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 1993~ 1999年对 60例细菌性痢疾采用中药灌肠法治疗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 ,男女之比为 3∶2 ,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6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16天。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脓血便及里急后重 ,体温大多在38~ 39℃之间 ,少数重症病例在 39 5~ 4 1℃之间 ,发热持续时间短者 3天 ,长者达 12天 ;大便次数最少者 6次 /日 ,最多者 15次 /日 ;伴抽风者 6例 ,抽风 1次 4例 ,抽风 3次 2例 ,持续时间最短者 2分钟 ,最长者 5分钟 ;伴腹痛者 2 5例 ;伴恶心呕吐者 8例 ;脱肛者 12例。实验室检查 :…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均为我院肠道门诊就诊患者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6岁~ 5 3岁 ;大便 10~ 2 0次 /天者 2 4例 ,大便 >2 0次 /天者 7例 ;其中 19人伴有发热 ,体温 37 2℃~38℃ ,Ⅰ度脱水 2 3例 ,Ⅱ度脱水 2 6例 ,Ⅲ度脱水 1例。对照组 5 0例。两组患者均为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发生热性惊厥的发病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发生的小儿热性惊厥10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未做处理惊厥自行缓解者36例(占36%),分别给予吸氧、按压人中穴等刺激缓解者4例(占4%),用止惊药物缓解者60例(占60%);本组病例中复发者31例;其中体温37.6~38.5℃20例(占65%),体温38.6~39.4℃10例(占32%),体温39.5~40.8℃1例(占3%);3~15个月23例,15个月至3岁5例,3~6岁3例;复发2次22例,一级或二级亲属中热性惊厥家族史4例,家族成员中有癫痫患者1例。结论小儿热性惊厥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自1984年以来,运用自拟退热方治疗小儿上感,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1岁者14例,1~+~2岁者23例,2~+~3岁者18例,4~+~6岁者9例,>6岁者16例。均以发热为主症,体温37.8℃~38℃者12例,占15%;38.1℃~39℃者42例,占52.5%;39.1℃~40℃者18例,占22.5%;40℃以上者8例,占10%。发热1天就诊者18例,2天就诊者44例,3天就诊者11例,3天以上就诊者7例。化验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者34例,占42.5%;降低者30例,占37.5%;正常者6例,占7.5%;未查者10例,占12.5%。治疗方法退热方:大青叶10~20克,薄荷、蝉衣、甘草各4克,荆芥6克,白僵蚕4  相似文献   

5.
小儿清肺饮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14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感染是小儿肺炎的主要原因 ,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尤以 6个月~ 2岁的婴幼儿病情较危重。笔者自 1998年1月 - 2 0 0 0年 10月 ,采用小儿清肺饮治疗 144例小儿病毒性肺炎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4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97例中 ,男 5 7例 ,女 40例 ;年龄 6个月~ 7岁 ,1岁以内占33.8% ;病程均在 5天以内 ,3天以内占 5 7.3% ;体温 37.2~41℃ ,其中 38℃以上占 93.4%。对照组 47例中 ,男 2 7例 ,女2 0例 ;年龄 6个月~ 7岁 ,1岁以内占 5 2 .1% ;病程均在 5天以内 ,3天以内占 5 0 .2 % ;体温 37.2~ 41℃ …  相似文献   

6.
近二年来笔者以穿琥宁注射液作为门诊上感发热的常规用药 ,疗效满意 ,现将经系统观察的1 0 0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全组男性 72例 ,女性 58例 ;年龄 1 6~ 67岁 ,平均 35.2岁。伴发热者 69例 ,其中体温高于 39℃者 1 6例 ,38~ 39℃者 31例 ,37~ 38℃者 2 2例。治疗方法用穿琥宁注射液 ,每次 40 0 mg~ 60 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 2 50 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于用药 3天后 ,进行退热及总疗效统计。用药期间避免用其它治疗本病的药物。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 ,发热者体温降至正常或下降 1 .5℃以上 ;有效 …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 1998年 2月至 1999年 1月以自拟牛翘散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5 0例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中男 2 6例 ,女 2 4例 ;年龄 1~ 5岁 17例 ,6~10岁 2 4例 ,11~ 16岁 9例 ,其中 5~ 9岁者占 6 0 % ;病程最短 2天 ,最长 11天 ;冬春季节发病 46例 ,占 92 % ;曾经板蓝根、干扰素等中西药物治疗者 42例。临床表现 :腮腺处疼痛、皮表不见肿大者 2例 ;腮腺肿胀疼痛者 48例 ,其中一侧腮腺肿痛 9例 ,双侧腮腺肿痛 39例 ;见腮腺管口红肿者 6例 ;合并睾丸炎者 2例 ;伴发热头痛者 42例 ,其中体温 37.5~ 38℃者 2 4…  相似文献   

