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过量表达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 ,应用TNF α的拮抗剂降低这些疾病中的TNF α水平 ,将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已开发的TNF α拮抗剂主要包括TNFR与IgG的Fc段形成的融合蛋白和抗TNF α的单抗两大类 ,利用抗体嵌合技术、CDR区移植和噬菌体展示技术对抗TNF α的单抗进行了人源化 ,并开展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结肠Crohn病等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研究。本文就这些TNF α拮抗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TM-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和初步功能分析。方法:用表位预测软件选定TM-TNF-α特异的20个氨基酸多肽,偶联载体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鉴定单抗的特异性,观察单抗对Jurkat细胞在AICD模型中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了6株抗TM-TNF-α的单克隆抗体。ELISA结果显示6株单抗均特异性结合免疫原多肽,与S-TNF-α等细胞因子无交叉反应;流式细胞术显示6株单抗均能结合细胞膜表面TM-TNF-α分子,并可区分人源和鼠源TM-TNF-α;Western blot结果证实6株单抗只能识别26kD的人TM-TNF-α,而不识别17kD的S-TNF-α。在AICD模型中,单克隆抗体不影响Jurkat细胞凋亡率。结论:成功制备了6株TM-TNF-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且单抗不干扰TNF-α与TNFR结合,为进一步研究TM-TNF-α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又一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和分析TNF-α拮抗剂临床试验注册现状。方法: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临床试验登记注册网站上检索2016年8月2日前登记的TNF-α拮抗剂临床试验项目,使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项目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全球共开展306项TNF临床试验,中国19项,数量均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的研究疾病为骨关节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血液肿瘤等。TNF-α拮抗剂临床试验以干预性研究为主,其中,干预性研究241项,Ⅱ、Ⅱ/Ⅲ、Ⅲ、Ⅳ期分别有56、7、55、60项,共178项,占73.9%,主要目的为上市后实际应用过程中进一步验证和评价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TNF-α拮抗剂品种繁多,临床适应症广泛,临床注册试验的设计多样且发展成熟、迅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胎盘TNF-αmRNA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24例患者(9例妊娠期高血压,11例子痫前期;子痫4例)和27例健康孕妇血清中TNF-α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胎盘中TNF-α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TNF-α水平35.03±9.39 pg/ml,明显高于健康孕妇血清TNF-α水平17.85±4.67pg/ml(P<0.001);正常组胎盘未发现有TNF-αmRNA的表达,病例组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TNF-α水平12.52±2.97;并且患者血血清TNF-α水平及胎盘TNF-αmR-NA表达随疾病严重程度呈现增高趋势。结论血清TNF-α水平及胎盘TNF-αmRNA增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TNF-α可能参与了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Ⅲ区,大量研究表明,TNF-α存在多态性位点,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病相关;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疾病,近年来一些研究提示TNF-α启动子基因的多态性位点-238、-308与银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是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慢性结缔组织病.随着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JIA患者在疾病活动方面得到了持续而显著改善.研究表明,对传统治疗不耐受的JIA患者,生物制剂可短期内改善其症状.TNF-α拮抗剂、CD80拮抗剂对多关节型JIA (pJIA)疗效及安全性良好,IL-6拮抗剂、IL-1拮抗剂对全身型JIA(sJIA)具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6株抗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其中5株是IgG1,1株是IgG2a。单抗AT-1、2、3对nhTNF-α具有较高中和活性,AT-4、5、6却未表现出中和活性或很弱。同时单抗AT-1、2、3还可以中和天然人和小鼠的TNF-α。这6株单抗均可以与nhTNF-α发生免疫沉淀反应,虽然其中AT-6较其他5株为弱。特异性实验表明,这6株单抗均不能中和人的TNF-β和人IFN,而、其中AT-1,2和AT-4,5,对人TNF-β具有免疫沉淀活性,但AT-3和AT-6却没有。这6株单抗均不与IFN发生免疫沉淀反应。肽_1和肽_2分别是nhTNF-α分子的一部分,其中肽_1是nhTNF-α分子的中间部分,肽_2是nhTNF-α分子的C末端部分,单抗AT-5与肽_1和肽_2均能发生反应,但另外5株却不能。体内实验表明,具有高中和活性和高免疫沉淀活性的单抗AT-1能较好地保护小鼠免遭致死剂量的LPS攻击,而具有高免疫沉淀活性,但中和活性很弱的AT-4保护作用很差。  相似文献   

8.
