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半衰期(t1/2)又称生物半衰期与生物半效期,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消除相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通常用t1/2α(一房室模型)、t1/2β(二房室模型)、t1/2γ(三房室模型)来表示。  相似文献   

2.
药物半衰期(t1/2)又称生物半衰期与生物半效期,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消除相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通常用d/2(一房室模型)、t1/2(二房室模型)t1/2(三房室模型)来表示。由于药物消除相半衰期在合理用药中的重要地位,其越来越被临床医师认识、接纳、重视。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半衰期与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芳 《中级医刊》1991,26(3):47-50
  相似文献   

4.
林荣华 《医学综述》1996,2(1):27-29
<正>药物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患者诊断明确后.必须正确地选择药物,正确地给药,才能获得应有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药学领域内发展了一些新的理论,为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使临床用药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临床用药往往忽视药物的半衰期,例如庆大霉素药物半衰期为2.0h ,临床上仍按1日2次,1次8万单位,肌注,这样药物在体内消除很快,体内药物浓度达不到最小抑制浓度(MIC)时间过长,因而治疗效果不理想;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的药物半衰期为12h,但有的临床医生仍按常规给药,1日3次次1g,这样就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易引起肾脏损害,青霉素在体内代谢及排泄极快.消除半衰期为0.65~0.70h,用药后3~4h约90%已排泄.  相似文献   

5.
药物是人们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物质。伴随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药物不断地更新换代,药物治疗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临床对疾病确诊后,必须正确选择药物,并合理准确地给药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为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了依据,也使临床用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临床往往忽视了药物半衰期的重要环节。临床在用药期间必须注意这些方面,才能做到合理用药,保证患者康复,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又节省了资源。  相似文献   

6.
<正> 药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从最高值下降至一半需要的时间,也称为血浆半衰期。通常用t1/2表示。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半衰期,即使具有同一药理作用的药物,甚至同系物其半衰期差别也很大。如四环素的t1/2为34.5小时,去甲氯四环素t1/2为12小时,二甲氨基四环素为13小时。可以根据不同药物的半衰期拟定各自的既不产生毒性和过量蓄积,又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治疗方案,在临床用药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药物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减少50%所需的时间,血浆药物浓度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根据半衰期能正确制定给药时间间隔,调整给药方案,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9.
10.
刘新茹 《中原医刊》2003,30(4):F003-F003
1 速效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用如阿莫西林 +利君沙 ,氨苄青霉素 +罗红霉素因为速效抑菌剂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 ,细胞质体积不增大也不发生细胞壁合成和自溶现象 ,使杀菌剂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作用不能发挥而降低了抗菌作用 ,因此 ,上述配伍极不合理。2 同类药物联用或重复用药如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因为两种药物的作用机理或作用方式相同 ,配伍用药后增加毒副作用 ,无异于超剂量用其中一种 ,十分有害。3 作用于同一受体的药物如赛庚啶 +敏迪 ,林可霉素 +红霉素 ,两者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SOS…  相似文献   

11.
鲁华  纪新和 《农垦医学》2000,22(3):216-217
最近三十年来 ,在药物治疗领域中 ,发展了两门与临床实践直接有关的学科 ,这就是临床药理学与生物药剂学 ,这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都是与药物动力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临床药理学的概念在三十年代就已提出 ,到五十年代开始认识到它对医学的重要性 ,真正得到发展是从六十年代初开始的。其所以发展迅速主要由于三方面原因 :新药数量激增 ,需要加强评价与管理 ;发生了一些药物治疗的毒副反应 ,如六十年代初期 ,欧洲发生了反应停的致畸作用 ,引起各方面的震惊 ;在长期医学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到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就必须加强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13.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病人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时所出现的复合效应,药物相互作用可使药物作用的效应增强或减弱,作用时间延长或缩短,还可出现单独用药时没有的药理效应。药物相互作用的后果可表现为临床有益的治疗作用或有害的不良反应,而医生们在联合用药时,常常只考虑有益的方面,而忽视其可能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可发生在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注重以药物的成本和疗效两方面综合评价药物的成本效益[1]。即兴起药物经济学(phamameononuc、PE)这门新兴学科。1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从整个人群来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医生资源和医药经费,努力使药物既安全高效又经济地为病人服务【刘。药物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别、测量和对比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医疗干预措施(如手术治疗)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3J,也可以对比药物治疗与其它治疗方案不同的临床药学(如血药浓度监测)或医疗社会服务(如家庭病床等)所产…  相似文献   

15.
潘炳慧 《安庆医学》2000,21(3):141-142
<正> 合理用药是医药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病人的迫切需求。实现合理用药的困难较多,有技术、社会、传统观念、卫生体制等各方面的因素。进入九十年代后,药物利用研究逐渐被我国广大卫生工作者认识和接受,国外成功实践已经证明:开展药物利用研究,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构成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称生物转移,药物在体内的结构改变称代谢,消除是指药物的灭活和排泄。  相似文献   

17.
合理用药及疗效与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刘铮  谈春燕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9):58-61,68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了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和临床危害,从而提出了减少不良反应,如何合理用药及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莫琼 《医学文选》2000,19(4):538-538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 ,在防治疾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使用不当 ,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并危及生命。本文针对小儿处方中常用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从药性、药动学、剂量等方面作综合分析。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 1996年 6月到 1998年 6月的小儿处方 30 0 0张 ,其中有抗菌药物处方 12 98张 ,占 45 .0 % ;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有 84张 ,占 2 .8% ;属常用药物的有 81张 ,占2 .7%。2 结 果  根据处方抽查 ,对主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综合统计排序如表 1。表 1 不合理用药现象统计主要现象处方数 占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药理学教研室(046000)宋晓亮药物是人类在劳动生产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药物确实给许许多多患者带来过恩惠,特别是三十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四十年代抗生素的问世,使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但令人苦恼的是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