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观察其术后疼痛情况,角膜上皮瓣及视力情况。方法:吸环中心对准角膜中心,20%酒精处理角膜上皮,做角膜上皮瓣激光扫描。结果:术后疼痛较PPK轻、较LASEK重。视力恢复基本同PPK。结论:LASEK术后激素应用时间短,HAZE发生率低、视力较稳定,安全简便。也不失为治疗近视眼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矫正远视及远视散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5例患者(121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行LASEK和LASIK,其中LASEK组35例68眼,LASIK组30例53眼。比较两组术后刺激症状、角膜瓣或角膜上皮瓣制作及愈合情况、术后视力变化、术后屈光度变化、术后散光度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LASEK组术后多数患者有流泪、异物感等轻度的刺激症状,较LASIK患者重;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LASEK组患者术后0.5、1、3、6个月球镜屈光度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IK组球镜屈光度术后3、6个月较术后半个月及1个月出现回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散光度均明显下降且均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LASEK及LASIK手术治疗远视无严重并发症,手术预测性好,均为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角膜上皮瓣异常的无瓣化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行LASEK手术出现角膜上皮瓣异常的19例(22只眼)患者中,对其中观察组(11只眼)进行无瓣化处理即转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与对照组(其余11只眼)对比,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裸眼视力变化、屈光度变化以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例上皮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平均3.27d,对照组平均6.09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的随访中,在两组视力、屈光度、Haze程度的对比中,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ASEK手术上皮瓣制作异常时,对于低中度近视而言,可以去除上皮瓣转成PRK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后角膜地形图的动态变化。方法对188例(365眼)LASEK手术患者进行术后1、3.6个月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切削形态中平滑型占61.6%,半环型、钥匙孔型、肾型和哑铃型占30.5%,中心岛型占6.0%。中心岛型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影响较大。切削形态随时间延长逐渐变规则。术后切削区中心偏离瞳孔中心的距离为(0.57±0.31)mm(0—1.85mm),偏心方向以鼻侧居多。术后1—3个月角膜屈折力变化较大,高度近视比低度近视回退明显。结论LASEK手术后角膜切削形态较规则平整,但仍存在偏心切削的问题。角膜地形图为分析评估LASEK手术的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52眼远视患者(+2.00~+7.25D)采用LASEK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时,平均残余屈光度+0.82±0.46D,其中43眼(82.7%)在士1.0D以内;平均裸眼远视力0.79±0.31,47眼(90.4%)≥0.5,30眼(57.7%)≥1.0;平均裸眼近视力0.89±0.27,52眼(100%)≥0.5,32眼(61.5%)≥1.0.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见视力下降超过1行以上,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ASEK治疗远视具有良好的有效性、预测性和安全性,但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VISXSTARs4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296例(538只眼)近视散光患者进行治疗,其中LASEK组近视度数在-1.0D~-10.0D,共119只眼;LASIK组近视度数在-1.0D~-16.0D,共419只眼;二组患者散光度数均在-0.5D~-5.0D。结果术后视力:二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LASEK组视力均≥0.5,其中92.18%的患者≥0.8;LASIK组视力均≥0.5,其中91.87%的患者≥0.8。结论LASEK和LASIK治疗近视散光安奎有效。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开展,使得眼科屈光手术效果更加明显,视力恢复更加迅速,副作用也减至最低.现将我院用 LASIK 治疗屈光不正的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田萍  陈豫川  宇成达  陆岩 《四川医学》2005,26(12):1466-1467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108只眼不同程度近视(-2.50D~-12.00D)分为3组:Ⅰ组为-2.50D~-6.00D、Ⅱ组为-6.25D~-10.00D、Ⅲ组为-10.25D~-12.00D进行LASEK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时,3组的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分别为95%、93%和61%,在±0.50D以内者分别为87%、85%和29%。术后裸眼视力达到0.5或以上者分别为100%、100%和89%,达到1.0或以上者分别为97.8%、91.5%和31%。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LASEK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度近视患者27例(54眼),术前近视等效球镜为-6.00~-14.00 D,平均(-8.75±1.27)D。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视力、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地形图及屈光度数,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所有术眼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平均为(3.71±0.26)d。术后3 d,裸眼视力≥0.5者48眼(88.9%),≥0.8者19眼(35.2%),术后7 d,裸眼视力≥0.5者54眼(100.0%),≥0.8者47眼(87.0%),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1、3、6个月等效球镜均在-0.50~ 0.50 D之间,术后1、3、6个月角膜Haze发生率分别为13眼(24.1%)、7眼(13.0%)、2眼(3.7%),但均小于2级,不影响视力恢复。结论LASEK治疗高度近视视力恢复好且稳定,无明显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屈光回退。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目前公认治疗屈光不正的既方便又安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角膜板层刀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带蒂角膜瓣,在角膜基质层进行激光切削,不损伤角膜的上皮层及前弹力层。