简讯     
骨髓移植后产生的移植物抗宿主的排斥反应释放出一种能杀伤其它细胞的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许多其它物质。法国地区输血中心的研究人员为控制由TNF-α所造成的损害,已制备了多种抗细胞因子的单抗,在体内发挥中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近年来,发现机体TNF-α水平受遗传控制,研究证实TNF-α水平与TNF-α基因启动子片段多态性相关。本研究使用气浴式DNA扩增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方法,探讨了TNF-α基因启动子序列多态性与COPD发病的关系。1 研究对象与方法病例组随机选自1998年6月—1999年2月于本院入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0例,诊断符合第四版内科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均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1-β HSD-1)表达和活性变化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TNF-α以及TNF-α分别与阿司匹林、2’-hydroxyflavanone和RU486联合作用3T3-L1脂肪细胞,然后检测细胞11-β HSD-1 mRNA表达和活性以及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能力。 结果:TNF-α增加3T3-L1脂肪细胞11-β HSD-1 mRNA表达和活性,同时降低细胞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阿司匹林减轻了TNF-α对11-β HSD-1 mRNA表达和活性的上调作用,并减轻TNF-α对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的抑制作用;11-β HSD-1活性特异抑制剂2’-hydroxyflavanone和皮质醇受体拮抗剂RU486也可减轻TNF-α对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的抑制作用。结论:TNF-α可通过提高3T3-L1脂肪细胞11-β HSD-1的表达和活性而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酞胺呱啶酮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合成的一种选择性抑制剂。在单核细胞系(UI)中它能抑制潜在的HIV-Ⅰ的激活。此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在细胞与重组的TNF-α,肉豆寇酸乙酸佛波醇。脂多糖及其它细胞裂解物的混合物作用后产生。伴随着HIV-Ⅰ的抑制,是拮抗剂诱导的TNF-α之蛋白和mRNA的减少。酞胺哌啶酮抑制HIV-Ⅰ复  相似文献   

12.
卵巢中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自分泌和/或旁分泌调节作用。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TNF-α抑制离体大鼠黄体细胞基础孕酮分泌和cAMP生成,Pitzel等报道了TNF-α显著抑制猪黄体细胞孕酮生成,但TNF-α对人卵巢生殖活动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研究报道。本文从血清中TNF-α的浓度与不孕症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关系和TNF-α对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的直接作用,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旨在为临床妇产科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意义的线索。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TNF-α为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产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胶原酶Ⅱ型、DNA酶Ⅰ型…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α多态性与银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Ⅲ区,大量研究表明,TNF-α咀存在多态性位点,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病相关;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疾病,近年来一些研究提示TNF-α启动子基因的多态性位点-238、-308与银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用抗原表位定向选择方法人源化抗TNF-α抗体Fab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用抗原表位定向选择(epitopeguidedselection)方法,将鼠源性抗TNF-α单抗Fab段改造成完全人源性Fab。方法首先用鼠单抗Fd段基因与人的κ链基因库相互配对,构建成人-鼠杂合噬菌体抗体库,筛选可与TNF-α结合的克隆,所获得的人κ链基因再与人Fd基因库组合,建立人源噬菌体抗体库,再进行筛选;类似地以鼠κ链基因和人Fd库组合构建杂合抗体库,筛选人Fd基因,再和筛到的人κ链配对,选择与TNF-α特异结合的克隆。结果以鼠抗体Fd段定向选择人κ链获得能与TNF-α特异结合的杂合抗体Fab片段,再以这些人κ链定向选择人Fd段获得能与TNF-α结合的完全人源性的Fab,但这些Fab除与TNF-α反应外,与一些无关蛋白有交叉反应。以鼠单抗κ链定向选择人Fd段获得能与TNF-α特异结合的杂合Fab,其中一个克隆显示很强的结合活性,以该克隆的Fd与筛到的人κ链配对,得到了能与TNF-α特异结合的人源性Fab片段。结论抗原表位定向选择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鼠单抗人源化路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具有能同时阻断白细胞介素12(IL-12)/IL-23 p4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双功能抗体,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鉴定,观察其对小鼠银屑病的阻断效果。方法根据已有的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和优特克单抗(ustekinumab)蛋白序列,设计、构建并制备了全新的双功能抗体Bi AU003、Bi AU022和Bi AU023。采用ELISA检测抗原抗体结合能力;用TNF-α和双功能抗体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加入FITC标记的内皮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抗体,经流式细胞术检测ELAM-1的表达量;用IL-12和双功能抗体处理经IL-2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γ干扰素(IFN-γ)的量;体外实验采用双功能抗体治疗IL-12和TNF-α诱导的银屑病小鼠,HE染色检测病变皮肤厚度。结果3种双功能抗体对其相应的抗原都有较强的亲和力,能明显抑制ELAM-1蛋白的表达和IFN-γ的分泌,并且明显抑制小鼠的银屑病形成,其效果与现有的抗体药阿达木单抗和优特克单抗相当或更优。结论新构建的3种双功能抗体Bi AU003、Bi AU022和Bi AU023,是TNF-α和IL-12/IL-23 p40的阻断剂,能有效阻断小鼠银屑病形成。  相似文献   

16.
