糖耐量受损人群均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主要表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缺陷,而糖耐量受损人群为胰岛素早期分泌受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煤矿工作者空腹血糖异常与血脂、血压、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的关系,分析血糖异常原因以及高危人群。方法:对5255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以酶法检测血脂、血糖含量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年组患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的危险度分别是青年组的3.2和3.1倍,高血脂、高血压、肥胖人群的IFG和糖尿病的检出率均高于对应的正常组。结论:合理调整饮食,纠正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对于预防IFG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已接受长期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服用氯氮平80例的不同时点进行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BG)的测定。结果使用氯氮平治疗3个月末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无明显增高(P〉0.05);治疗12个月末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增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氮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异常(空腹血浆血糖≥6.1mmol/L,餐后2h血浆血糖≥11.1mmol/L)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氯氮平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代谢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彦  张先祥  罗涌  王邦琼  王怡 《中国医药》2013,8(9):1244-1245
目的 探讨灵活设置胰岛素泵基础率控制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40例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泵,试验组采用固定短时间高剂量基础率代替餐前大剂量输注,对照组采用常规大剂量注射方式.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血糖监测次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3.5±2.2)d]短于对照组[(6.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5.3±1.5)mmol/L]、非空腹血糖[(7.5±2.2) mmol/L]、血糖监测次数[(31±4)次]、低血糖发生率[(5.1±2.4)%]与对照组[(5.6±1.2) mmol/L、(8.1±1.5) mmol/L、(29±6)次、(5.1±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灵活设置胰岛素泵,采用固定短时间高剂量基础率代替餐前大剂量输注控制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9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脑卒中患者空腹血糖值,探讨其临床意义,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本院诊治的9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空腹血糖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及不同预后中表达的意义。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为(12.22±6.02)mmol/L,明显高于正常值,重型脑卒中患者的空腹血糖的值(13.80±4.68mmol/1)明屁高于轻、中型组(10.91±6.71)mmol/L,脑卒中死亡组患者空腹血糖的值(15.48±4.97)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11.31±5.99)mmol/L。结论急性脑卒中时空腹血糖值升高,可能与判断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 选择73例合并RA的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不合并RA的T2DM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PBG)、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清白蛋白(GA)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2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按照ESR是否升高将T2DM合并RA患者分为2组,比较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 合并RA的T2DM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为(4.3±1.0) mmol/L,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4.7±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RA的T2DM患者总胆固醇/HDL-C (4.0±1.0)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4.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2.6±0.7) mmol/L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3.0±0.4)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RA的T2DM患者血清CRP中位数为14.54(1.62,17.95) mg/L,明显高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2.13(0.83,4.77) mg/L(P< 0.01),ESR(38±22) mm/1 h也较不合并RA的T2DM患者(16±11)mm/1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体重指数、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三酰甘油、空腹血糖、PBG、GA及HbA1c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合并RA的T2DM患者中,ESR升高组总胆固醇/HDL-C (4.2 ± 1.0) mmol/L明显高于ESR正常组(3.7±0.8) mmol/L(P<0.05),ESR升高组GA水平(28±11)%明显高于ESR正常组(18±5)%(P<0.05),CRP水平中位数为15.52(6.47,28.67) mmol/L亦明显高于ESR正常组3.14(1.17,6.18) mmol/L(P <0.01);2组空腹血糖、PBG及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RA的T2DM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不合并RA的T2DM患者,RA患者风湿活动使机体维持在高水平的炎症状态,导致血糖及血脂代谢紊乱,可能进一步加重T2DM患者的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92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4.1~6.1mmol/L)57例、胰岛素常规治疗组(目标血糖6.1~8.1mmol/L)76例和对照组(目标血糖8.1~11.1mmol/L)59例。比较3组患者ICU停留时间,院内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低血糖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院内感染、SIRS、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胰岛素强化治疗组SIRS、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控制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将目标血糖控制在6.1~8.1mmol/L间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碘造影剂前后停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入选标准为使用含二甲双胍方案治疗后血糖水平基本达标并维持平稳、应用碘造影剂前后48h内停用二甲双胍且有停药前后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和睡前血糖水平监测记录。停用二甲双胍期间调整降糖治疗方案者纳入调整组,未调整治疗方案者纳入未调整组。收集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其中未调整组62例(87.5%),调整组18例(22.5%)。二甲双胍停药时间为2—4d。