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自酸蚀和磷酸酸蚀两种粘接系统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例在我院门诊口腔科就诊的患者共146颗患牙,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可乐丽菲露SE BOND和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充填患牙;对照组使用登士柏磷酸酸蚀粘接剂和登士柏复合树脂充填。充填后3,6,12,18个月进行复查和临床评价,根据Ryge G的改良USPHS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8个月后,可乐丽菲露树脂及登士柏树脂充填体脱落率分别为7%,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树脂均无继发龋,边缘着色、解剖形态、表面光滑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颜色匹配、牙齿敏感方面可乐丽菲露优于登士柏。结论充填牙颈部楔状缺损自酸蚀粘接系统的树脂略优于磷酸酸蚀粘接系统的树脂。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患者采用自酸蚀粘接修复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口腔科接收的62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参照组采用全酸蚀粘接修复系统,研究组采用自酸蚀粘接修复系统,比较两组口腔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牙本质敏感性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和外观评分方面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牙本质敏感性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自酸蚀粘接修复系统,对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其能够对患者的牙本质敏感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酸蚀粘接系统对四环素牙本质的粘接价值。方法 选取2004 年6 月-2016 年4 月 该院口腔科收治的自酸蚀四环素牙本质56 颗和全酸蚀四环素牙本质56 颗,按照1 ∶ 1 的比例选取自酸蚀健 康牙本质56 颗和全酸蚀健康牙本质56 颗。比较4 组的粘接强度和断裂模式。结果 冷热循环前后,自酸蚀 四环素牙本质组、自酸蚀健康牙本质组、全酸蚀健康牙本质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高于全酸蚀四环素牙本质 组(P <0.05)。冷热循环前后,自酸蚀健康牙本质组的剪切粘接强度高于其他3 组,自酸蚀四环素牙本质组 的剪切粘接强度高于全酸蚀四环素牙本质组和全酸蚀健康牙本质组(P <0.05)。冷热循环后,4 组的微拉伸 粘接强度和剪切粘接强度均有所降低。4 组的微拉伸断裂模式主要为混合断裂,比例分别为85.71%、87.50%、 85.71% 和75.00%。结论 自酸蚀粘接系统的粘接效果较好,其对四环素牙本质的粘接强度高于全酸蚀粘接剂, 经冷热循环处理后粘接强度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选择性釉质酸蚀结合自酸蚀粘接、全酸蚀和自酸蚀粘接3种不同粘结系统对釉质粘接树脂的剪切强度影响.方法 在30颗无龋坏离体人磨牙分别制备60个牙釉质粘接界面试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第1组用35%磷酸预处理牙釉质结合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第2组用35%磷酸和3M Singlebond2粘接;第3组用可乐丽菲露SEbond粘接.各试件在37℃生理盐水进行浸泡24 h,分别进行牙釉质抗剪切强度的测试.结果 3组剪切强度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第1组粘接强度明显好于第3组(P<0.05),提示磷酸预酸蚀釉质处理后再联合使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可大大提高粘接强度.结论 选择性釉质酸蚀结合自酸蚀可以显著提高树脂与牙釉质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以自酸蚀粘接和磷酸酸蚀粘接类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牙颈部非龋性病损的两年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7位在我门诊部接受治疗的患者共60对牙齿120个位点,分别使用自酸蚀粘接(可乐丽霏露AP-X树脂,SE-BOND粘接剂)和磷酸酸蚀粘接类光固化复合树脂(登士柏TPH树脂,Prime& Bond NT粘接剂)由一位医生在不经牙体预备的情况下完成治疗.由另一位医师分别在基线(充填后2周)、术后2、6、12、18、24个月时,根据改良Ryge G的USPHS指标评价,采用配对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有106个充填位点完成2年的疗效观察.自酸蚀粘接固位率为89%,磷酸酸蚀粘接固位率为77%.差异无统汁学意义;充填体与牙齿颜色的匹配仅在第2年的复查时自酸蚀粘接优于磷酸酸蚀粘接类光固化复合树脂.所有牙齿均未出现敏感症状,无继发龋出现,充填体边缘无着色,充填体解剖形态与牙齿外形连续一致,表面光滑度临床均可接受.结论 在不经牙体预备的情况下,两种树脂粘接系统治疗牙颈部非龋性病损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本研究观察到自酸蚀粘接系统树脂在2年的牙齿颜色的匹配方面略优于磷酸酸蚀粘接系统树脂.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自酸蚀粘接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 抽取246颗惠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6颗,采用自酸蚀底料的可乐丽菲露SE BOND及AP-X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对照组120颗,应用全酸蚀DU-RAFILL釉质粘接剂及CHAKISMA复合树脂.治疗后随访观察1、3、6个月,所得结果用四格表X2检验.结果 治疗组修复体成功率迭96.83%.而对照组则为90.8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表明自酸蚀粘接系统的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与全酸蚀粘接系统相比,具有固位性好、边缘封闭性强、对牙髓刺激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敬懿 《中外医疗》2010,29(15):80-80
