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七氟烷组)25例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丙泊酚组)25例。以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为:七氟烷组插管后吸入3%七氟烷,丙泊酚组以4~8 mg/(kg.h)速度静脉泵注丙泊酚,两组术中均持续泵注0.05~0.3μg/(kg.min)瑞芬太尼。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能及时苏醒,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患儿,年龄2~9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Ⅰ组)与芬太尼组(Ⅱ组)。Ⅰ组麻醉诱导后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麻醉诱导单次注入芬太尼后持续输注丙泊酚、辅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苏醒、拔管情况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插管、手术开始后5 min、拔管时Ⅱ组HR、MAP均高于Ⅰ组HR、MAP(P<0.01);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I组均少于Ⅱ组(P<0.01);而在术后躁动发生率中II组少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较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复合麻醉,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术后苏醒迅速,而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术后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输注瑞芬太尼 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中牵拉和遗忘的影响.方法:3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两组.Ⅰ组:术前10min开始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 咪唑安定0.50μg/(kg·min),术中维持OAA/S评分2~3分至手术结束;Ⅱ组:术前10min缓慢静注哌替啶50mg 氟哌利多2.5mg.记录HR、MAP、SpO2的变化,OAA/S评分和内脏牵拉反应.术后24h随访.结果:Ⅰ组静脉用药期间HR、MAP、SpO2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用药后HR增加显著、MAP下降显著(P<0.05).术中OAA/S评分处于2~3分、内脏牵拉反应优良、对手术过程全无记忆、愿意在以后类似手术选择同样麻醉方法的患者,Ⅰ组均显著多于Ⅱ组(P<0.05).结论:持续输注瑞芬太尼 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控制OAA/S镇静评分2~3分,有助于减少腹部手术的牵拉和不良记忆.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据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药理特性用于颅内手术麻醉,评价其在颅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需颅内手术的30名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R)和异丙酚+1%普鲁卡因静脉麻醉组(PP),每组15例。PR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力月西、仙林、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维持为静脉滴注异丙酚2~4 mg/(kg.h)和瑞芬太尼2~4μg/(kg.h);PP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力月西、仙林、芬太尼、异丙酚,麻醉维持为静脉滴注异丙酚2~4 mg/(kg.h)和1%普鲁卡因。记录平静、入室、插管、术中、术毕时的血压、心率和SpO2以及麻醉苏醒时间。结果PR组MAP与入室比插管时P<0.05,术中P<0.01,HR与入室比无明显变化P>0.05;PP组MAP与入室比插管时P<0.001,术中P<0.01,HR与入室比术毕P<0.01。PR与PP比MAP插管时P<0.01,HR术中和术毕P<0.05,术毕麻醉苏醒时间PR组短于PP组。结论PR组在颅内手术麻醉诱导、维持、术毕拔管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麻醉深浅可控性好,且苏醒平稳迅速,更适合颅脑外科手术的麻醉要求。  相似文献   

5.
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危重患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老年危重患者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ASAⅡ~Ⅲ级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Ⅰ组为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0.5μg/(kg·min)泵注诱导、0.2μg/(kg·min)泵注维持;Ⅱ组为芬太尼组:芬太尼3μg/kg静注诱导、0.03μg/(kg·min)泵注维持。术中监测ECG、MAP、SpO2、PETCO2,并记录术中HR、MAP以及停药后自主呼吸、意识、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后两组病人HR、MAP均显著降低(P<0.01)。插管即刻及插管后、探查时Ⅰ组的所有患者均接近诱导前水平,Ⅱ组HR、MAP升高幅度显著>Ⅰ组,停药15min后Ⅰ组患者均恢复自主呼吸,而Ⅱ组较Ⅰ组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明显延迟,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用于老年患者,循环稳定,效价比高,应激反应抑制良好,苏醒快,但无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踟例(排除颅脑手术或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人),AsAⅠ或Ⅱ级,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40例。R组:瑞芬太尼0.1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F组:芬太尼0.03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两组病人麻醉诱导用药相同。分别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HR、SBP、DBP、SpO2及麻醉效果、异丙酚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问以及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患者于苏醒后30min行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HR、SBP、DBP和SpO2及麻醉效果、异丙酚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后VAS评分R组高于F组(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麻醉维持苏醒时间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近似,而且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与枸橼酸芬太尼联合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支撑喉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支撑喉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单次静注1.5~2.0 mg/kg,R组以瑞芬太尼单次静注1μg/kg,F组以枸橼酸芬太尼2.5μg/kg(插管前3 min单次静注)。意识消失后,氯琥珀胆碱1~1.5 mg//kg静注。随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R组以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03μg/(kg.min)。丙泊酚7~8 mg/(kg.h)连续输液维持麻醉,F组以枸橼酸芬太尼0.1μg/(kg.min),吸入2%异氟烷维持麻醉。记录两组各时段生命体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PACU)。拔管后30 min和1 h的意识状态(0AAS)。