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观察使用椅旁拔除的自体牙,即刻制备为骨移植材料,用于牙槽嵴骨增量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拔除患者因龋坏或牙周病无法保留的废弃牙、阻生牙,在椅旁即刻制备为粉状或块状骨移植材料,用于重建缺损牙槽嵴,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二期手术及种植修复完成后对治疗的预后,影像学检查和种植体存留率进行评估。结果:临床观察显示所有病例骨增量区创口愈合良好,无骨增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全景片及CBCT显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所有种植体在功能性负载后3~6个月的观察期内无一例失败,种植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存留率100%。结论:椅旁即刻制备的自体牙骨移植材料,成骨效果良好,可用于牙槽嵴骨缺损的重建,有望成为继自体骨和人工骨移植材料之后,又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牙种植中骨缺损区微创取骨进行自体骨移植的效果。方法:选择15例18颗牙槽骨缺损牙种植病例,在牙槽骨缺损区周围局部取骨,空心取骨锯颌骨取骨及常规髂骨手术取骨后植骨,或同时行钛膜引导,同期或6月后延期行种植体植入,4~6个月后行烤瓷冠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成骨及修复效果。结论:空心取骨锯取骨和缺骨区周围局部取骨损伤小;有钛膜引导病例成骨量较大,骨吸收少;取髂骨手术取骨量大,但损伤较大,不应作为常规植骨方法。  相似文献   

3.
患者缺牙后骨吸收所导致的牙槽骨骨量不足已经成为了口腔种植中较为常见的问题。自体骨移植技术和引导性骨再生技术都在解决种植患者骨量不足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二者都在种植骨增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骨增量技术中的骨改建和长期骨稳定性一直被视作影响口腔种植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两项技术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牙槽骨增量,但二者骨量能否维持长期稳定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本文将对引导性骨再生技术相较于自体骨移植在远期稳定性方面的部分优势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引导性骨再生术(GBR)的应用缺陷包括:屏障膜容易塌陷、吸收,不可吸收膜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容易早期暴露导致不理想的骨再生。膜的放置过程中容易导致颗粒状骨粉的移位和扩增位点凸度的丧失。尤其在不易维持成骨空间的骨缺损类型中,GBR在骨再生能力上往往具有不可预期性。因为传统的骨替代材料仅具有骨传导性而没有骨引导性,屏障膜在缺损形态不佳时难以维持一个稳定的骨再生空间。块状自体骨移植相对于使用颗粒状骨替代材料的引导性骨再生术的优势在于:具备良好的成骨特性和生物机械性能。即使在不易维持成骨空间的骨缺损类型中,块状自体骨移植能提供新骨形成改建所必需的骨源细胞,理想的外形重塑以及良好抗微动和抗吸收特性。我方观点:GBR植骨效果的远期稳定性不优于自体骨移植。  相似文献   

5.