8.
我院近三年来应用中药治疗小儿复发性腹痛 5 0例 ,取得显著效果 ,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男性 3 0例 ,女性 2 0例。年龄最大者 14岁 ,最小者 4岁。其中6~ 9岁者 2 0例 ,占 40 %。病情轻度者 (每月发作 1~ 2次 ) 14例 ,占 2 8% ;中度者 (每月发作 3~ 5次 ) 2 6例 ,占 5 2 % ;重度者 (每月发作 6次以上 ) 10例 ,占 2 0 %。 5 0例患儿中病程最长者达 4a之久 ,最短者亦在 6个月左右 ,其病程 3~ 4a者 11例 (病情重度者3例 ,中度者 7例 ,轻度者 1例 ) ,1~ 3 a者 3 1例 (病情重度者 6例 ,中度者 16例 ,轻度者 9例 ) ,6个月~ 1a者 8例 (病情重…  相似文献   

9.
解热汤治疗外感高热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运用中药解热汤、治疗外感高热患者61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取于当地外感流行期间患者,其中男33例,女28例;1~10岁7例,11~20岁9例,21岁以上者45例;体温在39~40℃之间者55例,40℃以上者6例;病程1天者26例,2天者22例,3天者8例,3天以上5例。治疗方药薄荷6克,荆芥、羌活各10克,生石膏、马鞭草各30克,黄芩、柴胡各10~15克,甘草5克。每剂煎两次,每4小时服一次,一日服2~3剂。  相似文献   

10.
清开灵注射液合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1月~ 1997年 12月作者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及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 95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 52例 ,女性 4 3例 ;年龄 15~ 76岁 ,平均36 .4岁 ;病程 1天者 2 9例 ,2天者 36例 ,3~ 7天者 2 6例 ,7天以上者 4例 ;体温 :4 8例在 38.5℃~ 39℃ ,35例在 39.1℃~ 4 0℃ ,12例在 4 0 .1℃以上。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34例 ,急性扁桃体炎 10例 ,肺炎 13例 ,急性支气管炎12例 ,急性胆囊炎 6例 ,流行性腮腺炎 11例 ,急性泌尿系感染 9例。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治以清开灵注射液 4 0~ 6 0 ml加入 10 %葡…  相似文献   

11.
1988年底和1989年夏季曾两次在我地区发生流行性急性结膜炎期间,采用针刺加拔罐放血的方法治疗680例本病患者,取得了疗效。其中男396例,女28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1岁,平均龄25.8岁;病程最长11天,最短1天,平均4.4天。治疗方法为1.针刺两侧睛明穴,得气后留针5~10分钟,针刺两侧太冲穴。得气后,用泻法,捻针1~2分钟。2.大椎穴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罐5~10分钟,出血约3~4ml。3.取罐后,同时取针,每日治疗1次。治疗1次后,症状全部消失者235例,占34.6%;治疗2~3次后,症状全部消失者430例,占63.2%;3次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者15例,占2.2%。  相似文献   

12.
银紫牛柏汤治疗下肢丹毒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丹毒是炎夏盛暑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几年来运用银紫牛柏汤治疗下肢丹毒患者 2 8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中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4 0~ 5 0岁 5例 ,5 0~ 6 0岁 12例 ,6 1岁以上者 11例 ,其中年龄最小者 4 0岁 ,最大者 75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4 2天 ;入院时体温 36 .5~ 37.5℃之间者 8例 ,38.6~ 39.5℃之间者 15例 ,39.6~4 0 .5℃之间者 5例 ;血象 :白细胞总数正常者 10例 ,10× 10 9/L~ 15× 10 9/L者 13例 ,15× 10 9/L~ 2 0× 10 9/L者 5例。2 治疗方法2 .1 内治 …  相似文献   

