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骨成形蛋白-7在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中骨成形蛋白-7(BMP-7)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部位、动态变化及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大鼠组、假手术组和单侧输尿管梗阻组,分别于术后1d、3d、7d、14d处死。采用RT-PCR方法检测BMP-7mRNA、TGF-β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BMP-7、TGF-β1、α-SMA的蛋白定位、表达及其与输尿管梗阻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MP-7mRNA于术后第1天即出现表达下降并随梗阻时间延长递减;而TGF-β1mRNA则随梗阻时间延长而递增(P均<0.05)。BMP-7蛋白在对照组中高度表达,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及肾间质,肾小球内基本无表达。在梗阻组随着肾间质损害的加重,BMP-7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降,第14天表达量最弱,几乎没有明显的阳性表达,而TGF-β1、α-SMA蛋白表达则逐渐增加(P均<0.01)。BMP-7与TGF-β1蛋白表达阳性面积成显著负相关(r=-0.875,P<0.05)。BMP-7与α-SMA蛋白表达阳性面积亦成显著负相关(r=-0.843,P<0.05)。结论BMP-7于肾小管间质病变早期即出现表达下调,早于肾间质纤维化的出现,其表达量与肾间质TGF-β1、α-SMA表达负相关且随间质病变进展进行性下降。BMP-7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介导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波生坦及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干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应用波生坦或依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进行干预,比较两药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摘除右肾后,静脉注射链脲菌素成DN模型,然后分成模型组、波生坦组、依那普利组。对照组为仅注射缓冲液。每组大鼠6只。20周时测量体重、血压、血糖及24h尿蛋白定量,处死大鼠,用PAS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Ⅳ型胶原(Col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骨形成蛋白-7(BMP-7)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血糖、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定量及肾重/体重比值均显著上升(P<0.05或0.01);肾小球系膜及基膜相对面积及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均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ColⅠ、ColⅣ、TGF-β1及CTGF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或0.01),而BMP-7mRNA及蛋白质表达则下调(P<0.05或0.01)。波生坦或依那普利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外都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而抑制的BMP-7表达却被上调(P<0.01)。两种药物之间比较,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波生坦或依那普利对DN模型的干预效果相似,此疗效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及CTGF表达、及上调BMP-7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螺内酯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保护作用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病理组、螺内酯治疗组。治疗30 d后处死,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变化;RT-PCR法观察肾脏皮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 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变化; Western印迹法观察肾脏皮质PAI-1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肾脏皮质TGF-β1、纤连蛋白(FN)变化及检测肾皮质丙二醛(MDA) 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 结果 与病理组比,螺内酯治疗后可下调肾皮质TGF-β1、PAI-1 mRNA与蛋白表达(P均< 0.05);降低肾皮质MDA水平[(0.95±0.20)比(1.23±0.31) nmol/mg,P < 0.05];增强SOD、GSH-Px、T-AOC活性[分别为(550.19±20.06)比(509.53±33.25) U/mg,(21.67±2.70)比(18.91±2.30) U/mg,(1.15±0.21)比(0.86±0.26) U/mg,P均< 0.05];减少FN在肾小球的沉积(P < 0.01);改善肾小球的病理状况。 结论 螺内酯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皮质TGF-β1、PAI-1表达,降低肾皮质氧化应激水平,起到保护糖尿病大鼠肾脏,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转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胰蛋白酶法分离培养RPMC,取第2代腹腔间皮细胞用于实验研究。观察TGF-β1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E钙黏蛋白(E-cadherin)以及磷酸化(p)JNK表达的影响;应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细胞后,观察其对TGF-β1所致上述作用的影响。