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颞叶癫癎患者的临床与脑电图(EEG)和MRI表现。方法:对76例颞叶癫癎患者的各种临床与EEG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颞叶癫癎在临床上以复杂部分性发作为代表,部分患者具有先兆症状,其后出现自动症、感觉性症状、精神情感异常、自主神经症状及肢体抽搐等临床表现,其蝶骨电极EEG可记录到癎性异常波,头颅MRI多可见颞叶萎缩和海马硬化。结论:颞叶癫癎是常见的一种癫癎类型,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蝶骨电极EEG及头颅MRI对反映患者的脑电活动及颞叶结构的异常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可为致痴灶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电图(EEG)检查是癫癎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方法,癫癎病人脑部的异常放电可通过EEG描记到。如果没有EEG,癫癎及癫癎发作类型的诊断是不可想象的。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能连续长程进行脑电活动描记,并能确定病人的临床发作及与癎样放电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有效的检查手段。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应用VEEG监测病人9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心电(Video-EEG-ECG)监测对老年癫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拟诊癫癎且常规脑电图(EEG)检查正常的老年患者进行24hVideo-EEG-ECG监测.结果确诊为癫癎者15例,心源性发作13例,短暂脑缺血发作10例,假性发作6例,癫癎伴假性发作2例.结论Video-EEG-ECG监测对老年癫癎和非癫癎性发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频录像脑电(VEEG)的睡眠时相与癫癎的关系及其对癫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25例常规脑电(EEG)无癎样放电患者分为癫癎组和可疑癫癎组进行VEEG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临床癫癎组癎样放电总发生率为59%,可疑癫癎组总发生率为3%,癫癎样放电主要出现于NREM睡眠Ⅰ-Ⅱ期。结论:睡眠期癎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VEEG可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EEG)变化。方法:对43例难治性癫癎患者手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EEG)、长程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及皮层电图(ECoG)监测,并定期随访,统计手术前后癫癎发作情况及进行脑电活动对比分析。结果:长程VEEG癎样波的检出率及定位率均显著高于EEG;术后EEG异常率显著下降(P<0.01);癫癎发作消失或发作频率显著减少。结论:EEG监测下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两种脑电图(EEG)电极放置方法对癫癎样放电波(epileptiform discharges)的记录差异情况。方法:选取临床诊断疑为颞叶内侧癫癎(MTLE)的患者,同时记录针刺蝶骨电极(SP)和下颌切迹粘贴电极(MNS)的脑电图,在出现特异性癫癎样放电波时,对两种方法记录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记录到的棘波、尖波在波幅上存在差异,但对于常规参数下,能够目测到的蝶骨电极放电,通过软件测量放大,在下颌切迹电极同样也能够检出。结论:下颌切迹粘贴电极是一种比较准确、客观反映颞叶癫癎样放电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癎)(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是常见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癎)(IGE)综合征之一,以肌阵挛发作为突出表现,占全部癫(癎)的5%~10%[1],对不典型表现者临床容易漏诊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癫(癎)专病门诊诊断的21例JME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EEG)特点、诱发因素、误诊原因及药物疗效,以提高临床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2008年9 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癫(癎)门诊就诊的临床诊断为JME的患者共21例,诊断符合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的癫(癎)、癫(癎)综合征的国际分类.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首次发病年龄、发作形式、既往史、诱发因素、发作频率以及神经系统检查、EEG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药物治疗情况,随访观察疗效.21例患者至本院就诊前误诊为部分性发作4例,抽动症5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0例,正常2例.  相似文献   

8.