13.
三子散穴位敷贴治疗儿童哮喘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华  熊学银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874-874
自 1995 -10起 ,我科以古方三子养亲汤为主要成分研制成“三子散”,择时穴位敷贴 ,治疗儿童哮喘 15 0例 ,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史均在 1a以上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哮喘诊断标准 [1 ] 。全部病例中 ,年龄 <3岁 40例 ,4~ 7岁 60例 ,8~ 12岁 5 0例 ;其中男 10 5例 ,女 45例 ;病程 1~ 9a,平均 3 .95±2 .13 a;其中哮喘发作平均每 a<5次者 49例 ,5~ 10次者 74例 ,>10次者 2 7例。首次发病年龄最早始于 6.5个月 ,<3岁首次发病为 3 2例 (占 2 1.3 % ) ,4~ 7岁首次发病为 64例 (占 42 .6% )。2 治疗方法遵循…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 996年— 2 0 0 1年 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 2 5 6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2 5 6例 ,年龄 1 8~ 75岁 ,平均 3 8.6岁 ;其中男 1 93例占 75 % ,女 63例占 2 5 % ;3 0岁以下者 98例 ,3 1~ 41岁者 1 0 6例 ,42~ 5 2岁者 43例 ,5 3~ 75岁者 9例 ,其中 1 8~ 41岁的患者共 2 0 4例占 80 %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 2年。1 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中以肾绞痛来院就诊的患者2 5 1例 ,体检发现有泌尿系结石者 5例。来院就诊的患者症状典型 ,疼痛常放射至同侧睾丸或阴唇 ,有恶…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在1979年5~11月用氦氖激光穴区照射治疗急性阑尾炎50例,治愈4 7.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0~82岁,其中20~39岁27例,占54%;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20天,其中在3天以内者46例,占92%。体温升高者30例,血白细胞>1万/立方毫米者33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 1999年以来采用中药内服治疗产后发热6 0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 ,年龄 2 4~ 35岁 ,平均 2 7 9岁 ;发热 3天内者 2 5例 ,4~ 6天 2 8例 ,7~ 10天 7例 ;体温 37~ 8度之间 2 6例 ,38 1~ 39度 2 5例 ,39 1度以上 9例 ;伴有腹痛者 15例 ,其中 2 8例用过抗生素治疗。1 2 诊断标准[1] :产后 10天内发热不解 ,或连续 3天体温在 38度以上 ,并伴有腹痛及阴道分泌物的色、质、量、气味异常变化。作妇科检查 ,血、尿常规检查 ,宫腔分泌物培养等 ,以明确感染部位及致病菌。2…  相似文献   

17.
血海穴为主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 《中国针灸》2002,22(12):33-41
治法 :患者仰卧位 ,取双侧血海穴 ,用 30号 2~ 2 5寸毫针直刺 1~ 1 5寸深 ,针感向下或向上传导 ,有明显的酸麻胀感 ,再针双侧三阴交穴 ,均用补法 ,得气后 ,留针 2 0~ 30分钟 ,每隔 10分钟运针 1次。每日治疗 1次 ,5次为一疗程。另外 ,嘱患者多食清补之食物 ,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结果 :治疗 6 6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4 3例 ;年龄 5 0~ 72岁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2 0年 ;全身瘙痒者 6 2例 ,局部瘙痒者 4例。经 1~ 6疗程治疗 ,痊愈 (瘙痒消失 ,随访 1年以上未复发 ) 5 8例 ,占 87 9% ;显效 (瘙痒次数或程度减少一半以上 ) 5例 ,占 7…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 1996年 7月~ 1999年 7月用自拟协定处方高热清治疗高热症 10 4例 ,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 4例中男性 64例 ,女性 40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68岁 ;病程在 5天以内 3 0例 ,6~ 10天 2 4例 ,11~ 15天 2 2例 ,16~ 2 0天 16例 ,2 1~ 2 5天 12例 ;白细胞升高78例 ;体温在 3 9 1℃~ 40℃以上 2 0例。疾病分类 :上呼吸道感染 46例 ,支气管炎或肺炎 3 6例 ,肠胃炎 10例 ,其他或不明原因 12例。2 治疗方法方用自拟协定处方高热清。药物组成如下 :柴胡40g ,半夏、羌活、黄芩各 10g ,生石膏 5 0g ,葛根、赤芍、金…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儿科从1990年元月到1994年元月共收治感染性腹泻946例,其中25例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采用利福平等直肠内用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7岁,平均1.4岁。发病1~2天者12例,3~10天者10例,10~60天3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中度发热8例,重度12例,超高热5例。粪便均呈粘液脓血例。便次每日在10~20余次,每次量不多。并惊厥5例,营养不良Ⅱ度2例,营养不良Ⅲ度1例。直肠用药前住院治疗时间:3~5天15例,6~7天10例。 治疗方法与结果:方法为停用原抗生素;以利福平15mg/(kg·d),654Ⅱs~10mg/次,生理盐水5~10ml/次,保留灌肠,每日2次。其它为对症、支持疗法。结果:用药1~2次体温下降,大便正常8例,3~4次13例,5~8次4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未  相似文献   

20.
李占勋 《中国针灸》2001,1(10):28-36
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全部是门诊病例 ,其中男 2 0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5 3岁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3年。2 治疗方法取穴 :合谷、迎香、列缺、印堂。患者仰卧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 ,用 2 8号 0 5~ 1 5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合谷穴 ,针感上传为佳 ;迎香、列缺穴均向上斜刺 ;印堂穴用提捏进针法向下平刺。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其间每 10分钟行针 1次 ,行平补平泻法。每日针 1次 ,10次为一疗程 ,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3 疗效观察本组 32例病人 ,经过 1~ 3个疗程治疗 ,临床治愈 :嗅觉功能恢复正常 ,能闻到各种气味 2 5例 ,占78 1% ;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