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SD大鼠睾丸组织内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TRAP—SYBR—Green染色法,对各年龄组健康雄性SD大鼠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了检测,并结合光镜、电镜观察对端粒酶活性在不同年龄SD大鼠睾丸组织内的表达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 从出生后第1d直到第27个月,各年龄组雄性SD大鼠的睾丸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的表达(阳性率100%)。出生后第9~39d SD大鼠睾丸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端粒酶活性。A型精原细胞表达高水平的端粒酶活性。结论 SD大鼠睾丸组织中终生表达端粒酶活性,A型精原细胞作为雄性生殖系统的干细胞,高水平的端粒酶活性对于其增殖分化能力可能起着某种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的端粒和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观察培养不同时间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的情况。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法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通过免疫荧光细胞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TRAP-ELISA法测定培养4~12周的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Southern-blot法测定培养第1代、第10代时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长度。结果从新生大鼠脑皮质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体外培养12周内神经干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未见变化;神经干细胞具有较长的端粒(23.8~24.3kb),且不随细胞传代而变化。结论大鼠脑神经干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未见活性变化并能维持端粒的长度。  相似文献   

3.
蒋利君  韦晓谋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600-3602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的高发肿瘤,它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意义。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指标,hTERT是较端粒酶活性对膀胱肿瘤的诊断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强。本文就近年来检测hTERT活性作为膀胱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志物研究新进展概述。  相似文献   

4.
蒋利君  韦晓谋 《柳州医学》2009,22(4):215-217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的高发肿瘤,它的早期诊断列临床有重要意义,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指标,hTERT是较端粒酶活性对膀胱肿瘤的诊断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强。本文就近年来检测HTERR活性作为膀胱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志物研究新进展概述。  相似文献   