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种植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采用种植义齿修复。方法:6例髂骨移植患者,3例直接植入种植体;2例经颌骨骨块上置法植骨后植入种植体;1例经牵引成骨术增高牙槽突后植入种植体。2例腓骨移植患者,分别经腓骨上置法移植和牵引成骨术增高牙槽突后植入种植体。结果:8例患者最终都植入种植体,其中3例已完成上部义齿修复。结论: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常有牙槽突骨量不足,需行牙槽突Ⅱ期重建。上置法植骨和牵引成骨术能成功地重建牙槽突缺损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种植床软组织进行评估并外科修整。方法:对11例非血管髂骨移植和12例血管化腓骨瓣移植患者进行植骨床牙槽突软组织评估。其中4/23例Ⅱ期植入种植体,并于植入术后4-6月行腭粘膜移植术。结果:自体骨移植术后牙槽突软组织均活动游离,厚度不一,前庭沟和颌舌沟变浅。4例腭粘膜移植术后形成适宜厚度的理想附着龈。结论:下颌骨缺损自体骨移植术后种植床坎组织均需行外科修整。腭粘膜移植术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体牙本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材料,可作为自体骨的替代物,目前已用于拔牙后位点保存术、上颌窦底提升术和牙槽嵴骨增量术。而其临床运用方式非常多样,尚无统一的标准或规范。本文综述自体牙本质的临床应用,为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拓展其运用提供新的思路。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移植前,自体牙本质材料将经过一定加工,其中脱矿为目前最常见的化学改性方式。脱矿可以增强自体牙本质的骨传导与骨诱导性能,但复杂耗时的操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部分脱矿或许是更合适的选择;移植时,自体牙本质的形态与骨缺损形态以及手术方式有关,直径不等的颗粒材料便于填充不规则缺损,块状材料利于重建部位的空间维持,镂空框架状材料加工方式稍复杂,但可以结合颗粒与块状移植物的优势。除了单独应用外,自体牙本质还可以与多种生物材料联合移植。富血小板血浆配合自体牙本质材料,已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理想效果。硫酸钙石膏、磷酸钙陶瓷也曾在动物实验中联合人牙本质材料,但由于尚未应用于人体,其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智齿拔除术同时制备自体骨块在前牙区Onlay植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牙区骨量不足需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0例,均有拔除阻生智齿的需要,且没有智齿冠周炎等感染因素存在.全部进行了拔除智齿同时制取块状骨行Onlay植骨术.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术前及术后6个月,拍摄曲面断层片及CBCT,测量并记录牙槽嵴顶下2 mm的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以及术前术后种植可利用牙槽嵴高度.结果 经问卷调查后显示此手术方案的接受度评分为55分(总分60分),完全接受人数占比为75%,一般接受人数为25%.术前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为(2.26±0.57)mm,术后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为(6.7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2,P<0.001).术前可利用牙槽嵴高度(14.32±0.31)mm,对比于术后可利用牙槽嵴高度(14.56±0.35)mm,则无统计学意义(F=2.38,P=0.128).结论 智齿拔除同时制备块状骨的Onlay植骨术患者对手术接受程度高,是一种简单、可有效增加前牙区骨量不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技术的日益发展,种植已经成为牙缺失修复的常规选择。足够的骨量条件是牙种植成功的首要条件。对于牙槽嵴狭窄的患者,骨劈开术是一种有效增加骨宽度的方法。本文就骨劈开术器械选择、植入时机的选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Bio-Oss混合自体骨联合膜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牙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21例骨量不足的患者Ⅰ期植入种植体,同时植入Bio-Oss与自体骨的混合物,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在术后十天,一月,三月,六月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者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牙槽嵴的外形丰满,种植体无动度,均完成了上部修复。结论:Bio-Oss混合自体骨联合膜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种植区骨量不足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区的软组织缺损是即刻种植面临的挑战,即刻种植时软组织的封闭、厚度和形态是影响美学区即刻种植的关键因素.即刻种植周围软组织处理的外科技术较多,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应充分掌握这些软组织处理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在处理病例时做出灵活及恰当的选择以取得理想的种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种植外科中的软组织处理及其美学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评价口腔种植成功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长期稳定性、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要达到此标准依靠三个基本要素:种植体骨结合的状态、软组织的质与量以及修复体形态与咬合平衡。现就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美学效果和处理方法讨论如下,供商榷。  相似文献   

13.
