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对各种慢性疾病调理的最佳时节。肝脏被称为人体“物质代谢中枢”,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当肝脏有严重疾患时,肝内的物质代谢发生严重障碍,身体的多种功能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危及生命。肝脏在物质代谢和解毒的过程中经常受到毒物侵害和损伤,因此经常对肝脏进行清理、保护和养护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卫生部近日公布的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恶性肿瘤位列第一。与2005年相比,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及所占比例有所上升,2005年美国癌症学会的统计表明中国人癌症发病率处于世界前列,特别是肝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病率为世界第一!中国人肝癌的发病率是美国人的八倍,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病率是美国人的五倍和八倍。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内代谢解毒的主要场所,所以肝代谢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解毒清毒、增加人体抵抗力、抗拒引发癌症的毒物形成。但是肝脏基因弱、肝炎病多、脂肪肝、酒精肝发病率高、环境污染严重、生活习惯不良、健康知识少、保健意识差,这都是导致肝癌高发的原因。脂肪肝、酒精肝患者的肝癌发病率高于正常人150倍!如何指导人们预防肝癌、保护肝脏、延长生命,成为医学研究人员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肝主疏泄与解剖学之脑和肝脏功能相关,其调畅气机的功能与肝脏调节物质代谢(能量)、流动以及分布有关,肝窦内皮细胞窗孔构成的肝筛结构可能是肝疏布、宣泄气机及精微、毒物的超微结构。慢性肝病如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脂肪肝的病机多为肝失疏泄、由气及血、络脉瘀阻,表现为肝窦内皮细胞窗孔数量、结构及功能异常,引起微循环障碍。因此,肝窦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肝失疏泄之络病的病机关键,是肝主疏泄之络病理论新的假说。  相似文献   

4.
<正>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代谢失常,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为临床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蓄积而成的。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脂质代谢异常、激素水平改变、环境和遗传因素、脂质过氧化损害等。如不及时治疗,部分患者可发生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故可以认为脂肪肝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前期病变。“脂肪肝”之名未见于中医古代文献中,根据其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为主要功能的一个器官,并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解毒等作用。当肝脏受到诸如病毒、乙醇、药物等因素引起严重损害时,会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的诸多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引起肝脏功能衰竭,导致以凝血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肝脏疾病中非常严重的肝衰竭症状。《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  相似文献   

7.
叶丽红王敬卿  周仲瑛 《中医药学刊》2003,21(7):1143-1143,1169
高脂血症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代谢性疾病,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诸如脂质代谢异常、激素水平改变、环境和遗传因素、脂质过氧化损害、免疫反应、缺氧和肝循环障碍等,致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高脂血症和脂肪肝虽都有痰瘀病理因素的存在,但从病理性质而言,高脂血症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病位在肾,病机重点在于肝肾亏虚;脂肪肝以标实为主,病位在肝,以肝胆邪实,肝脾不调,湿热毒瘀与痰浊互结为重点。脂肪肝是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 ,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 ,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 ,若其贮存量超过肝重量的 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 50 %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化 ,即为脂肪肝。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以及B超技术的进步和广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严重脂肪肝患者脂肪量可达40%~50%,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肝脏脂肪代谢障碍,脂类物质动态平衡失调,使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肝脏发生弥漫性脂肪浸润及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往往与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代谢性疾病共患。包纳日斯教授经30余年蒙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脂肪肝深入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脂肪肝的理论和临床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衰竭(hepaticfailure,H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肝脏对人体内物质的分解、合成、解毒以及脂肪的代谢等一系列精细而又复杂的操作始终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于15%就被称为脂肪肝。轻度脂肪肝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偶有疲乏感觉,或仅觉近期腹部胀满感。根据文献记载,约25%以上脂肪肝患者临床多无症状。  相似文献   

12.
肝功能衰竭(1iver failure)是因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生物转化、合成代谢、排泄、解毒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临床上出现以黄疸、肝性脑病、腹水和凝血机制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在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乙醇、化学制剂等,病死率极高,有报道60岁以上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大于80%[1]。临床上肝功能衰竭的治疗非常棘手,现介绍我科收治的1例肝功能衰竭病例。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代谢性疾病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诸如脂质代谢异常、激素水平改变、环境和遗传因素、脂质过氧化损害、免疫反应、缺氧和肝循环障碍等 ,致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 ,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 ,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高脂血症和脂肪肝虽都有痰瘀病理因素的存在 ,但从病理性质而言 ,高脂血症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 ,病位在肾 ,病机重点在于肝肾亏虚 ;脂肪肝以标实为主 ,病位在肝 ,以肝胆邪实 ,肝脾不调 ,湿热毒瘀与痰浊互结为重点。脂肪肝是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中医说:“五脏六腑之大将军”。肝脏的功能非常多,主要功能包括及代谢营养素及酒精、解毒、造血等等,也因此它的健康与否,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器官的健康与运作。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是指由于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肝细胞内脂质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的1/3以上肝细胞脂变,造成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脂肪肝不仅导致肝脏病变,还是心脑血管等内脏疾病的发病先兆。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辨治脂肪肝验案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红  高尚社 《光明中医》2011,26(7):1319-1321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脏湿重的3%~5%,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失衡,过量的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  相似文献   

17.
化浊解毒治疗NIDDM并发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然  刘臣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8):378-379
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导致肝脂肪变性的一类病症。DM(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导致脂质代谢异常,血中游离脂肪酸上升,而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增加,进而导致脂肪肝形成。笔者从1987年至今,临床用化浊解毒法的自拟消浊软肝汤观察治疗NIDDM(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相似文献   

18.
<正>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功能严重损害,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肝炎病毒感染为其首位病因,其次药物、肝毒性物质(如酒精等)也是其重要病因。《肝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  相似文献   

19.
脂肪肝 (fatty liver)是由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质 (主要为甘油三酯 )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 ,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 5 % ,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 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 ,称为脂肪肝。目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发现 ,肝窦内皮细胞呈筛孔状结构 ,组成肝筛。在正常情况下 ,肝筛对脂质代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从而维持肝脏的结构正常。如果肝筛结构遭到破坏 ,其功能发生变化后 ,对脂质代谢则无选择性 ,引起脂质代谢异常 ,肝脏可因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脂肪肝 ,最终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 [1 ]。因此 ,积极防治脂…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致使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最常见原因为肥胖、酒精中毒、药物、糖尿病、高血脂、肝炎病毒、妊娠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以及先天性代谢缺陷等因素。虽然脂肪肝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25%,且约1.5%~8.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近年来,中医治疗脂肪肝取得了肯定疗效,现将中药治疗脂肪肝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