5.
hTERT转染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以逆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将hTERT基因转染入体外培养的人神经干细胞,检测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及hTERT mRNA表达情况,为建立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体外扩增人神经干细胞及基因转染后,应用PCR-ELISA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TERT mRNA表达情况.结果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TERT基因转染人神经干细胞后,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持续表达,hTERT mRNA也早期呈高水平表达,但继之下降,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结论转染hTERT基因后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表达高水平端粒酶活性,并稳定表达,这为建立基因工程的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奠定了基础.而hTERT mRNA则逐渐下降,并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不能作为检测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人肾癌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其端粒酶活性情况。方法:应用含有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英简b FGF)、表皮生长因子(英简EGF)的DMEM/F12的培养基对分离的肾癌干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并以正常的肾组织细胞及含血清培养的肾癌细胞作为对照。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英简TRAP)对肾癌干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行实时、定量的检测。结果:无血清悬浮培养组的CD133~+CD34~+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含血清培养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肾癌干细胞球、肾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细胞,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血清悬浮培养相比含血清培养,肾癌干细胞CD133~+的表达率更高,但二者培养的肾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7.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一种DNA-蛋白质复合体,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保证线性DNA完整复制。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染色体末端转移酶,近年来研究发现,端粒酶活性及端粒的稳定与恶性肿瘤发生相关。恶性肿瘤是由破坏细胞正常生长调控的多种基因突变引起,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在大多数人体恶性肿瘤细胞中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在正常体细胞中一般端粒酶阴性(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除外)。端粒酶与肿瘤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使之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端粒酶抑制及检测可能有潜在的临床治疗及诊断价值。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46例病理诊断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病灶周围组织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25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全部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100%;1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灶周围组织中,11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61%;21例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3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弱阳性。提示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全血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TRAP法即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肺癌者27例,结肠癌21例。肝癌17例。胃癌15例等的全血及部分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82%的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液中检测出端粒酶活性,肿瘤组织细胞的检出情况与血液一致。有意思的是在子宫肌瘤和血管瘤的良性肿瘤病人血液中也可检出端粒酶活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肿瘤诊断的一个指标,与细胞的无限增生关系密切,但与肿瘤的良恶性无关。关于端粒酶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阐明它的作用机制,并在临床应用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的NB4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这种作用与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hTERTmRNA水平。结果:硒化壳聚糖可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NB4细胞增殖,50~200mg/L硒化壳聚糖作用NB4细胞48h,可明显降低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水平。结论:硒化壳聚糖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下调hTERT基因表达来抑制NB4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方法,对46例病理诊断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病灶周围组织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25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全部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100%;1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灶周围组织中,11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61%;21例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3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弱阳性。提示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黄精煎液对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黄精煎液对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检测衰老动物组织黄精治疗前后的端粒酶活性;采用改良TBA荧光法测定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黄精治疗后实验动物脑、性腺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而其MDA含量无显著变化,MDA含量与端粒酶活性无相关性。结论 黄精可显著升高衰老动物脑和性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一种利用周围血来检测微量的白血病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TRAP-ELISA法检测周围血单个核细胞(MNC)端粒酶活性。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例组周围血MNC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92.11%,正常对照组为2.63%。结论:TRAP-ELLSA法检测周围血MNC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诊断ALL一种简单、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毛刷支气管粘膜脱落细胞,应用TRAP-PER-ELISA法检测4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和20例肺部炎症患者支气管粘膜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同时对肺癌患者支气管粘膜脱落细胞进行涂片镜检。结果周围型肺癌组患者患侧支气管粘膜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89.5%。对侧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20%,肺炎症组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15%,肺癌患侧分别与肺癌对侧及肺炎症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肺癌组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31.3%,与肺癌患侧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提高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肿瘤鉴别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晶  羊文芳  谷海瀛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438-1439,1462
目的检测胸腹水、脑脊液(CSF)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TRAP—PCR法对胸腹水和脑脊液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胸腹水及脑积水脑脊液脱落细胞一般不能检出端粒酶活性,而癌性胸腹水或恶性脑膜瘸端粒酶阳性率为86.9%,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69.5%)。细胞学阳性的标本端粒酶活性均为阳性。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较高,对体液良、恶性肿瘤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及TRAP-银染法分别检测58例胃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分析其对胃癌诊断的价值.结果36例胃癌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水平与癌疑组相近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7.2%,准确性为84.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病理分级组间亦无显著差异.用TRAP-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发现端粒酶活性水平较低的标本定性分析为弱阳性,条带不清晰或条带较少.结论端粒酶活性是胃癌细胞的标志物之一.用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与组织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冲洗液端粒酶活性对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TRAP)结合自行设计的荧光素(FTTC)—抗荧光素酶耦联微孔板呈色法对49例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冲洗液标本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41例肺癌患者支气管冲洗液端粒酶活性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83.7%,明显高于对照组(9.5%)和冲洗液细胞学检查(65.3%)。结论:支气管冲洗液标本的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相同患者的相同组织块分别行病理形态学诊断和端粒酶活性检测,将二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与目前作为诊断依据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仍有差距。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以其相对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与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人骨瞩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分化特性及其端粒酶活性。方法 取人胚胎股    骨骨瞩,分离、培养、扩增MSCs,原位杂交法检测MSCs的端粒酶活性。将MSCs种植于裸鼠皮下,4周后观察MSCs的    分化情况。结果人 MSCs呈端粒酶反应阳性。植入裸鼠体内后可分化成骨、软骨、脂肪、骨骼肌、肌腱样组织和无髓神经    纤维束样结构。结论人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及TRAP-银染法分别检测58例胃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分析其对胃癌诊断的价值。结果:36例胃癌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水平与癌疑组相近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7.2%,准确性为84.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病理分级组间亦无显著差异。用TRAP-银染法测定端粒酶活性发现端粒酶活性水平较低的标本定性分析为弱阳性,条带不清晰或条带较少。结论:端粒酶活性是胃癌细胞的标志物之一。用定量法检测端粒酶活性与组织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