RT-PCR法检测α-SMA、ColⅠ及E-cadherin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α-SMA、ColⅠ、E-cadherin及p-JNK蛋白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α-SMA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TGF-β1刺激RPMC能导致α-SMA、ColⅠ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呈时间依赖性。TGF-β1刺激RPMC 5 min出现p-JNK表达上调,10 min达高峰(P < 0.01)。SP600125能够抑制JNK的磷酸化(P < 0.05),也能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ColⅠ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以及E-cadherin表达的下调 (均P < 0.05)。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刺激RPMC 48 h,胞内α-SMA表达明显增多,SP600125能有效抑制其高表达。 结论 JNK在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JNK特异性抑制剂的应用可能为临床防治腹膜纤维化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苯那普利和芦沙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肾小球硬化组(D组),肾小球硬化苯那普利治疗组(DB组)和肾小球硬化芦沙坦治疗组(DL组),治疗6周后用RT-PCR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Ⅳ型胶原(ColⅣ)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测定肾组织ColⅣ,并观察病理及生化改变.结果:肾小球硬化组出现明显蛋白尿,血白蛋白下降及胆固醇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肾皮质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比假手术组增加3.59倍和2.60倍,ColⅣ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比假手术组升高2.57倍和1.40倍.苯那普利和芦沙坦分别治疗6周后,能明显减轻肾病生化改变及病理改变,肾皮质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46%、53%和55%、59%,ColⅣ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46%、54%和43%、48%.结论:苯那普利和芦沙坦通过下调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编码蛋白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所致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Ⅳ型胶原(ColⅣ)、纤连蛋白(FN)分泌的影响。方法:用重组PTEN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检测PTEN mRNA表达。转染36h后TGF-β1体外刺激,TGF-β1刺激24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ColⅣ、FN水平。结果:PTEN腺病毒转染36h后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PTEN 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1)。PTEN腺病毒转染后给予TGF-β1刺激组较单纯TGF-β1刺激组平均光密度值(OD)显著降低(P〈0.01),PCNA表达显著减少(P〈0.01),且ColⅣ、FN的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PTEN基因编码蛋白能抑制TGF-β1刺激所致大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PCNA表达及ColⅣ、FN分泌,可能具有抑制残肾纤维化、延缓残肾毁损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肾衰泻浊丸对腺嘌呤致慢性肾衰竭(CRF)大鼠BMP-7/Smads/TGF-β1岛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肾衰泻浊九延缓CRF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致CRF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治疗后血清BUN、Scr的变化及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Smad6及BMP-7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内的Smad6、BMP-7蛋白的表达,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肾组织内的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肾衰泻浊丸能够明显降低CRF大鼠血清BUN、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能够降低肾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增加Smad6,BMP-7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下调CRF大鼠肾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泻浊丸可能是通过升高Smad6,BMP-7蛋白的表达,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了TGF-β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肾衰泻浊丸通过影响BMP-7/Smads/TGF-β1信号通路的转导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是其延缓CRF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在肾病幼鼠蛋白尿形成早期肾组织定位表达趋势及其意义.