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00-2007年四川省阿坝州人,畜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进一步加强布病的预防和控制,确定防治对策.方法 按照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监测点内重点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SAT),平板凝集试验(PAT)],对监测点牦牛,绵羊血清用SAT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检测.结果 2000-2007年阿坝州共新发人间布病2例.共检测人血清2088份,阳性36人,检出率为1.72%(36/2088),最高为2003年,检出率达2.65%(9/339).共检疫牛,羊182 964头,阳性7368头,检出率为4.03%(7368/182 964),其中牛为4.16%(4844/116 356),羊为3.79%(2524/66 608),最高为2001年,检出率达5.74%(195/3396).结论 2000-2007年阿坝州人间布病疫情比较稳定,畜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传染源,加强人间,畜间布病的防治力度,加强监测,防止其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迁安市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重点人群感染情况,为制订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在迁安市,选择羊养殖、运输、屠宰加工户较为集中的建昌营镇、木厂口镇和夏官营镇3个镇,每个镇抽取2~3个羊养殖、运输、屠宰户较为集中的村,以接触羊及其排泄物的全部工作人员作为监测对象,并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分析布病的地区、性别、年龄以及职业分布情况.结果 本次共调查采血367份,RBPT和SAT检测阳性均为46份,阳性率12.53%(46/367).其中男性阳性率[13.51%(30/222)]略高于女性[11.03%(16/145)];建昌营镇阳性率最高,为13.38%(40/299);兽医阳性率最高,为33.33%(1/3).结论 有必要在迁安市范围内开展布病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畜牧部门的沟通和重点人群的防护.同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3.
赵强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2)
布鲁杆菌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等家畜.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但主要流行于牧区、半牧区,农业地区次之,而城市发病率和感染率则很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5~2010年布鲁杆菌病发病特征,为制定布鲁杆菌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05~2010年布鲁杆菌病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报告布鲁杆菌病例77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01/10万~0.15/10万之间2,008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近郊和远郊区县,50~5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最高,病例职业主要是农民和离退人员。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感染主要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有关,其次是非职业人员通过食源性途径感染。高危人群血清学监测资料显示2005~2009年血清阳性率在4.05%~5.35%之间,2010年为1.46%。结论本市布鲁杆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布鲁杆菌病的自我保护意识,促使病例在急性期就诊,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发病率呈现大幅增高趋势,布病已经成为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部分省(区)仍有爆发和流行[1-2].截至2009年,贵州省无人间布病病例报告,2010年贵州省报告了首例布病病例.为进一步查清贵州省布病流行程度和流行特征,2011年作者在贵州省部分县区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6- 2010年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监测结果,掌握全国布鲁杆菌病流行现状,为评价监测工作质量、制订全国布鲁杆菌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 2010年《中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报告》和《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布鲁杆菌病监测数据按常规监测和监测点监测进行分类汇总、描述分析,采用二阶段聚类统计分析进行监测点分类.结果 2006 - 2010年全国常规疫情监测报告发病率从2006年的1.55/10万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Z62/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省、黑龙江省等地区,时间集中在3-8月,占79.87%(114265/143 064),以青壮年、男性、农牧民为主.2006 - 2010年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监测,共流行病学调查217 648人,血清学检查61 905人,阳性率为19.66%( 12 169/61 905),其中新发病例10 318例;各监测点血检阳性率以内蒙古扎兰屯最高,为41.19%(2757/6694);病原学培养总出菌率为2.49%(29/1165);牛、羊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7%(2355/219 352)、0.93%(2766/296 176);聚类分析将国家级布鲁杆菌病监测点分为4类.结论 我国布鲁杆菌病人间疫情持续上升,国家级监测点监测工作贡献突出,但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可据此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别的监测点进行分类管理,为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和布鲁杆菌病防控工作水平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贵州省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了解相关人群布鲁杆菌感染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2008年,根据《布鲁杆菌病监测标准》(GB 16885-1997),在贵州省选择花溪、乌当、兴义、独山、册亨、龙里、息烽、凯里和紫云等区(市、县)为监测点,选择畜牧业职业人群、农区接触家畜的农民和学生为监测对象,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病抗体.结果 2005-2008年贵州省布病抗体检出率为0.63%(37/5904),花溪、乌当、兴义和册亨等县(市、区)的布病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28% (19/832)、0.16%(2/1274)、1.84%(15/815)和0.14%( 1/735);畜牧业职业人群、农区接触家畜的人群、学生布病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29%(36/2800)、0.04%(1/2814)、0%(0/290).布病抗体阳性者以奶牛养殖人员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83.78%( 31/37).结论 贵州省部分县(市、区)养殖奶牛、山羊的人群存在布鲁杆菌感染,直接接触病畜是人间布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加强对牲畜的检疫和及时处理染疫病畜是布病防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陕西省渭南市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状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陕西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2009年在渭南市选择澄城、大荔、合阳、潼关、韩城5个县(市)的固定监测点35个乡(镇)、非固定监测点24个乡(镇)开展人间布病监测工作,对7~60岁与家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进行临床检查,有症状者进行血清学检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操作方法及判定标准均按<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结果 固定监测点共调查重点人群8664人,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1407人,阳性27人,阳性率为1.92%(27/1407);做试管凝集试验27人,阳性27人,阳性率为100%(27/27);确诊25例,确诊率为92.59%(25/27).