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瘦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 检测对照组、无肾病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各 30例血清瘦素、胰岛素、Ⅳ型胶原及血糖浓度 ,分析瘦素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无肾病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为 7 51± 3 77μg/L、8 31± 4 80 μg/L及 1 0 36±5 1 1 μg/L ,糖尿病肾病组显著高于无肾病糖尿病组 (t=2 2 1 ,P <0 0 5)及对照组 (t =2 75 ,P <0 0 1 ) ,而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瘦素浓度与体重指数、胰岛素呈正相关 (r =0 2 4 ,P <0 0 5 ;r =0 36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血清瘦素浓度已升高 ,提示肾脏清除瘦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出生体重儿与脐血瘦素水平的关系 ,应用特异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91例经产道分娩或剖宫产的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结果 ,91例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为 ( 9.9± 7.4 ) μg/L ,其中男孩为 ( 5.3± 5.6) μg/L ,显著低于女孩的 ( 1 5.0± 8.0 ) μg/L( P <0 .0 5)。出生体重男孩为 ( 30 53± 363) g与女孩为 ( 30 64± 379) g ,无显著差异 ;体重指数男孩为 ( 2 .7± 0 .6) g/cm3,与女孩的 ( 2 .7± 0 .9) g/cm3 无显著差异。大于胎龄组和小于胎龄组脐血清瘦素水平、出生体重、体重指数均与正常胎龄组存在显著差异(P <0 .0 1 ) ,新生儿脐血清瘦水平与出生体重 ,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r =0 .59 r =0 .37)。结论 :瘦素是胎儿生长调节系统的重要因子 ,与胎儿体重、体重指数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瘦素与巨大胎儿发生的关系。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T)检测 2 0例巨大儿 (巨大儿组 )及 2 0例正常体重儿 (对照组 )孕母血清、脐血瘦素水平。结果 ,巨大儿组孕母血清瘦素为 ( 2 5 6±8 2 ) μg/L ,显著高于对照组 ( 1 8 8± 7 8) μg/L( P <0 0 5)。巨大儿组脐血瘦素水平为 ( 1 6 8± 7 0 )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 ( 7 7± 4 6) μg/L( P <0 0 0 1 )。两组孕母血清瘦素与胎儿出生重量无相关性 ,而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 (r =0 65,P <0 .0 1 )。结果提示 ,巨大儿的发生与脐血瘦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黄先池  张涛  崔松 《贵州医药》2002,26(3):208-210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 (CRF)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测定 5 3例CRF患者 (未透析组 2 8例 ,血透组 2 5例 )及 2 5例正常人的瘦素 (Leptin)浓度、体重指数 (BMI)、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 (PA)、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肌酐 (Scr)、肌酐清除率 (Ccr)、主观评价法 (SGA)法等参数。瘦素测定用EIA法。结果 (1)血透组瘦素浓度 (10 4± 8 1μg/L ,P <0 0 5 )和未透析组瘦素浓度(8 3± 6 7μg/L ,P <0 0 5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9± 1 7) μg/L。 (2 )血透组瘦素浓度与BMI、RBP呈明显正相关 (r值为 0 710和 0 714 ,P <0 0 0 1) ,未透析组瘦素浓度与BMI、RBP呈明显正相关 (r值为0 6 85 ,P <0 0 0 1和 0 4 36 ,P <0 0 5 ) ,而与其他营养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 (3)两组CRF患者按SGA分级比较 ,血清ALB、瘦素在原基础上随营养不良的程度加重而降低 ,PA则在升高的基础上降低 ,甚至低于对照组。结论血透组、未透析组血清瘦素浓度明显升高 ,且均与BMI、RB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慢性肾衰竭患者低血清瘦素水平提示有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探讨孕妇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瘦素对孕期体重增加及产后体重保留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80例孕产妇 (观察组 )及 2 0名正常非妊娠妇女 (对照组 )血清瘦素 ,并根据早期瘦素水平分成 3组观察比较孕期体重总增加值、净增加值及产后体重保留值。结果 观察组分娩期血清瘦素水平为 (19 9± 6 .7) μg/L ,对照组为 (7 1± 5 1) μg/L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孕 17~ 2 0周瘦素水平为 (14.7± 6 .7) μg/L ,2 8周为 (17.3± 6 .6 ) μg/L ,分娩期为 (19.3± 6 .7)μg/L ,产后 6周为 (8.0 3± 3.4) μg/L ,随着妊娠进展 ,瘦素水平升高 ,产后下降 ,妊娠各阶段瘦素水平均高于非妊娠期。妊娠早期平均瘦素水平高的妊娠期体重增加明显 ,且产后体重保留值高。结论 测量瘦素水平对了解孕期体重增加及产后体重保留 ,防止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及肥胖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丁晓春  冯星 《江苏医药》2004,30(2):124-126
