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患者48例96只眼,观察术后症状、视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及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96只眼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随访1年以上,无屈光回退。结论: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高,稳定性强,术后视觉效果好,是中、高度近视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角膜切削术(PRK)与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术后远期疗效,比较2种术式的异同。方法选择48例近视患者,对患者双眼选择不同术式治疗,其中一眼应用PRK术治疗,另一眼应用LASIK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疼痛程度、上皮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内视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度(Haze)及屈光状态。结果 LAEK组上皮愈合时间明显长于PRK组(P0.05),LASEK组疼痛指数明显低于PRK组(P0.05),术后6个月内2组屈光度恢复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ASEK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度(Haze)显著低于PRK组(P0.05),2组并发症主要包括激素性高眼压与屈光回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EK术与PRK术均能够有效地治疗800 D近视,远期效果明显,与PRK术比较,LASEK术可以更好地降低疼痛程度,减少Haze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好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LASEK术中撕瓣联合水复位法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LASEK术中撕瓣联合水复位法治疗162例(324眼)中高度近视,随访3~6个月,观察症状、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刺激症状较PRK轻,无明显上皮下雾状混浊出现。患者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0.8者321眼(99.07%);≥1.0者300眼(92.59%)。结论LASEK术中撕瓣联合水复位法治疗中高度近视安全性更高,术后视觉效果更好,降低了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ASEK术中去除或保留角膜上皮瓣对手术后反应、术后效果等反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05例在本中心接受LASEK近视矫正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前有效等值球镜度数,分为高度近视组24例(A组)和中低度近视组81例(B组),两组术中随机去除一眼角膜上皮瓣(去瓣组),另一眼保留角膜上皮瓣(留瓣组),术毕均配戴角膜接触镜。对术后前三天角膜刺激征和结膜充血评分,术后第三天取角膜接触镜后角膜上皮愈合程度、上皮愈合时间,术后六个月裸眼视力、屈光度、haze等指标进行的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前三天A组及B组中的留瓣组角膜刺激征和结膜充血较去瓣组明显,术后A组及B组中的留瓣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较去瓣组延长。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A组的留瓣组略优于去瓣组;B组留瓣组与去瓣组无显著性差异。角膜Hase::A组中去瓣组:1级4眼;留瓣组1级1眼,其余均为O级。B组中去瓣组:0.5级3眼;留瓣组0.5级1眼,其余均为O级。结论:LASEK屈光矫正术中去除上皮瓣能明显减轻患者眼部刺激症状、缩短上皮愈合时间。但对高度近视患者LASEK术中尽量保留上皮瓣,以减少Hase发生,减轻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LASEK术后造成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接受LASEK治疗的且资料完整的近视患者536例1053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角膜厚度、角膜曲率、术中消融深度、光学区直径及术后反应和眼压情况。结果:屈光回退〉-1D者50例90眼,回退发生率为8.55%,回退等效球镜度数-1.25~3.75D,平均(-2.35±1.12)D;回退发生多在术后6个月内,回退发生与术前屈光度、术中消融深度及术后haze反应有密切关系,术前近视度数越高,术中消融深度越深者,术后回退发生率越高,在超高度近视组,术后屈光回退发生率达19.4%,而与年龄、性别、术前角膜厚度及术前角膜曲率无明显关系。结论:LASEK术后屈光回退主要发生在超高度近视组,因此,对于角膜厚度足够的高度近视患者目前仍建议LASEK不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方法及临床结果分析。方法:中度和高度近视92例(184眼),施行LASEK,术中应用MMC,观察术后症状、视力、屈光度、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发生率及屈光回退发生率。结果:术后屈光度及裸眼视力均在6月内趋于稳定;屈光回退于术后6个月有36眼(1.96%),术后1年有34眼(1.85%);术后haze2周有有14眼(7.61%),6个月时有13眼(7.01%)。结论:LASEK联合MMC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确切而安全,能降低haze及屈光回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73例(134眼)超高度近视进行LASEK手术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眼压及Haze的变化。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或更好者占61.9%;屈光不正度数在1.00D以内者占89.6%;术后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所有患眼的Haze都控制在2级之内,其中0级占83.6%。结论 LASEK是治疗超高度近视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术中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方法及临床结果分析。方法:中度和高度近视92例(184眼),施行LASEK,术中应用MMC,观察术后症状、视力、屈光度、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发生率及屈光回退发生率。结果:术后屈光度及裸眼视力均在6月内趋于稳定;屈光回退于术后6个月有36眼(1.96%),术后1年有34眼(1.85%);术后haze2周有有14眼(7.61%),6个月时有13眼(7.01%)。结论:LASEK联合MMC治疗中高度近视疗效确切而安全,能降低haze及屈光回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ASEK术前眼表冲洗液对术中酒精浸泡角膜上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50例(100眼)将进行LASEK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二组,分别用二种不同的冲洗液进行术前眼表的冲洗和消毒,比较二者术中酒精浸泡角膜上皮时间的长短。随访6个月,观察二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屈光度、眼压及Haze的变化。结果使用不同眼表冲洗液的二组患者术中酒精浸泡角膜上皮时间亦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第8天,比较二组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一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的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用低渗液进行眼表冲洗可以缩短术中酒精浸泡角膜上皮时间,有利于高活性角膜上皮瓣的制备,加快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LASIK治疗的近视眼患者按近视的程度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用NIDEK EC-5000Ⅱ型准分子激光仪进行LASIK手术治疗.结果各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多≥1.0;散光度数多在±1.00D内;近视度数多在±1.00D内;术后视力无下降;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是有效的、可预测的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381例(635眼),按术前屈光度分成2组,A组-6.00~9.75 D285例(467眼),B组-10.0~20.0 D 96例(168眼)。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厚度、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个月,2组的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459眼(98.3%)和145眼(86.3%);1.0以上者分别为318眼(68.1%)和18眼(10.7%)。结论应用LASIK方式矫治高度近视效果良好,但仍有并发症发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薄角膜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采用薄角膜瓣LASIK治疗高度近视且随访观察6月以上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薄瓣LASIK术后反应轻,术后裸眼视力恢复快,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即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时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有183眼占77.2%,0.5—0.8者有48眼占2013%,小于0.5者有6眼占2.5%。屈光度数稳定在±1.00D以下者193眼(84.1%)。术中、术后无发生严重并发症,其并发症主要为角膜瓣细微皱褶。结论: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安全陛及疗效高。  相似文献   

13.