非同定监测点共调查重点人群3464人,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411人,阳性3人,阳性率为0.73%(3/411);做试管凝集试验3人,均为阳性,且全部确诊.共确诊新发病例28例,人间布病感染率为0.25%(30/12 128),发病率为2.06/10万(28/1361618).结论 渭南市人间布病疫情居高不下,建议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开展畜间和人间布病疫情监测工作,控制疫情扩大蔓延.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and analyze characteristics of brucellosis epidemic in Weinan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 for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 the diseas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Executing Plan for the Work of Surveying Brucellosis Disease in Shaanxi Province", 35 villages(towns) of designated monitoring locations and 24 villages (towns) of randomized monitoring locations in five countries of Weinan were chosen to survey brucellosis disease. The five countries were Chengcheng, Dali, Heyang, Tongguan and Hancheng. High risk populations with a history of contacting livestock and livestock products aged between 7 and 60 underwent clinical and serology examination[rose 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 and 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 All manipulation methods and judging standards were in accord with the "Diagnostic Standard for Brucellosis" (WS 269-2007). Results In the designated monitoring location, a total of 8664 people at high risk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whom 1407 people were tested by RBPT test and 27 people were positive,the positive rate was 1.92%(27/1407); 27 people were tested by SAT test and 27 people wer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100% (27/27); 25 people were diagnosed and the diagnosis rate was 92.59%(25/27). In the randomized monitoring location, a total of 3464 people at high risk were investigated, among whom 411 people were tested by RBPT test and 3 people wer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0.73%(3/411 ), 3 people were tested by SAT test which were all positive and made a definite diagnosis. Twenty-eight new cases were made a definite diagnosis and its incidence was 2.06 in a hundred thousand(28/1 361 618). Conclusions The infection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Weinan city stays at higher level. The governments should increase input for the monitoring,investigating and disinfecting to prevent the disease from increasing and outspreading.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宁夏红寺堡区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高危人群感染率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作者于2007 - 2010年对宁夏红寺堡区布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以与牲畜和畜产品有密切接触的重点人群为调查对象,包括兽医、屠宰、销售、肉类加工及饲养、放牧等人员。 相似文献
10.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2].布病往往先在家畜或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辽源市地处吉林省中南部,四面环山,共辖2个县2个区,人口120万,多年来,一直存在人畜间布病散发.近几年来,辽源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明显上升,不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对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控制布病疫情,为今后的布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0-2006年在辽源市进行了人间布病疫情调查及血清学检验.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93 ̄1998年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羊、牛、猪、人的血清学阳性率资料,利用灰色模型,加权平均法和其他方法,建立了数学预测模型。将预测值取算术平均进行综合后,给出了1999 ̄2000年的布鲁氏菌病阳性率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祁县人间布鲁杆菌感染现状.方法 2010-2012年,在祁县选择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疑似患者,涉及牛、羊畜交易,屠宰,养殖,畜产品加工等重点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采集静脉血,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血清布鲁杆菌抗体.调查布病发病人群的性别、发病时间、职业、年龄.对部分SAT阳性患者进行血培养,分离布鲁杆菌并利用传统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进行菌型测定.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977人,确诊阳性病例273人,阳性率为27.9%,其中男性[31.6%(232/735)]高于女性[16.9%(41/242),P<0.05].每年的3-8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以从事养殖业者,且年龄在21~ 60岁的人群居多.30例经血培养分离到11株羊3型布鲁杆菌.结论 祁县布病感染与职业有关,发病人群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居多,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病区居民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试验观察布病的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是否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方法血清学检验采用平板凝集试验(PA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细菌学检验采用常规的分离培养方法。结果88例患者中有86例可被血清学诊断,2例为细菌学诊断;其中,有14例同时被血清学和细菌学诊断。结论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无论血清抗体效价高或低,都有分离到布氏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全国重点监测点2001~2004年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001~2004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为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2001~2004年布病全国重点监测点监测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 畜间平均阳性率0.28%;其中以牛的阳性率最高0.55%,其次是羊0.23%。人间平均血检阳性率11.36%,确诊新发病人5027人;其中以2004年血检阳性率最高16.02%,最低是2002年5.67%;4年各点阳性率以内蒙锡盟最高17.6%,确诊病人2517例,占新发病人数的50.07%。结论 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病牛,其次是病猪。布病疫情明显回升,并有扩大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15.