结果(1)两组在麻醉维持期间和麻醉恢复时间段血流动力学稳定,MAP、HR分别和其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离开PACU时间瑞芬太尼组早与对照组(P<0.05);(3)瑞芬太尼组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30 min,1 h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具有麻醉平稳,苏醒快,可控性好的特点,是支撑喉镜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小儿非插管静脉全麻的效果及其对患儿呼吸、循环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异丙酚-瑞芬太尼”合剂,Ⅱ组为“异丙酚-氯胺酮”合剂,术中监测MAP、HR、RR、SpO2,定时查动脉血气。结果:两组术中镇痛均完善,Ⅰ组患儿安静,分泌物少,停药后5~10min苏醒;MAP、HR在T1、T2时点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T3略有上升(P〉0.05);RR、SpO2和动脉血气无明显变化(P〉0.05)。Ⅱ组患儿基本安静,分泌物较多,停药后10~30min苏醒;MAP、HR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RR、SpO2和动脉血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微泵法行小儿静脉全麻给药恒速且用量少、镇静、镇痛完善,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均可安全用于小儿非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尤其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可控性强、并发症少、苏醒快且彻底,优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腹部大中手术全麻病人80例,随机双盲分为三组:Ⅰ组35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术中复合右美托咪定),Ⅱ组35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8 mg/kg、术中复合右美托咪定),Ⅲ组10例(对照组)。结果三组病例麻醉苏醒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病人麻醉苏醒影响不大;瑞芬太尼麻醉后NRS评分,Ⅰ、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两组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急性疼痛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TIVA)下行单肺通气(OLV)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应激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36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随机等分2组:对照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麻醉维持以吸入1%~2.5%异氟烷和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为主.实验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IVA组(Ⅱ组),麻醉维持以血浆靶控丙泊酚1~3 μg/ml和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5 μg/(kg·min)为主.连续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麻醉深度指数和呼气末CO2分压.在麻醉前基础值(T0)、手术切皮前5 min(T1)、切皮后5 min(T2)、切皮后(OLV期间)30 min(T3)和术毕前10 min(T4)采桡动脉血3 ml,进行血气分析并测定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胰岛素和白细胞介素-6浓度.结果 SpO2在T3Ⅱ组比Ⅰ组高(P<0.05),PaO2在T1、T2和T4Ⅱ组比Ⅰ组高(P<0.01),SBP在T1Ⅱ组比Ⅰ组低(P<0.01),DBP在T1和HR在T1、T4Ⅱ组比Ⅰ组低(P<0.05), Cor在T3和T4Ⅱ组比Ⅰ组低(P<0.01和P<0.05),AⅡ在T4Ⅱ组比Ⅰ组低(P<0.05),IL-6在T1、T2和T4Ⅱ组比Ⅰ组低(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IVA与静吸复合麻醉下行OLV相比,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平稳、应激反应轻微,未见明显的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ASA1-2级的早孕患者150例,分成三组,每组50例。A组,瑞芬太尼0.5mg/kg持续静注60s,随后静注异丙酚1.5mg/kg诱导,术中维持每次追加异丙酚0.5-1.0mg/kg;B组瑞芬太尼1.0mg/kg持续静注60s,随后静注异丙酚2.0mg/kg;C组单用异丙酚2.0mg/kg诱导,术中维持每次追加异丙酚0.5-1.0mg/kg。观察麻醉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术闭下创离院的时间及异丙酚总用量,注射痛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诱导后SBP、DBP、有所下降和HR减慢,注射痛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异丙酚总量明显少于C组。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发生率低,能显著减少异丙酚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海拔地区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下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全麻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诱导用药方法相同,麻醉维持分别以丙泊酚4mg/(kg.h),5mg/(kg.h),6mg/(kg.h)作持续静脉输注,三组均复合瑞芬太尼0.2μg/(kg.min)。记录切皮前即刻和切皮后1min时的MAP、HR和BIS值。结果:切皮前即刻C组患者MAP下降较A组、B组明显,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切皮后1minA组患者MAP、HR值升高明显,与基础值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高海拔地区丙泊酚5mg/kg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不仅满足患者术中无知晓且血流动力学反应较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以及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4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分为2组,各112例,Ⅰ组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Ⅱ组为静脉复合麻醉组,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Ⅰ组患儿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变化不明显。Ⅱ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升高(P〈0.05),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术前。而且Ⅱ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延长、苏醒期不良反应也多于Ⅰ组患儿。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阻滞与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相比,患儿更容易接受,麻醉过程平稳,苏醒快,苏醒期不良反应少,更适合在小儿疝修补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啶辅助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8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2组(n=24):对照组(Ⅰ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Ⅱ组).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和顺苯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顺苯磺阿曲库铵辅以七氟烷吸入.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平均动脉压(MAP).Ⅰ组通过调整七氟烷的浓度施行控制性降压,Ⅱ组于麻醉诱导前15~30min内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0.8μg/kg,以0.4μg/(kg·h)维持,诱导后手术开始时调整七氟烷的吸人浓度,直到降至靶目标血压,维持MAP在65 ~ 75mmHg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控制性降压开始时(T1)、30min(T2)和拔管时(T3)的心率(HR)、MAP、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术中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和乳酸浓度测定.