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丽  孔媛 《护理研究》2004,18(21):1907-1909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的自尊水平以及焦虑抑郁情绪 ,并进行认知治疗效果评价。 [方法 ]将14 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 ,在治疗前后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自尊量表 (SES)、自卑感量表 (FIS)对两组进行评定。 [结果 ]研究组实施认知行为治疗前后SAS、SDS、SES、FI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治疗后两组间SAS、SDS、SES、FI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低自尊水平和焦虑抑郁症状 ,认知行为治疗可缓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2.
郭轶  李雪晶  傅春恋 《中国康复》2011,18(6):473-474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作用。方法:12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按常规服用利培酮。研究组并实施放松训练,内容为患者在安静环境中,一边倾听舒缓的轻音乐,一边随指导语有节奏的做呼吸及肌肉放松训练,每天1次。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比较实施放松训练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2组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患者的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组间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辅以放松训练可显著提高精神病药物的效能,促进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障碍的恢复,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体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女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集体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个体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较高的焦虑抑郁,实施个体健康教育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恢复期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健康教育,能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际心理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情绪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135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共实际完成89例,观察组配合人际心理训练,在入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自卑感量表对两组病人的情绪障碍进行评定,并对两组病人人组时实施人际关系问题调查.结果 实施人际心理训练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自尊量表、自卑感量表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际心理训练可缓解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2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自尊量表(S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ES、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实验组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自尊自信,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与出院时对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 健康教育前,30名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身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可改善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音乐心理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和述情障碍的矫治效果。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研究组实施为期1个月的音乐治疗,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SDS、SAS和T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述情障碍,对缓解精神症状、促进心理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焦虑调控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空白对照开放性、前瞻性研究,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焦虑调控训练+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各50例,并在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4周的训练,研究组的焦虑、抑郁得分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训练后,研究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调控训练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为其早日回归社会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推动叙事护理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人,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每周2次,共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分别于开始前1周及干预8周后对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8周后2组患者SAS和SDS各因子分与干预前均降低,研究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叙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促进精神康复,同时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3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患者入院与出院时对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测评.结果健康教育前,30名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身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可改善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语操音乐疗法对服刑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男性服刑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支持性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6周的手语操音乐治疗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s Obser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30),分别在患者手语操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经过6周的手语操音乐治疗干预后,SAS、SDS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NOSIE-30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迟缓、抑郁5项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手语操音乐疗法能改善男性服刑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主动性、社会兴趣和社会能力,对心理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综合干预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荣  柯娟 《护理管理杂志》2008,8(10):10-11,14
目的分析综合干预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医疗费用等的影响。方法将206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实验组进行综合干预,包括心理干预、体位减压及渐进性锻炼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疼痛情况、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提供系统的综合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康复,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曼陀罗彩绘疗法在缓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5-12月在兰州市某三甲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126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曼陀罗彩绘疗法干预.干预...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As a radical treatment,breast cancer surgery has a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mpact on most patients.However,some patients do no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which requires a more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during clinical intervention and are based on cognition.The posi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model is based on this kind of background-derived new interventions,which can better serve the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patients.The posi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cognitive architecture is a new type of intervention derived from this background,which can better serve the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patients.AIM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a posi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cognitive framework on the degree of hope and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surgery.METHODS Eighty-fou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n=42)and control group(n=42)by random number table grouping.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 posi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cognitive framework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Herth Hope Scale,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nd Cancer Patient Specific Scal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1 wk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self-efficacy and hope level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all aspec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positive behavior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cognitive framework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surgery improved hope for treatment and selfefficacy,reduced negative emotion,and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激免疫干预对癌症患者配偶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及疲乏感的影响。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111名癌症患者配偶,按照匹配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应激免疫干预(主要包括放松训练及呼吸生物反馈训练),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及疲乏水平。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均存在较高的心理应激反应及疲乏感(均P<0.05);3个月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及疲乏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下降的幅度更大,且干预时间与干预措施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癌症患者配偶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问题,应激免疫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疲乏感。  相似文献   

16.
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心理行为干预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改良根治术。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检测,均于术后1天进行测量,干预组根据患者测量结果逐项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每天1次,每次25~30min,连续7天。对照组患者不接受心理行为干预。术后8天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测量。结果心理行为干预组术后8天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心理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2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予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对观察组进行为期4周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入院时及入院4周,用护士用患者观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入院4周,观察组患者护士用患者观察量表评定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抑郁因子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有助于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性互动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1年1月-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116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 例。2组均进行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异性互动训练。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F=8.619,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501,P<0.01)。观察组阳性、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389,P<0.05; t=2.362,P<0.05;t=2.453,P<0.05)。 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异性互动训练,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1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训练组(n=50)。对照组患者每月随访1次;训练组患者参加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在入组前及训练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同步测定并比较;用自设问卷,于入组前和训练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同步评定并比较。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SDSS、幸福感、自尊程度、服药依从性、药物管理形式无差异(P>0.05),训练结束后训练组以上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模式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他们的总体幸福感和自尊心,同时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药物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在下肢重度烧伤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下肢重度烧伤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观察组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入院时和住院治疗6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数字评分法(NRS)、Berg平衡量表(BBS)和6分钟步行测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SAS、SDS、NRS评分均明显降低(t>3.636,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319,P<0.05);观察组BBS评分和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t>2.541,P<0.05)。结论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对下肢重度烧伤患者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