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肝病诊治中,发现不少病情反复,呈现“坏病”者,究其原因,与医者治疗原则的运用不当有关。肝病的治疗,应以肝的生理、病理特性为施治依据,治则为:①以疏为先,顺其条达之性,配合柔养;②疏补得宜;③扶正祛邪同时并举;④肝病实脾。四种治法为提高肝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阴虚误辨纠弊2则李谱智*1瘀血胃脘痛误为阴虚陆×,男,70岁,1996年1月4日诊。胃脘反复疼痛20年。每因劳累或饮食失调诱发,屡用中西药未效。1月前又因食燥辣之物诱发。症见∶脘腹灼痛,入夜加甚,午夜后渐减,灼痛拒按,翌日依然,口干不欲饮水,腹胀嗳气... 相似文献
3.
<正> 医者对其在临床中所取得成功之医案,不仅不肯忘怀,甚而据为问他人显示其医术高明之证。殊不知成功的经验往往来源于多次失败之后,故云“失败为成功之母”。成功的医案理应总结,但失败的经验也不应忽视。这方面张仲景《伤寒论》中已创先例。现介绍医误三则,作为后学者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辨证用药治疗虚秘患者,效果较为满意。现择医案三则,介绍如下:(一)重用白术,健脾行滞李某某,女,55岁。服装厂工人。1987年2月20日初诊。患者大便秘结5个月,常4~7天大便1次,平时亦无便意,或虽有便意临厕却努责难出,所解之大便甚少,但不干硬。伴有倦怠乏力,纳谷不香。几个月来间断求治,偶有减轻症状者,但始终未能根治。来诊之时,大便4天未行,左侧少腹部时有隐痛,气短无力,纳少乏味。观其形体虽胖,但面色不华,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此乃脾气亏虚,大肠传导无力,腑气难以下行。治宜益气健脾,顺气行滞。药用: 相似文献
7.
高热是内科急症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临症多起病急骤,来势凶猛,传变迅速,病情急重,差之毫厘,每每祸不施踵。笔者致力于高热急症的临床研究,虽得心应手者尚属多数,然药后无效,苦无良策者亦不乏其例。幸得吾师涂晋之副教授指点,方能摆脱困境,挽败局于一旦。 相似文献
8.
黄腻苔不纯属湿热屈某,男,26岁,某医院护士。于1981年6月初患黄疸型肝炎,经中西药治疗一月余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之后每因疲劳太过,或情志怫郁,出现困乏,右上腹隐隐作痛,食欲不振,口苦,易于感冒,舌质边尖红,苔黄腻,脉濡缓,按常规辨为肝胆湿热,中州受困。拟清热利湿,解毒活血法治之。处以茵陈、滑石、芦根、泽兰、公英、藿香、姜黄,五帖煎服,药后症状大减,纳食增加。原方继服五帖,自感症状消除而停服中药。仿关幼波教授乌鸡白凤丸滋阴活血以善其后。 相似文献
9.
一、利水发痉,滋阴而解:周某,女,38岁。因颜面及四肢浮肿就诊于某医,投五皮饮三剂并加服双氢克尿塞25毫克,每日三次。三日后浮肿消退而出现四肢拘急,尤以两手发痉为甚,求余诊治。据舌红无苔,脉象细数而虚。辨为阴虚动风,乃利水伤阴所致。拟滋阴养肝以熄风,大定风珠加减:生地黄15克,白芍药12克,生龟板12克,生牡蛎15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3克,火麻仁10克,生鳖甲10克, 相似文献
10.
<正> 澄源治本张某,女,42岁。1986年8月初诊。腹泻水样便,日10余次,治疗半月不愈。现证:泻下大便,先是黄色水样便,后转酱色,有秽臭味,其泻如喷射状,大便未带粘液,稍有腹痛,但无寒热及口渴。苔薄黄,脉数。2天前某医投参苓白术散,按久泻脾虚论治,效果不显。四诊合参,此属协热下利,方 相似文献
11.
例一、汪××,女,43岁,农民。1974年9月上旬初诊。患肺痈一个月,经治仍有低热持续不退,午后热盛,神疲乏力,稍有咳嗽,痰少粘稠,不易咯出,胸闷烦热,咽干舌燥,口渴饮不多,食纳欠佳,睡眠欠佳,舌尖红,苔薄腻而干,脉细滑数。系湿热未解,阴液耗伤,当益气养阴,清化痰 相似文献
12.