LASEK术后Haze的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的广泛开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病例亦逐渐增多,一直是眼视光学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Haze的出现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高度近视、过敏症、自身免疫疾病等高危因素、角膜细胞凋亡机制、手术方式、角膜损伤修复过程.对其防治及LASEK术后合理使用中药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逐渐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例18眼接受有晶体眼ICL植入术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比较术前矫正视力和术后裸眼视力,观察术后6月眼压、角膜细胞内皮计数、透明晶体状态等。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在观察期内无一例发生青光眼、白内障、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祛风退翳汤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角膜修复情况。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近视患者144例按随机对照顺序编号,分为A、B两组。治疗组(A)72例(72眼)术后口服祛风退翳汤;对照组(B)72例(72眼)不服任何药物。观察术后疼痛、视力、屈光度(sphere D)、散光度(cylinder D)、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haze现象及角膜修复情况(均以右眼为观察对象)。结果术后第1天、3天,A组疼痛明显轻于B组(P〈0.05);术后第5天,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月,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A组优于B组(P〈0.05),术后第3~6月,裸眼视力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6月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散光度、眼压,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6月haze现象A组轻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祛风退翳汤能在减轻LASEK术后疼痛、降低haze发生率和角膜修复方面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是一种前弹力层下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1],是目前治疗近视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痛苦小和远期疗效稳定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SBK手术可以保留足够厚的角膜基质床,一方面防止术后角膜扩张和医源性圆锥角膜的发生,另一方面又尽可能多地增加屈光不正的矫治量及进行大光学区切削,对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都有重要的意义[2]。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通过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之间接收的87例近视患者,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近视度数变化情况,每间隔2周后记录患者的近视度数变化情况,并与之前情况进行对比,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通过术后随访发现,在所有治疗的患者中,视力情况有明显下降的共58例(66.7%),视力出现好转的有26例(29.9%),视力无明显变化的3例(3.4%)。视力明显下降的58例中,(16±3.5)岁的患者为56例(96.6%),视力无明显变化的3例均是年龄在(32±4.4)岁之间。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有很多优势,它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近视,能够快速降低近视度数,特别对于年龄较小、度数不高的近视患者来说,角膜塑形镜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Astramax三维角膜综合检查站引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5.5 mm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对89例(10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眼及对照组49眼。观察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方向,对照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10点位方向,2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5.5 mm非折叠人工晶体。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患者屈光状态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42眼(82%)和43眼(84%),对照组分别为31眼(63%)和33眼(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减小(P<0.01);对照组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减小(P<0.05)。结论 Astramax三维角膜综合检查站引导白内障超声乳化5.5 mm角膜透明切口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性散光、矫正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丝裂霉素C以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LASEK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LASEK治疗的2组患者.A组予常规LASEK治疗,B组于LASEK术前、术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术中使用0.02%丝裂霉素C棉片浸润角膜前基质层,手术完毕时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5 min一次,共6次.比较2组患者术后症状、屈光状态、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发生情况等.结果 B组患者术后第1天仅有轻微异物感,术后3天时不适消失;至术后6个月时无明显haze发生,屈光状态稳定,均明显好于A组.结论 联合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丝裂霉素C以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减轻LASEK术后疼痛,减少haze发生有较好的效果,术后屈光状态也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及位置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140例(151只眼),按手术切口方式及位置不同分为陡峭轴角膜3.2 mm切口组、陡峭轴巩膜5.5 mm切口组和12点位角膜3.2 mm切口组,手术均由同一名高年资手术医师在OPMI Lumera i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散光度数、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统计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3组患者散光度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陡峭轴角膜3.2 mm切口组及陡峭轴巩膜5.5 mm切口组患者散光度数均明显低于术前及12点位角膜3.2 mm切口组(P均0.05),而12点位角膜3.2 mm切口组与术前比较、陡峭轴角膜3.2 mm切口组与陡峭轴巩膜5.5 mm切口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手术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不同程度上升,但术后1周3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陡峭轴角膜3.2 mm切口组及陡峭轴巩膜5.5 mm切口组患者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均明显高于12点位角膜3.2 mm切口组(P均0.05),但陡峭轴角膜3.2 mm切口组与陡峭轴巩膜5.5 mm切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陡峭轴巩膜5.5 mm切口组2例(4%)患者在术中发生切口处虹膜脱出,经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其余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陡峭轴上做角膜切口及巩膜切口均可以明显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散光度,提高患眼术后视力,且手术并发症均较少,但巩膜切口操作较复杂,临床中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