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室管理在控制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3个月内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将管理后3个月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实验组.观察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后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9例,感染率为3.00%.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0.67%.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临床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宏丽  彭坚 《中国临床护理》2010,2(3):237-238,239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术中更换无菌手套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剖宫产手术中更换无菌手套对预防产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7~10月的120例剖宫产手术过程进行细菌学跟踪检测,寻找引起感染的因素。按照手术月份将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式,实验组在术中处理完宫腔后术者更换无菌手套,将监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术中更换无菌手套能有效预防产后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在手术伤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7月门诊手卫生管理实施前的医护人员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8月~2018年12月门诊手卫生管理实施后的医护人员设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知识及操作考核情况、手卫生管理效果、手术伤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洗手执行率、手消毒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洗手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平均每日洗手次数、平均每日每月洗手液消耗量、手卫生检出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Ⅰ类、Ⅱ类、Ⅲ类切口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门诊手术室实行手卫生管理后,可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知晓程度及手卫生合格率,有利于减少患者手术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皮肤消毒方法对带肠造口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带肠造口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实验组分两次消毒,首先在造口周围消毒后用纱粒及手术薄膜将其密封贴好,再根据常规消毒方法及范围消毒腹部。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及范围消毒腹部,在肠造口处改用碘伏消毒,纱布覆盖造口,缝合并固定纱布于皮肤。实验组的铺巾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对2组手术切皮前及手术结束后缝合皮肤前的切口周围皮肤进行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类型、细菌培养结果、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术后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2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切皮前2组均为0,缝皮前实验组阳性例数5例,对照组22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2.14%,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1例,感染率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分次消毒方法能有效降低带造口腹部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44例外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有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81%,其感染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前皮肤准备、围手术期用药等。结论:针对切口感染易感因素,医护人员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防控工作及护理,可有效减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皮肤消毒方法在防控乳腺癌手术部位感染中的效果,为有效控制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和目标性监测方法,观察3种术前皮肤消毒方法预防和控制乳腺癌术后感染效果。结果 实验组A在手术前1日晚和手术当日早晨分别用20 g/L葡萄糖酸氯己定消毒液擦拭消毒患者全身皮肤2次,可保持术后24 h内手术切口部位皮肤上菌数<3 cfu/cm2,120例患者无一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实验组B仅于手术当日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的患者,术后皮肤上细菌数和感染率均高于实验A组;对照组未进行术前消毒,患者术后皮肤上细菌数和切口感染率最高。结论 术前采取葡萄糖氯己定皮肤消毒液皮肤涂擦消毒,有助于降低乳腺癌手术后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模型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12月手术室收治的16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医院感染管理。以2017年1月~12月手术室收治的161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患者满意率及两组流程风险指数(RPN)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医护人员洗手依从率、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后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模型管理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及洗手依从率,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防消化道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消化道疾病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为预防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逐步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改用新式的外科洗手方法;改进了备皮方法及术前皮肤消毒的方法;腹腔探查后使用切口保护器及洁净袋保护切口;消化道切除后吻合时改用新的吻合口消毒液;严格遵守先清洁后污染的手术顺序,加强手术间的清洁消毒管理.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972例消化道术后病例作为对照组,而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施护理干预后的1229例病例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给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结论 改进消化道手术切口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防消化道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消化道疾病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为预防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逐步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改用新式的外科洗手方法;改进了备皮方法及术前皮肤消毒的方法;腹腔探查后使用切口保护器及洁净袋保护切口;消化道切除后吻合时改用新的吻合口消毒液;严格遵守先清洁后污染的手术顺序,加强手术间的清洁消毒管理.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972例消化道术后病例作为对照组,而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实施护理干预后的1229例病例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给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结论 改进消化道手术切口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性监测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控制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628例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和39名手术医护人员纳入研究对象,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319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收治的309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目标监测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施后,手术人员外科洗手正确率、合格率明显优于实施前(P 0. 05)。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间执行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 0. 