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EB病毒相关性鼻咽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为疱疹病毒科成员,是较早认识的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自1966年Old首先发现EBV与鼻咽癌(NPC)在血清学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来,大量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EBV与NPC有关。约95%被EB病毒感染的患者均处于隐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状态,感染共分四型,其中Ⅱ型感染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在血细胞中EB病毒的易感细胞为B淋巴细胞,体内病毒可在鼻咽部上皮细胞内繁殖。几十年的研究获知EB病毒与许多恶性肿瘤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4.
Epstein-Barr病毒(EBV)的潜伏感染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密切相关,在感染人体后长期潜伏,可表达多种基因,其潜伏膜蛋白(LMP)编码基因、EB病毒核抗原(EBNA)基因及EBV编码的小RNA(EBER)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致鼻咽癌。本文就EBV与NPC的关系,与NPC相关的EBV的生物学特性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采用PCR方法对鼻咽癌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浆EB病毒DNA (EBV DNA)进行定量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预测复发、转移的风险,治疗前的EBV DNA基线浓度与肿瘤负荷密切相关,而治疗后的EBV DNA含量与肿瘤复发转移关系更密切.EBV DNA定量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预后指标.本文就鼻咽癌患者不同时期的EBV DNA水平在诊断、分期、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EB病毒水平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12例鼻咽癌初诊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浆,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病毒DNA。结果血浆中EB病毒DNA阳性率与患者性别无相关性。30-60岁鼻咽癌患者血浆中EB病毒DNA阳性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者(P<0.05)。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阳性率为74.11%,随着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增加,血浆中EB病毒DNA阳性亦增强。结论血浆EB病毒DNA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血浆EB病毒DNA的检测可以辅助鼻咽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血浆EB病毒DNA水平与肿瘤负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鼻咽癌血浆EB病毒(EBV)DNA水平与肿瘤负荷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无远处转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98例,治疗前行鼻咽及全颈CT,应用PACS中的多边形测量工具,逐层勾画鼻咽原发灶肿瘤及颈部转移淋巴结,采用面积求和法计算鼻咽原发灶肿瘤体积(TV)及颈部转移淋巴结体积(NV),以TV和NV之和表示总肿瘤负荷(TNV)。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治疗前血浆EBV DNA水平。结果全组TV、NV及TNV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5.9cm3(9.1~29.2cm3)、17.1cm3(0.7~64.1cm3)、44.1cm3(20.4~87.4cm3)。全组血浆EBV DNA检出率为73.5%(72/98),血浆EBVDNA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6×104 copies/ml(2.0×103~3.6×105 copies/ml)。按TV分组:≤20cm3、>20cm3者各58、40例,2组血浆EBV DNA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9.5×103 copies/ml(0~1.6×105 copies/ml)、1.6×105 copies/ml(2.2×104~4.6×105 copies/m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按NV分组:≤20cm3、>20cm3者各52、46例,2组血浆EBV DNA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2×104 copies/ml(0~1.8×105 copies/ml)、1.0×105 copies/ml(6.2×103~5.4×105 copies/ml),有显著性差异(P=0.033);按TNV分组:≤40cm3、>40cm3者各43、55例,2组血浆EBVDNA检出率分别为60.5%(26/43)、83.6%(46/55),有显著性差异(P=0.010);2组血浆EBVDNA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7×104 copies/ml(0~1.3×105 copies/ml)、1.1×105 copies/ml(6.6×103~4.7×105 copies/ml),有显著性差异(P=0.014);血浆EBV DNA水平与TV、NV、TNV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浆EBV DN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体内肿瘤负荷。 相似文献
8.