本文通过笔者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LASIK术前准备术中注意和术后护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张晓琴  荣辉  徐紫金  王国昌 《吉林医学》2008,29(17):1433-143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优势。方法:随访6个月-1年的126例(249只眼)病例,术前按等效球镜度数-3.25--17.75D;角膜厚度451-590μm;角膜曲率按平均曲率计算38.5-48.25D。选用新配制的20%酒精侵泡角膜20-28 s,松解角膜上皮与前弹力层两者之间的连接力,然后进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结果:术后165只眼随访6个月,84只眼随访1年。LASEK较LASIK术后眼部刺激症状明显,6个月时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LASEK手术安全,治疗范围广,并发症少,术后视觉质量高,LASEK手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陈凤莲 《广西医学》2005,27(12):2059-2060
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介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UASIK)之间的一种矫正近视的新型手术方式,可使因角膜偏薄、近视度数而无法行LASIK手术的病人受益,又克服了PRK手术在治疗高度近视时的可预测性低、术后疼痛、角膜雾浊及近视回退等弱点。LASEK手术毋需负压吸引及微型角膜刀制瓣,与LASIK相比更为安全,但在治疗过程中如因护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2001年以来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以该术式共作近视、近视散光手术142例281眼。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引言 我们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高度近视,取得了理想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渗盐水代替乙醇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中高渗盐水代替乙醇制作角膜上皮瓣效果。方法90例180眼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渗盐水(0.85mol·L-1氯化钠)浸泡上皮来制作角膜上皮瓣,对照组采用4.35mol·L-1的乙醇液浸泡上皮制作角膜上皮瓣;术后比较2组角膜上皮瓣制作情况、术后刺激症状、上皮愈合情况、视力恢复和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情况。结果观察组76眼(84.4%)上皮瓣容易剥离,对照组73眼(81.1%)上皮瓣容易剥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上皮瓣破碎、溶解等并发症。观察组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和上皮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者分别为22眼(24.4%)和24眼(2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中采用高渗盐水剥离法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宁 《微创医学》2006,1(4):336-33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角膜屈光手术中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手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是由气态氟化氩在激发状态下产生“冷激光”,以每个脉冲除去四千分之一毫秒组织的速度,使角膜间分子键断裂气化。通过计算机严密控制下的激光切削,角膜曲率及模式被改变,从而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300例近视患者进行LASIK治疗。术前采取心理护理、电化教育、眼位训练;术中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采取准确体位和眼位;术后加强用药、护眼指导。结果300例患者术后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1例感染,无因紧张眼肌痉挛卡刀、不完整瓣、角膜挫伤或不配合发射激光病例。随机抽取30例患者予以LASIK术后视力恢复统计分析,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患者疗效好,满意度高。结论针对性及专业性全程护理措施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角膜屈光手术之一.随着角膜刀设计渐趋合理,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少,而术后角膜瓣皱褶、移位时有发生.轻者不一定影响视力,但视觉质量有所下降,重者可威胁患者视力的恢复[1].临床上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都看恢复良好的视力.我院1998年1月~2010年11月开展的LASIK手术2万余例,其中发生角膜瓣皱褶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徐健  俞杭英 《嘉兴医学》2000,16(3):161-162
目的:使病人术中配合良好,术后较快恢复视力。方法:术前主要做好心理护理,使患消除顾虑,术后告知注意事项,防止并发症。结果:本组392例能较好地配合医生,术后多数人视力恢复快。结论:Lasik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能使病人配合好,以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防止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李上  吴菊英  马静  孙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22-22,25
目的探讨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48只眼不同程度近视分为两组:Ⅰ组为矫正视力1.0,-4.50DS→-7.00DS,Ⅱ组为矫正视力0.4~0.8,≥10.00DS组进行LASIK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48眼中14眼(29.2%)上述症状3d后均缓解消失,29眼(60.4%)角膜上皮在3d愈合,5眼(10.4%)1周内愈合。Ⅰ组术后半年非矫正视力(UCVA)≥0.5,≥1.0者分别为100%,96.8%;Ⅱ组分别为86.8%,32.4%。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的残余屈光度各不相同。两组的残余屈光度在±1.00DS以内者分别为97%、94%;在±0.50DS以内者分别为87%、85%。结论 LASIK放宽了近视患者的适应证,治疗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用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在角膜瓣下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保存了前弹力层和角膜上皮,更符合角膜的解剖生理,具有稳定性好、恢复快、疼痛轻、可矫正的屈光度范围大,几乎不发生角膜雾状混浊和屈光度回退少等优点.从而成为目前主要屈光手术之一.但LASI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也需要作好详细术前评估检查和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