方法:以蛋白负荷肾病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牛血清的蛋白(BSA)注射后第3、6、9、14 d不同时间点,大鼠肾组织CTGF mRNA和TGF-β1蛋白定位表达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蛋白负荷肾病模型组CTGFmRNA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从第3 d即趋于上调,于第9 d后即达到高峰(半定量积分值第3、6、9、14d分别为2.50±0.29、2.75±0.13、3.75±0.35、3.77±0.43),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间点模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GF-β1的蛋白表达与CTGF表达呈同步上调趋势,二者之间在时相、定位上呈正相关,各时间点相关系数分别为(r3=0.767、r6=0.741、r9=0.876、r14=0.793),(P<0.01).结论:在蛋白尿致肾间质损伤早期,随蛋白尿进行性加重,肾组织中TGF-β1及CTGF的进行高表达可能是促发肾间质病损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制备DM模型,分别于第30、60、90和120天处死DM组大鼠6只、对照组(C组)3只。测定尿白蛋白量(AER)、肾重指数和血肌酐(Scr)。HE染色和PASM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胶原Ⅳ(Col Ⅳ)和可溶性tTG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不溶性tTG分布。用RT-PCR检测总tTG mRNA表达。 结果 各个时间点DM组大鼠的AER、肾重指数和Scr均较C组明显升高(P < 0.05,P < 0.01)。DM组Col Ⅳ、可溶性tTG和不溶性tTG蛋白的表达均较C组明显增多(P < 0.05,P < 0.01),且均随病程进展呈上升趋势。可溶性tTG和不溶性tTG蛋白水平都与AER呈正相关(r=0.937和0.809,P 均<0.01)。DM大鼠肾小球系膜区Col Ⅳ和不溶性tTG蛋白表达增加部位一致,且两者水平显著正相关(r=0.831,P < 0.05)。DM组总tTG mRNA的表达从第30天起开始上升、第90天达高峰,第120 天稍下降。 结论 tTG在DM大鼠肾组织的过度表达及不溶性tTG与Col Ⅳ表达的正相关,提示tTG可能参与了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酚酸A对5/6肾切除(Platt法)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科素亚组,采用Platt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术后8周分别观察大鼠肾组织BMP-7、Smad6、TGF-β_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Smad2/3、p-Smad1/5/8的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p-Smad1/5/8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 or P0.05),TGF-β_1、p-Smad2/3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 or P0.05)。结论:丹酚酸A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p-Smad1/5/8蛋白表达,抑制p-Smad2/3蛋白表达,调节BMP-7/Smads/TGF-β_1信号通路,抑制了TGF-β_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起到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反应因子1(TSP-1)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丢失的关系。方法 3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CAAN模型组(用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及对照组(仅自来水灌胃),每组18只。分别于第4、8和12周处死6只大鼠,用肾组织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对TS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氨基肽酶P(AP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TSP-1、肾小管TGF-β1及肾间质Col Ⅰ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1)。3者间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925、0.910、0.857,P均〈0.01)。模型组大鼠肾间质APP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TSP-1、Col Ⅰ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945、-0.883,P均〈0.01)。模型组肾小管VEGF表达上调(P〈0.01),其表达量与APP呈显著负相关(r=-0.607,P〈0.01),而与TGF-β1星显著正相关(r=0.625,P〈0.01)。结论 TSP-1-TGF-β轴表达增强及与TSP-1相关的PTC丢失均可能参与CAAN肾间质纤维化,而VEGF表达上调为代偿表现。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4组:Ⅰ组对照组;Ⅱ组生理雌激素组;Ⅲ组低雌激素组;Ⅳ组高雌激素组。UUO术后21d处死各组大鼠,光镜观察梗阻肾组织病理变化,并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的表达。结果低雌激素组间质纤维化病变最明显,高雌激素组病变显著减轻(P〈0.01)。与生理雌激素组相比,低雌激素组α—SMA和TIMP-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增加(P〈0.05);高雌激素组上述物质表达则减少(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抑制α-SMA和TIMP-1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及MMP-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MMP-2、MMP-9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蒙诺组(0.833mg/kg)、糖肾方大剂量组(2.67g/kg)、糖肾方小剂量组(1.33g/kg),每组10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连续给药20周。