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探索抗结核治疗肝功能变化因素的问题上,以前的研究多属提供利福类药物性肝炎的证据,随着免疫技术的发展,我们研究了肝功能变化和肝炎病毒5项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治疗中57例类赫氏反应观察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抗结核治疗中5 7例类赫氏反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进行探讨,提高对类赫氏反应的认识。 方法 观察1990~2 0 0 2年72 0 7例肺结核患者中5 7例发生类赫氏反应病例。 结果 类赫氏反应发生率0 .79% ,平均年龄3 2±0 .2岁,多于抗结核治疗1~3月内发生,呈病灶暂时性或一过性恶化表现。 结论 类赫氏反应多发于初治年青患者,发生率低。其转归是良性的,只需坚持原方案治疗并对症处理则很快消失,无须更改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白原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1):85-85,90
结核病的化学疗法是控制结核病首选的有效方法。但抗结核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肝损害,严重的肝损害致使化疗中断,甚至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出DOTS,实行2H3玛乙马/4H3玛方案,已在我国广泛推广使用,由于H、R、Z3种药物对肝均有不同程度损害。现将我区2002~2006年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情况进行总结,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抗结核治疗中导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治疗转归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并进行随访的145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肝损伤的情况,并对其年龄、性别、肝病既往史、营养不良、酗酒、痰结核分歧杆菌等相关危险因素经分析,对其肝损伤程度、有无肝病既往史的临床症状、对抗结核疗效、出现异常事件的影响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1例患者在进行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药物致肝损伤,占28.27%。进行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现年龄、既往肝病史、营养不良、酗酒患者更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出现。在对单因素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中纳入具有影响的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既往肝病史、营养不良、酗酒均是在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对4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深度研究,无肝病既往史的患者有18例(43.90%),患有肝病史的患者为23例(56.09%)。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发现,肝损伤程度与既往肝病史比较(P0.05),临床症状、肝损伤出现时间、肝损伤恢复时间、化疗方案的更改均于既往肝病史比较(P0.05)。抗结核治疗中药物对肝损伤患者临床表现症状黄疸表现率为85.36%,腹胀表现率为53.65%,恶心、呕吐表现率63.41%,瘙痒表现率为14.63%,浮肿的表现率为19.51%。结论年龄、酗酒史、营养不良、肝病既往史均是进行抗结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根据病情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肝炎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仅造成不规律抗结核治疗失败,且严重的可能直接引起死亡。现将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8例因抗结核治疗引起的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袁以沁 《冶金防痨》1998,8(1):45-46
目的 讨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和范围,观察期限,过治问题。方法,对本院1997年按正规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新病例中诊断有疑问的,作全程观察后,部分作更正诊断。结果 有效2例,误治2例、排除活动性肺结核1例。结论: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的观察期限2至5个月不等,此类病例的过(误)治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7.
例1,女,20岁。病案号;83006。因低热、盗汗、消瘦9月,腹胀半月于1982年12月6日入院。检查:T37.7℃,R18次/分,P104次/分,Bp96/68mmHg。营养极差,皮肤粗糙,弹性差浅淋巴结不大,结膜苍白,心肺无特殊。蛙状腹,腹围84cm,肝肋下4cm,脾未及,全腹压痛但无反跳痛,腹水征阳性。血红蛋白9g%,白细胞15900,中性60%,ESR80mm/h,GPT234u,A/G为2.3/3.9,r占28.4%,胸透见肺纹理  相似文献   

8.
四肢血管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发生率较高,可达总创伤的3%[1]。大多数伤情较复杂,多为肢体复合性损伤,修复后的截肢率高达129%~214%[2]。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是抢救患者生命,保存肢体及恢复功能的关键。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病人3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435岁,以青壮年居多。损伤原因及类型:锐器伤14例,车祸外伤13例,枪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压砸伤2例,玻璃割伤4例。其中开放性损伤27例,闭合性损伤8例;完全断裂28例,部分断裂3例,挫伤栓塞4例。损伤血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心血瘀阻证的心律失常患者服用稳心颗粒治疗,疗程4周.结果 临床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稳心颗粒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或左半结肠破裂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采用术中结肠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梗阻性结直肠癌或左半结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疗效。结果3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合并切口感染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术中顺行结肠灌洗,可达到肠腔减压和清除结肠内细菌的目的,提高一期手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刚察县是一个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集聚县,全县总人口为4.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67%。本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医疗卫生条件差,群众卫生自我保健知识匮乏,部分传染病发病率相对较高。为掌握和分析本县2003—2009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期间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人疗效情况,查阅已治疗的病人档案和随访,收集资料整理,进行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因接受抗结核治疗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我中心结核病防治科2012年5—12月间新诊断的初治肺结核病患者,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规定使用的短程标准化疗方案板式药品治疗中各种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有40例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4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有2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有8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有3例出现骨关节疼痛;有1例患者出现了神经系统反应。在对以上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结论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为患者调整药量和治疗方案,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  相似文献   

13.
陈晓梅 《中国校医》2010,24(1):14-15
目的对高校学生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加以分析。方法根据2001~2008年接受抗结核治疗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分析有关化疗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的106例病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44例,占41.5%,9例为2种或以上不良反应同时发生。其中肝功能异常15例,占14.2%,消化道症状13例,占12.3%,血尿酸升高13例,占12.3%,过敏7例,占6.6%,白细胞减少4例,占3.8%,失眠2例,占1.9%。有16例因肝功能异常和过敏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抗结核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很常见,以肝功能异常、胃肠道症状及尿酸升高尤多,而治疗方案的改变多因肝功能异常和过敏。治疗中应采取个体化方案,严密监测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冯石 《现代养生》2014,(16):155-156
目的:探究结核病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部100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不同分为对照组(年龄<55,n=30)和观察组(年龄>55,n=70),观察两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各种不同的不良反应,肝功损伤比较χ2=5.6454(p=0.0175),肾功损伤比较χ2=4.7143(p=0.0299),消化道不适比较χ2=4.5294(p=0.0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结核药物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应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尤其是高龄患者,更应注意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袁磊凌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556-2557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与时间作比较。结果老年组出现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不良反应达46.5%,而中青年组仅18.9%。结论在抗结核用药时,要重点关注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若有异常时,谨慎对待,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17.
笔者近几年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3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对心电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9月-2006年8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5例盆腔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施行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2~3 d内体温恢复正常,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1个月后复查无自觉症状,盆腔B超示无包块。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加上术后抗生素应用治疗盆腔脓肿是合理而有效的,而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20.
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吗丁啉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择门诊病人68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吗丁啉与健胃消食片和帕罗西汀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 4%和45.5%, 94.3%和87.9%,两组比较显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两组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吗丁啉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