目的 探讨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2 (IGF 1、IGF 2 )含量与新生儿发育指数的关系。方法  5 8例孕 37~ 4 2周的单胎新生儿 ,按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成三组 :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 (AGA)、大于胎龄儿 (LGA) ,每例出生时抽取脐静脉血 3ml,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GF 1、IGF 2的含量 ,同时记录出生体重、胎龄、身长、胎盘重量。结果 IGF 1的范围为 30~10 5ng/ml,在SGA、AGA、LGA的均值分别是 ( 4 0 4 5± 8 5 0 )ng/ml、( 5 3 96± 10 2 1)ng/ml、( 6 8 95± 14 0 8)ng/ml,LGA的值明显大于AGA的值 ,AGA的值大于SGA的值 (P均 <0 0 1)。IGF 2的范围为 2 6 4~ 5 2 0ng/ml,SGA、AGA、LGA的均值分别是 ( 35 2 2 7± 5 3 4 4 )ng/ml、( 381 4 6± 5 5 15 )ng/ml、( 4 35 95± 6 6 2 0 )ng/ml,LGA比AGA和SGA的值大 (P <0 0 5 ) ,AGA与SGA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IGF 1与出生时的体重、体重指数 (PI)、胎盘重量 (PW )均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 6 6、0 5 33、0 5 4 3,P值均 <0 0 0 1)。IGF 2与出生体重、PI呈正相关 (r =0 4 0 6、P <0 0 1及r =0 372、P <0 0 1) ,与PW无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体重有关的应变量是PI、身长、IGF 1,无关的是PW、IGF 2、胎龄。结论 脐血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瘦素抵抗在肥胖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体重指数将 9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 (BMI≥ 2 5 kg/ m2 )和非肥胖 (BMI<2 5 kg/ m2 )两组 ,并测定血浆瘦素和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 ,测量腰围、臀围、身高、体重 ,计算腰 /臀比值和体重指数。结果 肥胖组的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P<0 .0 5或 0 .0 1) ,血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男 :r=0 .6 12、 0 .4 0 3,P<0 .0 1;女 :r=0 .5 86、 0 .4 5 5 ,P<0 .0 1) ,女性的瘦素水平约为男性的 3倍。结论 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瘦素抵抗 ,瘦素抵抗在其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病人肿瘤坏死因子和瘦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治疗 2型糖尿病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瘦素的影响及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4 8例 2型糖尿病病人 ,男性 2 4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5 8±s 8)a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4例 ,对照组维持原磺酰脲类和双胍类药物降糖治疗 ,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 4mg·d- 1,疗程 3mo。测定治疗前后 2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及TNF和瘦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空腹和餐后 2h血糖下降 (1.0± 1.0 )和 (4±3)mmol·L- 1,TNF和瘦素下降 (0 .8± 0 .4 )和 (10±7) μg·L- 1,空腹和餐后 2h胰岛素下降 (3± 4 )和(8± 7)mU·L- 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罗格列酮可明显改善 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 ,可能与降低TNF和瘦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瘦素、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 5 4例糖尿病患者 (DM)和 4 4名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血中瘦素含量 ,对 DM组行直接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血 ET和 N O的含量 ,比较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 :1血清瘦素含量患者组 (13± 4 ) μg/ L 较对照组 (6± 4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0 1) ;非增生性视网膜病 (BDR)组 (16± 6 ) μg/ L 较无视网膜病 (NDR)组 (7± 4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5 ) ;增生性视网膜病 (PDR)组 (40± 8) μg/ L 较 BDR组 (16±6 ) μg/ L 显著升高 (P<0 .0 1)。 2随病程的进展患者组血 NO含量显著下降 (P=0 .0 0 13)且血 ET含量显著升高(P<0 .0 0 1)。 3直线相关分析表明 DR患者血清瘦素含量与血浆 ET含量呈正相关 (r=0 .80 4 ,P<0 .0 0 0 1) ,与血清 NO水平呈负相关 (r=- 0 .779,P<0 .0 0 0 1)。结论  DR患者血清瘦素含量升高可提示 DR病变的严重程度 ,其升高与 ET呈正相关而与 NO呈负相关 ,表明视网膜缺血 ,而且其升高可能诱导 DR患者新生血管生成 ,为DR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氯氮平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及催乳素与药物疗效、体重、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64例停药 1月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服用氯氮平 (n =3 3 )与利培酮 (n =3 1) ,治疗前及治疗后 8周分别测定其空腹血清催乳素、瘦素、胰岛素、血糖水平 ,测身高与体重 ,以体重BMI(BMI =体重 身高2 (kg m2 ) )评定体脂情况 ,以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nsulinResistance,HOMA -IR =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 )评定胰岛素抵抗 ,以BPRS减分率评定药物疗效。结果 :治疗 8周后利培酮组血清催乳素明显增加 (治疗前vs治疗后 :(651 2 8± 42 9 0 4)mIU Lvs(163 7 60± 10 60 3 5)mIU L ,P =0 0 0 0 ) ,而氯氮平组催乳素浓度无明显改变 (治疗前vs治疗后 :(43 0 57± 43 1 52 )mIU Lvs (3 72 11± 194 57)mIU L ,P =0 687)。多因素逐步回归显示催乳素与性别及不同药物有关。结论 :利培酮能增加血清催乳素水平 ,氯氮平对催乳素基本无影响 ,催乳素与药物疗效、体重、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等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1.