目的比较研究自酸蚀粘结剂Clearfil S3 Bond和全酸蚀粘结剂Prime&BondNT在楔形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患者,患牙142颗,采用随机自身同名牙配对方法分成2组,A组使用S3 BOND,B组使用自酸蚀粘结剂Prime&BondNT,均应用3M Z250修复。分别根据改良的USPHS/Ryge临床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盲法评价诊后的修复效果。结果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粘结剂在修复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2年的临床观察,S3BOND和Prime&BondNT粘结剂在楔形缺损修复中都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酸蚀与全酸蚀黏结剂牙体缺损修复效果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志军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5):437-438,441
目的 比较自酸蚀黏结剂与全酸蚀黏结剂的临床修复疗效,评价自酸蚀黏结剂的黏结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167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n=85)和对照组(n=82),实验组用自酸蚀黏结剂,对照组用全酸蚀黏结剂,复合树脂充填后光照固化.12个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成功82颗牙,成功率96.47%;对照组成功78颗牙,成功率95.12%.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 4,P>0.05).结论 自酸蚀黏结剂在牙体缺损的修复中的黏结效果和全酸蚀黏结剂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魏清跃 《华夏医学》2005,18(4):537-538
目的:比较自酸蚀粘接系统和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1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2颗,采用自酸蚀底料的可乐丽菲露SE BOND及AP-X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对照组100颗,应用Dyract复合体(非酸蚀型)充填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1,3,6个月,所得结果用四格表x2检验.结果:治疗组修复体成功率达98%,而对照组则为9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自酸蚀粘接系统和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可以获得较好的固位性能和边缘封闭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滕建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30-130
目的观察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择30名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临床观察。234个托槽用光固化粘接剂粘接,233个托槽用化学固化粘接剂粘接。计算托槽脱落率。结果光固化粘接剂粘接的托槽脱落率为5.13%;化学固化粘接剂粘接的托槽脱落率为4.7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粘接技术简化了临床操作,有利于托槽的准确放置,与化学固化粘接剂的粘接强度相似。  相似文献   

11.
酸蚀时间对复合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温州市第二医院口腔科吴毓萍[关键词]复合树脂,酸蚀时间,粘接强度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最突出的优点是美观,其色泽和透明度与天然牙协调,且较长时间稳定不变色,表面可高度磨光,是目前修复前牙缺损最常用的材料,但复合树脂在临床修...  相似文献   

12.
自酸蚀粘接剂加复合树脂粘接正畸托槽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酸蚀粘接剂+复合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名非拔牙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为期18个月的临床观察,记录脱落托槽所在牙位及脱落后粘接剂在牙釉质表面的残留量,分别计算脱落率及残留指数。结果自酸蚀粘接剂与传统釉质酸蚀粘接剂粘接正畸托槽的脱落率相近(P〉0.05),分别为11.5%和10.5%。使用两种方法托槽脱落后釉质表面粘接材料残留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酸蚀粘接剂使用简单,粘接强度可靠,能够满足正畸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酸蚀面积下粘接正畸托槽对托槽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正畸拔除人离体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A、B、C、D组。A组酸蚀25mm2(5mm×5mm),B组酸蚀9mm2(3mm×3mm),C组酸蚀4mm2(2mm×2mm),D组酸蚀1mm2(1mm×1mm)。使用京津釉质粘合树脂粘接新亚标准型网底直丝弓上颌第一前磨牙托槽(底板面积12.18mm2),人工唾液中冷热循环1 000次,测试并记录托槽粘接强度。结果 4组间的粘接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88.38,P0.05)。结论粘接正畸托槽酸蚀过程中控制牙面酸蚀面积略小于托槽底板面积时,仍能满足正畸临床托槽粘接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中金属托槽脱落后的重粘接时间以及重粘接前釉质表面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正在接受正畸治疗、托槽脱落的患者200例(共291个脱落托槽).