布氏菌病全国重点监测点1990~2001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掌握全国布病监测点疫情动态,预测疫情趋势。方法:按“布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进行。结果:12年来,血清学检查,畜间平均阳性率为0.36%,各年份阳性率波动在0.08%-0.70%之间,人间平均阳性率为3.28%,各年份波动在1.16%-7.26%之间。12年间,累计检出病畜6542只,从病蓄病理材料中分离培养出布氏菌104株,累计新发病人1373例,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出布氏菌16株。1995年后人畜间布氏菌病血清学检查阳性率逐年增高。结论:自1995年以来,人畜间布氏菌病疫情明显回升,局部地区疫情活跃,甚至出现爆发。 相似文献
16.
1998~2002年牡丹江市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牡丹江市1998~2002年布病疫情动态,确定防治对策。方法 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从1998~2002年对全市监测点7~60岁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1998~2002年牡丹江市共发生布病37例,年平均感染率为0.62%,其中2002年感染率最高,达0.84%。结论 牡丹江市布病疫情有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传染源,加强人间、畜间布病的防治力度,加强监测,控制其暴发和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28例急性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患者血清学动态检测结果,探讨布病血清学检测对疾病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布病科确诊收治的28例急性布病患者(由同一实验室感染羊种布病)作为观察对象,于治疗前,治疗第3、6、9周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包括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H)],应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测定观察对象血清学抗体效价,并与临床转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8例急性布病患者以治疗第3周时SAT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为最高峰,集中在1∶400(++),占39.29%(11/28);而治疗第6周时有28.57%(8/28)转阴;治疗第9周时有50.00% (14/28)转阴.治疗前发热20人(71.43%)、乏力17人(60.71%)、多汗8人(28.57%)、关节疼痛28人(1 00.00%)、淋巴结肿大7人(25.00%)、ALT升高28人(100.00%)、LDH升高26人(92.86%);治疗第3周时,除3人(10.71%)偶有低热外,其余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乏力、多汗、关节疼痛人数有所减少,分别为13人(46.43%)、2人(7.14%)、21人(75.00%),而ALT、LDH基本恢复正常(仅有1人ALT升高);治疗第6周,全部患者发热、多汗临床体征消失,关节疼痛及淋巴结肿大人数减少,分别为12人(42.86%)、3人(10.71%),生化指标ALT、LDH全部正常;治疗第9周,多数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少数患者仍诉有乏力[2人(7.14%)]、关节疼痛[6人(21.43%)].结论经过有效治疗,抗体效价迅速降低,临床症状很快得到改善,二者之间大致呈平行关系,提示布病特异性抗体出现的早晚、抗体滴度的高低及消长的速度不仅可用于疾病诊断,而且对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北京市延庆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和鼠间带毒情况,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HFRS病例资料和鼠间抗原检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发病率、鼠间抗原及抗体阳性率.结果 2005-2007年每年均有发病,发病率为2.36/10万(7/296 031)、132/10万(4/304 941)、0.94/10万(3/318 418),1-6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发病年龄集中于15~21岁,占7/1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14;男性多于女性(6:1).延庆县鼠间抗原阳性率为2.22%(5/225),优势鼠种为社鼠,抗原阳性率为3.12%(4/128).结论 延庆县HFRS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鼠间带毒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HFRS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