托吡酯对0~8岁癫痫病儿血清瘦素水平及体重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0~8a癫痫病儿血清瘦素水平及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对43例服用托吡酯单药治疗的0~8a癫痫病儿随访6mo,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其用药前及用药后1,3,6mo的血清瘦素水平的进行测定,同时测量身高与体重,以BMI评定体脂情况。结果:托吡酯治疗前病儿血清瘦素水平为(6.5±s2.5)μg·L-1,服用托吡酯1mo后为(7.1±2.6)μg·L-1,3mo后为(9±3)μg·L-1,6mo后为(11±3)μg·L-1。治疗后3mo血清瘦素的水平变化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BMI的下降在用药后6mo明显降低(P<0.01)。结论:托吡酯能提高癫痫病儿血清瘦素水平,降低BMI。  相似文献   

12.
西布曲明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西布曲明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 3 9例单纯性肥胖病人随机分为 2组。西布曲明组 69例 ,口服西布曲明胶囊 1 0~ 2 0mg ,qd× 2 4wk。安慰剂组 70例 ,口服模拟胶囊 ,用法同西布曲明组。西布曲明组和安慰剂组完成试验者分别为 61例、5 9例。结果 :治疗 2 4wk后 ,西布曲明组体重减轻 (4±s 4)kg ,体重指数(BMI)下降 (1 .8± 1 .8)kg·m-2 ,安慰剂组体重、BMI分别增加 (0 .6± 3 )kg和 (0 .2± 1 .2 )kg·m-2 ,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西布曲明组不良反应主要为口干、厌食等 ,发生率为 3 4% ,高于安慰剂组 (1 0 % ) ,P <0 .0 1 ,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西布曲明胶囊能有效降低单纯性肥胖病人的体重 ,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耐量减低 (IGT)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程度、血糖、胰岛素浓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 6 0例IGT患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 ,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测定血浆胰岛素和葡萄糖浓度 ,同时测定身高、体重 ,计算体重指数 (BMI)。结果 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 (男r=0 6 39,P <0 0 1;女r =0 76 2 ,P <0 0 1) ,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1)。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 ,去除BMI等因素的影响后 ,瘦素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 ,与血糖浓度无相关性。结论 肥胖者空腹血清瘦素升高 ,高瘦素血症与高胰岛素血症的相关性提示 ,瘦素可能在IGT发展成 2型糖尿病 (2型DM )中亦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晚期妊娠引产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引产对新生儿的影响 ,评价其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产妇及新生儿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结果 :服药组产妇产程活跃期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为 ( 3 2 3± 13 7)ng·mL-1、脐血浓度为 ( 95 9± 5 1 0 )ng·mL-1,其新生儿出生后 2 4h的血药浓度为 ( 3 9 8± 2 0 7)ng·mL-1,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脐血浓度与产妇产程活跃期血浆中的米非司酮浓度成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72 ,脐 /母血药浓度比值为 0 3 0。出生后 72h血药浓度 ( 2 7 7± 9 9)ng·mL-1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研究为米非司酮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周围静脉营养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静脉营养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经周围静脉用微电脑输液泵在16~24 h内均匀输入静脉营养液,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生后4~8 d体重开始增加,每天增重10~33 g,平均(24 22±8 61)g,对照组于生后8~14 d开始增加体重,每天增重8~19 g,平均(14 53±4 26)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1)。观察组发生并发症8例(17.77%),对照组23例(46.9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死亡2例(4.44%),对照组7例(14.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周围静脉营养能使早产儿更早更快的增加体重,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龙本栋  王丕荣 《贵州医药》2001,25(10):895-89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及卡托普利治疗的影响。方法检测 48例EH患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前后和 2 2例正常人的血浆ET1、CGRP浓度。