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303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维护督查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过程中的不规范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2010年8月-2011年7月,对269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实施导管维护集束干预策略,包括置管部位皮肤清洁、手卫生、敷料选择及更换、输液接头消毒及更换、导管评估、导管维护培训及督查、患者教育等,269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总置管日7 483 d,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例发生,有效控制了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感染率由3.6%降至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输液。结果 10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置管后有2例出现静脉炎,有1例出现导管阻塞,有1例出现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结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保留时间长,减少患者痛苦,无需限制肢体活动,患者感觉较舒适,导管外露部分可用衣袖遮挡,患者感觉美观,导管维护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  相似文献   

3.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本科室应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108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输液可保护血管,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局部疼痛。本组患者出现局部感染4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炎1例,导管脱出2例。未出现血气胸、静脉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及置管术前、术后合理的护理干预是保证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安全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中心静脉导管(CVC)是临床上抢救烧伤患者的必要通道,用于静脉输液、输血、药物治疗、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等。重度烧伤患者由于体表皮肤缺损大,部分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时无法避免经创面穿刺,与经正常皮肤穿刺、置管相比,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发生率显著增高~([1-2])。本科将藻酸银敷料应用于经烧伤创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维护,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亚  葛学娣  黄莹 《护理与康复》2010,9(9):802-803
探讨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质量控制中的职责及作用。通过成立院静脉输液管理小组,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管理流程,实施静脉输液全程质量控制,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提高、置管操作时间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下降、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解决置管患者住院期间导管的质量监控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问题,提高医院静脉输液质量。方法确定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的人员组成及人员要求,制定工作制度与职责、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质控标准,开展门诊导管维护、疑难患者PICC置管、健康教育、院内外会诊、培训指导、监控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等工作,进行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结果开设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后完成PICC疑难置管108例次;导管维护3820例次;院内、外护理会诊55例次;接受院内护士培训290名;接受院外进修护士8名;接待院外参观46人次。实施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后中心静脉感染率为0.06%~0.24%,提高了输液的安全质量。结论开设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增加了置管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病房工作压力;提供了护士专业发展机会,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建立了事前控制的输液安全管理网络;为不断深入地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8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给予置管前、置管中的护理干预,置管后的导管维护、并发症观察处理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 28例患者均一次PICC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留置时间为75~122d。出现穿刺点渗血5例、导管堵塞3例,无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性感染、栓塞及导管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置管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导管的正确维护、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保证导管长期安全留置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浴  陈剑  李琳 《当代护士》2016,(1):135-136
正随着静脉输液治疗(简称静疗)知识的普及和深入,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作为一门护理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大医院临床上被广泛应用。PICC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可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为需要长期输液及肠外营养(TPN)、静脉化疗患者提供静脉通道[1]。如果导管使用和维护宣教不当会出现局部感染、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破损等并发症,导管断裂虽不常见,一旦发生体内断管,处理不及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0例ICU中老年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选取120例入住我院治疗的ICU中老年患者,进行中心深静脉置管输液,在输液期间,对中老年患者深静脉置管的位置、置管时间、置管方式、及导管的感染情况密切观察.结果:1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了深静脉置管输液及护理,未出现相关感染情况,出院回家后家属进行了直接护理,出现相关的感染情况.结论:护士对于ICU中老年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比较的规范化、系统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了感染;患者出院之前,对家属的护理进行详细的指导,十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病人中的使用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173例肿瘤患者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其中A组(中心静脉导管)68例,B组(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105例,观察两组置管部位、操作技术、导管维护、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感染率。结果置管时间、操作技术和导管维护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导管平均留置时间A组37d;B组41d,P〉0.05;导管相关性感染率A组17.65%,B组1.91%,P〈0.05。结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置管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使用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的患者,所以要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中心静脉导管,尽可能减少导管质量问题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输液故障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36例介入治疗患者中心静脉输液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管脱落8例,导管阻塞9例,穿刺口渗液6例,中心静脉相关性感染6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时缝线固定可防止导管脱落,生理盐水冲管后再封管能预防导管阻塞,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和保护能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两种经不同穿刺部位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分为中心静脉导管组和PICC组,每组各40例。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流速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2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导管相关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导管阻塞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置管流速明显快于PICC组(P〈0.01)。大多数PICC置管可由护士完成,锁骨下静脉置管均由医师操作。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流速大,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首选导管。PICC导管穿刺更安全、易推广;导管堵塞或感染后,能进行原部位置换,是长期输液和化疗的首选中心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13.
鲁海飞  徐珏华  封秀琴  毛越   《护理与康复》2017,16(3):269-271
目的观察负压吸引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口持续渗液患者导管维护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中心静脉置管口持续渗液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吸引技术进行导管维护,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明薄膜进行导管维护,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局部感染发生率、导管意外脱出率及日均导管维护次数、时间及成本。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局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导管意外脱出率为0、对照组为16.7%;观察组日均导管维护次数、维护时间、成本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负压吸引技术对中心静脉置管口持续渗液患者进行导管维护较普通导管维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正>PICC置管是指将中心导管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使导管头端到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由于其置管方便、维护简单、不限制日常活动、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长期化疗患者,长期输液及血管难以穿刺的患者。能够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但置管给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并发症。PICC的主要并发症有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导管破损等,其中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室科学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通过建立中心静脉导管室,解决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及导管维护问题,有效改善静脉置管质量。方法确定中心静脉导管室的设置,人员组成及岗位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各项规章制度,质控标准,进行多途径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健康教育、院内外会诊、规范化教学、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监控等工作。结果开设中心静脉导管室后完成中心静脉置管7667例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96%以上,总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98.3%;院内外护理会诊492例次,接受四川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学员59名,院外进修护士10名,院外参观学习300余人。结论成立中心静脉导管室有效解决了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及导管维护问题,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保证了导管室工作的良好开展,提升了静脉输液专科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输液护理措施。方法:对42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知识宣教,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严密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20例患者置管时间为5~2 d,均未发生置管不耐受、导管脱出及血栓形成,未发生因感染而拔除导管。结论:中心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防护、密切观察与监测是危重症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临床输液常用的技术,为需要静脉营养支持、中心静脉测压、危重患者抢救、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等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输液方式,具有保留时间长、静脉刺激性小等优点[1]。同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已成为导致原发性菌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CRBSI的发生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及病死率[2]。护士作为中心静脉导  相似文献   

18.
颈内静脉置管输液快捷、高效、留置时间久,同时还能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文献[1]报道,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s)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因此妥善固定导管、维持导管通畅、预防感染是保护中心静脉导管的要素。我科患者术后多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置管,为寻求更好的固定方法,2011年5月—2012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CVC)取消输液接头环节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患者发生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NSICU收治的539例CV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21例和观察组418例,对照组输液时采取常规连接输液方法,观察组采用输液器直接连接深静脉管路的方法,比较两组发生CRBSI的情况,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RB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CRBSI中接头环节的作用。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顾性分析发现输液接头环节是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颈内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以及PICC置管患者CRBSI发生率和1000导管日感染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导管留置天数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输液接头环节是NSICU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影响因素,取消CVC患者输液接头环节后能够显著降低CRBSI发生率,减少患者导管留置天数和住院时间,为临床感染预防工作提供指导依据,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深静脉置管少,可减轻患者痛苦,为需要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静脉通道。因为PICC导管需要长期使用,所以,规范导管维护减少患者导管脱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