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目标性监测的综合干预的实施,有利于识别和控制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清洁度、危险评分指数等方面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感染风险的认知与执行力,降低了手术部位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医疗操作中手污染程度及洗手方法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医疗操作中医护人员手污染程度及洗手方法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涂抹采样方法和活菌数检验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该医院医护人员在医疗操作前,手上平均带菌数平均为51cfu/cm2;在诊疗操作过程中手上带菌数平均为32cfu/cm2。用普通肥皂洗手后,手上带菌数平均为24cfu/cm2;用含异丙醇的快速手消毒液擦手后,手上带菌数平均为4cfu/cm2。结论医院医护人员手在没有经过清洗或消毒的情况下,手上带菌数超标明显;用普通肥皂洗手对菌数降低不明显,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消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有效干预管理措施对改善临床医护人员不规范洗手状况和提高洗手依从性的作用。方法以该院266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收集观察对象洗手行为的情况,并对其中150人进行了洗手操作考核,针对研究对象存在的不规范洗手行为强化管理措施,实施有效干预,3w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收集干预后洗手资料,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洗手方法和洗手时间的达标率明显提高,P<0.05,其中医生和护工临床干预效果尤其明显,P<0.01。结论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强化管理力度,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规范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型洁芙柔消毒凝胶手部消毒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各临床科室的医师52人,护士13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2人.实验组使用洁芙柔消毒凝胶洗手,对照组使用肥皂和碘伏刷手.洗手前后均采样测定菌落数,计算除菌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及接受度.结果 实验组平均菌落数低于对照组,除菌率实验组(97.87%)高于对照组(82.22%);实验组洗手合格率(92.39%)明显高于对照组(72.83%);实验组洗手法的接受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洗手法(P<0.05);实验组皮肤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洁芙柔消毒凝胶能有效减少手部细菌,使用便捷,消毒效果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快速手消毒剂,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提高手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手消毒现场试验方法,对医院4种常用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仅用肥皂流水洗手,再经84消毒液浸泡1min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0%;另外3组消毒处理后手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所有消毒前手上菌数均超标。消毒前手上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志贺菌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检出率比较高的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超过13%以上。消毒后手上除2份标本检出大肠杆菌之外,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所采用的4组手消毒方法,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前用常规肥皂流水洗手方法,结合常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均可达到较好的除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干手方法对医护人员手二次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防止临床医护人员洗手后由于干手方法选择不当导致的二次污染,规范医护人员的干手方法,探讨规范的人性化干手措施。方法:随机选择临床科室医护人员200名,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采用自然腺干法,B组采用干手纸巾法,C组采用干手器烘手法,D组采用个人毛巾法,对洗手前、后和不同方法干手后的手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四组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后洗手前,手细菌数无统计学差异;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后,均洗手合格,手细菌数无统计学差异;但采用不同的干手法后,手细菌数有很太差异:自然晾干法手细菌数为(0.29±0.58)cfu/cm^2、干手纸巾法细菌数为(0.51±0.73)cfu/cm^2、干手器烘手法细菌数为(5.76±4.11)cfu/cm^2、个人毛巾法细菌数为(7.33±5.58)cfu/cm^2。A、B两组比较,P〉0.05,说明采用自然晾干法与干手纸巾法,手细菌数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与C、D两组比较,均得到P〈0.05,说明采用自然晾干法、干手纸巾法比个人毛巾法、干手器烘手法的细菌数少,用个人毛巾擦手和干手器烘手对手存在二次污染,且手部污染菌大多是多重耐药菌,与医院感染的细菌具有一致性。结论:干手措施是保证手卫生质量的关键环节,采用干手纸巾法和自然晾干法可有效降低医护人员洗手后对手部的二次污染,从而有效降低因医护人员手污染而导致的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消毒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的消毒现况,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全市老年护理医院进行了调查。结果,大部分医院环境整洁,总体布局较合理,能做到清洁区与污染区分隔。90%医院安排专门消毒员,其中专职消毒员占23.15%,兼职消毒员占76.85%。72.5%医院使用肥皂和流动水的方法洗手,手消毒剂中,碘伏消毒液占34%,含氯消毒剂占60%。医院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和消毒设备合格率达到90%以上;空气消毒合格率只有66%~71%。结论,老年护理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较完善,但需要加强消毒与灭菌设备的配置,严格洗手消毒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不同手部清洁方法效果及成本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一种广大医护乐于接受的手清洁方法。方法对普外病房及呼吸内科病房正常工作的医护洗手或手消毒后手部带菌情况采样、培养观察,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确定最佳方案。结果普通洗手法合格率仅为35.6%,而六步洗手法、圣剑洁康露1~2ml搽手,0.1%洗必泰酒精液3~5ml搽手100%合格。结论流动水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对手部清洁是最好的方法,虽成本高,但是可长期使用,不会产生耐药性,维持外环境微生态平衡,特别是手部有明显血迹污染的情况下,流动水清洁更重要。在没有流动水洗手的情况下,才选用圣剑洁康露涂搽的方法或0.1%洗必泰酒精液进行手部清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卡液术中腹腔灌注及切口灌洗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2 4 4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完成缝合腹膜后经腹腔插管一次性灌入多卡液 85 0ml,另 15 0ml缝合腹膜后灌洗浸泡切口 3min后沾干。Ⅱ类手术术后不用任何抗生素 ,Ⅲ类手术术后常规用抗生素 3~ 7d。结果 灌注组 2 4 4例术后腹腔感染 8例 ,感染率 3 3% ;切口感染 10例 ,感染率 4 1%。对照组 2 37例术后腹腔感染 2 6例 ,感染率10 7% ;切口感染 2 8例 ,感染率 10 8%。两组术后感染总数及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多卡液腹部手术时腹腔灌注及切口灌洗能有效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 ,避免了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预防腹腔和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9.
洛本清消毒液洗手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晓敏  陈筱玲 《护理研究》2002,16(8):462-462
为了选择消毒时间短,消毒效果好,且无毒副反应的外科洗手消毒液,分别采用75%酒精,安尔碘,术必泰,洛本清消毒液用于术前1570人次的外科洗手,结果显示;洛本清组所用的时间短,消毒效果最好,其次是术必泰组,提示:洛本清用于外科术前洗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殡仪职工手部细菌污染状况及非干预情况下洗手效果,为规范殡仪职工手的清洁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北京等8省市区38个殡仪馆的231名殡仪职工进行了洗手前后细菌污染检测。结果殡仪职工洗手前手上污染细菌总数≥15 cfu/cm2者占28.14%,洗手后手上细菌总数≥15cfu/cm2者为34.20%。结论殡仪职工洗手后手上细菌总数显著高于洗手前,常规洗手方法不能有效清除手上的细菌;应当规范殡仪职工方法和采取必要的手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