EB病毒潜伏感染在鼻咽癌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综述近年来研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在鼻咽癌形成作用中的进展情况,并着重介绍其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血管生成及转移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水平与肿瘤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血浆EB病毒 (EBV)DNA水平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11例临床缓解期患者和 9例临床复发患者分别抽血 3ml。所有的标本均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 ,在PE770 0型检测仪上定量检测血浆标本中EB病毒DNA的含量。结果 :肿瘤复发组 89% ( 8/ 9)的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到高拷贝数的EB病毒DNA ,中位浓度为4 70 0 0 0 (copies/ml) ,在临床缓解组患者中 ,仅 9% ( 1/ 11)的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到较高拷贝数的EB病毒DNA ,中位浓度为 0(copies/ml)。两组阳性率及中位浓度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水平与肿瘤复发关系密切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组织bcl-2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表达与放射诱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要端标记技术(TUNEL法),分别检测35例NPC组中bcl-2及EB病毒LMP的表达,以及放疗总量为10Gy时NPC组织的细胞凋亡率(AR)。结果NPC组织bcl-2及LMP的表达率分别为71.4%(25/35)、45.7%(16/3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前及放疗中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35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中鼻咽部刷落癌细胞的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rate,AR)。结果 鼻咽癌放疗前的AR为7.2%±2.4%;放疗量分别为10GY、30GY和60GY时的AR分别为64.3%±21.4%、57.2%±17.3%、16.2%±7.4%,明显高于放疗前(P<0.01);放疗前的自发性细胞凋亡与放射治疗诱发的细胞凋亡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鼻咽癌患者刷落癌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有助于判断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细胞自发凋亡在预测临床放射敏感性中的意义。方法对38例初治、无远处转移、放疗前鼻咽癌患者活检标本,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自发凋亡,临床观测患者放疗过程中鼻咽部肿瘤的消退情况。结果自发凋亡率与鼻咽癌瘤体的消退率呈显著正相关(放疗剂量为40Gy时,γ=0.836;放疗剂量为70Gy时,γ=0.909;P<0.01)。患者性别、年龄及分期与鼻咽癌瘤体的消退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鼻咽癌中细胞自发凋亡率可以作为鼻咽癌临床放射敏感性可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放疗和超分割放疗对鼻咽癌组织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60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第2周和第4周时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rate,A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h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常规分割放疗组放疗第4周后的AR 相似文献
14.
节拍器化疗对鼻咽癌CNE-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顺铂节拍器化疗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顺铂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的半抑制浓度(IC50),相当于临床中采用6 mg/m^2顺铂小剂量连续化疗的血浆浓度。以低于此浓度的0.10μg/ml作为顺铂节拍器体外化疗参考剂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0.10μg/ml顺铂连续作用12 h和96 h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MTT法检测顺铂半抑制浓度IC50为0.19μg/ml,0.10μg/ml顺铂作用12 h后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而作用96 h后与对照组相比进入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作用12 h和96 h后均未检测到明显细胞凋亡现象。结论采用小剂量顺铂作用足够长时间,可以诱导鼻咽癌CNE-1细胞周期发生变化,但是并不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同步化于G2/M期,为节拍器化疗与放疗的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抑制剂吡喃阿霉素(THP)、阿霉素(ADM)诱导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SUNE-1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检测药物作用后SUNE-1线粒体膜电位及L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检测THP、ADM对SUNE-1细胞的生长抑制,Annenxin V FITC染色检测凋亡早期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改变和L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ADM和THP对SUNE-1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高细胞增殖抑制率增高,其IC50分别为0.004 1±0.000 3"g/ml和0.003 8±0.000 8"g/ml(P=0.542)。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SUNE-1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同时伴有线粒体内膜电负性逐渐增加。ADM、THP诱导SUNE-1细胞凋亡中出现Livin的表达上调,但THP作用后表达上调的程度较ADM低。结论:TopoⅡ抑制剂蒽环类药物THP、ADM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SUNE-1细胞凋亡的作用。