脑电图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癫(癎)的检查方法,这种辅助诊断对临床诊治癫(癎)具有重要意义,但癫(癎)作为一种发作性疾病,其(癎)样放电常常呈间歇性发放,而常规脑电图检查受记录时间短和条件的限制,经常记录不到异常放电,特殊脑电图(闪光刺激、蝶骨电极)可促进癫痫发作及诱发(癎)样放电的出现,因此加做特殊脑电图可弥补常规脑电图检查的不足.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脑电图检查方法在疑似癫(癎)患者癫(癎)波检出率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EEG在小儿癫(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2例疑诊为癫(癎)的患儿进行清醒EEG及剥夺睡眠EEG检查,作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癎)样放电的检出率.结果:两种状态下描记的EEG(癎)样放电的阳性率:清醒EEG为32.2%,剥夺睡眠EEG为53.3% .结论:剥夺睡眠EEG是提高小儿(癎)样放电检出率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癫(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一些非癫(癎)性的发作性症状相混淆.EEG描记到(癎)性波对癫(癎)的诊断最有价值,但有部分癫(癎)病人发作不频繁,EEG描记不易捕捉到发作期,而发作间期又无异常放电,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我们于2002年3月至2007年1月共诊断143例发作间期EEG正常的癫(癎)病例并进行了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伤性癫癎患者的脑电图(EEG)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40例外伤性癫癎患者分别进行EEG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EG正常4例,边缘状态8例,异常28例;28例异常EEG中,轻度异常14例,中度异常12例,重度异常2例;表现为广泛性异常14,有10例显示局限性异常,广泛性异常一侧偏胜8例;癫癎样放电6例,阵发性中幅至高波幅多节律放电10例。异常EEG多表现为广泛性散在性低幅或高幅慢波以及阵发性慢波或快波活动,局限性异常多表现为局限性δ波、θ波、棘(尖)波、棘(尖)慢综合波,且多见于额、颞、顶部导联,结论:外伤性癫癎EEG的异常表现与脑损伤的程度、部位、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轻,EEG检查能客观反映外伤性癫癎患者的脑功能状况,对癫癎患者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癫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脑电图(EEG)除了可以检出痫样波外,其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EEG检查在原发性癫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程数字化视频EEG与过度换气EEG的癎样放电规律.方法:评估52例颞叶癫癎患者长程数字化视频EEG与过度换气EEG的癎样放电特点.结果:过度换气EEG癎样放电检出率明显低于浅睡期EEG,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但与清醒期和深睡期EEG癎样放电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颞叶癫癎患者浅睡期EEG癎样放电率明显高于过度换气EEG,对颞叶癫癎患者进行睡眠EEG检测,有助于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重视小儿脑电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是脑电图(EEG)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众听周知,癫(癎)病人中多数为儿科患者.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在2001年提出的30余种癫(癎)综合征中,三分之二以上仅见于或主要见于18岁以下年龄段者.此外,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智力低下、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围产期脑损伤等其他小儿神经系统疾病,EEG也是评价脑功能的重要检查方法.因此如果不掌握小儿EEG的诊断技术,就无法充分发挥EEG对临床诊断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VEEG监测对癫(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癫癎及可疑癫癎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脑电图(EEG)无癎样放电的48例临床诊断为癫癎及33例可疑癫癎的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癫癎组VEEG癎样放电检出率为83%,可疑癫癎组癎样放电检出率为32%;83%的癎样放电出现在睡眠期。结论:VEEG监测可明显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为癫癎及可疑癫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并有助于癫癎发作的分型。  相似文献   

16.
癫(癎)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常见,病因复杂,发作类型与病因、病变部位有关.脑电图(EEG)在癫(癎)分型诊断和病因查找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EEG检查的阳性率多在60%~80%左右,阴性者往往影响疾病的诊治.现将本院2006年 3月至2008年10月诊断的癫(癎)患者的规范化EEG中资料完整的检查结果及检查距末次发作时间统计报告如下,以作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外科手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癎的重要手段,脑电图(EEG)是癫癎术前定位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小儿癫癎,特别是处于发育活跃期的婴幼儿难治性癫癎,在病因、发作症状、EEG特征、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前EEG定位方法方面均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癫癎临床发作控制停药后的复发与动态脑电图(EEG)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06年8月随访的癫癎控制后停药患者186例动态EEG的监测结果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此186例中,有临床复发者51例(27.4%)。动态EEG监测始终正常组65例,临床复发6例,复发率为9.2%。EEG异常组121例,临床复发45例,复发率为37.2%。常规EEG与动态EEG异常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0.25,P<0.01。结论:停药后EEG异常者,临床复发率较高,应恢复规范的抗癫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获得性癫癎失语综合征(Landau-Kleffner syndrome,LKS)的临床、脑电图(EEG)特征、治疗反应和远期预后。方法:对5例LKS患儿的临床表现、EEG特点和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起病年龄为4~12岁。5例患儿均有不同类型的癫癎发作,伴有进行性失语,其中1例智力明显低下。5例均有EEG异常,其中3例有颞区局限性棘慢波发放。癫癎发作均可用抗癫癎药物控制。经皮质激素治疗,失语有改善。随访癫癎发作控制均良好,但语言恢复较正常差,EEG癎样放电好转。结论:LKS是一种以获得性失语和癫癎发作两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时期癫癎性脑病。失语表现为听觉失认,多伴有其他精神行为异常。EEG常见颞区的局限性癎样放电,睡眠期常泛化至全导联,并可呈持续发放。抗癫癎药物可控制癫癎发作,但对失语疗效不佳。早期应用足量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失语情况。EEG及癫癎发作转归良好,但常遗留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电图判读中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癎)和惊厥性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对癫(癎)临床发作的确认、分型及抗癫(癎)药物选择,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对其他一些大脑疾患也有辅助诊断作用.小儿时期EEG随年龄不断成熟变化,一些EEG工作者甚至临床医生因不熟悉小儿EEG年龄特点和疾病中图形特征而造成不应有的误判或漏判.误导了临床诊断与治疗.因此,正确判断和应用小儿EEG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将小儿EEG中经常被误判和漏判的情况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