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复发脑梗死和53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复发组心肌受损率显著增高(p<0.01);女性、房颤、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和中风家族史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组(P<0.05~0.01);复发组血TC、TG、BS、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高切)、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0.01),HDL-C则明显低于初发组(P<0.05);复发组死亡率与初发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复发性脑梗死的治疗早期要注意预防心肌损伤.复发性脑梗死的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血纤维蛋白原、TC水平、血浆粘度和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升高及HDL-C降低;而高血压病是复发与初发脑梗死患者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龙岗区社区居民急性脑梗死出院后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方法通过对龙岗区社区居民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的125例急性脑梗死出院后两年内的复发情况进行单因素回顾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病的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和高血脂病病史与脑梗死复发有关。脑梗死出院后复发与吸烟,饮酒,肾功,凝血功能和入院血压,血糖,血脂等各成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总胆固醇(TC)水平有一定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高血压(OR=1.923)、高血脂(OR=1.291)、糖尿病(OR=1.464)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吸烟与饮酒史与脑梗死复发无明显联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患者体内总胆固醇(T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复发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患者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391例年龄大于44岁的中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初发脑梗死组与复发脑梗死组间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部位、性质等以及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复发脑梗死组的颅外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患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初发脑梗死组(P〈0.05);复发脑梗死组的软斑块检出率高于初发脑梗死组(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脑梗死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密切,不稳定性软斑块是引起脑梗死以及脑梗死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霞霞  徐玖飞  王静  沈波 《天津医药》2020,48(4):298-301
目的 探讨高敏 C反应蛋白/白蛋白(hs-CRP/Alb)比值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 69例复发性脑梗死(RCI)患者作为病例组及 107例首次发作的脑梗死患者 (FCI)作对照组,记录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常规、血沉(ESR)、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前白蛋白(PA)、并计算 hs-CRP/Alb比值。应用 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hs-CRP/Alb比值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时,RCI组 糖尿病患病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HbA1c、hs-CRP、TBil、DBil及 hs-CRP/Alb比值均明显高于 FCI组,而 Alb、PA低 于 FCI 组(P<0.05)。2 组间性别、高血压、WBC、Glu、ALT、AST 及 LDL-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DM(OR=3.834,95%CI:1.176~12.503,P=0.026)及较高hs-CRP/Alb比值(OR=8.513,95%CI:1.139~63.638,P=0.037)为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入院 hs-CRP/Alb比值预测脑梗死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635(95%CI:0.551~0.719,P=0.033),当Cut off值为0.07时诊断价值最高,敏感度为59.4%,特异度为61.7%。结论 hs-CRP/Alb比值为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hs-CRP/Alb比值对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有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5.
严志芳 《中国药业》2014,(23):117-118
目的探讨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164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按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急性发病3 d内测定患者的Hcy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脑梗死复发29例(35.37%),明显多于观察组的13例(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共42例,非复发组共122例,其中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例(83.33%),非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80例(65.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Hcy水平为(22.40±9.54)μmol/L,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16.95±9.80)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型高血压、Hcy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导致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H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低高密度脂蛋白。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性脑梗死组49例,非早发性脑梗死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病率与血脂指标的差异,并对早发性脑梗死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早发性脑梗死组患者FH患病率高于非早发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史(OR=1.92,95%CI:1.84~3.29)、高血压病史(OR=1.38,95%CI:1.84~1.69)、甘油三酯(TG)(OR=1.83,95%CI:1.36~4.8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79,95%CI:1.34~4.39)和FH患病(OR=1.98,95%CI:1.70~3.61)是早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H、血脂指标是早发性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通过诊断FH,控制血脂水平来预防早发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高热惊厥(FC)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首次FC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是否出现复发进行分组(复发组21例,未复发组69例),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FC复发组初发年龄≤1岁、初发体温/〉38.5℃、有惊厥家族史、围生期异常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90例患儿随访,其中有2例转为无热惊厥,复发率为2.2%,最后诊断为癫痫,90例FC患儿智力发育良好。结论对FC患儿初发年龄、初发体温、FC类型和惊厥家族史等危险因素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治疗FC患儿及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冯桂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48+50-48,5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出血性转化组(63例)及非出血性转化组(17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患者的26.7%,高血糖(OR值为2.35,95%CI7.21~12.36)和低胆固醇(OR值为2.14,95%CI3.86~5.35)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血脂越高、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越容易发生出血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治疗后出现复发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未复发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分级、肌层浸润程度、腹水细胞学分型、淋巴结转移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为子宫内膜癌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4.55、4.39、3.33,95% CI =1.79~11.17、2.08-9.13、1.47-8.51)。结论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肌层浸润深度、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因此术后选择合适辅助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复发抑郁发作患者进行调查,并纳入同期低复发抑郁发作患者为对照组,对抑郁发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差(OR=4.960,95%CI 1.539~15.987)、经济状况不好(OR=3.958,95%CI1.232~12.715)、家族史(OR=3.061,95%CI1.129~8.299)、负性事件(OR=5.409,95%CI1.755~16.667)均是影响抑郁发作复发的危险因素(P <0.05或P <0.01)。结论导致抑郁发作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多样性,社会支持差、经济状况不好、家族史、负性事件均可增加抑郁发作复发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