托槽脱落后分别于即刻、24 h内、4 d重粘接,粘接前分别进行酸蚀与未酸蚀处理,统计18个月内托槽再次脱落情况.结果:即刻重粘接酸蚀组、未酸蚀组托槽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λ2=0.127,P>0.05),而24 h内重粘接、4 d重粘接托槽脱落率未酸蚀组明显高于酸蚀组(λ2=4.959,7.402,P均<0.05).结论:临床上即刻重粘接不必酸蚀,24 h内、4 d重粘接需要酸蚀.为减少酸蚀对釉质的损害,托槽脱落后应尽早粘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了2012年2月-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口腔粘接固定修复的患者154例,对修复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如牙齿敏感、技术敏感性以及修复体边缘着色、继发龋等)进行总结分析,在了解具体特征及原因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实施口腔修复过程中出现术后牙齿敏感6例,技术敏感性7例,修复体边缘着色4例,继发龋9例,在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后均得以解决,顺利出院。结论:在口腔粘接固定修复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原因而出现修复障碍,对此需加强研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种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剂及1种牙本质全酸蚀粘接系统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学特点。方法选择无龋人离体磨牙,片切冠部牙釉质,暴露牙本质,按说明书要求分别使用5种牙本质自酸蚀剂(FL-Bond、Adper Prompt、Cleaxfil SEBond、Xena、One-UP Bond F)和1种牙本质全酸蚀剂(Frime&Bond NT),表面充填树脂,厚2 mm。光固化后平行牙长轴方向将其片切,制备扫描电镜试样,观察各种粘接剂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结果自酸蚀粘接系统形成的混合层较薄,但均匀一致,树脂突与管周牙本质结合紧密,无裂隙出现;全酸蚀粘接系统形成的混合层较厚,其下方有裂隙及断裂的树脂突出现。结论自酸蚀组牙本质小管口封闭良好;全酸蚀Prime&Bond NT组,可见树脂突的断裂,牙本质小管暴露,封闭不严密。自酸蚀粘接系统在引起术后敏感方面优于全酸蚀粘接系统。  相似文献   

17.
唐干 《大家健康》2016,(5):151-152
目的:探究口腔粘接固定修复中常见的临床问题及处理措施.方法:对近年该院开展的78例口腔粘接固定修复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临床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术后3个月,发生牙齿敏感占34.6%、纤维桩粘接占11.5%、修复体边缘着色占12.8%、继发龋占9.0%、瓷贴面粘接问题占6.4%,均对症处理后,皆顺利出院.结论:为进一步提高临床修复质量,口腔医师需全面把握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在根据患者牙齿情况,规范操作流程和技术,减少术后相关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腔全瓷修复治疗中粘接的精细护理.方法 在全瓷修复体治疗的护理中,运用四手操作,注重细节护理.结果 通过我们的护理,我科已粘接修复220颗全瓷修复体,复诊检查修复区完全没有任何炎症出现,无论从颜色还是修复体的外形都与邻牙融为一体,患者非常满意.结论 全瓷修复体就位时的粘接步骤在牙齿修复治疗中起着最微妙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护理配合在修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酸蚀黏接技术在外伤牙固定中的疗效。方法取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牙外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自酸蚀黏接技术固定外伤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牙弓夹板固定技术固定外伤牙,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固定患牙3周后及3个月复查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基牙附着丧失情况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黏接技术固定外伤牙,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简便易行,是一种较好的外伤牙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饵(Er-YAG)激光联合自酸蚀粘接处理对龋齿患儿疼痛程度及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平顶山市口腔医院乳牙龋齿患儿15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6)和常规组(n=76)。常规组采取自酸蚀粘接处理,观察组基于常规组联合Er-YAG激光。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单次治疗时间、疼痛程度(FRS)、依从性(Frankl)、耐受程度(Houpt)、口腔微生态环境[中间普氏菌(Pi)、聚合梭杆菌(Fn)、伴放线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福赛坦菌(Tf)]、家长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3.42%)高于常规组(78.95%)(P<0.05);治疗后,观察组单次治疗时间短于常规组,FRS、Frankl、Houpt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Tf、Pg、Pi、Fn、Aa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0.79%)高于常规组(78.95%)(P<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5.63%)与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