结果EH患者血浆ET1浓度 131 0± 32 2pg/m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0 1) ,CGRP浓度2 5 4± 8 3pg/ml明显降低 (P <0 0 0 1) ;经卡托普利治疗 8周后ET1浓度为 119 4± 2 2 5pg/ml,CGRP浓度为 32 7± 7 9pg/ml,二者均有明显改变 (P均 <0 0 5 )。结论ET1和CGRP参与了EH的发病过程 ,卡托普利治疗后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改善其血浆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唾液与血浆中10-羟基卡马西平的药动学及其浓度的相关性。方法:20名志愿者禁食1晚后,服用奥卡西平600mg,在96h内同步收集血液和静息唾液样本,用已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10-羟基卡马西平进行分析。结果:唾液和血浆中10-羟基卡马西平的AUC_(0~∞)分别为(162±s 86)和(186±27)mg·h·L~(-1)。c_(m(?))分别为(8.1±1.4)和(7.2±1.3)mg·L~(-1),t_(max)分别为(4.7±2.7)和(5.4±1.5)h,t_(1/2)为(11.1±2.5)和(10.2±1.7)h,MRT_(0~(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内皮素 -1 (CET -1 )与肝病的关系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均相竞争法分别检测不同型肝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的ox -LDL和ET -1含量。结果 ,ox -LDL急性肝炎组为 ( 0 .4 2± 0 .0 7)mg/L ,慢性肝炎组为( 0 .4 4± 0 .0 8)mg/L ,肝硬变组为 ( 0 .4 8± 0 .0 8)mg/L ,肝癌组为 ( 0 .4 6± 0 .0 9)mg/L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的 ( 0 .3 2± 0 .0 7)mg/L(P <0 .0 5) ;ET -1急性肝炎组为 ( 6.9± 1 .7)ng/L ,慢性肝炎组 ( 1 2 .4± 2 .5)ng/L ,肝硬变组 ( 1 7.5± 3 .6)ng/L ,肝癌组 ( 1 8.1± 3 .4 )ng/L ,均高于正常人组的 ( 6.1± 1 .4 )ng/L( P <0 .0 5) ;ox -LDL及ET -1的含量在不同肝病患者间也存在差异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 ,二者呈明显正相关 (r =0 .764 9,P <0 .0 5)。  相似文献   

19.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水平与乳腺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乳腺癌及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血清叶酸水平 ,并探讨其关系。方法  4 1例乳腺癌患者和 15例乳腺良性肿瘤 ,血浆Hcy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血清叶酸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结果 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18 39±5 14vs8 6 9± 3 17μmol/L ,P <0 0 5 )与正常对照组 (18 39± 5 14vs8 16± 3 5 μmol/L ,P <0 0 0 1)之间血浆Hcy水平的差异极为显著。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浆Hcy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肿瘤 (5 18± 3 14vs10 38± 2 5 6ng/ml)或与正常对照组 (5 18±3 14vs11 2 4± 4 2 6ng/ml)之间血清叶酸水平的差异均极为显著 (P <0 0 0 1)。乳腺癌组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叶酸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浆Hcy升高 ,而血清叶酸水平显著下降。血浆Hcy升高和血清叶酸水平下降可能是乳腺癌的独立的危险因子 ,其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中体内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糖和胰岛素对瘦素可能存在的即时和短时效应。方法  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 16例 ,女 17例 ,其中肥胖 16例 ,非肥胖 17例 ;行 OGTT,测定 0、 30、 6 0、 12 0、 180分钟时相的血清葡萄糖 (GL U )、胰岛素 (INS)和瘦素(L eptin)水平 ;并测量体重指数 (BMI)、腰围、腹围、臀围、血压、心率 ,测定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CHOL )等指标。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清瘦素女性为 (12 .80± 1.4 4 ng/ ml) ,男性为 (6 .39± 1.4 3ng/ml) ,P<0 .0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空腹血清瘦素肥胖组为 (11.0 4± 1.13ng/ ml) ,非肥胖组为 (7.0 3± 1.34ng/ ml) ,P<0 .0 5。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 BMI呈正相关 (r=0 .4 9,P<0 .0 5 ) ;而与胰岛素敏感性 (ISI)无关 (r=0 .0 2 8,P>0 .0 5 )。与非肥胖组相比 ,肥胖组 OGTT血糖升高明显 ;胰岛素释放曲线呈高峰延迟 ,肥胖组 12 0分钟时相胰岛素水平高于非肥胖组 ;原发性高血压瘦素释放曲线变化不明显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未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提示胰岛素促瘦素分泌的效应 ,未能影响瘦素白天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