TopoⅡ抑制剂作用鼻咽癌细胞后诱导IAP蛋白中的Livin表达上调,但THP作用后所引起的Livin表达上调不如ADM显著,因此THP在治疗鼻咽癌时可能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需在临床中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组织中bcl-2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表达与放射诱发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组织bcl 2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表达与放射诱发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及TdT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 ,分别检测 35例NPC组织中bcl 2及EB病毒LMP的表达 ,以及放疗总量为 10Gy时NPC组织的细胞凋亡率 (AR )。结果 NPC组织bcl 2及LMP的表达率分别为 71.4%(2 5 /35 )、45 .7% (16 /35 ) ,AR为 (6 1.3± 11.8) %。放疗后的AR与LMP表达呈正相关 ,与bcl 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LMP有促进NPC放疗后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其作用与bcl 2的表达无关 ;而bcl 2表达阴性者对放射线的敏感较阳性者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顺铂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以探讨顺铂诱导CNE-2Z细胞凋亡与端粒酶活性水平的关系以及顺铂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不同的药物浓度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NE-2Z细胞不同的时间,用TRAP-ELISA的方法定量检测CNE-2Z细胞在顺铂处理前后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同步进行细胞形态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并检测凋亡。结果CNE-2Z细胞端粒酶呈阳性。用不同浓度的顺铂不同的时间作用于CNE-2Z细胞,结果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出现细胞凋亡,下调端粒酶活性,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结论化疗药物顺铂可能是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分布(G1期阻滞)并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下调其端粒酶活性而发挥抗癌作用的,故可将化疗前后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作为鼻咽癌化疗敏感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无线粒体DNA(ρ°)细胞,探讨食管癌线粒体DNA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加EB 50μg/ml、尿嘧啶50μg/ml、丙酮酸100μg/ml,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获得完全缺失mtDNA的细胞(ρ°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处理后不同时间的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 mtDNA的拷贝数,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mtDNA进行定性检测;采用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EB处理后不同时间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的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的ρ° 细胞,经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发现在EB存在下,随着细胞分裂,mtDNA拷贝数进行性减少,直到12天,mtDNA完全丢失;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EC9706细胞EB处理后,第4天、8天及12天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8±1.04)、(11.68±1.85)、(26.62±1.0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检测结果与上述一致,从第4天到第12天凋亡也逐渐增加。结论:成功建立了EC9706 ρ° 细胞。随着EC9706细胞mtDNA拷贝数量的逐渐减少,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表明mtDNA在诱导细胞凋亡中起着一定调控作用,提示选择性地诱导食管癌细胞mtDNA损伤,使食管癌细胞mtDNA拷贝数量明显减少,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可望成为食管癌生物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线诱导后鼻咽癌CNE-2细胞凋亡存在形式以及Caspase-3酶活性、mRNA、蛋白的表达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拟阐明Caspase-3在X线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凋亡中的调控及意义。方法用不同剂量X线照射鼻咽癌CNE-2细胞,于不同时间检测细胞形态学及早期细胞凋亡率变化,分别用比色法、Western blot 、RT-PCR检测Caspase-3酶活性、蛋白含量、mRNA,同时设立酶活性抑制剂AC-DEVD-CHO对照组,观察Caspase-3酶活性被阻抑后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1)X线照射后鼻咽癌CNE-2细胞呈典型的凋亡特征,且早期凋亡率与射线剂量、诱导时间成正比;(2) CNE-2凋亡细胞中Caspase-3酶活性明显增高,用AC-DEVD-CHO抑制Caspase-3活性后细胞的凋亡率减少,且凋亡形态学特征不明显。(3)凋亡细胞中Caspase-3 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升高,而蛋白在凋亡形成后则完全裂解为17kD的活性Caspase-3,在正常细胞为32kD的pro-Caspase-3。结论X线诱导后CNE-2细胞呈典型的凋亡改变。凋亡细胞中有明显的Caspase-3激活,其Caspase-3的活性增高并非源于其转录的提高,而可能是翻译后酶前体的活化。抑制鼻咽癌Caspase-3酶活性,凋亡的发生可被抑制或是延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 CNE-2Z细胞经不同剂量姜黄素处理后,用MTT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率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处理后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对CNE-2Z细 胞的生长和增殖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阻断细胞于S期和G2/M期。姜黄素处理后CNE-2Z细胞凋亡抑 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减少,同时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增加。 结论姜黄素可抑制CNE-2Z细胞增殖并促进 其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