动态检测血糖和尿蛋白/肌酐水平;取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对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RT-PCR方法检测TGF-β1、MMP-2及MMP-9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及Ⅳ型胶原表达。结果:大剂量糖肾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肌酐(P〈0.05),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P〈0.01)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P〈0.01),减少TGF-β1mRNA与蛋白表达(P〈0.05),增加MMP-9mRNA表达(P〈0.05),减少Ⅳ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结论:糖肾方可减轻实验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和提高MMP-9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幼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表达趋势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关关系;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备UUO模型。3~4周龄幼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于实验第3、7、14、28天取大鼠8只处死。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BMP-7、TGF-β1及α-SMA蛋白表达。了解BMP-7与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随梗阻时间延长,模型组BMP-7表达逐渐下降,TGF-β1、α-SMA表达进行性增高,干预组BMP-7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TGF-β1、α-SMA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表达明显增高(P〈0.05),BMP-7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肾小管间质TGF-β1、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BMP-7表达显著增多(P〈0.05)。BMP-7与TGF-β1、α-SMA、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成负相关(r分别为-0.844、-0.787、-0.952,P均〈0.01)。结论:BMP-7表达减少伴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出现,提示BMP-7可能具有维持小管上皮细胞表型作用。苯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可能通过下调TGF-β1、α-SMA蛋白的异常高表达,上调BMP-7蛋白的异常低表达,直接或间接负性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阻止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5,7,4’-三羟异黄酮,又称染料木黄酮)对糖尿病 (DM)大鼠肾组织系膜细胞(MC)表型和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分为(1) 正常对照组:10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2)DM组:再分为4周组9只,8周组8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3)DM+Gen灌胃组:同样再分为4周组10只,8周组8只,普通鼠饲料自由饮食及 Gen 30 mg.kg-1·d-1。于实验4周、8周末禁食12 h,检测空腹血糖(FBG)、BUN、Scr,肾组织非肌肉型肌球蛋白重链(SMemb)mRNA表达、纤连蛋白(Fn)/肾重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I沉积结果。结果 DM大鼠FBG、BUN、Scr、Fn/肾重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以8周时最为显著(P<0.01);MMP-2/TIMP-1免疫组化半定量比值显著降低(P< O.01);SMemb mRNA/GAPDH mRNA半定量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于4周达高峰,8周时下降 (0.794±0.037比0.708±0.029)。Gen干预后与同期DM组相比,肾功能部分恢复,SMemb mRNA/ GAPDH mRNA比值明显缩小(P<0.01);Fn/肾重也显著低于DM组(P<0.01);MMP-2/TIMP-1 比值与同期DM组相比也有显著增加(分别P<0.01或<0.05)。结论金雀异黄素可以减轻链脲佐菌素所诱导DM大鼠的肾皮质SMemb的表达,提高MMP-2/TIMP-1比值,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可能有延缓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切除5/6肾切除大鼠的肾上腺,探讨醛固酮对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及发展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er大鼠分成5组:(1)假手术组(SHAM组);(2)5/6肾切除组(SNX组); (3)SNX+双肾上腺切除组(ADX组);(4)ADX+地塞米松组(DXM组);(5)ADX+地塞米松+醛固酮组(ALDO组)。所有大鼠自由饮用生理盐水,于成模第8周测定大鼠收缩压、各项血尿指标及肾小球硬化程度。