一、湿温过汗患者毙命[病案] 患者王××女26岁已婚住院日期1978年9月14日。患者神志昏迷。于1978年9月14日晚7时入院,病危要求中西医会诊。会诊所见,神志昏迷,头汗淋漓,粘滞如油。面色潮红,四肢冰冷,脉沉微欲绝。追朔病史,爱人代述:起病至今已有20余日,开始发热怕冷,周身不适,曾按感冒,予APC等药治疗半月余、热势不退,应使体温上升至39℃左右,全身发沉,懒言食少、胸憋腹胀,大便不爽。西医诊断:风湿热、肠伤寒待查,并傲各种有关化验检查,予解热止痛药及消炎药治疗,嘱1周后看结果。第二天病情 相似文献
13.
1 误补(?)中郭某,女,46岁,1986年4月19日诊。有胃脘痛史三年,今因伤食,乃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住院治疗,每天除输液及用止血药外,还加服归芪蜂王浆、阿胶养血精等,同时又很注重加强营养,恒以肉浆、蛋汤为餐,全脂乳粉、麦乳精等高级饮料随时冲饮。如此调治20多天,尚无明显好转,大便潜血试验持续阳性(++~+++),脘腹作胀,嗳气恶 相似文献
14.
(一)尿淋(膀胱炎) 曾某,女,27岁。新化县城关镇居民。患者自1985年元月开始尿频尿急尿血,溺后气窜小腹,痛甚时肢厥脉伏,必待卧床片刻方可缓解;再次入厕,症状依然。前经县级医院化验检查,诊断为慢性滤过性膀胱炎,膀胱憩室。西药用抗菌、消炎、止血、输液等办法无效 相似文献
15.
1 痢下案程某,男,65岁,1990年10月15日诊。痢下赤白粘冻1月,痢下不爽,腹胀痛,食少乏味,骨瘦如柴。前医投以黄芩汤、白头翁汤、香连丸等,并辅以输液,1月有余,诸证不减。医见其赢弱,认为久痢正虚,投以温补收涩。服后反见腹部膨胀,纳少神疲,形体日衰。病家自认为不治,思想负担沉重。就诊于余时,症如上述。察其脉有滑动之象,见其后舌根黄腻,腹部拒按。仔细询问起病之因,患者素有零食习惯,经常瓜子、花生不离口,生食较多,可能误食霉变之仁,即诊为宿食积滞,瘀毒腐肠。治以通腑导滞,祛瘀解毒。用小承气汤化裁。处方:枳实、厚朴各10g,大黄5g,山楂、… 相似文献
16.
关节疼痛多因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筋骨等出现损伤、增生病变引起,常见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风湿热、纤维组织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性关节炎等。在中医病症中属于肢节痛、痹证、痛风等病症范畴。因其牵涉范围非常广泛并且种类繁多,因此关节疼痛的论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阳痿是指青壮年时期,阴茎痿弱不起,临房不举或举而不坚,其治疗历代医家多从补肾论治,收效甚微。但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不少阳痿病例是由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而引起,因而主张阳痿从脾胃进行分型治疗,并取得比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咳嗽(肺气虚型)张某,男,61岁。1988年3月6日来诊。自诉患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遂经中、西医久治而不愈。刻诊:咳嗽气短,气怯声低,咯痰清稀,倦怠神疲,自汗畏风,舌淡苔 相似文献
19.
<正> 古人有“怪病皆因痰”之说,笔者临床治疗疑难杂症中、细审病因,凡为痰湿所致者,皆以涤痰为主治疗,均获良效,兹举数例如下: 一、臌胀毛某,男,64岁,农民。1974年3月12日初诊。患者一年前感觉胸闷腹胀,胁下胀痛,纳呆恶心,乏困无力。经西安某医院确诊为“晚期肝硬化合并腹水”,返家后卧床已两月余。近日病情加重,心慌气短,咳嗽喘逆,延余试诊。查腹大如鼓,微见青筋暴露,肚脐凸出,下肢浮肿,按之没指,巩膜轻度黄染,口唇青紫,舌胖质淡、苔黄膩,舌下静脉粗紫,脉沉弦间见结代,大便干,小便黄 相似文献
20.
临床常见冠心病与消化道症状同时出现,其临床表现除有冠心病的主要症状外,常伴有面色萎黄、胸闷、气短、头晕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纳呆作呕、大便溏薄或大便干结、舌苔白腻、脉濡弱等脾胃症状。本人从调治脾胃入手,治疗冠心病取得良好疗效,现举验案三则于下: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