多项临床和动物实验中均发现TNF-α、LT-α(也称为TNF-β)在移植物排斥中水平增高,抑制这两种细胞因子可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TNF-α、LT-α是TNF家族成员,与配体结合介导多种免疫功能。由于TNF-α和LT-α都与相同的受体结合,单独抑制TNF-α或LT-α,可因为另一配体的重叠或代偿作用,而难阐明其功能。所以,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TNF-受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嘌呤P2Y受体激动剂ADPβS对脊髓背角来源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和释放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SD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CR检测ADPβS作用下小胶质细胞IL-1β、IL-6和TNF-α在mRNA水平表达变化;ELISA检测ADPβS作用下小胶质细胞IL-1β、IL-6和TNF-α释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PβS(10μmol/L)可以刺激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Iba-1、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P2Y_(12)受体拮抗剂MRS2395和P2Y_(13)受体拮抗剂MRS2211部分阻断ADPβS刺激小胶质细胞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MRS2395和MRS2211联合预处理几乎全部阻断ADPβS刺激小胶质细胞Iba-1、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结论:P2Y_(12)/P2Y_(13)受体激活可以促进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和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上调及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测定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表位及其亲和常数.方法 借助于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结果 10株TNF-α单抗的亲和常数介于105~107 M-1之间,其中所测的5株抗体识别肿瘤坏死因子上3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 生物传感器在研究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中确为一个理想的工具,适合于抗原抗体结合与解离的动力学分析及预测表位的构象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TNF-α作用于3T3-L1细胞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IRS-1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TNF-α分别作用于3T3-L1细胞6小时和24小时后用胰岛素刺激,观察细胞葡萄糖摄取,IRS-1酪氨酸、丝氨酸307磷酸化水平以及PKB磷酸化水平。同时观察那巴霉素对TNF-α作用的影响。结果:TNF-α明显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IRS-1酪氮酸及PKB磷酸化,这些作用可被那巴霉索逆转。TNF-α作用6小时对IRS-1蛋白无影响但导致丝氨酸307磷酸化,作用24小时则降低IRS-1蛋白水平,那巴霉素拮抗TNF-α导致IRS-1减少但对丝氮酸磷酸化无作用。结论:TNF-α导致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与IRS-1酪氮酸磷酸化水平下降密切相关,Rapamycin可以逆转TNF-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超  段宇 《现代免疫学》2001,21(1):18-20
本研究以10^-4M碘化钠(NaI)刺激单层培养的人Graves病(GD)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TEC),采用定性及半定量PCR技术检测刺激前后白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3例GD组织均含有IL-6及IFN-γmRNA,2例检测到TNF-α基因表达;(2)基础状态下,3例TEC均表达IL-6基础,2例表达TNF-α,而所有样本均无IFN-γmRNA;(3)NaI不能诱导TEC产生IFN-γmRNA,对IL-6mRNA的表达亦无明显影响;(4)1例TNF-α阴性的TEC样本,经NaI刺激后,可表达mRNA,2例原含有TNF-α的TEC经刺激后,其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提示碘可通过诱导或增强TEC表达TNF-α,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