In the Department of Maxillofacial and Oral Surgery of County Hospital of Szentes, different types of bone losses of the maxillary alveolar ridge have been treated since 1 March, 1990. The applied surgical procedures were the following: 1. 394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GBR technique and 567 DenTi implants were inserted for these patients. 2. In 47 cases autogenous bone grafts were harvested from mandibular cortica and 78 DenTi implants were placed. Altogether 14 implants were lost; the success rate was 97.81% in the period between 1 March, 1990 and 31 January, 2001. 3. The severely resorbed maxillary alveolar ridge was replaced by rigid autogenous bone graft harvested from the ilium or from tibia. The bone graft was fixed with implants to the recipient surface.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in 36 cases from 1 February, 1992 until 31 January, 2001. 147 DenTi implants were inserted and 7 of them were lost. The success rate was 97.28%. Our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 dental implants had accelerated the remodelling process of the transplanted autogenous bone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simultaneously performed dental implants were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two stage procedures in which dental implants were inserted several weeks following bone grafting. Based on our long-term favourable clinical experience this technique has been proven to be an excellent method for correcting and replacing the lost maxillary alveolar ridges as well as the circumscribed alveolar bony defec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以及即刻种植体钛金属表面与软组织的结合状况,分析影响二者结合的因素。方法:拔除狗的一侧下颌前磨牙,4周后截除无牙下颌骨段,自体非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时植入纯钛种植体修复下颌骨缺损。对照组动物拔除一侧下颌前磨牙时同期在牙槽窝内植入同样的种植体,缝合牙龈。在术后4、8、16周处死动物,以40g/L中性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种植体颈部周围软组织。肉眼观察2组动物种植体与周围软组织结合的紧密程度;HE染色观察结合上皮的组织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合上皮与种植体结合面细胞超微结构。结果:2组动物在术后4周时,种植体顶端已出龈暴露在口腔内,颈部周围的软组织已达初步封闭;两者的结合还较疏松,软组织较薄,细胞膜的表面突起较少。术后8周时,种植体的颈部软组织已完全封闭,软组织与钛表面结合紧密,即刻种植组动物可见明显的结合上皮;超微结构可见结合上皮有较多的细胞膜突起。术后16周,2组的结果与8周时相似。整个实验过程未发现桥粒结构的形成。结论:在没有明显创伤和感染的情况下,两者均可形成良好的结合;即刻种植体与周围软组织结合较非血管化骨移植种植体更致密。2种种植方法结合上皮与钛表面都不能形成桥粒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种植体植入后牙槽骨吸收情况,分析不同种植体以及种植体植入不同时间骨吸收速度。方法:收集1998年至2013年潍坊市人民医院牙科种植中心接受ITI、 DIO、奥齿泰以及BLB种植体种植的病例,均对其在植入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拍摄口腔曲面断层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并运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种植体之间的骨吸收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gt;0.05);种植体植入后1个月与3个月之间,3个月与6个月之间,1个月与12个月之间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速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不同种植体骨吸收速度无差异,种植体植入1个月,6个月时周围骨吸收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即刻骨移植与延期牙种植术联合应用修复外伤性上颌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及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16例因各种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及部分上前牙缺失患者.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时,切取大小合适的自体颅骨外板或颏部骨板,移植到骨缺损部位,钛钉固定.严密缝合牙龈及黏骨膜组织,并在12周后植入ITI SLA种植体42颗.种植体植入后12周,用金属烤瓷牙做固定修复.另选22例患者共50颗采用标准种植手术且无需植骨的ITI SLA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于种植体植入后不同时间点,采用无线共振频率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的种植体稳定值(ISQ),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ISQ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6例患者软组织伤口均一期愈合,黏膜及牙龈组织形态良好,牙槽骨丰满,牙槽弓弧度满意.义齿修复后形态及功能良好.2组种植体在0,4、12、52周时ISQ均值差异比较,其P值分别为为0.82、0.85、0.96和0.89.结论: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期进行自体骨移植,再延期采用种植义齿修复,可以缩短疗程,减少手术次数,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骨生长因子是由骨细胞或血液细胞产生一大类生长因子,对骨的发育、生长、代谢,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目前,许多骨生长因子都已用于广泛开展的口腔种植技术,在促进骨整合、增加骨量等方面,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骨形态发生蛋白是具有高度骨诱导活性的蛋白质,它与种植体复合可以提高其与周围骨组织的生物结合能力,并且与不同的载体结合可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本文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在种植学方面的运用、以及其载体等方面在骨内种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