用Fromme术野质量评分法评定术野质量,同时记录丙泊酚、芬太尼和七氟烷的用量和MAC值,观察麻醉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丙泊酚、芬太尼、七氟烷用量和MAC值均明显减少(p<0.01),术野质量提高,术野质量评定(SSFQ)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0-T3时点HR明显减慢;T0、T3时点MAP、E、NE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的血气分析和乳酸测定结果以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术后鼻部胀痛头痛、谵妄躁动、寒战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但Ⅱ组需要干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Ⅰ组高(P<0.05),两组均无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减少麻醉药用量,增强围术期心血管稳定性,改善麻醉恢复过程,用于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观察组)与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组(对照组)各40例。静脉麻醉诱导插管后,观察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25~1μg/(kg·min)和丙泊酚50~75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泵入瑞芬太尼0.25~1μg/(kg·min)复合吸入异氟烷1.5%~2.5%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麻醉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具有麻醉起效快、可控性强、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早、意识恢复快和无躁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曾焱  李超  彭晓晗 《西南军医》2010,12(4):615-617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硬质支气管镜置入条件评分的可行性。方法就诊于本院的气管异物患儿7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ASA体格情况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3岁,体重9~16 kg,随机分为两组(n=35):Ⅰ组(不评分组)和Ⅱ组(评分组)。麻醉诱导: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芬太尼2μg/kg,并静脉输注异丙酚10~12 mg.kg-1.h^-1。Ⅰ组诱导后9 min,Ⅱ组评分达到5分时置镜,两组术中出现体动或呛咳时均追加异丙酚1~2 mg/kg。记录置镜即刻(T0),置镜后5 min(T1)、10 min(T2),退镜即刻(T4)的HR、MAP和SpO2;记录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以及术中和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两组间各时点HR、MA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T1和T2的HR增加,MA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诱导时间延长,异丙酚用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期和苏醒期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术中去氧饱和(SpO2〈90%超过5s定义为发生1次去氧饱和)、呛咳和体动的发生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支气管镜置入条件评分可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观察组)和芬太尼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阿曲库铵0.7mg/kg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术中麻醉维持两组均静脉泵入丙泊酚4~7mg/(kg.h),观察组泵入瑞芬太尼0.08~0.30μg/(kg.min),对照组泵入芬太尼0.07~0.25μg/(kg.min)。观察两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抑制患者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66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3岁。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n=83)和舒芬太尼组(S组,n=83)。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异丙酚2.5mg/kg、瑞芬太尼1μg/kg(R组)或舒芬太尼0.1μg/kg(S组)、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后即刻、气管插管后lmin、3min、5min时记录SP、DP、MAP和HR.观察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其余时间点血液动力学指标均降低(P〈0.05),且R组低于S组(P〈0.05);S组BP和HR最大值较基础值升高,R组较基础值降低(P〈0.05)。结论在复合异丙酚一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时.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较舒芬太尼抑制患者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瑞芬太尼剂量方案在全身麻醉下经喉罩纤维支气管镜术(FO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行经喉罩FOB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全身麻醉过程中瑞芬太尼的输注剂量分成低剂量组(LR组,n=29)、中剂量组(MR组,n=30)和高剂量组(HR组,n=30)。3组患者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后插入喉罩并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L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2μg/kg/min;M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3μg/kg/min;HR组输注瑞芬太尼剂量0.4μg/kg/min。记录在入室(T_0)、诱导前(T_1)、喉罩置入前(T_2)、喉罩置入后即刻(T_3)、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声门(T_4)、纤维支气管镜通过隆突(T_5)、纤维支气管镜撤出(T_6)、患者苏醒(T_7)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LR组在T_4、T_5和T_6时的BIS值显著高于MR组和HR组(P<0.05)。LR组在T_4和T_5时的MAP和HR显著高于MR组及HR组(P<0.05)。LR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4%(12/29),显著高于MR组及HR组(P<0.05)。结论在应用丙泊酚保证恰当镇静程度的前提下,中剂量和高剂量瑞芬太尼方案更符合实施全身麻醉下经喉罩FOB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又名七氟烷)控制性降压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组(A组,实验组)20例,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B组,对照组)20例,分别在术前基础值(T1),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控制性降压5min(T2),诱导后控制性降压30min(T3),停药后20min(T4)四个时间点常规监测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肌耗氧指数(RPP),并测定各时间点的指尖血糖值。结果两组HR、MAP、RPP各时间点相比较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值与T1比较各时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应用于鼻内镜手术降压过程中可以减少心血管反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轻,且在麻醉插管、拔管及围术期对心肌抑制较轻,能有效地抑制手术导致的应激反应,对血糖的影响A组小于B组且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