应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大鼠肾皮质TGF-β1、醛固酮受体 (MR)及保护MR的酶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SNX组大鼠表现为明显的白蛋白尿、高血压、肾小球硬化、肾皮质TGF-β1表达升高,血醛固酮水平是 SHAM组的4倍以上。与SNX组比较,ADX组大鼠血浆醛固酮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病变明显改善 [尿白蛋白(mg/24 h)19.7±2.0比31.7±1.7,P<0.01;收缩压(mmHg)173.8±4.3比210.4±4.1,P <0.01;肾小球硬化指数38.2±7.9比92.3±6.7,P<0.01;TGF-β1 3.8±0.6比10.3±1.2,P< 0.01]。ALDO组的血浆醛固酮水平为SHAM组的近2倍,与ADX组比较,以上病变又加重[尿白蛋白(mg/24 h)24.9±1.4,收缩压(mmHg)201.5±4.5,肾小球硬化指数88.1±7.2,TGF-β1 5.8± 0.6,P均<0.01]。肾脏皮质MR mRNA在SNX组的表达明显增加;在ADX组明显下降[SNX(复制数/百万GAPDH)39866.7±10579.0比SHAM 2366.7±446.3,P<0.05;比ADX 22100.0±4435.7, P<0.05]。然而,11β-HSD2 mRNA表达和MR相反,SNX组为9150.0±969.9,明显低于SHAM组 (48100.0±9315.2,P<0.05);而ADX组的表达比SNX组显著升高(30066.7±5150.2,P<0.05)。 4个实验组大鼠肾脏Ccr和肾重/体重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醛固酮参与慢性肾脏病变的进展, 其对肾小球损伤的作用除血流动力学效应外,还可能存在非血流动力学的直接致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7(BMP-7)在不同病理类型IgA肾病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89例IgA肾病患者分成3组:A组为47例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B组为29例中重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C组为13例增生硬化或硬化性IgA肾病。检测患者的血压、尿蛋白量(24 h)、Scr和Ccr。免疫组化和ELISA方法测定患者肾组织冰冻切片及其血、尿中TGF-β1和BMP-7水平。计算患者病理切片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和间质纤维化面积百分比。结果 随着IgA肾病患者肾小球病变的加重,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增多,其血压、尿蛋白量(24 h)、Scr逐渐增加,除B、C两组间尿蛋白量(24 h)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肾组织及血、尿TGF-β1明显增多,C组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冰冻切片及血、尿BMP-7随着肾脏病变的加重,水平逐渐下降(P<0.01);而且与Ccr呈正相关;与血压、Scr、尿蛋白量(24 h)、硬化肾小球数、新月体数、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呈负相关。结论 TGF-β1在IgA肾病系膜增生严重时明显增加,肾脏广泛纤维化时明显降低,可能参与了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BMP-7随肾脏病变的加重而明显降低,可能导致其抗肾纤维化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醛固酮能否在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激活钠氢交换子1(NHE1),以及能否通过NHE1诱导GMC细胞外基质增生。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GMC,并按如下分组:对照组(Con, 普通培养液);醛固酮组(Aldo ,10-7 mol/L);醛固酮+安体舒通组(Aldo+Spir 10-9 mol/L);醛固酮+NHE1抑制剂DMA组(Aldo+DMA 25 μmol/L)。24 h后收集培养上清液和各组细胞,抽提总RNA。用酸负荷后钠依赖的pHi(细胞内pH值)的变化来检测NHE1活性,同时采用实时PCR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HE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PCR和ELISA方法检测纤连蛋白(FN)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ldo组肾小球系膜细胞NHE1的活性(△pHi/100S)显著增高[Con (4.48±0.25) %, Aldo (5.29±0.11) %, P < 0.05]。加入安体舒通和DMA后,上述NHE1活性均有所降低[Aldo+Spir (4.92±0.35)%,Aldo+DMA (4.07±0.23)%,与Aldo组比较,P < 0.05]。实时PCR结果显示Aldo组NHE1 mRNA水平有所增高, 是对照组的1.16倍(P < 0.05), 而Aldo+Spir组NHE1 mRNA水平明显下降, 是Aldo组的81.9% (P < 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ldo组NHE1蛋白水平显著增高,是对照组的2.9倍(P < 0.01),而Aldo+Spir组NHE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仅为Aldo组的52.3% (P < 0.05), 安体舒通本身对NHE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实时PCR结果显示Aldo组FN mRNA水平有所增高, 是对照组的1.03倍(P < 0.05);Aldo+Spir组和Aldo+DMA组FN mRNA水平有所下降, 分别是Aldo组的91.21% (P < 0.01)和92.30% (P < 0.01)。ELISA结果显示培养上清液中分泌的FN (ng/ml) 也表现为相同的趋势[Con(17.84±3.77),Aldo(51.66±1.40),P < 0.01; Aldo+Spir(29.60±1.99),Aldo+DMA(25.75±4.66),与Aldo组比较,P < 0.01]。 结论 醛固酮能够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FN,其作用可能是由于醛固酮激活系膜细胞NHE1活性、上调其基因和蛋白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