未调整组停药后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晚餐后2h和睡前血糖水平与停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7.7±1.4)mmol/L比(7.0±1.2)mmol/L,(9.5±1.7)rnmol/L比(9.0±1.8)mmol/L,(10.9±2.3)mmol/L比(8.6±1.9)mmol,/L,(9.9±1.7)mmol/L比(8.6±1.7)mmol/L,(9.1±1.9)mmol/L比(8.5±1.6)mmo]/L],其中空腹、午餐后2h和晚餐后2h血糖水平与停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P=0.00);调整组停用二甲双胍前后5个时间点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9±1.2)mmol./L比(8.1±1.8)mmol/L,(8.0±2.2)mmol/L比(8.5±2.4)mmo]/L,(9.2±2.9)mmol/L比(10.3±1.9)mmoL/L,(9.4±2.1)mmol/L比(9.1±2.4)mmol/L,(10.0±2.3)mmol/L比(9.3±2.2)mmol/L,均P〉0.05]。结论使用碘造影剂前后停用二甲双胍可导致停药期间未调整降糖治疗方案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更平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描述深圳市龙岗区20~60岁公职人员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以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20~60岁9268例公职人员的体检资料为基础,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公职人群空腹血糖(FPG)水平在不词性别、年龄、职业的分布特点及糖尿病患病情况。结果(1)龙岗区20~60岁人群平均FPG水平为(5.18~0.42)mmol/L,男性(5.26~0.11)mmol/L,高于女性的(4.85~0.48)mmol/L,空腹血糖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所有组别每10年空腹血糖增加超过0.12mmol/L。2009年龙岗区20—60岁公职人员糖尿病患病率为4.87%.公安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5.78%。(2)以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空腹血糖受损5.6~6.9mmo]/L的标准,男女空腹血糖受损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50~54岁组两性空腹血糖受损阳性率下降,55~60岁组女性空腹血糖受损阳性率继续上升。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公职人员20~60岁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上升起始年龄小,幅度大,上升速度快,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饶小胖 《中国医药》2012,7(2):160-162
目的 探讨糖调节异常者血尿酸水平与血脂、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 从青岛地区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选取730例资料完整者进行分析.730例中糖调节异常高尿酸者106例,为A组;糖调节异常正常尿酸者173例,为B组;正常糖耐量高尿酸者103例,为C组;正常糖耐量正常尿酸者348例为D组,记录各组纳入分析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血尿酸、TC、TG、HDL-C等,并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负荷后2h血糖.结果 ①各组间血尿酸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组、C组、B组、D组[ (450±72)、(434±59)、(324±51)、(311±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②各组TG、TC、SBP由高到低的顺序为A组、C组、B组、D组[TG:(1.85±0.10)、(1.81 ±0.10)、(1.45±0.10)、(1.43±0.10) mmol/L;TC:(5.72±0.10)、(5.60±0.10)、(5.42±0.10)、(5.12±0.10) mmol/L; SBP:( 142±20)、(138±21)、(135±176)、(125±19)mmHg,1 mmHg =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③以糖调节异常者TG、TC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BMI、腰围、血尿酸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血尿酸水平未进入回归方程.以SBP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BMI、腰围、血尿酸水平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血尿酸水平进入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糖调节异常高尿酸血症者易合并血脂紊乱和高血压,且高尿酸血症可能是糖调节异常者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促进其高血压恶化.  相似文献   

19.
刘会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28-2129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期高血压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舒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疗程12个月,治疗中定期检测和比较血糖、血压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 <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3、6个月时空腹血糖(GLU)、餐后2h血糖(P2hPG)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治疗12个月后GLU、P2hPG[分别为(6.23±0.89)、(7.46±0.71) mmol/L]较治疗前[分别为(4.97±0.52)、(5.21±0.69) mmol/L]及同期对照组[(5.13±0.48)、(5.16±0.67) mmoL/L]均高(均P <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期高血压效果较好,长期用药(1年或以上)对血糖有一定升高作用,但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尚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运动疗法对抗精神病药致糖脂代谢紊乱患者血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随机分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在持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体质量、腰围、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脂谱、血抵抗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脂联素水平.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65 ±8)kg、(84 ±5) cm、(7.2±1.5) mmol/L、(10.8±2.2) mmol/L、(7.8±0.6)%、(6.3±2.6)、(2.5±0.3)mmol/L、(6.2±1.0) mmol/L、(0.7±0.2)mmol/L、(3.4±0.4)mmol/L,治疗后分别为(63±6)kg、(83 ±4)cm、(6.5 ± 1.3) mmol/L、(7.8±0.6)mmol/L、(6.5±0.4)%、(3.5±0.7)、(2.2±0.3)mmol/L、(5.6±0.9)mmol/L、(1.0±0.3)mmol/L、(2.6±0.3)mmol/L.研究组治疗前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65 ±8) kg、(84 ±5)cm、(7.3±1.6) mmol/L、(10.6±2.3) mmol/L、(7.9±0.6)%、(6.4±2.5)、(2.6 ±0.3) mmol/L、(6.3±1.1) mmol/L、(0.7±0.2)mmol/L、(3.3±0.4)mmol/L,治疗后分别为(58±6)kg、(80 ±4)cm、(5.7±1.2) mmol/L、(7.3±0.5)mmol/L、(6.1±0.4)%、(2.9±0.6)、(1.8±0.3)mmol/L、(4.9±0.8)mmol/L、(1.3±0.3)mmol/L、(2.3±0.3)mmol/L,研究组治疗12周后,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和本组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和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抵抗素、脂联素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分别为(45±13)、(30±10)μg/L,研究组分别为(45±13)、(30±10) μg/L,均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抵抗数、脂联素等脂肪细胞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35±8)μg/L比(43±8)μg/L、(22 ±9) μg/L比(28±9) μg/L,均P<0.05].结论 二甲双胍在影响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通过降低血抵抗素、脂联素等脂肪细胞因子而产生的作用,运动疗法可减轻体质量,缓解胰岛素抵抗,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