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许超 《护理研究》2013,27(2):189
血管瘤是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对于病灶局限的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手术切除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深部、巨大血管瘤,手术则具有高度风险[1,2]。我科2011年10月收治1例臀部巨大血管瘤病人,经过多科室、多部门联合手术,成功切除病灶,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是血管瘤中治疗较为困难的一种疾病。我科自1988年3月至1994年5月采用DSA技术对巨型蔓状血管瘤患者经放动脉插管进行血管造影,并正确选择血管瘤供血动脉,通过导管以丝线、明胶海绵作治疗性超选择性栓塞,并于栓塞治疗后一定时期手术切除瘤体。本组4例病人在栓塞后瘤体均显著缩小,为Ⅰ期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介绍该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并重点阐述术前术后的护理,并发症的现察处理以及心理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血管瘤是多见于婴幼儿的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最常发生在头、面、颈部,次为四肢、躯干等部位。其临床类型分三型: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是位于皮肤的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内的血管瘤,由无数扩张的血管和充满血液的腔窦所构成.侵入范围较广.手术难度较大.术中术后出血较多,尤其是颜面部巨大的海绵血管瘤手术切除之难度更大,曾有术中大出血甚至开颅或致命的报道。我科近两年来共收治8例颜面部巨大血管瘤患者,并在介入治疗后彻底手术切除,效果甚佳.无一例复发或面神经损伤及腮腺漏、大出血等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颌面部蔓状血管瘤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DSA)技术是一种图像诊断新技术.采用DSA技术对巨型蔓状血管瘤患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血管造影,并正确选择血管瘤供血动脉,通过导管以丝线、明胶海绵作治疗性超选择性栓塞.并于栓塞治疗后一定时期手术切除瘤体,是血管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本组4例患在栓塞后瘤体均显缩小,为Ⅱ期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刨造了有利条件。作介绍该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重点阐述术前术后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处理以及心理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颌面部血管瘤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蔓状血管瘤尤其是巨型基状血管瘤是血管瘤中较为难治的一种。我科与脑外科联合自1988年3月至1994年8月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巨型蔓状血管瘤病人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血管造影,并正确选择血管瘤供血动脉,通过导管以丝线明胶海绵作治疗性超选择性栓塞,本组6例病人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该治疗的操作方法和护理体会。重点阐述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心理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巨大蔓状血管瘤合并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亦称Kasabach -Merritt综合征 ,是一种罕见的病症 ,多见于婴幼儿。病因为血液在巨大的血管瘤内滞留 ,并消耗大量血小板、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而导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1]1998年 10月我科收治 1例此病患儿 ,经充分的术前抗凝治疗和血管瘤基底部夹持 ,1个月后行血管瘤切除整复术 ,术后给予精心护理 ,患儿 12天痊愈出院。随访 2 .5年 ,患儿一切正常。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患儿男 ,6个月 ,体重 6 .8kg。以“枕项部紫红色肿物明显增大”于 1998年 10月 11日住院。 5…  相似文献   

7.
经后路全椎体切除治疗僵硬脊柱后凸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椎体切除矫正僵硬性脊柱后凸和侧后凸是骨科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一旦在术中发生脊髓或神经的损伤,后果严重,而出血过多、胸膜穿破等胸腔并发症亦影响病人的预后,护士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2004年10月—2006年7月我科采用经后路全椎体切除治疗僵硬脊柱后凸  相似文献   

8.
目前颌面部蔓状血管瘤多采用DSA下动脉栓塞治疗后,再行Ⅱ期手术切除治疗[1,2].咽部蔓状血管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我院耳鼻咽喉科2005年3月收治1例咽部蔓状血管瘤的患者,采用剥脱术结合血管结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解剖第三肝门切除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62例解剖第三肝门切除肝脏巨大血管瘤术前、术后护理体会,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保肝治疗是顺利进行手术的保证;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正确的双套管护理是及时发现出血、防止感染的关镕。  相似文献   

