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6月本院麻醉后恢复室(PACU)收治的579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79例患者中有30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5.2%。上呼吸道梗阻、呼吸模式改变、肌松残余作用、喉及支气管痉挛、术后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误吸、急性肺水肿和术前肺部疾患等是引起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结论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需严密监测、针对不同低氧血症的原因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49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3例运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减少了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本组102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术前精神状态良好,能如期进行手术,术后效果理想,无1例病情恶化,均治愈出院。结论: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创伤及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肿瘤切除彻底,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不留皮肤瘢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促康护理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4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42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促康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焦虑、口渴程度、...  相似文献   

5.
朱琼芳  黄毓婵  吴施惠 《全科护理》2012,(20):1883-188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病人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6月—2012年2月68例垂体肿瘤病人在全身麻醉下择期行经鼻蝶窦脑室垂体肿瘤切除手术,术后苏醒期的护理体会。[结果]68例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有5例出现低氧血症,3例出现舌根后坠,其他病人均手术顺利清醒后安全返回病房。[结论]垂体肿瘤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易发生低氧和舌后坠等呼吸并发症,具有危险性,应严密监测,加强观察及护理,以确保病人安全平稳地度过苏醒期。  相似文献   

6.
总结52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腹部手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为患者高龄、术前伴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术后有肺部并发症、麻醉及手术因素。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患者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及时给予吸氧或无创通气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缓解患者切口疼痛。经积极治疗及护理,52例低氧血症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实施全肺切除术5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发生低氧血症21例,非低氧血症29例,分析导致全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65岁、术前心电图异常、麻醉时间≥4 h、吸烟、术后白蛋白34 g/L是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5岁、麻醉时间≥4 h是全肺切除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年龄≥65岁、麻醉时间≥4 h的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高龄与麻醉时间过长患者的监护,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的3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有1例患者术中发生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治疗后患者愈后良好,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经鼻蝶入路的手术步骤及神经内镜使用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快速精准传递手术器械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刘丽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85-338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神经外科2009-07-2011-07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的154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15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尿崩症3例,脑脊液鼻漏2例,电解质紊乱2例,意识障碍1例,垂体功能低下1例,中枢性高热1例,经治疗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应用循证护理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在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79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ERAS理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一过性尿崩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应用于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制定临床路径,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通市某三甲医院2008-2009年实施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住院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获取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结果药费、术中耗材费、检查费、住院总时问是影响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避免过度医疗,合理降低药费、术中耗材费、检查费,缩短住院天数是控制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住院费用过快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医院124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出现低钠血症的22例纳为病例组,未出现低钠血症的102例纳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年龄、合并症、术后并发症等病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的高危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垂体功能紊乱、术后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术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术后尿崩症是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易发生低钠血症,影响因素包括垂体功能紊乱、术后CSWS、术后SIADH、术后尿崩症等,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降低低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行为干预.结果: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降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Orem自理模式可以为经鼻蝶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提供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078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麻醉恢复期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5078例神经外科患者中,麻醉恢复期发生恶心呕吐798例,发生率为15.7%。其中颅咽管瘤组28.4%(25/88)、脑室肿瘤组26.7%(35/131)、后颅窝肿瘤组24.2%(157/650)、脑血管病组20.8%(87/418)、幕上肿瘤组19.3%(297/1535)、癫痫组15.8%(16/101)、经蝶垂体瘤组8.8%(88/991)、脊髓肿瘤组8.4%(52/619)。全部病例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神经外科不同部位的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病种、严密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5月收治的17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患者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选择2010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17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患者为路径组,制订垂体瘤CNP,对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路径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评价及遵医行为路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CNP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与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支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并结合同期7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大腺瘤和巨大腺瘤的侵袭性腺瘤发生率(63.8%)明显高于微腺瘤和小腺瘤(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性腺瘤和非功能性腺瘤中的侵袭性腺瘤发生率分别为44.8%,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腺瘤中肿瘤卒中的发生率(22.6%)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腺瘤(5.1%);侵袭性腺瘤术后复发率(16.1%)明显高于非侵袭性腺瘤(3.8%);侵袭性腺瘤的手术全切率(46.8%)明显低于非侵袭性腺瘤(88.5%),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术中所见和病理学检查来综合判定.手术全切率低,术后复发率高,治疗上应采取手术治疗结合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加强对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轻经蝶侵袭性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探讨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总结2010年7~12月35例患者在全麻下实施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护理经验.重视术前检查、心理护理及适应性训炼,指导其经口呼吸,严格进行口、鼻准备,预防感染;术后早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鼻腔分泌物,注意视力恢复及脑脊液鼻漏的观察及护理.35患者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可减少垂体腺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胸部肿瘤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分析胸部肿瘤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536例进行胸部肿瘤切除的病人按术式分成食管癌根治术组、单肺叶切除组、双肺叶和全肺切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的第1、2、3、7天进行血气分析,比较各组病人各天的血氧分压情况,分析其术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术前的肺通气功能和动脉血氧分压无明显差异,但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尤以术后第2天表现明显。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为心律失常和呼吸困难,其中食管癌根治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肺叶切除组。结论 胸部肿瘤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其发生原因与术式、手术时间及术后病人不能及时清理道分泌物等因素有关,提出加强围手术期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协助病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咳嗽排痰,结合合理的氧疗,有效的镇痛等护理对策,可有效防止低氧血症的发展,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