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733例/次应用抗癫痫药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齐晓涟  王育琴 《中国药房》2004,15(2):101-103
目的 :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宣武医院2000年3月~2001年3月所监测的应用抗癫痫药治疗但疗效不佳或怀疑中毒的733例/次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浓度范围内的患者占37 6 % ,高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的患者占6 4 % ,低于正常治疗浓度范围的患者占55 9 %。联合用药的患者中 ,血药浓度高于或低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数达79 1 %。另外 ,在服用中药的患者中 ,测出化学合成药物成分者占90 % ,其中血药浓度不正常者达86 %。结论 :在应用抗癫痫药时 ,不仅应注意血药浓度监测 ,还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注意中药中含有的化学合成药物成分 ,重视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2.
欧阳华  王政  王美芳 《中国药房》2006,17(23):1796-1798
目的:提高临床对血药浓度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1998年~2005年所监测的应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4种抗癫痫药治疗的1443例/次患者的血药浓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药浓度在高、低及正常治疗浓度范围内的患者分别为10.40%、36.59%、53.01%。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浓度范围内者为28.45%。结论: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调整用药剂量有指导意义;及时监测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是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任洁雯 《今日药学》2005,15(4):54-55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临床抗癫痫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检测该院2003-2009年治疗605例疼痛患者服用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结果:除2009年外,该院抗癫痫药监测例数逐年上升,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50-100ug/ml内的监测例/次最多占54.43%,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4-12ug/ml内的监测例/次最多占75.63%,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临床抗癫痫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检测该院2003-2009年治疗605例疼痛患者服用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结果除2009年外,该院抗癫痫药监测例数逐年上升,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内的监测例/次最多占54.43%,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4~12μg/ml内的监测例/次最多占75.63%,苯妥英钠血药浓度〈10μg/ml的监测例/次最多占50.62%。结论抗癫痫药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进行TDM对临床抗癫痫药个体化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四种抗癫痫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种抗癫痫药物646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提高本类药物的治疗水平作参考。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对我院4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监测646例次,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者为57.43%;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者为30.80%;高于有效治疗浓度者11.77%。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用药时需个体化给药。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8.
四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洁雯 《广东药学》2005,15(4):54-55
目的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服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患者共1598例/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儿童抗癫痫药物在我院应用的现状和趋势。结果血药浓度在正常治疗范围内的患者占50.3%,小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42.9%,高于正常治疗范围的患者占6.8%,联合用药的患者中,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正常治疗浓度的患者总达44.1%。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我院432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抗癫痫药Access数据库,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4种常用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共监测432例/次;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所占比例为48.6%;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有效率分别为91.3%、77.8%、62.5%、88.2%;儿童(0~10岁)与老人(>60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例数占总监测例数的22.2%;有43例采用抗癫痫药联合给药方案,占总例数的10%,其中偏离正常治疗浓度范围的有27例,占62.8%。结论: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之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分析,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抗癫痫药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抗癫(癎)药物联合使用时血药浓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荣福  于星 《医药导报》2007,26(2):163-164
目的 研究抗癫痫药物联合使用时各药的血药浓度是否达到有效水平。方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的癫痫患者75例。两药合用者71例,占94.7%;3药合用者4例,占5.3%。采用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并测定达稳态后的各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结果 75例中仅21例所合用药物的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占28.0%。其余54例所合用药物的1种或多种药物的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占72.0%。结论 抗癫痫药物联合使用时多数病例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而导致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因此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调整各药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苯妥英钠和甲状腺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29例单用苯妥钠病人的血清甲状腺素。结果;其中1例FT4低于正常值,2例TT4低于正常值,所有病人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结论:选用苯妥英钠作为抗癫痫药物时需考虑与内分泌疾病的关系。对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人尽量不用苯妥英钠。应用苯妥英钠治疗癫痫的病人一般不需加用甲状腺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服用抗癫痫中药制剂患者血清中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浓度,以监测抗癫痫中药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患者空腹血清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的浓度。结果:研究对象为2009年到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癫痫并服用抗癫痫中药制剂的患者5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10~49岁。57份血样中,除42例患者的血样中未检出西药成分外,其余15例患者血清中均检出1~3种西药成分。57例患者中54例病情未得到控制,且2例出现大发作。结论:抗癫痫中药制剂使用时部分存在添加苯巴比妥、丙戊酸和卡马西平这3种抗癫痫西药,中西药合用未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超剂量用药等情况,贻误治疗时机,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给患者带来较大损害。因此,临床上使用抗癫痫中药制剂时应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同时也应加强抗癫痫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小儿癫痫病症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方法小儿癫痫确诊后,应当及时使用单一药物丙戊酸钠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联合两种抗癫痫药物或者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完全控制单用丙戊酸钠片后的19例病例,症状得到迅速控制。5例经联合使用药物后癫痫症状基本控制。但用药物治疗的病例复查肝功能,无肝功能损害。联合应用药物的病例复查肝功能,有1例出现肝功能损害。本组病例治疗后随访达三年,在此期间32例无癫痫发作,完全控制率91.4%;3例有偶发,有效率8.6%。结论在治疗小儿癫痫中,尽量使用单药,对于需要联合药物治疗的,要根据小儿本身对于药物的吸收、消化等问题,尽量控制不良反应,达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导致的儿童高敏反应综合征的特征及规律,为抗癫痫药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和分析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抗癫痫药物在儿童临床治疗中致高敏反应的文献,对患儿抗癫痫药物高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96例儿童高敏反应综合征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重症病例会损伤其他器官和系统。临床治疗以糖皮质激素抗过敏为主,斯-琼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儿辅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除2例患儿死亡外,其余患儿病情均缓解。结论:抗癫痫药物导致的儿童高敏反应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常见,不同种类的抗癫痫药物的致敏概率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临床医师、药师应密切关注患儿的体征变化,以确保抗癫痫药物的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对255例抗癫痫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10种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神经、心血管、皮肤、血液、消化等器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结论:临床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时,应高度关注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17.
Approximately 1%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50 million people) suffers from epilepsy. Although the long-established anti-epileptic drugs allow 80% of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to remain seizure-free, many patients experience intolerable side effects the remaining 20% of patients do not respond to these drugs. There has therefore been a need for new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the past decade has seen the licensing of eight new drugs worldwide, although these drugs have made little impact on the prognosis of refractory epilepsy. Furthermore, the side effect profiles of these new drugs do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established antiepileptic drugs, so new anti-epileptic drugs with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enhanced efficacy and minimal side effect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体内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对1 490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 234例次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50μg.mL-1的占30.31%,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4.53%;在50~100μg.mL-1的占57.62%,有效率为89.17%;>100μg.mL-1的占9.48%,有效率为76.92%;183例次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4μg.mL-1的占15.30%,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率为46.43%;在4~12μg.mL-1的占81.97%,有效率为66.67%;>12μg.mL-1占2.73%,有效率为100%;73例次联合用药中,只有22例次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对提高癫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以丙戊酸钠为基础的抗癫痫联合用药在病因不明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式,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病因不明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84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丙戊酸钠治疗,两组均观察3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vs.88.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vs.38.1%,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的血清FT4、TSH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评分分别为12.98±0.98、7.54±0.65、7.61±0.65,明显高于对照组(10.35±0.67、7.02±0.45、6.61±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丙戊酸钠为基础的抗癫痫联合用药对病因不明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的甲状腺激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