10.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无症状,大者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长期低热等,少数巨大者可有黄疸、贫血及出血倾向。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肝段或肝叶切除。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突飞猛进的发展,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而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32例肝血管瘤病人进行了介入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病 ,发病率约为 3%~ 8% [1] 。它可以出现于人体的各个部位 ,以皮肤、皮下组织最为多见 ,其次可见于口腔粘膜、肌肉 ,也可发生于骨骼、内脏、大脑等器官和组织[2 ] 。依据病理形态及临床征象分 :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三类。我院经门诊及住院治疗体表及肢体各类血管瘤 869例 ,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1月我科共收治体表、肢体各类血管瘤 869例 ,其中男 2 0 1例 ,女 668例 ;年龄 12d~ 12岁 ,平均年龄 10个月 ,毛细血管瘤 80 5例 ,海绵状血管瘤 46例 ,蔓状…  相似文献   

12.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无症状,大者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长期低热等,少数巨大者可有黄疸、贫血及出血倾向。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肝段或肝叶切除。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突飞猛进的发展,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而在临床广泛应用。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32例肝血管瘤病人进行了介入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肝血管瘤病人,女20例,以育龄期妇女较多见,男12例;年龄28岁~56岁,平均43岁;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有5例无症状病人在体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预见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除骶骨巨大肿瘤术后潜在并发症,探讨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术前加强胃肠道的准备和会阴括约肌的收缩与扩展训练;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腹部症状和神经功能情况,做好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 一期前后路联合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后潜在并发症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蔓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蔓状血管瘤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部分肿物进行三维重建及拓宽视野成像。结果:本组1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蔓状血管瘤后经手术病理及血管造影进一步证实。蔓状血管瘤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瘤体内部呈近似不均质无回声,无回声内可见不规则走行迂曲呈管状或呈条索状弱回声或高回声。CDFI血流丰富,呈五彩镶嵌状。三维成像及拓宽视野成像技术可以很好的反映出瘤体的立体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蔓状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超声及拓宽视野成像技术是二维超声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15.
血管瘤分为毛细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3%~8%[1].虽然绝大部分血管瘤较小、位置浅表,且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会因影响容貌[2],而且少数血管瘤可引起溃疡、出血和疼痛等并发症,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巨大血管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瘤发病率为1%~2%,是最常见的儿童期先天性良性肿瘤,占所有良性肿瘤的7%[1]。血管瘤在本质上可以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为基础的良性肿瘤,也可以是一种中胚层发育异常造成的血管畸形。按形态学分类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2]。目前对本病治疗措施包括类固醇类药物口服、硬化剂注射、液氮、冷冻、激光、放射性核素敷贴及高频电凝固辅助疗法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3],合理的手术治疗是血管瘤尤其是蔓状血管瘤较理想治疗方案[2]。我们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婴幼儿巨大血管瘤2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前后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我科 2 1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术后做好病情观察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2 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无 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在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紧急止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急症出血患者行DSA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超选择性永久栓塞病灶和供血动脉。结果 DSA可以清晰显示蔓状型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病变区域及引流静脉,超选择性栓塞后原异常造影剂团状着色影消失,供血动脉大部分闭锁,达到影像治愈;出血立即停止,血管异常搏动和杂音消失;栓塞后患者仅有低热、局部疼痛肿胀感,无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下超选择性栓塞术对口腔颌面部蔓状型血管瘤急症出血患者的紧急止血治疗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室2014年1月~2016年6月22例鼻颅底纤维血管瘤患者采用鼻内镜辅助切除术中护理措施及效果,主要包括患者心理护理、仪器设备及器械的准备、手术过程配合、病情观察、器械清洗、灭菌及保养等方面。22例患者手术中手术配合默契,采取有效预防术中出血的干预措施,积极配合术者与麻醉医师及时处理术中出血,19例患者术后完全切除,3例患者术后有肿块残留进行2次手术后完全切除,患者无任何护理并发症,术者及麻醉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认为鼻内镜下鼻颅底纤维血管瘤切除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恢复快等优势,是鼻颅底纤维血管瘤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术中麻醉及护理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控制感染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苏岩  陈实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79-8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直视下选择动脉栓塞术后经鼻内镜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10月~2011年2月,我们共收治1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采用DSA直视下选择性动脉栓塞加鼻内镜切除术。结果:12例患者均造影栓塞成功后,鼻内镜下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无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DSA直视下选择动脉栓塞术后经鼻内镜切除鼻咽纤维血管瘤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病情观察、体位及饮食护理对手术顺利开展,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